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5-02-06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方》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1

这本书讲了一个小男孩问妈妈:“风停了它到哪里去了?”他妈妈说:“风只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小男孩又问:“山到了山顶又到哪里去了?”“海里的波浪扑碎在沙滩上,又到哪里去了?”“云飘过天空到哪里去了?”“树叶落到地上以后到哪里去了?”妈妈告诉他:“什么东西都不会不见,只是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个小男孩又说:“可是当叶子落下来,秋天就不见了。”妈妈告诉他:“秋去冬来啊。”他又问:“冬天结束了呢?”“冬天结束了春天就来了。”小男孩终于笑了,甜甜的睡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东西都不会消失,只是到了别的地方。就好像雨滴落入河里,到哪里去了呢,变成河水流进了大海,海水又蒸发到空中,变成云朵,下了新的雨。冬天小草枯萎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变成泥土长成新的小草。万物都会一直循环着,永远也不会消失。

这本书的文字优美,作者采用对话的方式,非常接近生活,让我一读就懂。这本书插图精美,用抽象的画法将万物循环的过程画了出来。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了好几遍也不想停下来!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2

寒假到了,我读了《风到哪里去了》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本书都在写一个小男孩不断向妈妈提出问题故事。比如:白天为什么消失了?它会永远消失吗?蒲公英的绒毛为什么被风吹走了?吹到哪里去了?雨到哪里去了?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被小男孩的妈妈很巧妙地解答了。

我最喜欢的是,文中有一段写小男孩问妈妈:“那么,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妈妈说:“风停下来时,他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还有一段,小男孩问的太对了,我也是那么想的:“森林里的树叶变了颜色,落下来了,以后呢?”妈妈说:“回到了泥土里,变成长了新叶的新树啊。”类似很多很多问题,我都很喜欢!

总之,读了《风到哪里去了》,我感到没有任何东西会永远消失的。假如你很喜欢的一个朋友转学了,或者一个很喜爱的东西丢失了,你不要太难过,因为他们只是去新的朋友那里去了。你不必太过悲伤,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你的心里,你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3

自从我读过《风到哪里去了》之后,我就认识了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才智,还很喜欢问问题,有一天晚上,他问了妈妈很多很多问题。

他问的问题有:“大海的波浪到了海岸之后又去哪里了?”“晚上,太阳去哪里了?”之类的.问题。

妈妈每次回答都回答得又好又正确,我觉得他问得最好的是“晚上,太阳去哪里了?”因为在这句话里我知道了这个小男孩很会担心别人,所以,我觉得这句话问得很好。这本书真好看!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想对小男孩说:“其实每个东西都不会永远消失的,如果你最疼爱的一个人死了,他虽然不在你身边,但是却在你的心里的。并且你也不能让四季都是夏天或是春天,这样会影响到那些还没有开花的食物和花儿。”

并且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知道了山谷也渐渐的会变成大山,海浪打下来之后还会退回海洋从新组成一个新的海浪,这些知识也很值得我思考。

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小男孩问妈妈:“当山到山顶了之后会怎么样?”这个地方,因为这一句话就包含这很多的奥秘,我非常的喜欢这一段,并且我从来也没有听过这会怎么样,于是我就多添加了一些知识。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4

风,这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从春风的希望到秋风的收获,从南风的欢乐到北风的冷酷,风在文学中的描写总是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

春天的风,常常被视为希望和生机的象征。如同“春风又绿江南岸”所描绘的那样,春风吹拂过大地,使万物复苏,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种象征意义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如唐代诗人李峤的《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通过描写风的动态,表达了春风带来的新生和希望。

夏天的风,则更多地象征着欢乐和无限的生命力。夏风轻柔而温暖,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繁荣和活力。这种感觉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如志南的《绝句》中写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夏日微风带来的`清爽和愉悦。

秋天的风,则代表着收获和四季的轮回。秋风带来了硕果累累的景象,也预示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如宋玉在《风赋》中所描述的,秋风清凉,增添了几分宁静和安详。此外,刘禹锡的《始闻秋风》也通过秋风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冬天的风,则更多地被赋予了冷酷和孤独的象征意义。东天的风象征着冷酷无情,北风则代表着严寒和挑战。这些象征意义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描写了冬夜西风凋碧树的情景,表达了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除了季节性的象征意义,风还被用来表达各种精神品质和情感状态。例如,风象征着自由、激情、活力无限等精神品质。在宗教中,风更是被视为神灵的气息,象征着圣灵的启示和赐予生命的力量。

总之,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文学中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其物理特性的描述,更是对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映。通过对风的描写,诗人们能够表达对生命、希望、收获以及孤独和挑战的各种情感和思考,从而使得风成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学意象。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5

《东方》讲述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郭祥的成长故事,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刻画了郭祥、邓团长、周仆、杨大妈等英雄形象,也刻画了陆希荣、谢地主、李能等反派人物。故事穿插着两条主线,一条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条是冀中平原农村。

抗美援朝战场上,郭祥和他的战友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郭祥三次负伤,炸坦克、排地雷、跳悬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同时还讲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郭祥跳崖后,是朝鲜老大妈把他救下。前线的战斗英雄心无旁鹜,英勇杀敌,也有个别人腐化变质,被糖衣炮弹击中,那就是陆希荣。身为营长,他竟把郭祥当作情敌,暗中迫害郭祥,战斗中擅自撤退,让郭祥身负重伤。

冀中平原,刚刚解放的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依然激烈。被土改的地主不甘心,时时兴风作浪,使用下三滥的手法诬陷村干部,以杨大妈为首的革命的村干部,意志坚定,机智勇敢,善于与地主作斗争。杨大妈的女儿杨雪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后,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

小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东方》大部分写于1955年至1959年,内容涉及1950年至1954年,读这部小说,重温那段历史,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怀,与看当下的网络小说的感觉的确不一样。

茅盾文学奖差不多是三年评一次。最近一次评选是2013年,有5年的时间没有评了。这五年有什么特别叫得响的长篇小说?有哪些能够反映深刻社会现状和变革的小说?也许是笔者无知,竟一时想不出来。眼下当红的是那些IP网剧,改编自网络小说。无法想象,《甄嬛传》《如懿传》之类的长篇小说能入围茅盾文学奖,《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的长篇小说恐怕也不合茅盾文学奖的节拍。看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基本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宫斗、冒险、探秘体裁的长篇小说,总归是登不了大雅之堂。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6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长江,牵动万亿人心。从6月1日晚事发至今,搜索救援通宵达旦,分秒必争。灾难面前,各方救援力量千里驰援,既有专业人员奔赴现场,也有民众和志愿力量自发救援,共同铸就挽救遇险者生命的“生命之堤”。

温州,一个可以用物质富有、精神富裕来形容的城市,在这里,有林立的高楼,更有傲人的爱心。在这次民间救援力量中,就有5名温州“蛙人”,他们分别是平阳县民防志愿者救援队的金建岚、杨邦革;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白帆、涂克杰;温州三角洲救援中心的赖忠鎏。“义利并举”体现了温州这座城市的价值选择,这次带队前往的是平阳县民防志愿者救援队副队长金建岚,金建岚是平阳鳌江人,是个企业家,他听到召唤后,放弃了好几单重要生意就赶往现场。

应急救援中,110、120等“正规部队”反应迅速、组织严密,首当其冲是社会救援的中坚,而民间救援力量等“野战军团”也不能忽视。民间组织在一些特殊救援上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如游泳能手在开展水上救援时经验丰富,登山好手在山地救援时更为专业,近来来在洪涝灾害、雪灾、干旱、地震和其它遇险的各项救援活动中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这次赶赴现场救援的5名温州“蛙人”,也个个是“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白帆拥有国际潜水教练资格证,其他4人拥有国际潜水员资格证,他们都是有丰富潜水经验的“蛙人”,多次参与潜水求援。值得一提的是,平阳县民防志愿者救援队这次出动四人,这支队伍由热爱公益事业的户外、游泳、航模、无线电等运动爱好者、各行业人员等自发组建的,关键时刻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完成一次次救援。

志愿应急救援做的都是与生命赛跑的事,5名民间救援队员赶到事故现场后,马上在事发水域上下游及岸边搜救了11个小时,直到当天5时30分许,才换岗休息,此时他们已经衣服浸湿、筋疲力尽。其实,志愿救援者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关键时刻,生命至高珍贵,使命高于一切,他们所付出的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当他们可以用专业能力为挽救生命出一份力时,他们可以不计报酬,不顾安危,托起那份毅力的正是那份伟大坚强的爱心和人格。

志愿救援,正在用爱之名打开生命通道,让我们为受灾者祈福,为志愿救援者致敬!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7

今天上午,我读了《风到哪里去了》,知道了许多知识。

刚开始,讲述了小男孩眼巴巴地望着白天在他眼前消失,他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园子里玩,不想玩了,就躺在草地上,感到太阳覆盖在他们身上,后来,该睡觉了,小男孩问妈妈:“为什么白天会不见呢?”妈妈说:“有星星,月亮的夜色能让你入梦。那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那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的草地上去了。

从这些问题和答案,我知道了有月亮、星星的夜色能让我入梦;还知道,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的树跳舞去了;还有,蒲公英的绒毛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里的草地上去了。

今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你呢?

风从东方来读后感 篇8

风,无形无质,却能穿越山川湖海,吹拂过每个人的脸庞。它来自四面八方,而今天,我想要谈谈那些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那边吹来的风。

风从母亲这边来。她的爱如同春风一般温暖而细腻。每次我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给我鼓励和支持。她的教诲有时会让我感到压力,但我知道那是因为她对我的期望之高。她急切地关心我的每一次进步,就像那吹过的风,带着焦虑又充满期待。我希望将来能够回报她的付出,让她的风转为宁静的欣慰。

风从父亲这边来。他的坚韧和沉默像夏风一样有力而深沉。虽然他不善言辞,但他的行动总是给我最坚实的后盾。他用他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就像那风一样,悄无声息地支持着我。他的风教会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风从老师这边来。他们的教诲如同秋风一样富有成果和智慧。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导我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们的风带着书本的香气,吹拂过我的心灵,让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风从朋友这边来。他们的友谊像是温暖的春风,陪伴我度过了无数快乐与悲伤。我们一起笑过、哭过,也一起面对过挑战。他们的风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

最后,风从我自己的内心这边来。我内心的渴望、梦想和决心,都在驱动着我向前。我要将自己的'风塑造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影响身边的人,去改变这个世界。

风从这边来,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更是生活中的风。它吹拂着每个人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性格,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让我们学会感恩这每一股风,因为它们都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

  • 新东方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俞敏洪创业演讲观后感(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东方观后感 篇1感觉俞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又勤奋执着,特别有奉献精神的人。...
    2024-11-28 阅读全文
  • 最新花风读后感 怎样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成单纯的记录?重读作者的作品,或许会有新的感悟。大家可以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读后感,以进一步理解这篇作品。本文的主题是“花风读后感”,只供工作和学习参考!...
    2023-06-13 阅读全文
  • 最新从心出发读后感 栏目小编精心挑选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名为“从心出发读后感”,作者写的作品使我们更富有理性。这时候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如何理解和看待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请将这个信息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受益!...
    2024-09-12 阅读全文
  • 借东风读后感(收藏四篇) 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给大家来分享“借东风读后感”,经过我的探索和实践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经验和建议。读完一本书,了解一个故事,记得某个人物,有自己的感受,是这个过程的意义,每次开始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对于书中的情节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写读后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作品的思想和主题。...
    2024-03-24 阅读全文
  • 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集锦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体现。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以后,感受到了作者的笔下生花,如橼巨笔,需要好好的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你阅读过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吗?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3-01-31 阅读全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俞敏洪创业演讲观后感(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东方观后感 篇1感觉俞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又勤奋执着,特别有奉献精神的人。...

2024-11-28 阅读全文

怎样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成单纯的记录?重读作者的作品,或许会有新的感悟。大家可以借此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读后感,以进一步理解这篇作品。本文的主题是“花风读后感”,只供工作和学习参考!...

2023-06-13 阅读全文

栏目小编精心挑选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名为“从心出发读后感”,作者写的作品使我们更富有理性。这时候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如何理解和看待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写出来分享给大家,请将这个信息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受益!...

2024-09-12 阅读全文

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给大家来分享“借东风读后感”,经过我的探索和实践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经验和建议。读完一本书,了解一个故事,记得某个人物,有自己的感受,是这个过程的意义,每次开始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对于书中的情节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写读后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作品的思想和主题。...

2024-03-24 阅读全文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体现。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以后,感受到了作者的笔下生花,如橼巨笔,需要好好的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你阅读过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吗?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3-01-3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