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1
教材分析:
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人们所喜爱。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各种花卉的枝叶的组成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用线条和色彩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并探究如何将废旧材料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因此,教材的课文导语是“花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本教材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角度提供了钢笔线描作品《南美水仙》、写意画作品《新曙》和工笔画作品《花卉》作为欣赏内容,让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绘画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所以,教材中提示“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欣赏中国画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南美水仙》是一幅线描写生作品,线条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展现出了花瓣、花茎与枝叶的巧妙组合关系,是重点分析的对象;而后两幅作品则引导学生在绘画学习中,体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
本课启发学生对花瓣、叶片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并采用写生与创作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激发学生造型表现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绘画艺术的多种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为两课时,采用“欣赏—观察—写生—创造”的策略进行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教师利用盆栽花卉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花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用基本形概括花、叶的形状以及前后关系,充分了解花卉的结构。课堂上采用演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线描写生。
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的理解,将收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材料,通过剪、折、粘、插等制作方法进行再创造,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作品。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课前分组,在每组的写生台上放置盆栽花卉。
1、板书:花。
2、教师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对花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视频欣赏不同形态、颜色各异的花卉。
小结:花能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教师完善课题:美丽的花。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与花相关的若干美术作品,让学生理解同一题材有多种绘画表现形式。如线造型是绘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板书——线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盆栽花卉,分析花瓣、叶子的形状和组合规律、枝干的穿插规律,结合演示法或利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线描写生的方法及要领。教师需特别强调观察的整体性及用线的流畅性,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把握写生对象的特征,有目的地进行取舍。
(三)实践阶段
1、作业要求:运用线描的方法对盆栽花卉进行写生,描绘出花与叶的形态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2、学生写生,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要点
①用线流畅,一气呵成。
②抓住花的整体形状特征进行描绘,注意花与叶、叶与叶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以及枝杈的穿插关系等。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展示学生作业。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讲出感受。
3、学生和教师点评,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优秀作业。总结:花卉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也能为我们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任何花卉都有独特的外形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2、展示利用综合材料制成的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学生探究:作品美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教师根据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材料,演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三)创作实践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
2、教师指导,提示学生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1、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组代表作简要介绍。
2、学生和教师点评。
(五)拓展
展示“花卉”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实例。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
评价建议:
第一课时
1、学生能否做到对盆栽花卉进行仔细观察,能否表现出花和叶子的形态特征及枝杈的穿插变化关系。学生能否运用线条对花的结构特点进行大胆概括。
2、学生能否在描绘的过程中做到用线干净、流畅。
第二课时
1、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2、学生能否与小组同学协作完成作品。
3、学生能否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易拉罐制作小椅子模型。
2、学会切割罐身。
3、学会切割开条、编织椅背
教学重点、难点:
开条、划线、开条、包扎、卷圈。
教具学具:
易拉罐、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展示和讲解用易拉罐制作的椅子
椅面:制作原罐底。
椅腿:用条子扎编卷成的
椅背:用条子编成
扶手:用条子编成的
二、制作工艺
1、划线:
A、切割线:切去罐口
B、开片线:见图
C、开条线:每条5毫米
三、开条
1、按线剪切:并剪去两边的空条片
2、把剪下的空片划线5毫米的长条,供编椅背用。
四、制作背椅
1、椅背有10条竖条彩用压一挑一的编织法。
A、用剪成的条子去编椅背,编织一条压紧一条,编到最后一条把条子的头折勾住。
B、再把横条两头折勾。
C、第四条第三条横条不头不折勾,一折勾,不折勾的'一头不剪掉和扶手共同做成扶手用。
五、编织后腿:左右各条把4条片用两两对折的方法合在一起,用条片扎紧。把条子头分两边向上卷圈。
六、编制前腿
前腿的4条片中间有一比较宽的扶手片,注意不要扎到腿中去。
前腿为4条片扎成前腿方法,同后腿扎法。扎好后同样用条片卷圈。
七、做扶手:把扶手条跟椅背上的第四横条扎起来,把横条头折勾在扎条上。把扶条卷成一大圈后条头塞进扎条里。
八、整理:
1、椅背按平整,成一定的孤度。
2、把后腿整理成一样长,腿和椅子成正常比例。
3、把扶手整理齐。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和前两课的《老房子》、《门、窗、墙》以及后一课《漂亮的房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单元,属设计应用学门领域。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其中,要能初步认识房子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为设计创作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师在施教时,可做适当的课前铺垫,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纪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鉴赏、分析、对比。链接好本单元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各种房屋的门、窗、墙、屋顶及老房子式样,感悟各式房子的艺术魅力,从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操作目标运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综合材料的各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有趣,综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建筑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了解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观察本地建筑,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2、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以及课本提供的欣赏图片。
3、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图片,简要介绍房子的文化背景,重点联系上节课内容讲解门、窗、墙以及屋顶在风格上要和谐统一。
二、认识和发现
教师用彩色卡纸演示一种小房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老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三、感受与体验
1、教师拿出几件废旧材料,演示制作一座小房子,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制作的小房子?为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观察联想,从材料的颜色,形状,质感着眼,问你认为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样的房子,鼓励学生任媒材和造型设汁之间多作联想,感受各种媒材的特性。
四、尝试与练习
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小房子。
五、游戏与评价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举行房地产开发洽谈会,每个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开发商,介绍本公司的设计方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学当顾客去选购。要阐明购买理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习评价巧妙地融人游戏之中,大家通过参观、欣赏、交流,一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
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
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在演示头部粘贴的时候,强调一下,眼睛、嘴巴、脸先粘到头上,并且是粘在布的这一面,因为我们制作的是布贴娃娃,所以它的各个部件都是用布做成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将布的这一面朝外;提问学生为什么课件演示先粘手、腿,后粘裙、鞋;讲解头发怎样粘。
整个制作过程完成了,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自己来制作一个?
3、实践操作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副作品,老师巡视指导。
4、评比作品
小组长将本组作品粘贴到所对应的编号处,师生共同评出“快手”奖和“巧手”奖。
5、课外延伸
4、整理房间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熟悉的动物明星,激发绘画兴趣,
2、并认识角色造型特征,临摹喜爱的动物明星。
教学难点
欣赏与临摹;人物造型;服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
本课精选了中外动物明星都是我们熟悉的好朋友,这么多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真够热闹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美美地饱览这些动物明星多姿的风采。
这些动物明星有的、外国的,有表现人物的,也有表现动物的,你们都认识哪些动物明星?
2、学生简述以前看过的动画片名、主角等。
3、这些动画片中的故事选自中外名著,这些故事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具有嫉恶如仇、英勇顽强、不屈不饶的品质)、《三个和尚》(寓意集体要有协作)、外国的《白雪公主》(歌颂善良纯洁、遣责贪婪凶残)等,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学习某些动物明星优秀品质。
(二)欣赏课本动物明星形象,了解认识明星形象特点。
1、欣赏课本动物明星,了解片名、明星名字。
2、认识动物明星形象特点及性格特点。
(三)用基本形概括动物明星。
1、启发学生用基本形概括动物明星。
说说动物明星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概括出各部分特征(一般以椭圆为主),从整体入手,然后分析各部分大小比例及高低位置。(举一例具体分析)
2、学生用基本形画出几个喜爱的动物明星形象。
a、动物色彩一般具有简明、鲜艳、夸张的特点,留白也是一种手法。
b、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二、
1、作业
a、学生将绘制好的动物明星剪下(轮廓外留一条白边)贴到黑板上的“动物明星图”中。
2、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性格特征。
3、教师对学生作品形象、比例、色彩略作点评。
劳动绘画作品简单漂亮三年级 篇8
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