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手抄报内容 篇1
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不过,也有些年份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示着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梅雨过后,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据省气象科研所研究,近年来登陆影响湖南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3个左右,主要出现在7月至9月,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可造成极端暴雨降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此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对水稻等作物生长有利,但也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伏天旋至,今年三伏有40天
小暑,意为盛夏虽至,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古人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定为头伏(初伏),也就是“入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三伏”共30天或40天。WWW.YjS21.cOm
今年头伏、中伏和末伏的时间分别是7月17日至7月26日、7月27日至8月15日、8月15日至8月25日。7月17日入伏,8月25日出伏,共计40天,又是一个中伏2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字,是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的意思。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古人认为,在这样的日子里,养生的方式就是要“伏”着,宜静不宜动。
气象专家认为,小暑节气炎热程度取决于出梅早迟和有无台风影响,出梅迟和梅雨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出梅早并且没有台风影响,天气就炎热,易出现高温伏旱。
小暑的手抄报内容 篇2
小暑是什么意思: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简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的手抄报内容 篇3
一、调节体温
出汗的首要功能是充当体温调节器的角色。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
二、排毒养颜
人体每天都会分泌大量的代谢物质,各种毒素也随之产生。排汗可以帮您把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
三、润肤护肤
出汗的同时,人体外表分泌的油脂和杂物也会一同排出。因此,夏天多流汗有助于保护体表皮肤的干净,滋润皮肤。
四、控制血压
锻炼时排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坏速度,增加血管壁弹性,有效控制你的血压。
五、减肥
出汗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六、促进消化
出汗会加快我们的`身体代谢速度,有助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七、增强记忆
主动运动流汗对人们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八、防骨质疏松
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存,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预防骨质疏松。
喜欢《小暑的手抄报内容(必备3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暑手抄报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