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岸坍塌应急预案 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建立快速畅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渠道,确保项目各项应急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结合公司应急预案及本项目实际,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xx、《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中地海外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以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施工范围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救援。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有别于日常经营的、已经或者可能会对项目施工及人员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偶发性事件。
2、事故特征
2.1边坡坍塌事故危险性分析
边坡坍塌事故是路基深挖的主要灾害之一。主要是边坡堆料小于安全距离或堆料荷载过大、边坡排水不当、边坡水平及位移观测不及时、爆破震动等,可能造成大面积滑坡、塌方,导致掩埋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和作业人员,造成群死群伤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2.2边坡坍塌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不稳定岩层和较大断层采场、有多组节理和裂隙空间组合结构面内倾采场、有较大软弱结构面切割边坡、暴雨后不稳定区段等。
2.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
在雨季、汛期,由于地表降水增加,边坡排水不畅,造成边坡坍塌事故的.发生相对较多。
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⑴软岩出现内鼓、片帮、掉块。
⑵岩体突然开裂,原有裂隙逐渐加大加宽。
⑶围岩变形速度加快,地面下沉或开裂。
3、应急组织与职责
3.1应急救援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组长:王xx
事故现场人员均为应急处理救援小组成员。
3.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事故现场最高职务人员是现场应急处理的指挥者,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与协调。现场其他所有人员必须服从指挥者的指挥。在遇到险情时,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如以上人员均不在现场,现场最有经验的工人也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4、应急处置
4.1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⑴发生预兆或事故后,现场应急处理指挥者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⑵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现场人员实施紧急抢救。
4.2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⑴边坡坍塌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处理指挥者要立即指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⑵在没有人员伤亡时,应严密观察现场坍塌情况,待边坡达到静止状态,再研究确定相应的救援方案。
⑶若坍塌造成人员被掩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紧急抢救:
①首先防止塌方事故的扩大,可采用支柱、木板、砂袋等物品对塌方边坡进行支撑,从两端或一端逐步清除坍碴,随挖随支撑,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
②要尽量使用人工挖掘,防止救援不当造成被掩埋人员的伤势加重。
③抢救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察边坡及现场情况,还要按排专人对边坡的浮石、杂物进行清理,避免二次伤害。
④被抢救出的伤员要立即抬至安全的地点,清除口、鼻内的异物,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要立即予以心脏复苏抢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
坍塌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理指挥者要立即向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②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③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④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边坡坍塌事故救援小组电话:
5、注意事项
⑴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现场及周边采场的所有施工,关闭各类机械,防止震动导致灾情扩大。
⑵在没有人员被掩埋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处理现场,应静待坍塌完全静止,确认不会发生新的坍塌危险的情况下,再视具体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⑶边坡坍塌造成人员被掩埋,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就地取材,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器材和物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⑷对已经停止心跳、呼吸的伤员,要坚持采取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绝不轻易放弃。
护岸坍塌应急预案 篇2
为有效预防、快速处置突发地震暨房屋坍塌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瓜州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如下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及周边发生地震暨可能造成师生人员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的校舍坍塌事故。
校舍坍塌事故是指学校因火灾、地震、洪水、暴风雨、雷击等外力作用,引起的校舍局部垮塌、整体坍塌或坍塌的事故。
二、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一则,做到“生命第一,学生优先”,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2.“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的原则,每一位学校领导、各组组长在事故发生时,都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长:xxx
职责:全面负责发生地震暨校舍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副组长:xxx
职责:经常对校舍及周边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负责事故现场紧急救援;搜寻受伤人赏扩保护转移贵重物品,做好事故现场警戒,设置警戒标志,收集有关重要物证;抢修供电、供水设施。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迅速组织师生紧急疏散,确保学生安全转移有序,清查学生人数,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
四、等级划分:
一般事故:房屋发生局部开裂、倾斜现象,有坍塌危险。
重大事故:地震发生或房屋已经开始压塌或者局部已经坍塌,将会引起大面积坍塌的`危险。
五、应急流程:
一般事故发生时,及时广播通知全校处于应急状态,终止上课,启动应急预案。班主任立即赶赴教室组织学生进行疏散,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随时关注事故的变化,避免扩大。
流程:警报——疏散——报告——总结
地震及重大事故发生时,应立即疏散学生(在堂教师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立即赶赴本班教室进行组织。在第一时间内电话报警(广播室教师或者电话旁的教师),广播或者长时间的电铃为警报信号,认真做好事故后期处理。
流程:报警——疏散——报告——抢救
六、其他事宜:
1、地震或坍塌事故发生时间如果是下班时间,在校教师和门卫应及时报告校领导,及时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流程不变。
2、学生在校期间发生地震或房屋坍塌事故,应把疏散学生放在首位。
3、事故发生后,组长负责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副组长和组员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及救助。
4、人员疏散:
学生疏散时要以有序迅速为原则(不带书包、不拖时间);教师应在最后离开危险区域;
临时聚集地点为校内大操场空旷安全地方,指挥小组指定教师进行人员清查和纪律监督。
5、协助疏散:确保教室门口的畅通;操场学生应临时组班,不回本班教室;各班负责人疏散学生后应及时清点人数,报告领导小组,排查遗漏学生。值班人员应及时打开校门。
6、伤病救助:发生事故后,伤病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由副组长总负责。不提倡在警报解除前进入坍塌现场进行抢救,而应在专业抢救人员的指挥下进行。事故发生后,指挥小组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特别是受困或者受伤学生家长,妥善处理后期事项。
7、联系电话:
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救护中心:120;
护岸坍塌应急预案 篇3
一、背景介绍
在日常物业管理工作中,房屋坍塌是一种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
在房屋坍塌事件发生时,物业公司应当立即成立应急救援组织,组织成员应包括物业管理人员、安全员、消防员、医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2.应急救援流程
一旦发生房屋坍塌事件,应急救援组织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时迅速组织救援人员前往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在救援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分工,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伤员救护【ZjaN56.cOm 赵老师教案网】
在房屋坍塌事件中,可能会有人员受伤,应急救援组织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前往现场展开救护工作,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疏散安置
在房屋坍塌事件中,可能会有居民被困,应急救援组织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工作,确保居民安全撤离现场,并安排临时安置点为受灾居民提供临时居住。
5.现场指挥
应急救援组织应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6.事后处理
房屋坍塌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应及时进行事后处理工作,包括对现场进行清理、对受灾居民进行帮助和安抚等。
三、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物业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应急救援预案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物业公司应当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房屋坍塌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救援工作。
四、总结
房屋坍塌是一种突发事件,物业公司应当高度重视,制定并执行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发生房屋坍塌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护岸坍塌应急预案 篇4
1、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均在构造物附近或内部作业,一旦事故发生后,人员波及的范围较广,造成人员伤亡几率较大,现场处理困难,救护周期长,被困受伤人员得不到及时医治,死亡率极高。另外,可能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管线破坏,周边建筑物开裂变形,属于危害度重大的事故类型。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基坑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根据事故性质、类别、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研究制定现场救援处置方案,以确保人员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为首要目标,按照现场勘查和救援同步进行的原则及时开展工作,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3、预防与预警
3.1.危险源监测监控
(1)实行24小时值班电话制度,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办公室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气象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通报,当有大风、大雨等恶劣气候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相关人员。
(2)对于重大危险源,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值班人员,采用目测或仪器监测等有效方式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观察观测。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事故抢险组。
(3)对作业场所,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当有重大异常情况发生时,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总指挥。
3.2.预警行动
3.2.1预警条件
(1)当相关监控部门、监控人员发现施工异常,其危害性已经接近或超过容许变化范围;
(2)已经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
(3)应急救援总指挥认为有必要启动物体打击事故救援预案的。
3.2.2预警方式、方法
预警采用无线电联系的方式,由项目部安质环保部负责此项工作,对现场安全员或者监控部门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处理、分析,一旦认定达到预警条件,立即上报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来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4、信息报告程序
工地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前往出事地点开展救援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拨打外部求救电话:110、119或120,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同时项目部应急响应小组利用电话、传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将事故情况上报并立即报告指挥部。
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等。
在救援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保证信息24小时畅通,手机24小时开机。
5、应急处置
5.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I、II两级。
Ⅰ级响应:出现人员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 II级响应:人员受伤或事故造成损失但影响较小。
5.2响应程序
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指挥部负责调动其他项目部应急物资设备和抢救人员,指挥部财务会计部、设备物资部为事故现场提供资金及设备支持与保障,由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II级应急响应行动由项目部应急响应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财务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保障部门紧急调拨所需设备、物资等;项目部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急救援小组其他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应急救援工作。
若事故范围扩大,超出项目部受控能力,需立即向指挥部请示,启动I级响应。
相信《护岸坍塌应急预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应急预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