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岁钱二年级日记 篇1
教学目的:
⑴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提高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⑵初步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掌握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重点:知道打雷是自然现象,了解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教学难点:掌握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⑴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搜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⑵老师制作的幻灯片,《班得瑞轻音乐》三段。
⑶事先排好情景和做好所需要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⑴哦,宝贝们,夏天到了,外边的风景很美,开起我们的汽车出去玩玩吧!(师带少儿双手做握汽车方向盘样,开车出发,师一路上提示学生到站的`站名)
⑵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辨别:什么声音在响?引出主习题。(ppt第一张下雨了)
⑶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了解雷的形成原因。
⑴讨论:你看到的雷电是什么样子的?
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
⑶请学生分组用肢体语言模仿打雷的声音和闪电的景象。(SXW9.com 实习报告网)
⑷观赏动态的、带声效的ppt打雷闪电图,深入了解电闪雷鸣。
⑸老师点击ppt中的超级链接,播放动画,帮助学生认识下雨时雷电的形成。
⑹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夏天打雷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以及打雷闪电的形成原因。
三、讨论:雷电有何危害。
⑴观看ppt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了解雷电的危害。
⑵雷电有时会伤害到我们,那么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躲在什么地方是安全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
⑶学生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四、出示幻灯片,引导少儿观察讨论,哪些是正确的避雷方法。
⑴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图上有雷电和雨点,有人在大树下躲雨。
※雷雨天,在打伞在空阔的地方踩水玩耍。
※雷雨天,有人在雷雨中打电话。
※雷雨天,在家用太阳能水洗澡??
⑵观赏视频《怎样防雷电》。
⑶师生共同的总结归纳避雷的正确方法:
雷雨天气时,尽量在室内,关好门窗,离室内的墙壁远、一点,不要再室内
看电视、玩电脑,打电话,及时切断室内的各类电源,不能在打雷时沐浴等等。如果正在雨中,尽快找到躲雨的地方,不要躲在树下,屋檐下,高大的建筑物下,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雨中狂奔玩耍,万一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可以双腿并拢,双手捧头,原地下蹲。
五、情景游戏:《下雷雨了》。进一步的加深学生的自我保护经验和意识。
⑴请一名学生扮演太阳笑眯眯的进场。
⑵把学生分组做不同的行为和动作。比如:看电视、玩电脑、雨中踩水、在池塘游泳、打电话、大声说话、一路狂奔、在家洗澡、钓鱼、躲在大楼边等等角色。
⑶四名学生做乌云,入场。
⑷四名学生扮演的雷公电母边走边边嘴里发出打雷(轰隆隆、轰隆隆)、闪电(咔擦咔擦)
⑸当发现太阳被四名学生扮演的乌云,四位雷公电母遮挡并听到电闪雷鸣时,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反馈。如迅速的躲进家里看书,关好门窗,拔掉电源插头、不要靠近家中的墙壁、离开大树下、停止钓鱼,停止雨中的玩耍、踩水,在家里玩积木,或是原地双腿并拢下蹲避雷等等。
六、师总结归纳学生在游戏中的正确反馈,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劳动安全记心中
压岁钱二年级日记 篇2
我们的救助电话
活动目标
1.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记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
活动重点:
掌握这些急用电话用途,并会在危急时拨打。
活动准备
急用电话宣传画三幅;玩具电话三部;急用电话号码牌各三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介绍急用电话。
1.请观察三幅画
教师:这三张照片是刚从现场拍摄过来的,你们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逐一介绍三张图片,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该怎么办呢?
2.根据画面内容出示急用电话号码牌。
火警电话:119
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这个电话,消防队员叔叔会立即赶来救火,救人。
医疗急救电话:120
当病人病情严重,非常危险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就会及时赶到,及时处理病情并立即将病人送进医院。
匪警电话110
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拨打110,警察叔叔就会赶来帮助我们。
二、想一想,试一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设置情境,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拨打什么电话。
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你一个人在家,这时家里着火了,拨打什么电话?如果这时没有电话或来不及应该怎么办?
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一位阿姨突然发病,拨打什么电话?
放学回家,发现房门大开,家里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拨打什么电话?
三、游戏:我说你打
1.认识并熟悉求助电话,教师分别说出火警,匪警,急救电话,学生迅速出示相应的电话号码牌子。
2.教师口述设置情景,请学生迅速举起相对应的号码牌子,并学会拨打电话。
四、安全教育
教师出事119、120、110号码牌子,请学生依次说出它们是什么号码?
拨打这个号码是免费的,但平时不能随意拨打,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拨打急用电话。
五、出示教材用书。
请学生找出与画面相对应的电话号码,并进行连线。
讨论:
(1)除了110,你还知道哪些求救电话(119是火警、120是急救等);
(2)什么情况下应拨打119或120电话?(家里着火或亲人突然得病了);
(3)能不能随便拨打求救电话?(只有真正遇到危险时才能拨打)
作业: 模拟求救:幼儿两人一组,自定角色。一个扮演警察(消防员、医生)一个扮演求救者。准确说明当时情况,并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被求救者做出积极的反应,然后交换角色表演,学习不同的求救方式,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压岁钱二年级日记 篇3
红绿灯 眨眼睛
设计意图
使培智学生具有适应生活、适应生存的能力,是对培智学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培智儿童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培智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有着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障碍,往往需要无数次的反复反复再反复,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慢慢地融入他们的生活。设计这个活动时,我借鉴了宁波达敏成熟的“社区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认识具体事物——抽象的知识——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先把课本的内容带到社区中去认识,再反馈到学校课堂里,然后再回到社区中运用和再认识,接着再反馈…,这样循环进行,直至达到教学目标。为此,我首先根据培智儿童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知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培智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涂一涂、玩一玩四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注重小步子,多循环,使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的交通安全知识牢牢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渗透教育,实现家校共育,以增强培智儿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年级
培智二年级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知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注意自己的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涂一涂、玩一玩四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注重小步子,多循环,使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的交通安全知识牢牢地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安全出行的文明人。
4.环境支持与潜能开发
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利用资源,使培智学生能在正常的环境中获取机会,增进他们的独立性、能力、参与和满足感,获得成长和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社会实践安排带孩子们过马路,制作成视频《过马路》。
2、歌曲《红绿灯》。
3、涂色纸《过马路》和彩色笔。
4、自制游戏用的红绿灯和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交个新朋友
1、播放视频
社会实践时,孩子们在人民广场过马路的视频。
2、引导交流
(1)小朋友,这画面你熟悉吗?
(2)图上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
过马路
(3)过马路,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揭示课题
是啊!马路上有许多红绿灯,它可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咱们一定要听从它
的指挥啊!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的出行。今天这节课啊,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红绿灯 眨眼睛》。
【设计意图:培智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的准则。活动前的社会实践安排带孩子们过马路,使学生对红绿灯、斑马线有了初步的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把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过马路拍摄成视频。视频中当学生自己本人或同伴成为课堂的焦点,孩子的课堂注意力也就此被点燃。】
二、认一认,熟识新朋友
1、示图指认
指一指图上的红灯、绿灯、黄灯和斑马线。
2、招呼新朋友
认读红灯、绿灯、黄灯和斑马线。
3、考考你
(1)红灯亮了,我们怎么做?(出示自制红灯)
示图
红灯亮,停一停。
(2)绿灯亮了,我们怎么做?(出示自制绿灯)
示图
绿灯亮,开步走。
(3)过马路,我们怎么走?(出示自制斑马线)
示图
过马路,走斑马线。
【设计意图:培智学生由于感知速度慢,感知范围狭窄,决定了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比普通儿童少,又由于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这又决定了其一次接受教育训练的时间不能太长,他们的记忆力差,这决定了其一次接受训练的内容不能太多。根据培智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小步子将教育训练内容分解成红灯亮了怎么办,绿灯亮了怎么办,过马路怎么走,这一个个小小的训练单元,使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信心,增强他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三、涂一涂,朋友记我心
1、请学生指一指哪个是红绿灯,哪个是斑马线。
2、涂一涂。
(1)教师示范涂,边涂边说。
涂红灯,说红灯亮,停一停。
涂绿灯,说绿灯亮,开步走。
涂黄灯,说黄灯亮,等一等。
涂斑马线,说过马路,走斑马线。
(2)学生模仿涂,边涂边说。
【设计意图:人的知识不是通过一种途径获得的,实践证明,在识记过程中,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协调动作,显然比只运用一种感官记忆效果好。特别是培智儿童,他们的感知机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反应不灵敏,感知活动质量较差,更加需要多重感官协调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涂一涂红绿灯、斑马线,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孩子获得比较全面客观的事物表象。】
四、玩一玩,安全伴我行
1、游戏:红绿灯(以红绿灯歌曲旋律为背景)
方法:小朋友做行人四散走动,老师分别出示红、黄、绿灯。红灯时,孩子原地立定不动;黄灯时,孩子原地踏步等待;绿灯时,孩子迈开脚步前行。
2、指导游戏。
3、集体游戏。
4、教师小结:
小朋友,下次和爸爸妈妈出门,看到红绿灯要怎么做啊?过马路要走什么线啊?
对啊,今天,我们和红绿灯交了朋友,我们一定要记住朋友的话:红灯亮,停一停。绿灯亮,开步走。黄灯亮,等一等。过马路,走斑马线。你记住了吗?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老师希望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托起幸福的今天和明天。
【设计意图: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的确,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对智障儿童尤为重要。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游戏红绿灯,巩固了孩子对红灯停,绿灯行的行为。家长的支持,更是使培智学生能在正常的环境中获取机会,增进他们的独立性、能力、参与和满足感,获得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