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重,对孩子要爱护,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3、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4、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6、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恒心。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8、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9、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1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1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4、一个善良的人是不能分离的,如果生活不容易,如果美移不了邪。《鲁国春秋》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7、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1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0、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民谚
2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2、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23、善与善,虽非善,恶却远离。
24、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25、用天上的路,使地上的人得益处;父母为了养儿育女,尽尽孝心。
2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7、公义是君子之质,礼之举,日之行,信之达。
28、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29、孔子有一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0、前进就是前进,后退就是停滞。
3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2、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3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3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3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6、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佚名
37、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9、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40、礼貌,断长而短,多过得失,不够,要爱文字的尊重,还要有美之义。
4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42、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43、苗好米好,娘好女好——民谚
4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5、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46、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4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4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
49、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50、没有流言,没有话语,没有法律。
51、长幼有序。——孟子
52、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