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观后感 篇1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岁月神偷》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风太大,来往的路人太匆忙谁也看不清旁人的脸,我也不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若不是音乐太美,故事太伤感,我也不会强压着近乎哽咽的声音给父亲给远在南国的父亲忽然打去电话。我只是说“爸爸,很久没和你说话了,问候下”,我没能说我是看了一部叫《岁月神偷》的电影被触动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想念他和母亲。
虽然这部精雕细琢的电影在剧情依然还稍微有些俗套,穷二代男与富二代女的爱情,患上绝症结尾势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艰苦却又乐观面对现实的小老百姓,无时不在烘托凄美气氛的悦耳音乐,哪个也不能免俗,但这并不妨碍看电影的俗人们被打动。爱情与亲情,平凡又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元素只要组合得当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着荧屏和银幕的电影电视哪一个又逃得开这些俗套,哪怕连唐僧、孙悟空也要与人与妖轰轰烈烈的谈起情爱来。而作为导演罗启锐与编剧张婉婷这对金牌组合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们将香港六十年代人们的拼搏精神带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罗太所说“做人,总要信,总要信”,像叶倩文与杜德伟所唱“信世间始终全美”。(工作汇报网 Gsi8.CoM)
看似简单俗套的电影情节,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读,观众也不难看出那些潜藏在其中的其它关键词,殖民地、粤语残片、老港星、教会学校、内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国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岁月偷去的记忆,通过影像制造出的幻觉又被拿回,然后亦梦亦幻的.像针尖一般或轻或重的扎人心的深处。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载了太多的沉重的担子,好在任达华、吴君如、秦沛等一众资深香港电影人不摇不晃的将担子稳稳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与弟弟(特别是弟弟)的演绎也给人惊喜。要解读那些深刻的意义,留给专业的影评人们,要借电影抒情,就留给我等这样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伤感,怎能不伤感。回首惊觉,天地无情时光最难留,人生幻梦岁月是神偷。
茉莉花开观后感 篇2
影片开场的音乐一响,动听的音乐不仅轻轻飘入了我的耳畔,也很快就叩响了我的心扉。伴随着小男孩的旁白,电影在朴素的镜头中把观众一下子就带进了几十年前的旧香港,也走进了这平凡普通的一家人的生活。调皮捣蛋的小弟,优秀上进的哥哥,勤劳踏实的父亲,聪明贤惠的母亲,还有巷子里友善的街坊四邻。透过小主人公天真无邪的双眼,穿插着历史资料的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整个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缩影,市井买卖里小贩的艰辛,英人治港下华人的尴尬,平民百姓家温暖的幸福。这些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很从容地让我们随着小男孩哥哥的出现而感受到故事的转折。优秀的哥哥坠入了初恋的爱河,谁料病魔袭来,给他和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挫折。然而,面对着雪上加霜的处境,一家人并没有垮掉,而是坚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迎接生活带来的挑战。
其实,打动人的电影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情”字上的成功。从父亲和母亲的'相视一笑中,从父亲为母亲亲手做的那双红色皮鞋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看似平淡却情深似海的爱情与亲情;从父母带孩子看电影的一幕,从父母对儿子患病后四处奔走的焦急和丧子之后悲恸的感伤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实;还有晚饭时分邻里街坊们串门吃饭,家长里短的聊天中,我们又感受到了他们互相帮助,融洽和睦的关系。当然,不能忘记的还有兄弟俩之间自然流露的亲情,哥哥和女友初恋的美丽,这些都将本片的情感汇集,成为了让观众为之心动的源泉。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生活和人生。正如片中吴君如所说,“一边难,一边佳”,“人活着要有信”。岁月虽然能够无情地偷去我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些东西,但是却带不走我们最重要的,那就是信念,活下去的,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影片开头也借弟弟之手象征性地描写了时间对我们生活的偷窃一般的行为,毫无察觉地,我们也许就失去了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然而青春可以逝去,容颜可以老去,亲人终会离去,朋友也会散去,可在温暖的情感下依托着的我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却是永不改变的。正如片中提及的两道彩虹,也如本片的英文名所示,彩虹正像是我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向往,不论你有没有曾经见过它,你知道它的存在,它就是美丽的,这就够了。而电影结尾处两道彩虹的出现,也给了我们观众一个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