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育防拐防骗教案(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陌生人所具有的危险性,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音乐《我不上你的当》,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观看视频《不跟陌生人走》,提问启发。
1、观看课件,提问:什么是陌生人?皮皮能跟陌生人走吗?
2、学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
3、如果陌生人强行抱走,又要怎么办呢?如果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三、了解跟陌生人走的危险性及怎样防范陌生人。
1、了解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防范陌生人。
3、教师小结。
四、角色体验。
1、教师借故离开,由其他人员扮演陌生人进入活动室。让幼儿体验如何应对陌生人。
2、教师小结。
五、念儿歌《不跟陌生人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活动时间:7月1日下午
活动地点:滑滑梯
活动准备:视频、隔壁班级陌生家长2名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
1、在观看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谈论,能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怎么样?那应该怎么做?
3、师小结。
二、情景演练
场景一:一个“陌生人”手拿遥控飞机,利用教师指导盲点,对部分幼儿进行诱骗。场景二:一名“拐骗者”拎着旅游包,以去公园玩、家长在外等为借口,把一名幼儿进行拐骗。
三、讲解应对方法
1、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吃,怎么办?
2、在妈妈与别人说话时,你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走丢了,怎么办?
3、如果有陌生人问你的家在哪,一直跟着你走,怎么办?
4、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要你开门,怎么办?
播放关于拐骗的案例视频,提高小朋友们防拐防骗的防范意识。最后讲解防拐骗的安全知识,并引导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对拐骗的看法和如何防拐防骗。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过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讨论的形式,知道对不认识的人不要相信。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录象片《不跟陌生人走》录象地址: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认识老师和许多小朋友,在家里,认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小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不跟陌生人走》
2、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小雨认识那位阿姨吗?她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
※对陌生人讲的话,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为什么?
※小强认识那位阿姨吗?他看见小雨跟陌生人走,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哪个做得对?对不认识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我们小朋友不认识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可是我们看不出来。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欢吃的东西、拿出你喜欢的玩具来骗你,还有人会说出有趣的事情、好听的话或关于你爸爸妈妈的话来欺骗你,想让我们小朋友相信他、听他的话或跟他走,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这样就不会上坏人的当了。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一节课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被拐骗方面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1、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2、今年3月的一天,18岁的北京女孩佳琦(化名)在太原被网友骗了财物。怕被父母骂,她想打工挣回家路费。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吕梁男子郭兰军。郭兰军花言巧语将其骗到了他的老家―――吕梁山区一个山村,并强迫佳琦做了他的媳妇。从此,佳琦开始了她噩梦般的135天。近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9月19日,佳琦被北京警方解救。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梦里折磨她。佳琦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警醒那些上网聊天的女孩,不要轻信网友。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儿童防拐骗
1、掌握动向。告诉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告诉孩子,只有医生、护士、父母才能接触他(她)的身体,如果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孩子应尽快躲开。要鼓励孩子说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听孩子向你诉说他(她)的遭遇。
4、约法三章。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幼儿园、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迎客有别。对于单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带回家中洽谈生意或就餐,以防来日因生意场上“翻脸”而影响子女。因为在儿童心目中,来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6、巧施“伪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7、及时报案。一旦失踪,父母应立即到公安局(失踪地或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当发现孩子被拐骗或被绑架后,更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已知的情况,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与犯罪分子“私了”,或惧怕“撕票”而不敢报案。
(五)学生讨论:上当被拐骗后如何自救?
(六)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七)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活动,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拐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掌握应对拐骗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拐骗手段,掌握防拐骗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防拐骗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拐骗的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段拐骗儿童的视频或讲述一个拐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看了视频或听了案例,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如何防止被拐骗吗?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认识拐骗手段
①假冒熟人法:骗子冒充孩子的亲人、朋友或老师等,骗取孩子的信任,然后将孩子带走。
②物质利诱法:骗子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物品引诱孩子,让孩子跟他们走。
③带路引路法:骗子让孩子带路或引路,然后将孩子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拐骗。
④权威欺骗法:骗子冒充警察、医生等权威人士,以检查身体、调查案件等为由,将孩子带走。
(2)防拐骗方法
①牢记家庭信息: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联系家人。
②不随意跟陌生人走:教育学生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即使陌生人声称是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老师等,也要先核实身份。
③拒绝陌生人的礼物:告诉学生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以免被骗子利用。
④学会辨别真假警察:教育学生如何辨别真假警察,遇到自称是警察的人时,要先核实身份,可以要求看警察证、拨打 110 核实等。
⑤在公共场所要紧跟家人: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要紧跟家人,不要离开家人的视线范围。
⑥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如果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争取得到帮助。
巩固练习
(1)案例分析:出示一些拐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孩子是如何被拐骗的,应该如何避免被拐骗。
(2)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拐骗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掌握应对拐骗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拐骗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布置作业
(1)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防拐骗知识告诉家人。
(2)制作一张防拐骗手抄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拐骗手段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防拐骗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防拐骗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巩固。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的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片:
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教学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教学,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准备:
防拐骗模拟演练,绘本《不跟陌生人走》。
过程:
1.情境演练:
区域活动时间,幼儿进行区域活动,陌生人(其他班级的家长)来班级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进行拐骗。
(1)我是新老师,今天我要请你们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们去吗?
(2)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妈妈请我来接你去她单位。
(3)你们卢老师今天请假,我带你们到外面去玩,你们去吗?
(4)小朋友,我请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妈妈。
2.讨论:
(1)这个阿姨是谁?你认识她吗?
(2)不认识的人,我们能跟她走吗?
(3)绘本:《不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对话,了解与陌生人通电话要注意的事情。
2.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大灰狼布偶、小动物布偶,玩具电话。
活动过程
1.利用大灰狼和小动物布偶进行电话对话,请幼儿判断小动物做得是否对。
2.老师表演以下两段对话:
对话一:
3.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他们都不在家。
大灰狼:家中有大人吗?
小动物:家里有爷爷。
大灰狼:我是你爷爷的朋友,想来看看你们,但忘记了地址,
请你告诉我你家的地址,好吗?
小动物:好呀,我家住在动物村12号。
对话二:
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请问你找谁?
大灰狼:家里有大人吗?
小动物:请你等等,我让爷爷跟你说话。
4.请幼儿分析刚才的两段对话,谁做得对,为什么。
5.引导幼儿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对话,有陌生人打电话来,应立即交给家里的'成年人接听。
6.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在电话里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
活动反思
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拐骗者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防拐骗的应对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防拐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防拐骗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防拐骗的知识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拐骗者的手段和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防拐骗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模拟拐骗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拐骗的案例和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
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拐骗儿童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拐骗者通常会用哪些方法来拐骗儿童吗?
讲解拐骗者的.常用手段(15 分钟)
利用物质引诱:拐骗者会用糖果、玩具、电子产品等物质来引诱孩子,让孩子跟他们走。
假冒熟人:拐骗者会假冒孩子的亲戚、朋友、老师等熟人,骗取孩子的信任,然后把孩子带走。
利用孩子的善良:拐骗者会假装遇到困难,请求孩子的帮助,然后把孩子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拐骗。
强行带走:拐骗者会在偏僻的地方或者人少的地方,强行把孩子带走。
案例分析(15 分钟)
展示一些实际的拐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拐骗者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防拐骗的方法和技巧(10 分钟)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食物,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学会辨别真假熟人:如果遇到自称是熟人的人,要先核实对方的身份,可以询问对方一些只有熟人知道的事情,或者打电话给家长核实。
遇到困难找警察: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危险,要及时向警察求助,可以拨打 110 报警电话。
记住家庭信息:要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联系到家人。
情景模拟(10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拐骗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教师在情景模拟中进行指导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应对拐骗时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防拐骗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拐骗。
六、教学延伸
让学生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防拐骗知识告诉家人,提高全家人的防拐骗意识。
组织学生制作防拐骗手抄报,进行宣传和教育。
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拐骗者的常用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拐骗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防拐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拐骗的案例和新闻报道。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拐骗儿童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拐骗吗?你有没有遇到过陌生人跟你搭讪或者给你东西的情况?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拐骗者的常用手段
①物质引诱: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将孩子带走。
②假冒熟人:冒充孩子的父母、亲戚、老师等,骗取孩子的信任,然后将孩子带走。
③求助带路:以找不到路、需要帮忙等为由,让孩子带路,然后将孩子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拐骗。
④强行带走:在人少的地方,直接将孩子强行抱走或者拖走。
(2)如何防范拐骗
①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②牢记家庭信息: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联系家人。
③学会辨别真假:遇到自称是警察、医生等的人,要先核实身份,可以要求看证件、拨打 110 核实等。
④在公共场所要紧跟家人: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要时刻紧跟家人,不要离开家人的视线范围。
⑤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如果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争取得到帮助。
案例分析
(1)出示一些拐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孩子是如何被拐骗的,应该如何避免被拐骗。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角色扮演
(1)设置一些拐骗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拐骗的`过程。
(2)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指出扮演者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拐骗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布置作业
(1)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防拐骗知识告诉家人。
(2)制作一张防拐骗宣传海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拐骗者的常用手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应对拐骗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喜欢《幼儿园防拐防骗主题安全教育教案(必备十二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防拐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