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生气的生活读后感 篇1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么过?这恐怕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自觉或不自觉都在思考或实践中回答着这个问题。
归根到底,就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以什么样的心态或态度面对人生或生活。而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何以修心?
修心三不告诉我们,要修好这颗心,就必须做到三不: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
不生气
“不蒸馒头争口气”,“运气”等等日常生活俗语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关于气的重要性,在中医古籍中关于气与人体健康的医理更是俯首皆是,气大伤肝,怒伤肝等等,足以说明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说的努力与运气的关系,这个运气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如何呼吸的问题,要运气好,那就是要身体呼吸,运行气顺畅,若是怒而动气,则气运不畅,也就破坏了我们身体的运气,于是,你会感觉周遭都不顺心,诸事都不顺利。
生气与不生气,只有我们意识到生气的坏处,不生气的好处,才能有意识地去反思,调节自己的情绪向不生气一面努力,转化,进而达到修心的作用。
不抱怨
现实中,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总是听到对他人,自己,生活或工作发泄不满,怨气,抱怨牢骚。偶尔为之,恰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倘若习惯性为之,则不仅影响自我身体健康更会破坏家庭,同事等社会关系,不利于自己发展。
抱怨是一种态度,不抱怨是一种能力,修养。能对身边人和事,泰然处之,不抱怨,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修为,抱怨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能够发泄,安放我们抱怨等不良情绪的途径,如阅读,旅游,运动等等,这需要我们慢慢去用心培养,而不是想用时就让其立马为你所用,平时不付出,用时悔断肠。
不计较
计较是人之常情,任何人不可能在其一生中不计较任何事,总有计较的。
不计较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可以掌控自己与外界的能力。
很多人时常郁郁寡欢,时常唉声叹气,时常坐卧不宁,时常寝食难安,时常感到身心疲惫,时常怒不可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太计较了。由于心存计较,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总会充满着矛盾和怨气,自己会感觉活得很累、很不幸福。
通常情况下,计较之人容不得自己吃亏,容易被他人或外界环境所干扰,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对立,甚至陷入无谓的争执与纠纷中,内耗自己的生命。
人生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大惊小怪的,更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斤斤计较。
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懂得不抱怨,懂得无贪欲,懂得淡泊生活,懂得知足常乐,懂得乐观,懂得宽容,懂得忍耐,懂得糊涂与吃亏的.智慧,懂得感恩,懂得放下,懂得珍惜……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说实在话,你计较过后,反省自己,其实没什么好计较的。
人生本来更多的是平淡和寂寞。只有耐得住平淡与寂寞,才能邂逅一场又一场的繁华。耐得住平淡,愿意接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甚至是残酷,世间男女假如能够将心灵修炼到如此境界,那么,这个人就不缺乏幸福!
这个世界无非三件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不爱管自己的事,却使劲地想要把控他的事和老天的事,你说你能不累吗?能不生气吗?能不抱怨吗?能不计较吗?
面对这三件事,其实我们态度无非就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而往往,我们总是把屁事全部与己关联起来,最后关不关己的屁事都笼罩着自己,整天活在屁事中,你能不乌烟瘴气吗?
不生气,心静如止水。
不抱怨,心稳如泰山。
不计较,心如花开落。
做人做事,修心渡己,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患得患失,看智慧;做大做小,看格局;可快可慢,看领悟;是成是败,看坚持。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气不怨不计较,笑看他人翻江倒海,心静自然凉。
不生气的生活读后感 篇2
我看到这个题目,就很好奇,因为我迫切的想知道不生气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如果大家都想知道这个秘诀的话,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古时候,有一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他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他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看完后,我非常支持爱地巴!我觉得他的`话很对,年轻时,自己的房子还很小,土地也很少,还有什么精力和别人吵架呢?后来成了富人,房子那么大,土地那么多,还用得着和别人吵么?
读完,我越加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对了!每次多不分对错就和别人吵架。刚上学时,自己的成绩还不是很好,我应该想,我的成绩又不是那么地好,还哪有精力和别人去吵架呢?我以后成绩好了,我还应该这样想,自己的成绩那么好,还和别人吵什么呢?
总之,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和别人吵架、生气是不对的,还不如找个理由,不跟别人吵!这样对谁都好!
不生气的生活读后感 篇3
今天晚上,我躺在被窝里,把《生气不如争气》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生中不必计较的50件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要成天去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最终伤害的是你自己,愚蠢的人只会去生气,聪明人才会争气。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受人重视、受人欢迎,但有时又难免被人嘲弄、受人侮辱、被人排挤。生活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伤痛的`体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需要我们面对的人生。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利,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如果我们足够优秀,别人还会对你冷嘲热讽吗?让自己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争气,去做得更好,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更加强大,那样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此所谓生气不如争气。
不生气的生活读后感 篇4
《修心三不》是一本启迪心灵、引导人向善的书籍,通过深入剖析“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这三个简单却深刻的理念,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阅读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修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从而实现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首先,书中强调的“不生气”理念,让我深刻体会到情绪管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这样不仅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也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书中提醒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通过不断修炼内心,我们可以逐渐摆脱生气的困扰,以更加宽容、理解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其次,“不计较”这一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得失而斤斤计较,这不仅让自己疲惫不堪,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压力。书中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不计较得失,以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当我们不再为琐事所困时,我们的心灵会得到解脱,生活也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最后,“不抱怨”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最为触动的一点。抱怨往往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宣泄,它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烦恼中。书中鼓励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乐观的态度去改变现状。当我们学会不抱怨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我们也可以成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
总的来说,《修心三不》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它让我认识到修心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将这些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理智、积极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不生气的生活读后感 篇5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在非洲草原上,吸血蝙蝠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其迅速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的死去。
大家是不是好奇如此弱小的蝙蝠是怎么让野马死去的?原来害死野马的不是吸血蝙蝠,而是他们自己。动物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会让野马死去,导致野马死去的.真正原因是它暴怒的性格。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如果我们遇事也如同发狂的野马那样,不能控制心态,不能理智、冷静的面对一切,就很有可能自取灭亡。
悲欢离合本是常理。我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谁没有遇到过让人生气、令人气愤的事呢?然而,无论从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上讲,遇到不顺心的事动辄勃然大怒是百弊无一利的。因为怒气犹如人体中的一枚定时炸弹,不仅会毁灭他人,还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修心三不》通过哲理和故事,告诉我们:生气,伤人伤己;计较,累人累己;抱怨,天怒人厌;与其生气,不如争气;与其计较,不如努力;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这就是我读的一本书,让我从中明白很多道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