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民风民俗的800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1
我的家乡是永康市外几十里的一个小村。早些年,村里的许多房屋是茅草做的顶儿,所以得了“茅鼓隆”村名。
要问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十有八九会告诉你“茅鼓节”了!茅鼓节算得上是村里的特色节日,更是孩子们的节日。
每年立秋左右,快到“茅鼓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跑去收茅草。茅草可是这活动必不可少的原料!刚收的茅草油亮亮的,怎么看都像是打了蜡似的。茅草摸上去滑溜溜的,可有韧性了!任凭你怎么折,怎么弯,都不会断掉。茅鼓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茅草编成鼓的形状。因为在老人们看来,鼓就代表着团圆、平安。
用茅草编鼓可是有难度的,村里的大人,尤其是老人最会编了,孩子们要想参加活动,就得自己学着编。编鼓要诀就是要环环相扣,扣紧了,鼓才不会散。成形的鼓是扁扁的,厚约五至十厘米,鼓面为圆形,直径约二十至三十厘米。鼓面摸上去光滑,有格子状的斑纹。茅草的穿法也十分讲究,一根在上,一根在下,还有一根得在中间固定、支撑。
鼓编完了,就可以往鼓里装上大把的糖了!乡下可没有那些好吃又好看的水果糖、橡皮糖,却有孩子们最爱吃的麦芽糖和皮筋糖。皮筋糖实际上是跟皮筋相像的“硬糖”。糖的外面有一层硬硬的壳,里面却是柔软的“夹心”,是孩子们的最爱。把糖装好,孩子们的工作就完成了。此时,大人们正在搭“舞台”,布置活动场地。
到了立秋当天,孩子们一早就抱着糖鼓出门了。来到村头的台子上,大家就开始抢夺“领地”了。争到了好位置,接到的糖也会越多。
日上竿头时分,活动正式开始了。孩子们拿起小木鼓锤在鼓上猛敲一阵。糖果就从鼓缝里往外掉。无数的糖果随着一阵阵鼓声落下,真是令人兴奋的一场“糖果雨”啊!
你瞧,孩子们嘴里含着两三颗糖,手里捏着两把糖,全身上下的口袋全塞满了。大一些的孩子们利用自己身高优势跳起蹲下,不时还高兴地大声嚷嚷;年龄小的只能跑到台前捡别人掉下的;个别调皮的,直接躺在茅草堆边,张着嘴,等糖自动掉进嘴巴里!
这真是一场欢乐的糖果盛宴!
难怪咱家乡的孩子都爱茅鼓节,都爱这个名叫茅鼓隆的小村子!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2
年的起源是殷商时期的祭祖、祭神,而在西周之后,过年就有丰收庆祝的意思。
过年祭祖是春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年除夕的祭祀仪式深深植根于乡村之中,文化气息浓郁,具有既神秘又神圣的精神力量。
在我老家,家家户户高挂家堂,记录着每一个逝去的先人的名字,按辈份代次排列。供品极其讲究,必有鱼、鸡、肉、水果、点心,两支高高的烛台分摆两侧,彻夜明烛,焚香不断,气氛神圣静穆。
父亲曾对我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种祭祖方式不是封建迷信,是用这种神圣的祭祖方式缅怀自己逝去的亲人,感恩先人的抚育和传承。
此时此刻,这种今人对故人的思念似乎可以被故人感知,而又能从中收获某种奋进的精神力量,这是心灵的自我暗示和期许。
祭台前的守岁那是春节的.传统习俗,除夕之际,守岁之时,对年长者来说是辞旧岁,珍惜自己的光阴;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为自己的父母守岁,希望父母长寿。
苏东坡有诗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古代守岁的情景。”
现在年轻人基本不守岁了,围炉夜话的情景已经很少了,守岁的味道和亲情的味道似乎被冲淡了。
年味淡了,是因为我们没有寻找,最纯朴的年味就在眼前,而是我们自己迷失了。
父亲的传统意识很深,无论多累总是要守岁的,他会让我们早去休息,自己坐在灯火通明的祭台前默默无语,如塑像一般。我曾暗暗提示自己,今年一定要陪父亲守岁,但最终食言,凌晨两点多时就睡着了。醒来时,父亲已经上完了初一的第一道香。
作家冯冀才曾提倡过:如果大家有精力,也有这个机会,一年就一次,不妨怀着一种体验文化的心态去体验一下守岁的感觉,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心灵收获。
林语堂说:“春节是一种欧洲人所不能体会的撼动人心的力量。”
当腊八粥一熬、对联一贴、爆竹一响、红烛一点、年糕一蒸、年夜饭一做,所有人都会被年的神秘所俘获,心甘情愿地陶醉在浓浓的乡情里。
过一次年我们就会年长一岁,但每过一次年我们好像穿越回到你年少的儿时。成年人过年的心态是复杂的,小时候是盼过年,长大了怕过年,既憧憬未来又感慨岁月。此时此刻,故乡在梦里,年味在心里,情感在继续不断的回忆里。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3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种喜庆与热闹交织着,整个城市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
大家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开始分工合作起来。奶奶洗菜、切菜;母亲在厨房里弄饭、炒菜;我和父亲负责贴对联、挂灯笼。父亲爬上梯子,爷爷连忙帮他扶住,我则像一个小指挥家似的指手画脚,“上面一点,左侧一点,对……”每贴好一副对联,我都会模仿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念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着古典音乐,可真是别有一番古风古韵。
厨房里一股浓浓的菜香扑鼻而来,我禁不住垂涎三尺,径直跑向厨房,一尝为快。天色渐暗,一道道色,香,味齐全的美味佳肴陆续端上了餐桌,不亚于皇宫盛宴。十六个菜蕴含着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芋艿”、“鱼”含义是年年有余;美味的“年糕炒龙虾”象征着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香喷喷的“烤鸡”意味着吉祥如意……
开饭了,我将好菜先依次夹给长辈。大伙都纷纷夸我“新的'一年,长大懂事多了。”我心里美滋滋的。餐桌上大伙有说有笑,互相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我也以饮料代酒喝了再喝,敬了再敬,祝福了再祝福,其乐融融,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罢年夜饭,我连忙拾掇碗筷,认认真真地把餐桌擦得一尘不染。尔后殷勤地给每一个人倒了一杯茶水,把水果端到茶几上。接着,我不失机会地拱手大声给大伙拜年:“恭祝大伙新年发大财……。”我还没有说出后半句,大伙都早已心领神会,纷纷慷慨解囊,笑嘻嘻地将红包递给了我。我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一大叠红包,心里不禁一阵窃喜。
我早已按奈不住,转身跑向烟花爆竹店,提着一大袋烟花就往楼顶跑,迫不及待地燃放起了烟花。绚丽的烟花在黑暗的夜空中竟相绽放,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这样灿烂夺目。伴随“啪啪”的响声,一颗颗小小的火星似一颗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滑破天穹落下,消失。
放完烟花已经非常晚了,奶奶招呼着大家吃汤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慌忙说:“小点心,小心硬币”。“噹”“耶”我欢呼起来,大伙纷纷祝福我前途无量。我满足地打了几个饱嗝,一边守岁,一边继续赏析着精彩的文静晚会。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4
由于回族分布较广,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回族的食俗、食品结构及烹调技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的回族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面食的制作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馒头、烧锅、花卷、面条、烧麦、包子、烙饼及各种油炸面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在面汤中加入蔬菜、调料和红油辣椒,称为汤面或连锅面;将清水煮好的面条、面片捞出,浇上肉汤料或素汤料,称为臊子面。宁夏回族还喜食调合饭,将煮好的粥加入羊肉丁、菜丁和调料,再把煮熟的面条或面片添入,称米调合;在面条或面片中加入米干饭和熟肉丁、菜丁、调料等称面调合。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是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鳇鱼等。
地处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物产丰富,为回族人民提供了众多优质烹饪原料。如金丝黄河鲤鱼,肉质细嫩的'鸽子鱼,鲜美的银鲫鱼,肥壮的绿头草鱼;又如盐池的绵羯羊;中卫的大红辣椒、大红枣;中宁、灵武的枸杞;固原的“山菜之王”蕨菜,等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如伤寒恢复期,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爆就还有“油爆”、“盐爆”、“葱爆”、“酱爆”等多种变化。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糕点师马基良制作的万盛马糕点甜、酥、脆,在西北各省区影响很大。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金凤扒鸡、保定市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省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烩饸饸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的一年四季早餐习惯于饮用奶茶。
回族的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云南的回族喜饮绿茶;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盖碗是一种独特的茶具,碗盖比碗口小些,饮茶时将碗盖稍偏,挡住茶叶等配料就可品茶了。内放冰糖、桂圆、沱茶称为三和茶,再加葡萄干、杏干,称为五香茶,边饮边加沸水,号称牡丹花。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宁夏山区回族的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即用一特制带把铁罐或铜罐(盛水500克以下)放入大半罐砖茶,漫入水小火文煮,成茶色浓褐,味道苦涩。饮时,众人围坐炉前,每人倒一小杯,细细品茶,甚是爽口。此茶可多次续水,以2、3次茶味道最美。宁夏山区回族农闲时常饮此茶并常以此待客。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抽烟喝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5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春城榆树市新立镇,是一个风俗浓厚的乡镇。说起家乡的春节,那是相当的有趣;说起春节的年味儿,那是相当的足。榆树的春节是进入腊月就开始了,这时正值“大寒”,天气比较冷,但人们不顾冷暖,一心想着购置年货,预备着春节用品。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食品饮料,新鲜可口的水果蔬菜,招来了不少顾客。商店里人山人海,有优惠的'商品货架前更是有不少顾客挤上前来挑选。
广播里放着令人舒心的音乐,空调里吹出暖洋洋的风,不禁给这寒冷的天气增加了几分暖意。批发市场的顾客更多,如果你在批发市场门口站一会儿,你会看到许多电瓶车、自行车、汽车停着,占满了所有车位,从批发市场出来的顾客个个提着或扛着一大箱的货物,脸上带着过年独有的喜悦。大人们忙着购置年货,我们小孩也吵着买东西。第一件大事是买新衣,吵着父母带着去服装店,还要买名牌的羽绒服、裤子、鞋子,好在新年那天显示出万象更新。第二件是买爆竹,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各种玩具。除夕到了,大人们更忙。一大早开始,要贴对联、擦玻璃扫地,忙活了一个上午和中午。下午二三点就开始做年夜饭了,电视机也打开了,我们早想看看了。
家家都在做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我们小孩子可喜欢过除夕了,可以吃到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可以在吃好饭后玩放烟花,可以看一夜的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最重要的是----向长辈说几句祝福,可以得到一个红包,那是装有几百元压岁钱的红包,我们小孩子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它。除夕夜是要守岁的,家家都是灯火通明,一直到第二天零点。正月初一却不如除夕热闹,也许是忙了几天,累了吧,充满了温暖和休闲。此后几天,人们要走亲访友,向亲朋好友拜拜年,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每家门口挂起了灯笼,插上了旗帜,开始闹元宵、猜灯谜等活动,敲锣打鼓的。我们小孩子也跟着乱跑乱跳,弥漫着一种令人兴奋的气氛。
就这样,春节就在元宵节晚上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过了正月十六,我们又该上学了,大人又该上班了,年就算过完了。家乡的春节虽然不长,但分外热闹。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6
春节快到了!怎样用自己的双手给家里增添喜庆气氛?我想这是我这个中学生应尽的责任。上学期选修的手工布艺缝纫课是我的至爱“闺蜜”:设施齐全的专业教室、才华横溢的老师、林林总总的内容……对,我就携手这位“闺蜜”在今年春节一展身手吧!
鼠年是妈妈的本命年,奶奶说穿戴红色衣饰会平安幸福。于是,一放假我就跑到毛线商店,精挑细选了红色的马海毛和大棒针,微信支付!以后的一个星期,顾不得玩手机、顾不得看电视,一边回忆课上老师传授的平针,一边织了拆、拆了织……除夕那天,一条长长的松软的大红围脖终于围在了妈妈的脖子上!“太喜庆,太暖和啦!真爱我的小田螺姑娘!”妈妈把握紧紧地搂在怀里。
除夕那天还是妹妹的生日,就用我学来的手艺给她亲手缝制一个毛绒小熊吧!我先剪好两片小熊轮廓的`棕色毛绒布,然后用老师教的锁边缝缝合在一起,留一个小口把正面翻出来,再塞进棉花。我娴熟的针法让奶奶这位资深缝纫高手自叹弗如。但用黑布缝小熊鼻子却总是缝歪,急人呀!奶奶建议我将平针改为回针来缝,姜还是老的辣呀,这下果真一下就缝正了!一个完美的小萌熊可以每晚陪伴妹妹进入梦乡了!
爷爷奶奶自从我上了初中就越来越器重我,经常委以重任。这不,这次为过年要更换沙发靠垫,就叫上我去参谋。我灵机一动:“不用花钱去买新的。爷爷您负责把棉芯掏出来,奶奶您量好尺寸告诉我,其余的就看我的吧!”两天后,四个充满民族风情的扎染靠垫就摆在了奶奶家的沙发上。红色的像篝火,蓝色的如星空,粉红的似晚霞……爷爷奶奶舒服地靠上去试着,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大年初七,爸爸就要出差,却发现衬衫扣子松了一颗。我自告奋勇抢过来:“我很快缝好,以后这些活儿都交给我了!”我穿针引线,小心翼翼地用十字缝的方法缝着,妈妈调皮吟诵起她改编的孟郊的诗:“孝女手中线,慈父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年春节,我炫足了手艺,非常骄傲。朴素的礼物,样样私人订制,针针巧手匠心。这个春节还没走远,我已经在筹划今年再学点啥技能,我已经在期待明年春节了。明年春节,全家还是看我的吧!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7
春节,提到这个词,大家一定会想到自己和亲人在一起团圆了,或和家人去酒店吃年夜饭,总之不管怎样,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春节就是一个大团圆的节日。
我,当然也要去团圆,但妈妈要回自己老家,爸爸也要回自己老家,那他们不是要分开了吗!我又跟谁呢?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先去奶奶家吃中饭,再去外婆家吃晚饭。爸爸妈妈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充满喜悦地出发了,我还带了一个小礼物呢!一个小时后,终于到奶奶家了,我一进门,就将小礼物现了出来———一副对联,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大字,奶奶见了乐得合不拢嘴,说:“你送的东西是最宝贵的,比金钱还宝贵!”这时我的叔叔和婶婶带着他们3岁的孩子来了,太好了,我们团圆了!过了一会儿,吃饭了,满桌都是虾、鱼等很多好菜,其中有三个菜特别好吃,桐乡的特色菜八宝鸭,鸭肚里面还有糯米饭;小湖羊肉,它的肉鲜嫩可口;还有一个菜,是本鸡汤,这鸡可是在乡下土身土长的,在炖鸡的时候放入小青菜、木耳,炖出来的汤是金黄色的`,可鲜啦!
奶奶做的菜真好吃啊!婶婶的儿子正拿着小羊腿吃了个大花脸呢,我们都笑了。在我吃得正香时候,奶奶给我夹了一块鱼肉,说:“有吃又有余,要年年有余哦。”我想:奶奶真是一个有学问的大厨师。
上午在奶奶家,下午我们就要去外婆家了。我刚走进外婆家的大门,哥哥突然跳出来幽默地说了一声:“Hello!”我吓了一大跳,哥哥家养了一只狗,名字叫阿布,它看见我也很热情,在我脚边跑来跑去。我和哥哥,还有阿布,一起出去玩,阿布是只聪明的狗,在外面玩得无聊了就会自己回家。现在爸爸妈妈正在和外公外婆说笑呢!过了一会儿,吃饭了,我早早地吃好了饭,等着看舅舅放烟花。“轰”烟花飞上了天空,在大约50米处炸开,好像下了金黄色的雨,就在第一枚烟花爆炸时,第二枚,第三枚……也飞上了天空,好像下起了一阵彩色的雨,烟花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我们抬着头,看着那美丽的烟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天空绽放的烟花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幅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田。
这真是一个快乐,团圆、幸福的春节!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8
我们这春节最热闹的几天就是除夕、初一、初二、初三,初五这几天了。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开始了打扫模式。男人擦玻璃,贴对联;女人捏饺子,煮肉;小孩子就干一些杂活。到了晚上,一家人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吃着年货,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到处都是年味。除夕那晚一直到半夜十二点才睡觉,俗称守岁。古时守岁的目的是为了赶跑年兽,祈求平安。现今的“守岁”,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代表着辞旧迎新,寓意没好幸福。
在我的家乡,初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放鞭炮。初一一开门,就得“开门炮仗”,为新的一年开启顺利的开端。正所谓: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接下来,就是吃饺子了,那饺子一个个长得像元宝,有富裕之意。
农谚中有“初一饺子初二面”,昨个吃了饺子,今日就该吃面了。吃面必须“面正条顺”,表示新的一年顺顺当当。初二也是走亲戚的好日子,在婆家过年的媳妇今日都要回娘家,一家人和和气气在一起吃上一顿饭,餐桌礼仪在这天尤为突出。桌子上辈分最大的人不动筷子,剩下的都不能动;倒水倒酒要按辈分从大到小来;吃鱼时要先喝一圈酒,再放一盘鞭炮且千万不能吃鱼眼。
在初一初二的走亲访友的忙碌之后,初三就要休息了。初三这天不宜走亲访友,易与人发生口角。我们这初三有烧门神纸的习俗,初三要把门神纸烧了,代表新年假期已经结束,要开始营生了。初三又有老鼠娶亲的传说,人们为了方便老鼠嫁女,常常在角落里放一些米饭花生,在角落里让老鼠拿走。
初五俗称“破五”,初一到初五有很多禁忌,不能生火,不能打扫……但是到了初五这日这个禁忌都可以打破了,所以得此俗称。这天,我们会在家里从里到外的.放鞭炮,把晦气都炸出去。初五一大早就可以看到有人为了拜五路神在路口放鞭炮(五路神是财神的一种)。在初五,人们为了比别人更早的迎接五路神,常常在路口等着。“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人们总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冯骥才说:“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消解的”了解自己的文化,重视自己的节日,不再忽视精神上的需求,让年味不再随往日的记忆淡去。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9
新年伊始,家家户户都氤氲着一种欢腾喜庆的气氛,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便吃饺子,放鞭炮;但我们岑溪的却与众不同,我们吃汤圆,放烟花,更实惠的是还能收到零花钱……
在爆竹声中,在欢笑声中,在酒肉香中,家家户户辞旧迎新,都在为新的一年准备着……
一大早,街道便喧闹起来。人们携老带幼去市场、超市购置年货。大街小巷,里里外外,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超市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兴高采烈的来到超市采购年货:买鞭炮的,买对联的,买新衣的,买爆竹的,买鸡鸭酒肉的,买饮料的……人们匆忙地走来走去,买这买那,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购置完年货,人们又回到各家开始扫尘。扫尘又叫扫家,一年365天,家里也确实该清扫一次了。你看,犄角旮旯挂满了尘网,墙壁上扑了一层灰,轻轻一吹,就在屋子里飘起来。柜台上,窗户上,墙壁上,桌椅上,地板上,用手一抹,一手的灰,真呛人!劳动开始了,人们总会把家里洗劫一空――锅碗瓢盆,玩具,被褥,蒸笼面盆……把它们拿到院子里。不管大人小孩,这时总会头戴一个旧草帽,手拿着扫帚拖把,在凳子上,梯子上,上窜下跳,这里扫扫,那里扫扫。当人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时,真的可以说是累成“狗”。
辛劳了一天,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总会传出一阵阵诱人的酒肉香。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鱼――年年有余;鸡――大吉大利;汤圆――幸福美满……大人谈天论地,小孩有说有笑,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共享天伦之乐。
吃饱喝足,人们便开始放烟花。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随着一声声砰嘭嘭响,朵朵礼花在天空绽放,火树银花,绚丽多彩。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美极了。有的'犹如“仙女散花”,有的宛若“满天繁星”,有的好似“龙飞凤舞”……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让人惊叹不已。
窗外又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一天,人们如此放纵的笑声,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都是人们对旧年的恋恋不舍,又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
过年作文800字左右 篇10
在满怀期待中,春节终于就要到来了,这可高兴坏了我。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母亲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母亲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父亲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姥爷姥姥拜年,祝姥爷姥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姥爷姥姥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真是一个快乐而又温馨的春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