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1、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1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品格是坤,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厚德载物
1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2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2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2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6、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2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9、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3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3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32、知耻近乎勇。 ——《中庸》
33、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3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4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4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6、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0、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5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5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5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58、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5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6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6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6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6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66、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6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6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69、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70、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