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讲话稿的机会越来越多,讲话稿一般是开会前或出席重要场合前准备的发言稿。还是对讲话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5年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敬老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20xx年10月17日,第八周的星期一。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敬老新风。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尊老、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我们也要尊敬别的老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又要继承传统美德。
中华五千年,从古至今,涌现出了很多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一位皇帝,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时,兴礼仪,国泰民安。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黄香,九岁时丧母,对父亲极为孝顺。酷夏时为父亲扇凉席;寒冬时为父亲暖被褥。黄童不仅文采飞扬,他的孝心更是流芳千古。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如今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不能主动关心长辈,还动不动就发脾气……同学们,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爱,那他怎么能很好地去爱他人呢?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不是口号。我们可以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
1、主动问候。每天上学前和长辈说声:“再见”;放学到家,说声:“爸妈好!”;长辈为我们做事,说声:“谢谢!”。
2、听长辈的话。长辈讲的话要听,不和他们顶撞,要理解长辈的一片苦心。
3、参与家务劳动。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4、不给长辈添乱。比如,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要老是让父母提醒你;努力学习,让父母为你的学习放一百个心。
5、关心长辈的健康。天气凉了,提醒长辈多穿衣服;爸妈累了,提醒爸妈注意休息。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敬老新风,做新时代的刘恒和黄香!
2024敬老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生,我用足迹踏遍人生我能选择的每一个可能。而最后,都像一个风筝一样,被父母紧紧牵牢,回到最初的地方。不知道,你有没有记着,小时候蹬被子,母亲会帮我掖好被角;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会温柔的帮我擦药;每次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是母亲用手洗干净;每次生病在床,看着母亲恨不得以身代劳。这就是至亲之人,就如同刘同的书中所说的一样:“你不好了,他们会失落;你好了,他们也会失落,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保护不了你了。无论我们好不好,他们都会失落,我们从孩子变成了自己掌握命运的人,不再如当年一样任何事都依附于他们。这种失落,也许只有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才会理解。”
这就是父母的爱,你有什么理由不去侍奉年老的他们?也许他严厉过,苛责过,但是这不是你将他驱逐在你的世界之外的理由。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他们尽心尽力的照顾我们,当他们变成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遗余力的陪伴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遗憾,孝亲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孝亲敬老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标准的条件,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作为子女,我们要做的就是善待曾经为我们劳心劳力的父母,作为中国人,就行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种名叫时间的东西,无情地侵蚀着我们。父母如一部大书,无论翻多少页,都不会到尽头。曾经的美好,昔日的呵护,像影片翻来覆去的播放。感恩,我们要懂得回报。孝亲敬老,我们要做的就是善待父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子女的心。孝亲敬老,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谢谢大家!
2024敬老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由一根布带引发的明理尽孝的故事。xx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老师陈斌强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每天都能亲子照顾母亲,陈老师用一根布带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每天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风雨无阻。他朴实而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因此荣获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在颁奖现场,他获得了这样的赞誉:“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肩膀上一代代传承。”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着他的母亲,也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展现出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从“黄香温席”、“子路负米”这些传统的`孝贤故事,到“背着母亲上班”的陈斌强、“带着母亲上大学”的孟佩杰等当代孝子的事例,都告诉人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敬老孝亲、感恩图报都是值得传承的美德,它们都是需要发扬光大的慈行善举。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寻找身边的好榜样,发现身边的敬老孝亲之星,同时,在心中播种下感恩的种子,并使这颗种子在我们成长的百花园中结出美丽的花朵!
2024敬老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敬老人”。
同学们,作为阳光下的一名中学生,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肩负的使命——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然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能一根筋的在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记得老师经常说:“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需要我们继承和学习!”
现在,我们很多同学沉迷于学习种,所以经常忘记身边关心自己的人。“尊老爱幼”,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老人,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壮年渐渐老去,尽管许多老人现在正在积极锻炼以保持健康长寿,但是,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心中对老人的尊敬,我们心中的美德,绝对不能丢失!
过去,周围的老人经常给我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在他们讲述的故事中,我逐渐感受到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过去,中国没有现在发达,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是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繁荣强大的国家。现在我们可以在这样整洁的教室里上课,拥有像现在这样好的教学条件,这超出了过去人们的想象,而这些,都是过去先辈们亲手创造的奇迹!
对老人来说,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就尊敬他们,我们需要真正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他们的伟大时,才能真正从内心尊敬他们。
同学们,时代在进步,每一步都是这一代人努力的结果。我们最终会长大,最终会变成老人,我们将接管他们的希望,这一刻,我们继承的不仅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先辈们的希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1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将敬老爱老的传统发扬光大。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在过去的日子里,老人们为这个社会的建设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我们为有这样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现在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同学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我们要知道百善孝为先。在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亲的楷模吗?
因些,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当爸爸妈妈辛苦劳动的时候主动端茶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我认为这就是尊老爱幼的开始。还有,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虽然能力不大,但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边的人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跑上前扶起老人,如果摔伤了,还可以扶他到医院去;总之,每一次充满爱心的行动,每一次尊老爱亲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们。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亲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吧!
2024敬老演讲稿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礼貌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日,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向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走过”而救下一名两岁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从九层高楼坠落下去。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女童的生命。这一惊险的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人,有的人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人称她是“英雄”。
我也做过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学坐的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她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
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期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美德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多谢大家!
2024敬老演讲稿 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敬老爱老,弘扬美德。
10月26日是重阳节又名敬老节,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伦道德的基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把孝亲敬老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举措。
老年群体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家庭建设和子女培养承担了义务和责任,因此,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尊重,并享有充分的合法权益。同样,老年人群因自然衰老退出了生产工作岗位,降低了生活能力,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也应该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扶持和保障。对老年人的尊敬,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实质上是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人生价值的肯定,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影响到在业的中青年人对自己今后老年生活的前景和信心。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水准、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关系到社会是非观念的确立,扶正祛邪,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表现。弘扬敬老传统,重要一条是从学生抓起,让每个公民在学生时代就树立起孝亲理念,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守则之一。
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老年人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老年人对家庭的贡献;明白敬老、养老、助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对老人有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知道敬老、养老、助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处理好与长辈、老人之间的关系、尊敬老人,主动关心和照顾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争做敬老、助老的积极分子。
2024敬老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能力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
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
2024敬老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4)班的王洪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亲敬老,让世界更美好》。
同学们,是谁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呢?答案肯定是父母。在我们感慨父母之伟大时,更不能够忘记其他的长辈,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成长与生活一样提供了莫大的影响。
孝亲敬老是几千年华夏的文明,是文化的.传承与核心。试想看: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种孝亲敬老的美德,那他还配得上称为一个“文明”人吗?古人创造“孝”字,简直就是定下了一个规矩。
望眼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卧冰求鲤、弃官寻母、亲尝汤药的故事萦绕在我们的耳畔,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眸前。人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难道这些榜样还不够吗?还不够直触人心吗?
我的家庭里有爷爷、奶奶,我在对待老人上时,常常把孝字挂在嘴边,把敬字放在心间,扶他们过马路,和他们在一起聊天都是些平常的举动,但是却可以温暖爷爷奶奶,这就叫做“孝”。为父母端一碗热腾腾的汤,帮他们捶捶背也是尽到了“孝”。
孝亲敬老并非必须遇到些大事情,从平常的小事中如果都无法尽到孝,那么真正出现大事的时候又怎会舍得孝敬呢?
孝亲敬老并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将孝亲敬老的美德,深深种在社会上每个人的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