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将要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年日记1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1
今天是小年,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今天是要吃饺子的。妈妈给我播放了“除夕和过年的来历”的故事,同时妈妈还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趣事:以前过小年那天就是祭灶的.日子,我姥姥就会把精心准备的菜,每样挑选一点,放在厨房的灶旁边,用来祭祀灶王爷,请灶王爷来品尝,结果,美食全让小猫吃进肚子里了。
呵呵,真好玩呀。同学们,你的姥姥以前是怎样纪念灶王爷的呀?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2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每次过小年都要吃饺子和芝麻糖,今天不一样,我们选择了去吃自助餐。坐车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饭店门口,只见上面写着“xx自助餐”三个醒目的大字。
妈带我去测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儿童套餐,爸爸去柜台交了钱。人真多呀,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进去了。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妈妈赶紧过来坐下。我和妈妈就去拿甜点、水果、蛋糕、羊肉、饮料……这里真是应有尽有。这里的羊肉每一盘里只放两片,特别精致,把它放在铁板上烤一会儿就好了,吃起来真香呀,我可喜欢吃了!
我又去挑选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最后还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过年的感觉,好温暖啊!
当我们走的时候,看见许多桌子上都干干净净的没有剩余的食物,这种不浪费粮食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3
今天是小年,妈妈说得吃饺子。
我和往常一样和妈妈去上班,妈妈办公室的大妈们说今天在单位集体包饺子过小年。等我写完作业,帮他们打起了下手,付大妈负责和面擀面剂子,徐大妈、郄大妈和小杨叔叔负责包饺子,妈妈负责做菜,我负责帮他们递面皮,我们忙的不亦乐乎。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把所有的饺子和菜都做好了,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等人到齐,我们都开始聚餐了,大家有说有笑,人多吃饭感觉更香了。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4
听爸爸说今天是小年,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开始忙起来了,打扫卫生,买好多好吃的,做好多好吃的,妈妈说我又要长一岁了,盼望着过年,好高兴,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泉城广场了,爸爸妈妈买了新衣服,可是没给我买着合适的,明天爸爸又要出差,去青岛,我想去,妈妈说怕火车上人多,怕我丢了,不让我去,不高兴,可是爸爸说回来后带我去玩,给我买新衣服,那也不错。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5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小年。过小年的'习俗有:吃麻糖、吃饺子、大扫除、剪窗花和放烟花等。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是管厨房的,祭灶就是让灶王爷吃麻糖,然后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有没有做坏事,如果做了,就会有惩罚;如果没做,就会有奖励。人们害怕自己会受到惩罚,就让灶王爷吃麻糖,麻糖很甜,会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只说好话。
过小年真有意思,我喜欢过小年,但我更期待过大年。
过小年日记100字左右 篇6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经“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放鞭炮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啦。
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吃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多人家自己动手,发面、炕制火烧。
在河南,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