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1
春节传说
有一年,世上大乱。玉帝得知后,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间的衣食住行。可是,没有神仙肯接旨。这时候,南天门外传来一声吆喝:“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是光头顶、胖乎乎、笑哈哈的弥勒佛。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他还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不想炮响传到天宫,玉帝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去察看。财神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玉帝等啊等,财神还是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他一看,人们啥活都不干,非常生气。
召来弥勒佛喝道:“你怎么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你要我管人们的衣食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2
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外面炮竹声声,热闹极了!大家都用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家里也很热闹,因为今天有很多人来到了我们的家里,我们热情地接待他们,我舅舅家的大姐姐也来了,我们一起玩游戏很开心,奶奶叫我们包饺子,我们赶紧跑到厨房里帮忙,我帮奶奶包了很多饺子呢!爸爸妈妈忙着收拾物资,打扫卫生,还有贴春联,家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到了晚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这次吃的饺子比原来的好吃多了,因为里头有我们自己包着的饺子,所以和其他时候吃到的不一样。外面有很多人在放炮,姐姐叫我过去看窗外,我赶紧跑过去,往窗外一看,哇!好漂亮啊!烟花五彩缤纷的',漂亮极了,我对爸爸说:“我也要去放炮,”爸爸说:“不要放炮了,这几天有雾霾,而且放炮也会污染环境呢!”我听了爸爸的话说:“我不要污染环境,我也希望那些人不要放炮。”
新的一年,我希望我们的环境能变得很好,希望家里人的身体健健康康的,最后希望妈妈爸爸能带我去更多的地方玩。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3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新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新年”。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4
新年是让人盼望的,也是让人期待的,盼望是因为可以和北京来的哥哥一起玩,期待是因为希望丽水可以下雪!
我们迎来了快乐又与众不同的新年!我和哥哥一起去爬山;一起去民俗乐园;一起去放鞭炮,还一起过大年十。
我最快乐的就是和哥哥一起在丽水学院进行跑步比赛,假日里的丽水学院显得格外安宁,格外宁静,一排排小树像一排排士兵一样,好似在向我们表示欢迎。随着一声令下,我和哥哥都迅速地冲出起跑线,我使出全身的`力气向前冲刺,哥哥也不甘示弱的向前冲,我们俩都像离弦的箭一样,老天好似偏袒我似的,让我获得胜利!哥哥比我长得高,可他跑不过我,会不会对我实施打击报复?想到这里我不禁回头瞄了一眼哥哥,看他好像没事儿人似的,我就解除了“危险警报”,看来男孩和女孩就是不一样啊!
最开心的是下雪天。大年初一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刚从电影院回来,天空中下起了小雪,雪花像一个个小伞兵,从天空慢慢悠悠的飘下来,落到我的头上、手上和脚上,漂亮极了!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新的牛年也拉开了帷幕,我希望风儿捎去我的祝福,希望花儿绽放笑脸,愿所有的亲人天天快乐!
春节的活动习俗
1、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扫尘: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2、贴红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3、贴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
4、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零思考方案网 wWW.zhe135.com]
5、年夜饭: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
6、守岁: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7、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8、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
9、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
10、逛庙会: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11、中国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
新年的传说故事 1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新年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5
春节吃什么
汤圆
汤圆的“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南方人过年时每家每户必定要吃汤圆。
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 篇6
白族春节习俗
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
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
白族人民过新年,还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喜欢《新年主题手抄报内容(精选六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消防手抄报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