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山流水》教案 篇1
成语名称:高山流水
成语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用法: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难遇。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来源: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语造句:曹禺《纪念易卜生诞辰150周年》:“易卜生是戏剧创作天地中的高山流水,人们的知音。”
高山流水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高字开头的成语
高阳酒徒 高山流水 高枕无忧 高屋建瓴
包含有高字的成语
德高望重 高枕无忧 高山流水 兴高采烈 趾高气扬 束之高阁 年高有德 人面逐高 天高皇帝 高阳酒徒
《高山流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受到情感冲击,初步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演唱《我的中国心》。
2、板书口语交际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二、交流资料,诉说爱国心
1、小组内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商议如何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演练。
3、在全班汇报,可以讲故事,可以朗诵诗歌美文,可以高声演讲,可以展示并讲解祖国优美风光的图片,可以交流名人名言.......
4、组织评价
5、朗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我把纤绳深深地
勒进你的肩膀
——祖国啊!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泪水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茫的我,沉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三、倾诉心声,言说爱国志
1、用一句话抒发你对祖国挚爱,抒发报效祖国的爱国之志
2、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卡纸上张贴在墙壁,大声吟读交流
《高山流水》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要讲授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妈妈,我爱您》中的第二个主题《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为了让儿童对自己的国家有初步的认识,首先本单元以国庆为切人点,通过对人们庆祝国庆的各种丰富多彩活动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来激发其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祖国的意识,进而为自己是一名人而感到自豪。单元题中的“我们”,包括我,我们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以及所有的人。主要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找国旗和国徽等活动表现对祖国、对国旗国徽的尊敬。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对祖国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而学生入学后就会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等活动,可以培育学生的国家意识。结合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维护国家的尊严。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
(2)知道国名、首都、国庆。
(3)初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美,祖国的伟大成就等。
2、情感目标:
(1) 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2) 知道祖国的美丽如画的山河、伟大的成就是我们的骄傲。
3、行为目标:
能用唱赞歌,严肃地升国旗等具体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资料的`展示,能变口头的爱国为行动上的爱国与心中真实的爱国,把爱国情贯穿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
教学难点:过活动让学生产生体验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示意
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情引课;
2、认识国旗国徽,知道国名、首都、国庆节;
3、感受祖国的伟大成就;
4、歌颂祖国: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5、从我做起,尊重国旗;
6、。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课。
1、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
(1)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妈妈?(指名说)(:响亮说,辛苦、养育、爱我、喜欢、关心等)
过渡: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自己的妈妈。
(2)那我们共同的妈妈是谁?(贴:祖国)齐读祖国妈妈,看谁最爱自己我们共同的祖国妈妈。
过渡: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祖国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想)
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要求:请大家仔细看
就要看到祖国妈妈了,提示:
(1) 我们会看到什么
(2)你想说什么你就说出来吧!
2、播放多媒体。
(1) 反馈: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看仔细,声响亮,好:什么怎么样,感受,喜欢祖国妈妈等):美丽的城市、秀丽的山河把我们的祖国妈妈打扮得真漂亮。
(2)祖国妈妈真美丽,我们都要把祖国妈妈记在心中,(贴课题)齐读课题。
(3)有这么美丽的祖国妈妈你的心情怎么样?(骄傲、自豪,高兴等)让我们再自豪地读课题。
过渡:孩子们,我们有这么美丽的祖国妈妈,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
答:(妈妈的简称)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对。
二、国旗国徽,知道国名、首都、国庆节。
1、我们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祖国妈妈的名字。
2、祖国妈妈的首都是(北京)
3、前不久我们才过了国庆节,你们还记得它是哪一天吗?(十月一日)这一天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4、认识国徽:这幅图是什么?(国徽)国徽的上面是五角星,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
5、我们记住了国徽的样子,国徽是祖国妈妈的象征,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国徽呢?(警察帽徽,电视里,天安门城楼,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人民大会堂等有。):观察仔细,真细心,知道得真多……
6、认识国旗:这幅图是什么?国旗:旗面是什么颜色的?右上方有五颗星。四颗小的围绕着一颗大的五角星。
过渡:国旗也是祖国妈妈的象征,我们一起来做国旗,把国旗的样子记在心中,把祖国妈妈记在心中。(读课题)
7、做国旗:(认真听)要求: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朋友贴一颗星。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守纪律最仔细。
发材料,做国旗,贴国旗。(正确悬挂国旗)
8认真、仔细。我们通过做国旗,把国旗的样子记在了心中,把祖国妈妈记在了心中。(读课题)
三、祖国的伟大成就。
过渡:这么多的国旗映红了我们的教室,孩子们,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么多的国旗?(指名说)
1、申奥
老师也见到过这么多的国旗。
在20xx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爷爷宣布获得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五星红旗映红天空。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回到那一刻去看看?(想)
要求:请认真听:萨马兰奇爷爷宣布的是哪个城市赢了。
回放申奥现场。
孩子们,看到这里,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呢?(你真棒!真了不起!辛苦了!)
北京赢了、祖国妈妈赢了!这是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你们看:我们祖国妈妈的儿女们都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因为我们要把祖国妈妈记在心中。(齐读课题)
过渡:我们的国旗不但出现在祖国妈妈的天空,出现在世界的天空,我们的国旗还随着翟志刚叔叔乘坐我们自己的“神舟七号”又一次飞上了太空。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神舟七号”
回放“神舟七号”
翟志刚叔叔把国旗带上了太空,从起飞到着陆一共用了20几个小时,是世界上的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经历的时间最长的!
这是祖国妈妈的骄傲,是我们的骄傲。
翟志刚叔叔为祖国妈妈争了光,他是祖国妈妈的好儿子,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我们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画一幅画、唱一首歌、打扮得像美丽的公主、讲故事等)
过渡: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来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好不好?(好)
四、颂祖国: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放多媒体,拍手唱!
五、我做起,尊重国旗(升旗仪式)。
1、国旗国旗真美丽,我向国旗敬个礼!在升国旗的时候,向国旗敬礼是对国旗的尊敬就是对祖国妈妈的爱。
2、在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敬队礼,不是少先队员行注目礼。
3、请学生示范。
4、升旗仪式。比比谁最爱我们的国旗。爱我们的祖国妈妈。
5、说悄悄话。(提醒没站端的或是没行礼的同学做好)
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祖国妈妈在我心中》一课,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教学过程流畅生动,学生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使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在潜移默化中而不是一句空话。课件的运用,更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形式生动,使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为教学服务。
本课教学旨在指导学生识记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懂得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能用正确的行为方式表达对我国国旗、国徽的尊重,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我们有共同的妈妈——妈妈的样子——妈妈的成就——我们怎么爱妈妈”作为本节课的中心线索;并以五星红旗贯穿于祖国的成就中,启发学生时刻牢记“祖国妈妈在我心中”这一中心。
《高山流水》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祖国在我心中是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有学唱歌曲《祖国印象》,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读谱唱歌《美妙的歌声》以及活动。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和学唱歌曲《祖国印象》来作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欣赏以及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唱歌曲《祖国印象》,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祖国印象》中的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课前欣赏:
听赏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大中国》
听(出示课件,有歌曲的歌词)
师:这两首歌曲带给我歌们太多的情感的撞击,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名字叫——中国,就像歌曲里演唱的那样,师边唱边出示课题: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贴中国地图画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祖国在我心中(师指着地图说)
教学过程:
上课:师生问好歌:
发声练习曲:u的发声练习曲《我的祖国》
导语:无论是流金岁月中沉淀的经典老歌《我和我的祖国》还是豪迈冲天的现代金曲《大中国》都唱出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那么2000后的你们,你们对祖国印象是如何的呢?(生:物产丰富,地大物博,博大精深)老师这里有一首晨风创作的诗《祖国印象》,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朗诵一下:
(课件出示歌词,放歌曲的音乐朗诵歌词)。
1、请欣赏歌曲《祖国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带着对祖国的那份深情和爱朗诵了《祖国印象》,作曲家苏文进把这首诗谱写了旋律,那么,现在我们来听听去感受一下少年儿童用怎样的歌声唱出对祖国满腔的热爱的。
(播放课件《祖国印象》)
A、请听《祖国印象》
感受乐曲的情绪、旋律、节拍的特点
B、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情绪( 热烈 )、旋律(轻盈、舒展)节拍(八六拍子)
C、认识八六拍子
复习八三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
引导得知八六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
2、再听《祖国印象》随乐手点拍子,跟唱,感受八六拍子特点
师:跟随音乐亲切自然的唱起来,用我们的`跺脚声为音乐伴奏
模唱歌曲:《祖国印象》
歌曲最直接的表达了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地位,请你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呜”来跟着音乐唱出这份情感。
(播放课件)请学生轻声哼唱全曲。
遇到难点,由学生提出来。
教师总结学生所提出的难点处的旋律:
(师出示基础节奏型)
Ⅹ Ⅹ Ⅹ、 Ⅹ Ⅹ、Ⅹ
①3.432 2 、 (四小节) ② 6 5665 5 、4 3 (六小节) ③ 3 2151 1 、 (八小节)
④1、451 6、165 ( 十一小节 ) ⑤ 66 5 33 5 1 (结束句)
师:伴奏学生唱难点旋律。在熟悉了这几条旋律后,加进相应的歌词。
3、再次欣赏全曲并跟唱歌曲,找出歌曲中自己没有解决好的地方,老师帮助解决。
4、处理歌曲的.情绪
你觉得我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有的地方该怎么处理,老师播放音乐,你可以轻声跟唱歌曲,也可以在心里跟唱。在歌曲的前面四句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后边又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师:前面四句用叙事性的歌词介绍我们怎么样认识祖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演唱;后面几句说出了我们和祖国相依想伴,演唱的力度要加强,情绪相对来说比前面要激动。
5、齐唱歌曲,表现歌曲
让我们在歌唱时,前面四句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后面的用激动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表现歌曲。老师用琴伴奏。
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没有演唱好的地方,为后面的跟伴奏演唱做准备。
再次展现歌曲的情绪,学生跟课件伴奏演唱歌曲。老师一起来参与表现。
结束:一曲《祖国印象》唱得让我们心绪澎湃,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神来之笔去写写你们心中的祖国印象,我想你们会写得更美,更好。
《高山流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2、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
(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高山流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含义,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望”“止”“沉思”的含义。
2、通过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3、初步体会成语的结构特点,对成语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梅子每人一颗。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44、磁带/CD。
【活动过程】
一、品尝梅子,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师:你吃过梅子吗?你感觉吃梅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请幼儿品尝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师:你听过有一个成语,叫做望梅止渴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如果有幼儿知道这个成语,可以鼓励他说说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二、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师: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
—教师再次进行讲述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故事CD,请幼儿看着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着图书,试着说一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三、通过讨论,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它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经验,进一步了解成语。
1、鼓励幼儿积极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以及含义。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高山流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的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词,能联系生活理解“自相矛盾”。
2.能把故事读正确、流利通顺,能用自己的概括讲述小故事。
3.能读懂《自相矛盾》,认识故事情节设计时的“突转”技巧。
4.产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课前阅读五分钟:
1.三字成语:紧箍咒、一溜烟、铁公鸡
2.四字成语: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3.五字成语:桃李满天下 一物降一物 疾风知劲草
4.六字成语:过五关斩六将 百思不得其解 迅雷不及掩耳
5.七字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赔了夫人又折兵
6.八字成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7.九字成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成语”
1.刚才我们读的都是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2.成语是相对固定的词组或句子,有的来源于
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我们再来读几个四字成语,图文结合看看他们的来源
(1)望梅止渴
(2)画蛇添足
(3)嫦娥奔月
(4)学而不厌
3.翻开书,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成语,都是来源于……我们学过《一路花香》,知道寓言故事有个特点,一般会用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正因为有这些相同点,这三个故事被安排在了一课当中——《成语故事》。
二、初读故事,感知内容。
1.认认真真读故事,把故事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做个记号。读完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读给你的.同桌听。同桌裁判一定要认真听哦。
2.读后学习词语。
3.故事,故事,是以“事”为中心的,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那个故事吗?
4.看,我们把小小的寓言故事读得更“小”了,还认识了不少字。那么下面的句子,你能读正确吗?
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只因太夸口,被人将了军。
可笑是南郭,鼓腮吹假音,蒙骗怕被抓,只好跑了人。
画家张僧繇,墙壁画龙身,逼真少神韵,点睛龙入云。
读完你发现了这些句子不但含有本课生字,还……
三、读懂故事,把握情节。
1.故事再短,也是需要情节的,故事适合于口头讲述,也许没有细腻的心理描写、没有繁复的景色描写,但它一定有流畅的情节。即使它是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也有变化突转的情节,靠着突转变化的情节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先来看《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用心默读,用文中的关键词,简要说说情节的发展变化。
提示:这个故事是从( )开始讲的,因为( )故事就有了曲折,最终( )。
2.组织交流,深入认识
“夸口”是什么意思?楚国人的话语中哪些词是过分扩大夸张了?
指导朗读。
围观的人“问”了什么?师生对话,明白言外之意?修改楚国人的话语。
四、讲故事,明道理。
1.讲好这个故事关键在于把握情节。回想情节。
2.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比你大的学长听,你觉得跟谁讲这个故事比较好。
如果把这个故事讲个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听,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高山流水》教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流水课件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