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国大业党员观后感800字(精选13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党员观后感 篇1
通过观看党员教育片《榜样》,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与优秀党员的差距,众多道德模的光荣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等闪光的名字,同时“信念”、“希望”、“坚守”这几个词汇在我的生命里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为群众谋福利,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党员干部带头干,勇于担责做示范”。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坚守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以为群众谋福利为坚定理想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干,勇于担责做示范,这是罗官章坚持了几十年的产业扶贫“诀窍”。这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的老人,其主要事迹是退休后回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帮助村民致富。他把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贫瘠的大山,为了带领群众致富,他带头研究天麻种植。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再失败。第三年,成功。2000年5月,终于在冰冻期长达4个月的高山上,成功繁殖了天麻的第一粒种子。此时,试验已进行100多次,观察记录写了整整三大本。与此付出的,还有罗官章的两个手指。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放弃个人得失,用坚守为留守儿童创造希望的品质。
支月英,一个从19岁就来到大山的小姑娘,到有着36年教龄的55岁女人,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但是在接受采访时,她却落下了泪水,这泪水有喜悦也有亏欠,她带着山里孩子飞出大山,给他们希望,但是却因为工作顾不上照顾两个女儿,但是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没有抱怨,反而给了她最强大的精神支持。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持之以恒,勇于钻研,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品质,是共产党人最闪光的精神。李万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1987年7月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后进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至今。先后创造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及时解决了高铁生产的诸多问题。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凭借世界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2016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万君从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今天的高级技师,拿过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但他手中的焊枪不曾放下,永争第一的初心也未曾改变。迄今为止,他已创造出20多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破解了高铁生产的诸多瓶颈,累计为企业节资创效1000多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成名后有没有企业来高新挖你?”他很坦然,“当然有,一家新加坡的企业给我高于我当时10倍的年薪聘请我去,但人要知恩图报。”几句朴实的语言,就像解说描述的“握着焊枪,也握着共产党员的坚定。”
经历了榜样的精神洗礼,我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党员观后感 篇2
从小到大看了太多太多的“领袖戏”,但是这一次,我的眼睛亮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平素高高在上的领袖们,这回充满了人情味,近的就在你我身边。影片《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电影的主创虽然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但大多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这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一段历史,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知道这段历史、回顾这段历史。
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早已被观众认可,但这次着力展现的,不是主席的雄才伟略,而是人物的内心情感。唐国强的表演比以往要放松,我个人认为也更好看。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泽东把蜡烛吹灭了,摸着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呢;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从拐角处依次走进会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看头,这种细节都很好看。
刘劲扮演的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有一场戏,当得知我方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将军,平时一向亲和儒雅的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的`确生气,但我个人认为,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心机”,先把下属狠批一顿,毛泽东反倒不会再发怒了,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下属。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终于可以安心地大醉一场。他们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平素领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泽东喝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恩来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完全不是平时的样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拥抱在一起,让我也感动的跟着掉下眼泪。
导演的初衷是拍一部群星献礼的主旋律大片。作为观众,你可以带任何态度走进电影院。可以是看明星、看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但无论什么态度,你看完后一定有个共鸣。这个共鸣也许来自演员,没想到平时那些嘻嘻哈哈的演员能够在这样一部电影里绽放历史的光彩;更深层一点的共鸣,你会看到这部电影的胸怀,它跟以前的片子比有格局上的改变;再高一层的共鸣可能来自于更年长的人,他们会忽略一切的表象,直接发现这是一部很人性地还原历史的电影。
党员观后感 篇3
看完《榜样7》这个专题节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称为“菌草之父”的林占禧教授。他用“以草代木”的方式解决菌业生产的“菌林矛盾,开辟了菌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创建了菌草食药用菌和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
在他夜以继日的研究下,这些菌草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是要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角色,让沙漠变成广袤的绿洲,尽管即将步入毫秦之年,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依然奔波忙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林占禧教授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深深感染着我,他一次次的尝试,思考,推翻,坚持只为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美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一定要学习他的工作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党员观后感 篇4
《我是党员》微纪实特别节目以“时代的旗帜,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用平凡的语言将深刻道理娓娓道来,用身边人的典型事迹将党的崇高理想展开在我们面前,既展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信念,又紧跟时代潮流,紧贴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彰显当代共产党人心系群众、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鼓舞和引领所有党员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会议胜利召开。
特别节目从130余位优秀共产党员中选出10位具有典型性的个人和集体代表,以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群众,以身边事、身边情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感人的事情就在身边。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们,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有“用心做事、用情暖人”的社区党总支书记、有“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养牛大户、有“学业有成回国报效”的工程院院士、有聋哑学校的老师、有指挥中心民警、有工程师、有退休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基层群众,来自我们身边,他们说着最朴实的话语,做着最暖人心的事,让全社会都为他们感动,身边的普通人发生的事才能最打动人心,最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以身边的人为榜样,潜移默化地约束自身的行为,让自己向他们看齐,这就是“时代的旗帜,信仰的力量”。
整个节目全程正能量满满,积极向上,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尤其是最后现场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环节,让人不禁起立随着他们一起说出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党员观后感 篇5
“我永远不会放弃信仰,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不断的在我耳边回想着,让我久久不能自己……。
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前,他们没有后退;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他们没有屈服;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寒风暴雪里,他们没有踟蹰不前……。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者》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这点。
影片中,你随处可见这些革命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定信仰。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幕就是胡天桃与王耀武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也想提醒你一句,你只能枪毙我!”……”破吗?我妈留给我的,要饭的!可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要饭,不再挨饿!我才跟你们干!”简短简洁的几句对话,在让敌人深感无语的同时,也形象的表达了胡天桃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就是一名革命党人的伟大信仰。看到此处时,我的泪眼突然模糊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他们崇高的信仰啊!看完了这部影片,在深感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为此,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接过革命先烈们信仰的接力棒,让它传承下去,成为引领我们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把教书育人当成你的信仰,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你的信仰,把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你终生的信仰。
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把好好学习当成你的信仰,把培养自己优良的品德当成你的信仰,把为实现你的理想而奋斗不止当成你的信仰。
作为一名医生,你应该把救死扶伤当成你的信仰,把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当成你的信仰,把“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当成你的信仰。
……
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所寄托;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更好的存活于这个世界;唯有信仰,才能让你不觉得枉度此生;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唯有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
愿信仰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党员观后感 篇6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家国情怀的史诗。影片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战争中的挣扎、痛苦、坚持和牺牲,让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和残酷进攻,还要忍受饥饿、疲劳和寒冷等恶劣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恐惧和犹豫,但最终还是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冲向了敌人;有的战士在面对战友的牺牲时,悲痛欲绝,但他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真实的情感和人性的挣扎,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家国情怀。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异国他乡,为了保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这种家国情怀是他们坚持战斗的动力源泉。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战士在战斗间隙,拿出了自己家人的照片,看着照片上的亲人,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是,当敌人再次进攻时,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了照片,拿起武器,冲向了敌人。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家国情怀,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小家,选择了战斗和牺牲。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向志愿军战士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敢、坚强和奉献精神,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努力奋斗。
党员观后感 篇7
晚八点看了《榜样7》的专题节目,我数次哽咽,热泪盈眶,心中百感交集,被所有榜样和这些奉献的人感动。
就像纪录片里面所有的人一样,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但是所有人把职责当做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我要像纪录片里的榜样致敬,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路生梅医生,致敬她“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奉献精神,那是白衣天使的医者仁心;致敬她“读书本意在元元的为民情怀,那是小城医生的责任使命;致敬她“舍我其谁挑重担斗争意识,那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
今天的节目还有很多感人事迹,不一一赘述。他们都不为钱、不为利,他们只是想对得起自己对党宣誓的誓词,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善良。他们有着他能很难得到的精神快乐。这种信仰令人感动、震撼心灵、净化灵魂。带着信仰做好自己基层螺丝钉的本职工作,说大一点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合格党员。说小一点叫:“做好自己,不愧于心。”
党员观后感 篇8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中国将逐步走入富强。
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泽东和周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毛泽东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希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泽东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泽东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泽东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名族责任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周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泽东来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928d.cOM 策划书范文网】
此外,影片中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壮志难酬的蒋经国,心系人民的张澜,甚至是阴险狡诈的李宗仁,都为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该被世代传唱!
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
党员观后感 篇9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电影,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抗美援朝战争,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精神的传承。
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铁原阻击战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守在阵地上,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从志愿军战士们的服装、武器到战场上的硝烟、炮火,每一个场景都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那个年代。特别是影片中对志愿军战士们的心理描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恐惧、也有思念,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同时,影片也让我意识到了历史的传承的重要性。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后代,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党员观后感 篇10
我们嘉兴服务区党支部组织服务区全体员工群众观看献礼电影《建党伟业》,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刻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但是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户外、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刻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个性是影片生动地说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让我们深刻了解在当时困难危险的形势下,老一辈共产党创始人的大智大勇。正是他们果断决定中共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顺利诞生,进而带领全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成立了新中国。
透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取!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这天拥有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南湖红船边的我们,更加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也要发扬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把我们嘉兴服务区建设成为红船服务区,全国一流服务区,成为我们嘉兴对外的一个红色窗口。
党员观后感 篇11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观看完《志愿军:存亡之战》,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那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身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我的心间。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生死存亡之际,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壮烈场景。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面临着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但他们毫不畏惧,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战术,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保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故事令人动容。有年轻勇敢的战士,他们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毅然投身到战斗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们沉着冷静,运筹帷幄,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战士们取得胜利。还有那些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了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疲劳,坚守在阵地上。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人在阵地在”,这是他们的誓言,也是他们的行动。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挡住了敌人的进攻。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想起了孟子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志愿军战士们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我还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异国他乡,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深知,自己的身后是祖国和人民,他们不能后退,只能前进。在战斗中,他们高呼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口号,奋勇杀敌。这种爱国主义情怀,让我想起了林则徐的那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这场存亡之战中,无数志愿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以志愿军战士们为榜样,铭记英雄壮举,传承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英雄们致敬,让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党员观后感 篇12
看完这短短三集《信仰》,这每一个震撼的一幕不断地显现在我大脑上,在不知不觉中我的泪水轻轻落下了。感动的一幕说老奶奶说“我们也有一面红旗,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抬着我们的红旗我们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但大屠杀开始,现实又变得如此残酷。惊讶的一幕说保委书记杨善洲用自己22年的春秋种植5千亩的田野换来我们的幸福。最深刻的一幕说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座右铭“己不正不能正人,心不公岂能为公”。
《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多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党的历史。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每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涌现出的党的优秀群体、个人的感人事迹,以人带事,以事说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壮丽身影。这部影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展现了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这次观看《信仰》,让我深刻地了解到老一辈共产党员不管是在战争使其打不垮的秘密在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建设时期积极投身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生产。这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必须再次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被教育者。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忠诚社会主义美好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同学们全面负责才是我做人的基本。认真组织好班集体,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团支书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个任务。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领导的质量。服从分配,团结同学,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大家、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学生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我希望能在自己有一天去世的那一刻,一无所有之时我能带走美好幸福礼品“共产党信仰”!
党员观后感 篇13
看完了《建国伟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有很多闪光点,如群星闪耀、如细节精致,如将伟大领袖,革命元老都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表现出来等。里面润之对学生运动的点评、陈独秀对工人同志的演讲将我党早期主要依靠发动学生和工人闹革命表现的很到位。
北伐胜利后朱德总司令拥着蔡锷将军的那个镜头,还原这样真实的历史场面于观众面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国总司令,而蔡锷不过是一个旧中国的爱国军官而已,在以失败论英雄的中国,能够还原一些真正的史实,对于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今天,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很多如蔡将军一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功不可没。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爱国志士。宋教仁遇刺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贫,老母望照顾。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时年,他年仅31岁。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那群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救亡的呐喊,我被那个场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汹涌澎湃、热血沸腾!同样让我肃然起敬和钦佩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13位平均年龄28岁,甚至最小的才18岁的青年才俊代表们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着生命危险走在一起,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个党员,就连召开个会议都要东躲西藏的政党,谁又想到在28年后这个政党却成了新中国的执政党,从此这个政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的独立、国家富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天灾人祸,构建现在的安宁社会。
通过影片让我重温了那段历史,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混乱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的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在那个英雄辈出地年代有无数的有志青年,无数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思考着寻求救国的道路,当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到了中国,有志青年和仁人志士们最终发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充分地印证了毛主席曾说过的一句话: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光阴似箭,中国共产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血雨腥风到现在的幸福安宁,这个党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失败和苦难,对于历史我们要正视他,无论对错、是非,我们都要反思如果没有这个政党,中国是很难想象的。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像那个年代一样的政治格局和战争了,但仍然有局部战争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感谢中国共产党卓越的贡献,永远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恩情!
很感谢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激情!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也从来没有这个崇高的理想要加入哪个党派,一向都是崇尚自由的我从这场历史中重新汲取到精神力量的源泉,他们执着地信念唤醒了我一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冲动,让我对信仰和坚持的责任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励自己寻找青春的热情和动力,重新让我思考我的理想!当然时代不同了,理想也不同了,但是他们的那种热情和精神同样能激励我不断地为了我的理想前进。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影片同样是一部青年励志手册,希望在这个年代里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够来重温这段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历史。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共同祝愿中国共产党90华诞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