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必备11篇)

发布时间:2024-11-20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11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妈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1

前一段时间在对教育7岁的儿子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小家伙很难管教。在我感觉到头痛时,我徘徊于书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无意中看到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拿回家读起来,方觉得如获至宝。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本书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本书分七个章节分别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每一章节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就这样如同在对面聊天中娓娓道来。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读后让我感触挺深。下面我就分别谈一谈。

第一章中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打针有些疼》、《给小板凳揉揉疼》。这是孩子小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也明白鼓励孩子要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面对打针的问题时,我们习惯性的边哄孩子边说“一点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实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打针哪有不疼的,可我们为了哄孩子就随口说了一句错话。孩子听了这句话,如果相信的话,等真正打上针才发觉疼,那么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还能相信大人的话吗?在《打针有些疼》的案例中,老师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实的告诉孩子,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然后激发孩子的勇气。在《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老师提到了培养孩子善良和豁达品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理解,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是终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识字、学数学和阅读。这些好的学习品质都是要从2、3岁开始培养的。看了这些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对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关于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问题。对于孩子说谎的问题,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天生不会说谎”。那么说谎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于压力。所以我们大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条件。在《可不可以批评老师?》这个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励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真诚的、尽量有高度的看待问题。注意培养孩子的批判的意识。我们当下的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主见,这让很多家长很头痛,担心孩子走入社会之后会怎么办。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在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毕竟我们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祖国的未来如何,掌握在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师手中。

最后,把本书序言中的一则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实际上他是在告诫父母们当孩子来到身边时就如同手捧一块美玉,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让美玉成为无价之宝;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只能让美玉失去原有的价值。引申到我们老师身上,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这块美玉的同时,还要雕琢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也尽可能的成为无价之宝。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其实有部分老师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平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前段时间,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

本书的尹老师尹建莉以前也当过教师,她有一个女儿,很是不错,十六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还超出分数线二十多分,她根据自己十几年的育儿经验写下了这篇文章。一个如此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她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这些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到如何去做才能最好得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做个聪明的好孩子! 书中总的分成七大点进行讲解:

1.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点点都讲的很详细,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更好得把问题摆放在我们面前,教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解决,使孩子不受伤害,维持他们的那份纯真。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看了这一段,我有意识在和儿子生活、学习和游戏中注意对他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比如:自己洗澡。我家的热水器开关安放的较高,5岁的儿子踮起脚也够不着,每次洗澡都是我给他开关水,我觉得很是麻烦。一天,儿子又叫我放水,我告诉他自己搭个凳子就行了,他很乐意地做了,可是一个凳子矮了,我就告诉他用一高一矮两个凳子组成梯子这样就可以碰到开关了。这个方法实施后,他很喜欢,只要一喊他洗澡,他就会自己搬俩凳子洗澡去了。在学习方面,刚开始我还是陪他学习,给他读题目。在他的识字量提高后,我就不再守着他做作业,而是让他自己把所有的作业做完后,再一起检查。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基本上能独立完成作业,只是偶尔有不认识的字才来问我。玩游戏的时候也是这样,比如找不同,其实我早就看到了不同之处,但是我还是装着苦苦搜寻的样子,等他先找到,然后就夸他观察仔细,眼睛亮等等,得意洋洋的儿子找得更仔细认真了。但是要注意不能次次都是他赢,偶尔还要超过他一两次,这样才能激发他的竞争意识。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4

《好妈妈》是收录在《冰心青少年文库》小说卷第二部《小桔灯》里的一篇小小说。暑假里我有幸读了一读。

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小琴早上起床,发现今天下午过队日要穿的校服还没有洗,其实是自己昨晚忘记告诉妈妈了,但她却埋怨妈妈做事没计划。看见书桌很乱,妨碍了她做作业,她又埋怨妈妈没有隔壁的李大娘勤快。心情糟糕的.小琴去李大娘家写作业,才发现李大娘的女儿永瑛和永珍都帮着李大娘做家务,还让李大娘李大叔放心地去看电影。李大娘还告诉小琴,自己的妈妈不但要忙家务,还要去街道开会。小琴听了非常惭愧,因为她懂得了李大娘家的井井有条是全家人共同的努力,回家后小琴主动帮助妈妈做起了家务。

这篇小小说虽然很短,但是读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到小琴,好像看到了我自己。我的妈妈平时也很忙,既要上班又要买菜做饭做家务,我一有事情也只会开口叫妈妈。“妈妈!我今天穿什么?”“妈妈!晚饭做好了吗?”“妈妈!我的东西在哪儿?”有时候还会埋怨妈妈衣服忘拿了,晚饭做晚了,东西忘带了……

我也有一个好妈妈,从今以后,我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妈妈做好家里的事情,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休息。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5

随着叮铃铃的上课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老师告诉同学们要收学费,可是这对于家境贫穷的陈易来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呢?

他回到家,心情很不好,被坐在床上的妈妈看见了,妈妈问她怎么了,他怎么也不说,直到妈妈问急了,他才说出来。妈妈安慰她,没关系,明天我去借给你!第二天早上,等陈易起床的'时候,发现妈妈不在,他很着急,心想:妈妈不会冒着大雪出去借钱了吧,如果胃病再犯了,怎么办?想到这,陈易不再想下去了,过了一会,她看见远处走来一个人,近了,更近了,是妈妈捂着胃,一步一步走来,陈易看到这样的情景,哭着跑出去把妈妈扶了进来,妈妈拿出借来的钱,给了他,陈易抱着妈妈哭了起来。妈妈安慰她说,不要难过了孩子,好好学习,这就是对我租好的回报。读完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伟大的母爱阿,在生活中,我们的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为了子女,什么都可以做,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感谢伟大的母爱!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6

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忍不住再看了一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家长总是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聆听与观察,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家长要格外关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家长独具慧心,认真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千万不要用通常的`标准和对自己的经验去要求孩子。往往我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正确,总是以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抹杀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自信。对待孩子也没有那么耐心,常常是以自己的情绪来左右了孩子的想法。

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觉得好多专制的事情都正是我正在做的,我想我要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以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很大,跟孩子做朋友,跟孩子比成长。一个人如果没有获得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多半很难在他身上正常实现。

用爱的眼光来观察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些批评,这才是她成长的坚实基础。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7

断断续续间读完了这本书,或许应该说是听完了这本书!最近一段时间读书总是没有耐心,所以,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是却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

书中的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何在教育过程中却总是事与愿违!如何教育孩子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去学习,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自己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的很多错误!总是会想当然的用自己的认知去要求孩子!跟孩子的关系并不平等!

书中的很多方法对于平时教育孩子都有指导意义,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制定,很多时候会感觉力不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尽力而为吧,没有人敢说自己的教育完美无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只不过是参与其中!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辅导工作就好!

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与人交流,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8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冰心写的《好妈妈》这篇文章很受启发。这篇文章讲的是“我”的妈妈整天为我们儿女操劳,可“我”还认为自己的妈妈不如隔壁李大娘能干,直到“我”得知其家务多是李大娘儿女做的才觉得羞愧,并回去帮助妈妈做家务。

此时,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很辛苦,而我却很少关心她。有一次中午,我提前做完了功课并让妈妈检查。当我放学归来时,发现妈妈并没有检查我的作业,我很生气,因为妈妈中午答应给我检查,可她却“食言”了。后来我才知道每天中午妈妈都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几乎挤不出一点时间,加上那天妈妈身体很不舒服,这件事一直令我深感内疚。

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却有多少儿女体谅过她?你的一些童年琐事,可能不再记得,而妈妈却记忆犹新!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爱!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你是她的儿女!母亲对我们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有一天下雨,我扫完地准备回家,看见一个女孩对着自己的妈妈大发雷霆,说她来晚了,让自己淋了雨……而她的母亲微笑着抚摸着女孩的头,说对不起,并没觉得女儿无礼,这是因为爱!

母爱如同春雨滋润着儿女,让他们茁壮成长,它是伟大、无私、圣洁的,大家应该多体谅自己的母亲,为她分忧。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9

前些日子有幸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书中的许多教育观念和方法,真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提倡的适当使用逆向思维。

书中介绍的故事是这样的: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的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方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垃圾桶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的去踹。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在踹时就不那么买劲了。又过了几天,老人有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个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他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他用减少支出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也要适当的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的厌恶之情。

虽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不管是妈妈还是老师用武力征服儿童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的最大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10

平日我喜欢看《意林》、《读者》、《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等刊物,短小精悍,禅意的芬芳、古典的浪漫、人性的善、光阴的花朵……。听了刘老师推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借过同事的,竟然爱不释手,当然,好东西不忘分享,看完也给身边的为人父母推荐,反响各不相同。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说感谢,回头买一本看看。当也有奇葩的人,奇葩的事。有其他部门的同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说看书,你有空了也可以看一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很好!“她杏眼一瞪,继而一脸的不屑:”我从来不看那样的书,我自己就是个好妈妈,我看别人做什么!“看她那不可一世的模样,忽然想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成语。我暗笑:这样狂傲的妈妈能有什么样的宝玉呢(话说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玉)?闲话扯远了,言归正传。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老师的亲身经历,妈妈用心培养,女儿茁壮成长,从性格上,从学习上,从接人待物上,细心的妈妈都不忘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看书反观自己, 养儿子完全是散养式,没有规划未来,没有刻意为他做什么,除了让他回忆起来是个美好的童年,没有辅导班的压力,没有东奔西跑的童年,挺安逸。

尹建莉老师的观点大部分同意,个别部分不赞成。有人说,她是专家,你还有不赞成的么?说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她的教育方式适用她的孩子,不一定适用所有孩子。她是专家也不意味着所有的观点都正确呀。比如她书中提到,帮孩子做作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她家圆圆自觉将懂得知识写一遍足够了,可是碰见不自觉的孩子不是偷着乐,天天让妈妈写,这是其一。其二,是圆圆的老师让孩子抄写数学定义,她干涉并且到学校找老师质疑。如果是平头老百姓,估计孩子的今后要受老师的冷暴力,要坐老师的冷板凳了。

最让我赞成的是尹建莉老师提出的阅读,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阅读能让人心情平静,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溢满人生。儿子一到五年级虽然没有参加到培训班,但《三国演义》、《水浒传》看的滚瓜烂熟,你如果问他一八零八将的结局,他能说的一清二楚。平时也喜欢给他买书,但说实在,当妈妈的在这方面也缺失,没有刻意地培养他这方面的习惯。去年,儿子过生日,告诉他,这次生日礼物是贰佰元的教育基金,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儿子到了书店,愣是琳琅满目的书籍,愣是无从下手,于是,我帮他挑了三本,他尽管看了无数次的《水浒传》,结果又是一本《水浒传》带回家。

给朋友的女儿买了一套《妈爸不是我的佣人》等一系列六本书籍,共计73万字。回家告诉儿子:“这是妹妹的生日礼物,你可以先看,不过一定要爱惜。”当别的小朋友在各大公园玩耍时,他则是背英语,吃饭,看书,我也在一旁看书,我说这一天,是家庭阅读日。没想一天半的时间,儿子竟然看完了这一系列书,看完高兴地对我说:“好书。妹妹一定喜欢。”以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让我还赞成的就是择友问题,孩子交的朋友很重要。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这一点也喜欢,越通过暴力对付孩子,越让孩子看不起父母,会觉得你除了动武,你还会什么?孩子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所以,教育是个技术活,需要动用心思和不断地学习。

美国好妈妈读后感 篇11

近几天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读到教育问题上时,认字包括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的小学教育好像选择了一种最笨,最出力不讨好的方式。如果把生字词放到文章当中去学习,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因为即使他(她)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揣摩个八九不离十。阅读量上去了,识字的数量还有必要担心吗?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多阅读,勤阅读,争取像周武王一样“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每每读到好书,好的语句段落,每个读书人都会眼前一亮,哦,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样写!这个词语还可以这样运用。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背诵生字词。多读之后,不但能掌握生字词,下次还可以很好的运用。

多读书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相关推荐

  •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 以下是编辑为您准备的关于“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的内容。书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拜读过作品后,我们内心一定也有许多想法。 读了书之后,写下读后感可以促进语文素养的积累。请您认真阅读同时收藏本文备用!...
    2024-07-20 阅读全文
  • 妈妈读后感(范文11篇) 这篇作品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让人回味无穷。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文章中的问题和深层含义,深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满足读者们的期望,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标题为“妈妈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获取到一些启示。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感受其中的精华!...
    2023-05-18 阅读全文
  • 好妈妈读后感(汇集12篇) 读后感不是对原文的简单抄录或复述,而是以体会为主,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在众多资料中精选了最好的为大家推出了这篇“好妈妈读后感”。...
    2024-03-02 阅读全文
  • 2023好妈妈读后感收藏 阅读常常使人的大脑变得强大,作品的流畅语言,使人深入其中不断回味。 读后感应说服读者去阅读或重新阅读该书。接下来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4-29 阅读全文
  • 美术妈妈教案必备 老师的教案课件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这需要老师自行去落实和整理。教案的构建是对教学经验的集结和总结,如何才能精心打造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篇精彩的文章——“美术妈妈教案”,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能从中获得灵感并乐在其中!...
    2023-10-12 阅读全文

以下是编辑为您准备的关于“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的内容。书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拜读过作品后,我们内心一定也有许多想法。 读了书之后,写下读后感可以促进语文素养的积累。请您认真阅读同时收藏本文备用!...

2024-07-20 阅读全文

这篇作品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让人回味无穷。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分析文章中的问题和深层含义,深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为了满足读者们的期望,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标题为“妈妈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获取到一些启示。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感受其中的精华!...

2023-05-18 阅读全文

读后感不是对原文的简单抄录或复述,而是以体会为主,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知识。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在众多资料中精选了最好的为大家推出了这篇“好妈妈读后感”。...

2024-03-02 阅读全文

阅读常常使人的大脑变得强大,作品的流畅语言,使人深入其中不断回味。 读后感应说服读者去阅读或重新阅读该书。接下来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4-29 阅读全文

老师的教案课件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这需要老师自行去落实和整理。教案的构建是对教学经验的集结和总结,如何才能精心打造出优质的教案课件呢?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篇精彩的文章——“美术妈妈教案”,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能从中获得灵感并乐在其中!...

2023-10-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