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2、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父母惟其疾之忧。
5、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
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7、如果你看到一个圣人,试着和他平起平坐;如果没有,那就向内看。
8、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9、在三个人的'公司,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好的和跟随它,选择它不好的和改变它。
10、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11、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2、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1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1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第一》
19、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1、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22、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2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27、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8、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29、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3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31、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3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3、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3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38、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39、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40、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1、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42、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43、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4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45、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
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7、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4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50、长幼有序。——孟子
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
5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54、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5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5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5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5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5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60、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61、人一生,只欠父母!趁我们未老,趁父母还在,多陪陪他们。
6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6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66、有德者必有德,有德者无德。
6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68、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6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0、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71、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7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7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