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生活活动方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横溪镇教辅室20xx年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精神,稳妥有序迎接新一轮入园高峰到来,做好招生宣传、布署和服务工作,顺利完成本镇20xx年幼儿园招生任务。
二、招生原则
方便家长报名、相对就近入园、适度自由择园、统筹安排录取。
三、招生对象
1、招生对象以具有本镇常(暂)住人口的2xx6岁幼儿为主。
2、招生年龄:
小班(4周岁幼儿):20xx年9月后xxx20xx年8月前出生
中班(5周岁幼儿):20xx年9月后xxxx20xx年8月前出生
大班(6周岁幼儿):20xx年9月后xxxx20xx年8月前出生
四、招生时间:
12月xxx1月
五、招生要求:
1、持有本镇常住人口适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带好户口簿复印件、预防接种证原件及复印件,幼儿健康体检卡、幼儿1寸彩照两张,在规定时间内到小星星幼儿园办理报名登记手续。
2、外省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由家长陪同并带好由公安部门颁发的《横溪镇暂住证》、预防接种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幼儿健康体检卡、幼儿1寸彩照两张到小星星幼儿园办理报名登记手续。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2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生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趋势。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科技,培养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我园特策划“小小探索家:幼儿园智能生活馆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智能生活体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活动主题
“小小探索家:智启未来,乐享智能生活”
三、活动目标
1. 激发兴趣:激发幼儿对智能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科普教育: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了解智能科技的基础知识。
3. 动手实践: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在互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创新思维: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性思考。
四、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周X) 上午9:00-11:30
五、活动地点
幼儿园智能生活馆(或多功能厅改造)
六、活动内容
1. 开幕式:智能世界欢迎礼(9:00-9:15)
内容:园长致开幕词,介绍活动意义;播放智能生活趣味短片,吸引孩子们兴趣。
互动:邀请几位孩子上台,通过简单的智能玩具演示,开启活动序幕。
2. 智能机器人朋友(9:15-9:45)
区域设置:设立智能机器人展示区,展示不同类型的儿童友好型机器人。
活动: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与机器人互动游戏,如跟随机器人跳舞、与机器人对话等。
目标:体验机器人的智能性,感受科技魅力。
3. 智能家居体验区(9:45-10:15)
场景布置:模拟智能家居环境,包括智能灯、智能窗帘、智能音箱等。
活动:分组进行,每组由老师带领,体验如何通过语音控制家居设备,了解智能家居的便捷性。
目标:增强幼儿对现代生活科技的认识。
4. 编程小能手(10:15-10:45)
准备:提供适合幼儿的图形化编程软件或简易编程玩具。
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尝试编程,让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如走直线、转弯等)。
目标:初步接触编程概念,培养逻辑思维。
5. 智能创意工坊(10:45-11:15)
材料准备:废旧物品、电子元件(安全级别)、手工材料等。
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智能小作品(如声控灯、自动小车等)。
目标: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
6. 成果展示与分享(11:15-11:30)
形式: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智能小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奖励:为每位参与者颁发“小小探索家”证书,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七、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设备、编程软件/玩具、手工材料、废旧物品等。
场地布置:根据活动内容合理规划区域,确保安全无隐患。
人员分工:明确教师、助教及后勤人员的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安全教育: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八、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总结会议,分析活动效果,收集家长和孩子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同时,通过园所通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分享活动精彩瞬间和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3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假期是休息的日子,喜欢过假期。
2、学会安排假期生活。
活动准备:假期生活视频一段、活动前丰富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假期吗?
小结:刚刚结束的暑假也是假期,还有中秋节和国亲节等等。
二、幼儿观看视频,知道在假期里可以做些什么事。
师:那你知道在假期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吗?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假期里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提问:录像里的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
小结:原来在假期里,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玩,可以在看看书、玩玩具,还可以帮大人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三、幼儿交流假期安排
师:你可以在假期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四、小结
师:老师希望我们小朋友在假期里能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不去做危险的事!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水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幼儿对水既熟悉又陌生。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活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在此基础上,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水,认识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各一杯。
2、小瓶矿泉水若于瓶。
3、有关水的景色的课件。
活动过程
如果没有了水
一、通过猜谜游戏引出水。
1、谜语: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2、说出生活中水还能做什么?
二、通过活动了解水
活动一:认识水(教师给每名幼儿一瓶水)
1. 用眼晴看水是什么颜色?(无色)
2. 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无气味)
3. 让幼儿喝一口水,品一品是什么味道?(无味道)
4. 把瓶子倒转过来找发现?(水是流动的)。
活动二:怎样分辨出水
1、教师把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拿出。
2、让幼儿分辨是什么液体(幼儿用眼看、鼻闻、舌尝分辨)
活动三、知道水的重要性,发展语言。
1、让幼儿欣赏有水美景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2、让幼儿看没有水的'凄惨课件图片。(引导用如果没有……就……说一句话)
三、延伸节约用水
让幼儿谈怎样节约用水。
四、唱一首关于水的儿歌结束。
师生共同唱《弯弯的流水》的儿歌。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是我在发现有的幼儿浪费水的情况下,选取了本活动。
整个设计是先认识水,会分辨水,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再知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有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没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
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会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我关注每一个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每当让幼儿说的时候,都借助实物或图片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并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勇敢表达。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6
活动背景:
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了解食物来源与制作过程,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特策划了“小小厨师长”煮菜活动,通过亲手烹饪,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劳动的乐趣,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常见的食材及其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学习基本的'烹饪技巧,如洗菜、切菜(安全前提下,可由教师辅助)、搅拌、烹饪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烹饪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
4. 社交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活动时间:
XX月XX日(周X)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
幼儿园生活馆
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及家长
活动准备:
1. 场地布置:确保生活馆干净整洁,设置好洗菜区、切菜区、烹饪区、品尝区,并准备足够的操作台和椅子。
2. 食材准备: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食材,如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已去皮切片)、鸡蛋、面条等,确保食材新鲜、安全、易处理。
3. 工具准备:儿童专用的小刀(或塑料刀)、砧板、锅具、铲子、碗盘、勺子、围裙、手套等。
4. 安全措施:确保所有刀具锋利部分被包裹或替换为安全替代品,设置急救包,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
5. 教学材料:PPT或图片展示食材图片及营养价值,烹饪步骤图解。
活动流程:
1. 开场介绍(9:00-9:10)
教师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邀请家长或教师志愿者自我介绍,分配小组。
2. 食材认知(9:10-9:20)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即将使用的食材及其营养价值。
引导幼儿触摸、闻味,增加感官体验。
3. 动手准备(9:20-9:40)
分组进行,每组由一名家长或教师志愿者带领。
孩子们在成人监督下,进行洗菜、切菜(安全处理)等准备工作。
强调团队合作,鼓励互相帮助。
4. 烹饪实践(9:40-10:20)
根据预设的食谱(如西红柿鸡蛋面),孩子们在成人指导下进行烹饪。(工作总结之家 wWW.DG15.com)
成人负责控制火源,孩子们负责搅拌、添加调料等简单操作。
强调烹饪过程中的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
5. 品尝分享(10:20-10:40)
烹饪完成后,孩子们围坐一圈,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鼓励孩子们分享感受,对食物进行简单评价。
6. 总结反馈(10:40-11:00)
教师总结活动亮点,表扬孩子们的努力和表现。
邀请家长或幼儿分享活动心得,收集反馈意见。
颁发“小小厨师长”证书,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
后续活动: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烹饪活动,延续学习兴趣。
在班级角落设置“小小厨房”区域,提供简单食材和工具,供幼儿日常探索和实践。
通过此次“小小厨师长”煮菜活动,我们期待孩子们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成为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小小美食家。
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 篇7
一、活动主题
“欢乐迎中秋,巧手做月饼”
二、活动目的
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氛围。
2. 通过亲手制作月饼,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三、活动时间
星期三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生活馆
五、参与人员
全体幼儿
六、活动准备
1. 准备制作月饼的食材,如面粉、馅料(豆沙、莲蓉等)、模具、手套、围裙等。
2. 提前布置好生活馆,营造出中秋佳节的氛围,如悬挂灯笼、摆放玉兔玩偶等。
3. 准备好讲解中秋节和月饼制作的 PPT 或视频。
七、活动流程
1. 引入主题
老师通过 PPT 或视频,为幼儿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重点介绍月饼的象征意义。
提问幼儿关于中秋节和月饼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示范制作
老师穿上围裙,戴上手套,示范如何制作月饼。
向幼儿展示制作月饼的步骤:揉面团、包馅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
3. 分组制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配备适量的食材和工具。
老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形状的月饼。
4. 烘焙与分享
将幼儿制作好的月饼放入烤箱烘焙。
月饼烘焙完成后,让幼儿一起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感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5. 活动总结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制作月饼的经验和乐趣。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活动的经历。
八、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工具。
2. 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3. 烘焙月饼时,要严格按照烤箱的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安全。
希望这个活动方案能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中秋节!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目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生活活动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