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拓展方案 篇1
为增强新进专任教师凝聚力,促进各学院教师快速融入集体、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发展中心现开展20xx年新进专任教师户外拓展训练活动,有关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周六)8:00-18:00
二、活动地点:
祥峪芸阁终南书院
三、参加人员:
xxx
四、注意事项:
1、参加教师请于4月1日上午7点50分点在沁园小区门口集合,统一乘坐大巴车,8点准时发车。
2、拓展期间,不允许擅自离开团队单独行动,其他拓展要求请仔细阅读《训前须知》(见附件2),并按训练地培训师要求进行活动。
3、活动原则上不能请假,若因实际情况无法参与本次活动,需给中心提交请假条,学院盖章签字,因涉及后续事宜,请假教师请务必于周三中午12点前提交假条。
4、附件1名单中为我校特聘教授及学术骨干教师不做拓展要求,自愿参加,因涉及后续事宜,是否参加请务必于周三中午12点联系中心告知。
5、请确认参加的教师及时入群,后续事宜将会在群里通知。
学习拓展方案 篇2
随着中考的临近,初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特策划本次中考前拓展活动。
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调整心态,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2.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4.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中考前两周的周末)
三、活动地点
xx市郊外的户外拓展基地。
四、参与人员
初三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 开幕式(上午9:00-9:30)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学校领导致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参与活动的决心。
2. 团队热身游戏(上午9:30-10:30)
开展“接力传球”、“名字接龙”等团队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
3. 户外拓展挑战(上午10:30-12:00)
设立多个户外拓展项目,如“信任背摔”、“高空挑战”等。
学生分组进行挑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
教练现场指导,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4. 午餐及休息(中午12:00-13:30)
提供丰富的自助午餐,让学生放松身心。
学生自由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5. 创新思维训练(下午13:30-15:00)
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鼓励学生提出新颖观点和创意。
分组进行“问题解决”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分享优秀创意和解决方案,给予表彰和奖励。
6. 心理讲座与放松(下午15:00-16:30)
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
教授学生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学生分享心得,交流学习经验。
7. 总结表彰(下午16:30-17:00)
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表彰优秀团队和个人。
颁发奖品和纪念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8. 闭幕式(下午17:00-17:30)
学校领导发表讲话,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学生将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积极心态带入到中考准备中。
学习拓展方案 篇3
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促进女领导干部身心健康、文明、快乐的风貌,进一步激发大家争先创优的热情,经县委同意,县妇联定于3月8日上午开展平南县20xx年“三八”妇女节文化拓展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xxx
二、活动地点:
平南县德湖山庄
三、活动时间:
3月8日上午8:00一12:30
四、参加活动人员
xxx
五、活动内容
通过茶艺、烘培DIY、插花培训和趣味游戏等活动,让女干部放下生活的琐碎,感受人生的美好,把忙碌的工作做得更出色,把生活过得更精彩,努力做个出彩的现代女性。
六、活动流程
(一)8:00—8:30签到
(二)8:30—8:50县领导致辞
(三)8:50一9:00合照留念
(四)9:00一11:00开展茶艺、插花、烘焙同时进行
(五)11:00一12:00团建活动
七、团建活动规则
(一)齐心协力:成员分组后排好队,后面一位的一只手搭着前面人的肩,另一只脚抬着前面人的一只脚,一起前进,最终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二)接力营救:
1.成员分组后排好队,站在起点的`队员手持呼啦圈跑到对面组,将呼啦圈一端递给另一组排成一列的第一队员;
2.两人持呼啦圈蹲下让其他队员跳过呼啦圈,当最后一人跳过呼啦圈后,两人又将呼啦圈抬高从其他队员头顶通过跑回起点;
3.第二名队员又手持呼啦圈跑回折返点,和排成一列的第一个队员重复以上动作;
4.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比赛,比赛用时最少得为胜利。
(三)螃蟹暴走:参赛人员排成一个竖列,游戏开始第一个成员将呼啦圈环在腰上往前跑,手不碰到呼啦圈,过程中呼啦圈不能落地,如果过程中呼啦圈落地应捡起方能继续,前一个成员回到起点后,后一个成员方能出发,最后用时最短的队伍即为获胜。
八、报名与参加方式
(一)活动采用自愿报名参加,参加活动的女领导干部于3月2日下午下班前将参加活动项目回执(附件)电子版报县妇联邮箱。
(二)茶艺、烘培DIY、插花三项活动可选其中一项,趣味活动可全员参加。
九、其他事项
(一)请参加活动人员穿休闲服装自行前往,午餐自理。
(二)请县融媒体中心派记者到会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学习拓展方案 篇4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是高中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提升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内容与实施步骤
1. 确定研究主题
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学生的兴趣、知识背景和社会热点,确定研究主题。例如,可以选择“人与环境”、“教室学习环境改善”、“茶文化研究”等主题。
2. 制定研究方案
学生根据选定的主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成果等。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分组研究
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和个人兴趣,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小组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研究工作。
4. 资料收集与整理
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图书馆查阅、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内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5. 研究实施
根据研究方案,学生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例如,进行社会调查、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教师需定期关注各小组的研究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 总结与展示
学生完成研究工作后,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PPT等形式的成果展示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分享研究经验和体会。
7. 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包括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过程的表现等方面。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活动保障措施
1. 师资保障: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支持学生开展研究工作。
3. 时间保障:将研究性学习纳入正式课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和交流。
4. 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五、预期成果与影响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预期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本次活动的成果还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学习拓展方案 篇5
中考是学生们一年一度的重要考试,为了帮助初三学生们更好地备战中考,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和抗压能力,我们学校计划开展一次户外拓展活动。以下是我们为初三学生设计的拓展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
中考前周末
活动地点:
郊外的山区或者森林公园
活动目标:
1.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一系列团队任务和挑战,让学生们学会互相合作、协调、沟通,培养团队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完成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尝试挑战自我,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学生们需要克服困难、适应变化,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活动内容:
1. 入营仪式:在活动开始前举行简短的入营仪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 团队游戏:设置一些团队游戏,如“跳岛”、“蜘蛛网”等,让学生们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3. 任务挑战:安排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如搭建营地、寻找指定地点等,让学生们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4. 晚会表演:晚上举行露天晚会,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表演才艺节目,放松心情;
5. 露营体验:安排露天露营,让学生们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团结协作的乐趣。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团队进行回顾总结,让他们自主反思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并给予肯定和建议。同时,也可举行颁奖仪式,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团队做出表彰。
学习拓展方案 篇6
为全面落实学校“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系列活动,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运用问题探究的多种科学方法,采取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其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参与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而形成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其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敏锐地发现、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3、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学生方面: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3、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笔墨评语网 WwW.BMRbH.coM]
4、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学会分享与合作;
6、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进取探索的科学精神;
7、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师方面:
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宽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3、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应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科特点,找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所选课题要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趣味性。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第二周,确定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科教研组:初一英语、生物,初二物理,制定相关活动方案。
2、第三周,召开研究性学习学科教研组组长动员会,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要求。
3、第四周,相关学科教研组进行教师、学生动员,确定课题名称,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
4、第五周,学科教研组制定具体、可行性强的活动计划,填写《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计划表》,包括选定课题的名称、提出的背景、意义、内容、步骤、方法等,要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确定成果展示作课教师等。
(二)实践体验阶段
1、第六—七周,按照小组分工,明确要求,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进行考察、实践。课改办深入学科组、学生研究小组,跟踪、了解开展情况。
2、第八周,指导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学生做好各种信息、资料的整理汇总,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三)展示交流阶段
1、第九周,课改办召开相关学科研究性学习座谈会,交流课题的进展情况,研讨、解决存在的问题。
2、第十周,做课教师准备展示课教学设计,课改办与相关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切磋、交流。
3、第十一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做课教师再次修改、完善。
4、第十二—十三周,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课活动。
(四)反思总结阶段
1、第十四周,相关学科教研组分析、反思研究历程,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参加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参加研究的学生撰写研究心得和体会,并交课改办。
2、第十五周,课改办汇总、整理相关学科研究性学习资料(包括活动实施计划、活动记录、展示课教学设计、研究成果论文、学生研究心得、结题报告等),存档或编印成册。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学习拓展方案经典》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活动方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拓展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