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电影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一生观后感 篇1
坚持是什么,就是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情,瞄准一个目标,不骄傲,不气馁。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执着的人。就如我们学校的郑校长,就任两年多来,他每天6:50准时出现在学校大门口,从未间断,即使是他晚上把女儿送医院打针住院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他还是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接待家长来访,守护学生安全。他说,我在这里,和家长面对面的接触,矛盾就可以早点化解,安全隐患就可以早点消除。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他在校门口忙碌的身影。他的坚持还体现在学习上,自从学习强国平台开放以来,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天都坚持学习42分以上,他说,现在自媒体泛滥,我们要多听听来自中央的声音,多看看身边的正能量。身为党员教师的要带头学习,要做教师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身边的老师都坚持每天学习,渐渐的,大家都远离了不良陋习。
影片中,支月英没有被大山深处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击败和退缩,也没有被捣蛋的学生、劝解的家人等各种外在因素而灰心或改变,没有因为教学点的停办而终止,没有因为家人的劝阻而改变初心。相反,她改变了山里人对教育的看法,改变了无数个孩子的命运,改变了社会对偏远山区教育的认知。在别人想方设法下山的时候,她却想着上山,因为她的心里存着一条上山的路。两年前,我们学校一个老师到九江双峰小学学习时,双峰小学的'一位领导说:你们学校转来几位学生到我们这里来,成绩倒是不错,就是字写的太难看了。这话马上传到校长耳朵里,他没有去找是哪几个学生,也没有去找是谁教的。而是默默地在大门口的墙上贴上了几行大字:一笔一划写好字一字一句读好书一言一行学好人一生一世做好事。很快,学校为全体教师购置了字帖和练字本,校长自己带头每天练字。在学校食堂设置了图书阁,在楼梯和过道设置了书吧,图书小屋。从此,图书不再束之高阁,而是随手取阅,慢慢的,课间打闹的少了,饭后读书的多了。校园里,书香四溢。当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看法的时候,我们就改变自己。支月英说:当时别人都说她傻,但是山里需要她这样的傻子。就像支老师所做的,当别人一个个撤离的时候,坚守才显得弥足珍贵,她扎根深山就是为了她的学生们能走出深山。满头白发的她四处演讲,虽是辛苦,但想着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她还是很乐意接受了。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支月英老师这种在贫瘠的山区坚守,甘于平凡与淡泊的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支老师扎根农村的八九十年代的穷苦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长征路,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唯有坚持立德树人,坚守心中的那一份初心,不忘使命,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才能不负使命和韶华,才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一生观后感 篇2
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城里小姑娘—支月英,为了大山里的孩子,成长为了什么农活都会干的女汉子。江西支月英老师的真实事迹,就是因为在乡村的坚守而让我们观影者叹服。
从董大山的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处处与支月英老师作对的顽劣孩子——“问题少年”,而支老师同时还要面对着乡亲们对教育的漠视。当我看到乡亲们说:“上课就好好在教室上,带孩子在河边上瞎转悠什么!”时,我能感受到支老师的心,比河水还凉。我们做一件事,不怕被人质疑,但最怕无人能懂。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孩子们的一路追赶中,本打算离开的支老师,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
当看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支老师是这样开导学生的:
“不是有了希望才接受,而是有了坚守才有希望。”
支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最为感动,同时也引发出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要考上教师的思考,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不忘初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支老师坚持的伟大。她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而无怨无悔,给大山的孩子们带来的,是希望;她用一生的坚持,帮助他们实现的,是命运的转折。
电影中几个孩子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离不开支老师的坚守,离不开教育的力量。支老师用一生的时光,捂热了这座大山和所有的乡亲,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而教师题材的影视,今年初便听到了《老师!你好》。当时的我正在备考教师省考中,那时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还是听说了这部电影上映时评分很高,非常感人。我默默发誓:考上教师后,我要以正式教师的身份来观看这部叫座连连的电影。在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我第一时间观看了《老师!你好》。
如果说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儿童时对我严厉的老师,那么《一生只为一世来》便让我感受到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的责任感,肩负起教育的重担,才刚刚开始。
“即使你没有获得一份理想的生活,也不能失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若是心里存了条上山的道,那就什么也挡不住。”
“有学生的地方就得有老师,我就得去。”
“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贫瘠的内心。”
支月英老师的话并不伟大,但却句句朴素、贴近生活。我本身也出生于农村,有更深的感触,目睹了多少当年的乡村教师啊!原来,他们就是这样坚持下来,成就了无数的学生。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们,我向您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电影中,在支老师的桌子上永远摆着一盆雏菊,雏菊也是我喜爱的花,它的花语,就如支老师的大爱一样,纯洁、博爱。当支老师满头白发时,雏菊依旧一同坚守,宛如当初。
这次观影,对我来说是一种灵魂的升华。当电影结束时,我心中依旧激荡不已。所谓老师,就是那个在几十年岁月中种树成林的人!
我一定要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见贤思齐。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初心——一生只为一事,一事只为一生!
一生观后感 篇3
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于9月3日在南昌举办"秉烛者,光永随"电影发布会。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为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本片导演张亚海携主演穆婷婷,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来到了发布会现场和大家互动。影片主题曲演唱者米粒也现身发布会,并和小演员宋心钰共同演唱感人主题曲《若说》。导演和演员在现场讲述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穆婷婷和徐梓涵、宋心钰的"师生"戏外重聚,也感染了现场的嘉宾和观众。
主创分享创作感悟 "支月英精神"让人感动
在发布会上,导演张亚海,演员穆婷婷、徐梓涵、宋心钰都一一分享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导演张亚海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初衷时,表示:"当我一开始知道支老师这个故事的时候,就特别感动,决心要把他做成电影。"为了真实还原故事主人公的经历,整个剧组来到江西实地取景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吃了很多苦。导演在活动现场多次向每一位演职人员表示感谢,整部电影的最终呈现,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演员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真实感人的故事也离不开演员的演绎。在被问到是怎样更快地进入角色时,穆婷婷深有感触,在影片拍摄前期,穆婷婷就早早进组,提前到取景地体验生活。从生火做饭到砌墙打稻谷,再到骑摩托走山路,穆婷婷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支月英"的荧幕形象。这种不辞辛苦、不惧危险的敬业精神得到了摄制组全体成员的夸赞,导演张亚海更是不吝赞美之词:穆婷婷让我们相信她就是"支月英",她本人也同样拥有坚韧不拔的"支月英精神"。
"师生"重聚欢乐多 米粒宋心钰共唱主题曲
在电影中,除了穆婷婷的戏份最多外,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的戏份也很吃重。在拍摄的过程中穆婷婷和两位小演员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见面时,面对已经长高一大截的徐梓涵和宋心钰,穆婷婷感慨时间过的'好快。在电影中徐梓涵饰演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王,他调皮任性,给19岁的支月英制造了许多麻烦。宋心钰饰演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学生,帮助了支月英尽快地适应山里的艰苦环境。戏外两位小演员的认真好学给包括导演、主演在内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现场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发布会现场,著名歌手米粒和小演员宋心钰共同演唱了电影主题曲《若说》,两人默契的配合,生动演绎了感人的"师生对话",美妙悠扬的歌声让现场所有人都回忆起自己人生中难忘的老师,很多人都留下了感动的热泪。在"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生只为一事来》将于9月9日上映。
一生观后感 篇4
近日,以奉新县乡村优秀教师支月英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南昌举行首映礼。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出席并讲话。
曹伴好在讲话中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影片出品单位、全体主创人员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支月英老师近40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点亮大山里孩子的希望,恪守初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称号。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全国人民,以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一定会成为“以电影形式讲述师德好故事”的成功典范。
曹伴好希望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充分认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重要教育意义,将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纳入高雅艺术进校园、庆祝第35个教师节和“开学第一课”的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好观影工作,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向身边典型学习,弘扬高尚师德和优秀品质。
曹伴好同时指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曹伴好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关心教师,欢迎更多的新闻媒体和传媒公司开展教师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发掘江西师德典型、讲好江西师德故事、形成强大的正能量。
首映礼上,导演张亚海和演员穆婷婷、徐梓涵等一起,与大家分享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故事和感受。
据了解,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宜春市委宣传部,奉新县委县政府等单位联合拍摄,是我省第一部以教师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影片讲述了支月英老师坚守大山40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该片于20xx年10月在奉新县开机、11月在南昌杀青,并将于本月9日在全国上映。
一生观后感 篇5
周三那天去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看后很受感动!影片讲述的是支月英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乡村教育的事。整部影片娓娓道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之举,很平实、很真实的把支老师的日常展现给大家。看似很平凡的每一天,最终汇聚成难能可贵的坚守,而这种坚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39年,现在还在继续坚守着!这种坚守也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起来!
由于她的坚守,让淘小子(董大山等)、“笨孩子”等都走出大山;
由于她的坚守,让乡亲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让多少“放牛娃”能去上学;
由于她的坚守,让多少人(罗如意)、多少家庭摆脱困境;
由于她的坚守,让商人董大山迷失的心又重新回归,回归纯真、回归美好,而不是一味地逐利;Yjs21.COm
由于她的坚守,让大山里的孩子、让乡亲们坚信:坚守就有希望,让他们充满信心走向美好生活!
她爱孩子们,鼓励赞赏他们,还和家长沟通怎么教育孩子,她的真爱真付出让孩子有切身体会,让他们懂事了成长了!观看过程中,为淘小子们的恶作剧大家开心的笑,为支老师的坚守、为她的执着、为她的.付出大家深受感动,有的人脸上现出晶莹的泪花。这是感动的泪水、触景生情的泪水,有人也许会说,看个电影,至于吗?但这的确让你控制不住,实在是有感而发,为这样的师者、为这样的老师感动、流泪正常,没人笑话!
影片中大山深处的星空很美,风景很美,大家一致的想法是去旅游非常好,但是长期生活在那里的支老师,在当年她面对的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
看后,我个人的感觉,这部影片更真实、更感人,个人感觉比《老师好》更能触动你的内心。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当时是为看而看,不像《老师好》是主动去看,但看后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现在看来,好电影的标准绝不能用票房去衡量,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费用自付,不给报销啊,哈哈!
真实的支老师大家可以百度,以感动中国颁奖词作为结尾吧!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一生观后感 篇6
支月英老师时刻牢记“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的教育信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改变教育环境,拓宽每一个孩子的命运。
1980年,偏远落后的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奇缺教师。此时,刚满十九岁的支月英没有眷恋无忧无虑的城市生活,而是带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朴实无华的乡村教育者。刚到此地,支月英就被大山深处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深深震撼,她怀揣崇高教育理想的支月英并没有退缩,满腔热血默默奉献,一守就是近四十年。
在执教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的耐心,指引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奔向远方,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支月英教师以坚定的信念,坚守着初心。时至今日,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人生情怀,继续坚守着大山里农民孩子的希望,始终如一。
一生只为一事来,干部怀有教育情。
朴实善良的村支书,懂得教育是改变家乡面貌的最根本力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乡亲们的山里娃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由于深山的条件实在太差太苦,没有任何资源环境,吸引教师来到本地,改变农村的面貌。但是支月英老师的出现,给了他希望,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一生只为一事来,学生持有家国情。
学生董大山处处和支老师作对,但是时间久了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慢慢被支老师感化,变成了一个懂事好学的孩子。之后不断发奋图强,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走出深山,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为了报答支老师,特引领大家全款捐物,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面貌,为家乡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董大山深深懂得:正是由于像支老师这样一生为教老师的坚守,当初的我们才有渊博的才华,才能担当起为国发展的重任。
一生只为一事来,对照楷模思未来。
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我们应当以她为荣。以她坚守教育信仰,不忘教育初心的人生观,引领自己真真切切做到为人民服务,从改变学生、改变教育开始,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才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一生观后感 篇7
只要心中藏着一条下山的道,就谁都挡不住他。
好的电影总会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震撼,给人非同一般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记,他会深入人心来回飘荡。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朴实而平淡的场景,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我找到了他们的影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一直觉得,老师应该是个有情怀的职业,他离不开道义也离不开爱的传递。从小到大都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莫大的作用。看完这部电影后,支月英老师的身影一直未能在我脑海中散去。她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默默地教书,一代接一代,也热爱自己的学生和事业,为此奉献一生到底。她真的是《一生只为一事来》。她在一个看不到光明到处都是问题学生的乡村小学支教,从一开始的她就选择用真心真诚面对孩子,对待他们的错误,她选择感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无疑,孩子们是幸运的,碰到这样慈母般的老师。
巩汉林老师演的董支书为人朴实、善良、乐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由于深山的条件实在太差、太苦,苦于现状却无力改变是他的真实写照,但是支月英老师的出现带给了他希望,他成为支月英老师教学理念的坚定支持者。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一个老套的问题,关于奉献于收获。有的人总是奉献多,不在乎个人收获。我们爸妈那辈人就是这样。即使他们没有高楼,没有豪华的珠宝,但他们却过得很满足。有的人在追求收获,现在的很多人都这样。这也许是一种进步吧?不好说。
电影情节感人至深,回首我们当年上学那些快乐的时光,也许我们是问题小孩,也许我们并不完美,也许我们成绩很烂,功课差劲,但是,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坚持热爱,一直等待,就会有希望出现。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枕,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平凡的一生,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在如今喧嚣繁华、纸醉金迷的环境里,让我们更加懂得去珍惜。在我们还年轻的时间里,学会爱,爱生活,爱身边的人,不要在生活的最后一个画面里留下一片空白。
一生观后感 篇8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主演,影片根据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影片以成功商人董大山为视角展开。影片是讲述八十年代初以来,几个农村孩子坎坷不幸却自强不弃的
成长历程,来诠释支月英老师为山里孩子们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时代情怀大片。整部电影温暖人心、感人至深,同时由有着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等多位明星艺人的加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的看点。
最励志女老师扎根大山年度暖心师生情催泪来袭
在影片中,穆婷婷饰演的女主人公19岁来到大山深处支教,在面对以董大山为首的学生们的捣蛋以及村民的误解,年仅19岁的她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这不禁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女主角的信仰和人生格言,在影片早前发布的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影片中处处都充满了这种韧劲儿。这位不服输的老师用自己的坚持,告诉董大山他们什么叫作希望,而在当她失落迷茫时,孩子们又成为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
展现教育事业改革堪称活教学典范
作为一部校园题材优秀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深刻反应了新中国教育改革进程,用动人的情感演绎来诠释怎样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这一深刻话题。
影片引发人们对教育的思考。相对于城市社会精英教育而言,不少人表示:当代社会太需要这样的好影片,太需要像支月英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支月英的支教故事堪称中国当代社会的活教学典范。
笑点与泪点齐飞年度最感人教育题材影片
在本片中,穆婷婷首次出演角色年龄跨度从19岁一直55岁,极富挑战。谭凯饰演了成年董大山定位是一位霸道总裁似的成功企业家,他与穆婷婷在影片中演绎的师生情令人动容。而巩汉林和王姬等演员的加盟,也给影片增添了许多看点。
巩汉林生动演绎了一位善良、朴实的村支书。他和少年董大山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充满生活气息,巩汉林的表演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王姬饰演了支月英老师的母亲,她和穆婷婷之间既感人又生活化的对手戏,相信一定能感动观众。
另外,以少年董大山为代表的等孩子们的恶作剧也会让观众朋友们会心一笑,会让我们回忆起孩时的自己。影片有笑有泪,真情大爱,片中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以情节带动情感层层递进,渗透你的内心防线,点燃你的泪腺。
影片立志打造本年度最真挚感人教育题材影片,这种深厚的师生情,定会让观众感同身受。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