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位置上下前后 篇1
课题:
认一认5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图形对照,认识16个常用汉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记住16个汉字的读音。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刀。
3、齐读,指名读:刀。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个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板书作业:
熟读16个汉字。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位置上下前后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 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一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位置上下前后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
前拍拍,后拍拍,
你拍拍,我拍拍,
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相信《一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位置上下前后》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