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玩具教案精选七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玩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知识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3、过程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刚才我们聊了很多关于玩具的话题,玩具是我们成长中的好伙伴,同学们能拥有自己心爱的玩具真是幸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由玩具引发的感人故事好吗?
一、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师:同学们想自己读书还是听老师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认真听,思考“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指的是谁?”(师配乐读课文)
2、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
3、指生回答“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指的是谁?”
4、请同学们自由读书,遇到生字想办法记住它,读不好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能做到吗?
5、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做了标记,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生字都会认了吗?好,眼见为实,老师考考你们!
6、这里有些生字,谁能喊喊他们的名字?你怎么样记住他们的样子?(检查识字情况)
7、师:瞧,我们祖国的汉字多么有趣,只要做个有心人,发现其中的规律你就能认识更多的汉字!
8、师:在读了课文之后,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板书),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其他同学和他感受一样吗?
三、品读课文
1、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再读了几遍课文之后,文中的男孩小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那么乖巧懂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男孩懂事的句子。划好的同学请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体会,等会我们全班交流
2、“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想小兵抢在谁前面说的,为什么抢着说?
(2)指导读出速度快,语气急
3、老师知道了,他不让妈妈买,一定是不喜欢这个玩具,(生喜欢),喜欢?你从哪里能感觉到他喜欢这个小汽车啊?划出有关的句子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1)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能具体说说吗?
a、把“目不转睛”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理解“目不转睛”。
b、把“盯”换成“看”行不行?为什么?
(2)这么喜欢的小汽车,却不让妈妈买,如果读出小男孩的心情,读出他对小汽车特别喜欢的心情,更能表现小兵的懂事。(指生读——老师读,生评老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再指学生读——齐读)
(3)我们的脑子里可以想象这么一副画面:
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
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
看到一位位哥哥姐姐来买小汽车,他就——,
他是多么喜欢——
4、这么喜欢,却不让妈妈买,这是为什么?读出有关的语句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1)从妈妈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认识生字“裕”(指生读——这个字你怎么记——课文中怎么组词的——反义词;)
(2)男孩的爸爸常年生病,光给爸爸买药就得一大笔钱,家里的生活挺困难,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妈妈那弱小的肩膀上,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回风风雨雨,一次次腰酸背痛,一次次辛酸落泪。这些,懂事的小兵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书包,衣服,蛋糕
小兵什么也不让妈妈买,那是对妈妈的——
(4)再读“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把握语速快,语气坚决)
(5)妈妈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自豪又有些难过,欣慰又有些伤感)
5、多懂事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妈妈,(板书:心疼妈妈)为了自己爱的人,他懂得舍弃,也许现在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他的心情——忍痛割爱,男孩懂事体贴孝顺父母深深的感动了我们,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你还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6、读到这里,让老师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小兵,心疼妈妈不让妈妈花钱,可是阿姨送礼物不花妈妈的钱,为什么你也不接受呢?
四、升华
1、孩子们,小兵和我们差不多大,可他却那么孝顺父母,懂事,不随便接受别人的赠送,他却是那么可爱,让老师忍不住为他写了一首小诗,送上我心中的祝福!(配乐读)
2、老师看到有些同学的眼睛有些湿润了,相信你也有很多话想对小兵说,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最想对小兵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是称赞的,可以是鼓励的,也可以是祝福的(生写)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话,老师知道你们真正把文章读懂了,文中可爱的小兵让我们又感动又佩服,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无数个惊叹号!(板书:!)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动佩服化作一声深情的呼唤——读课题
4、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小兵这样的孩子,我们也都要做小兵这样的孩子,现在有什么想法?老师介绍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请同学们课下展开阅读,相信你同样会有很多收获,孩子们,母亲节就要到了,老师相信你们会把读书中的感悟落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玩具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磁铁玩具》是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磁铁玩具》的第一课时,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铁。第二部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第三部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得到结论”。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课堂设计了多个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磁铁的磁性。
2.指导学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认识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发展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乒乓球、硬纸板、量杯、水、铁钉、磁铁。
观察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分组实验准备:铁钥匙、棉线、铁钉、塑料吸管、竹筷子、大头针、5角铜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设计乒乓球会“爬坡”游戏。
2、教师继续设计一个游戏“小猫钓鱼”。
3、导语:看来不是老师有魔法,而是磁铁镇神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神奇的磁力。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非常直观地导出了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磁铁探物观察活动。
1、学生猜想学具盒中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2、记录猜测结果。
3、实验验证。
4、学生汇报结果,交流各小组的发现。
5、教师小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磁性。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
6、小游戏:附研究记录表二。
表二:磁铁找“朋友”活动记录表
(设计意图:通过一边播放儿歌《找朋友》,让学生自己下座位寻找磁铁的“好朋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磁铁的磁性,形成科学的概念。同时在“玩磁铁”中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三、磁铁磁力大小探究。
1、情景引入。教师谈话:刚才老师观察到那位同学把铁钉从水中取出来的是用磁铁的两端。如果用磁铁的中间部位接触杯子,能把铁钉取出来吗?
2、让学生大胆推测:磁铁各部位吸铁能力一样吗?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的方案。
5、实施实验、填写表格。
6、汇报结论。教师谈知: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本领不一样,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验证“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清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细致。让学生先明确自己探究的方向。再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自己想办法去探究磁铁各部分的强弱。让学生尽性的“玩”磁铁,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磁铁?它们各部分磁力的大小一样吗?同学们可以像我们研究条形磁铁一样来制定计划,研究一个其它形状的磁铁,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2、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地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磁铁,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教师继续设计一个问题情景:怎样从一杯盛满水的玻璃杯中取出大头针,而水又不会溢出来?
五、全课小结
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平时我们和磁铁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玩具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本中的小男孩进行对照。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朗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在自读自悟中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二、初读课文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读几遍。
2、小组读,一人读生字,一人读文中的词语,一人读带有这个词的句子,一人再用这个生字组词或说句子。
3、小黑板出示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读正确、流利)
5、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
三、精读课文
1、质疑讨论:
说说自己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哪些人,读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依据。教师启发帮助表述有困难的学生。
⑴ 男孩的懂事:
感悟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① 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③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玩具、衣服、足球)
④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⑤ 用“心疼”练习说话。
⑥ 情境对白:
师:孩子,你这套衣服太旧了,妈妈再给你买一套新衣服吧?
生:……
师:孩子,你看,这辆汽车多漂亮,你不是很喜欢吗,妈妈给你买一辆吧?
生:……
⑦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⑧ 生朗读,读出妈妈的无奈以及骄傲的心情。
⑵ 感悟句子二: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① 默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理由。
② 特别从那些词看出来的?
③ 用“目不转睛”练习说句子。
④ 做一做动作,读一读。
⑤ 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
⑥ 他这么喜欢,却什么也不让妈妈买,因为什么?
⑦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小男孩说吗?
⑶ 感悟售货员阿姨、小女孩的爱心。
2、说说自己还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药品 礼物 柜台 玩具
富裕 专心 目不转睛 兴奋的光芒
2、你家有什么玩具?你能写出他们的名称吗?
3、读《黄香温席》。
五、实践活动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写几句自己的打算。
玩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
2、能从课文中领悟出小男孩为他人着想,奉献自己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感悟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图画)
课件出示课文开头的一幅图从图上找找小男孩。边看边回想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师:你喜欢小男孩吗?小男孩确实有许多值得让人学习的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
(出示课题)
二、第二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文中写了关于
1、第一段,按自学提示学习:
(课件一一出示)
⑴ 读第一段,提出不懂的词。
⑵ 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⑶ 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⑷ 结合图画,一起朗读第一段。
(第109页~110页的段落)
2、自学提示:
⑴ 小组一起学,提出不懂的问题,组长做记录。
⑵ 从小男孩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好品质?
⑶ 表演课本剧,选出最佳演员。
3、最后两段: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想想哪个小朋友也是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三、小结:学习文中人物的什么品质?(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学习品质)
四、阅读有写名人故事的书籍。
玩具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1 个生字。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自学课文内容,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阅读素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题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随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理解“富裕”一词的意思。)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此时妈妈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不能满足孩子的心愿而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这段话。
3.“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抢在谁的前面说?为什么要抢着说?)分角色读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
4.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十三至第十四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礼物?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的意思。思考: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目不转睛( ) 专心( ) 懂事( )
富裕( ) 漂亮( )
2.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目不转睛 盯着玩具
只看不买 家不富裕
玩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体会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假如你和妈妈一起来到玩具店,看到一件你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做呢?出示图片,有一个小男孩也随着妈妈来到了玩具店,看到了一辆自己非常喜欢的小汽车。他是否买到它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布置自学要求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
出示课件读生字词语,先带拼音读,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咱 抢
裕
玩具 柜台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当兵 咱们 富裕
三、自主朗读,感悟体会
(一)感悟对玩具的喜爱
1.自主读第一自然段,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这个小男孩在玩具柜台前只能看却不买,他真不喜欢玩具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说说你的体会。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交流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等。
(从“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很喜欢玩具,商店柜台前挤满了人,只要有谁买,他就跟着看。从“马上”这个词也可看出他很喜欢,不管谁买,他很快就跟过去。从“目不转睛”也可看出他很喜欢,看得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从“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可看出他看到玩具时的欣喜。)
(二)体会人物的品质
1. 引读: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售货员阿姨也看出来了,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段对话。此时小男孩的心思还是在小汽车上。进一步说明了他对小汽车的喜爱。
当售货员阿姨劝他妈妈给他买小汽车时,他却抢着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师给“抢”字做记号)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这样说呢?赶快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2.交流。 A、课件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宽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交流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妈妈 为难
B、想象小兵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会怎样做,并练习说话:
当小兵的文具盒破了的时候,妈妈想( ),小兵却不让妈妈买。
小兵考了100分,妈妈想奖励他 ),他不让妈妈买。
小兵的8岁生日到了,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
所以当售货员阿姨要给他小汽车时,他不要,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板书:小兵 懂事
3.课件出示句子: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作节日礼物。”
交流这是一位怎样的阿姨?你想对这位阿姨说些什么?
板书: 阿姨 善良
4.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自己的感受,下面咱们就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分四人小组,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妈妈,一人当小男孩,一人读旁白。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女儿 有爱心
四、感情升华,指导实践
1.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爸妈手心里的宝贝在他们的疼爱下长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同学就开始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甚至不耐烦了,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关爱父母 关心他人
五、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找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来看看。
六. 板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妈妈 为难
关爱父母
男孩 懂事
阿姨 善良
关心他人
女孩 有爱心
玩具教案 篇7
一、教材与学生现实的分析
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一篇阅读课文。它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课文中的小男孩非常懂事。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他幼小的心灵已经懂得生活的艰辛。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为父母做一些尽孝道的事情,能做到心中有他人。
二、教学重点
认读11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11个生字。
(2)、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过程与方法
(1)、在拼读、识记中掌握生字的读音。
(2)、在自由泛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在默读中联想,想文中人,想身边人,想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小就要懂得体谅大人的艰辛,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玩具汽车,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你喜欢吗?你们家的玩具多吗?如果在商场里见到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有一个小男孩,在商场里他也见到了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板书课题,认识具、柜,齐读题目
(以上教学设计,由学生喜欢的玩具引入,并通过与学生自身行为的对比,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我们现在来自由练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还要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分段轮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刚才读课文时一定发现有许多生字宝宝在和你做鬼脸呢?现在我们小组互相帮助,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跟他交个朋友吧!)
4. 师测读生字。(瞧,他们又跑到老师这里来了,相信大家一定认识他们吧!)
5. 师把这些生字放入你们的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吗?那就一块带着生字儿来读课文吧!
(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关注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设计。如:让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其实就是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深入文本,感受关爱之情
1.通过读课文,你能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吗?为什么?
2.懂事的小男孩
(1)、你为什么喜欢小男孩呢?
(2)、从哪儿看出他懂事了?
(3)、他想不想要那个玩具呢?
(4)、你从哪儿看出他想要的?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来。
(5)、既然想要为什么不缠着妈妈买呢?
(6)、六个小点点后面藏的东西可多啦!除了不让买玩具,还可能不让买什么呢?相机指导朗读,“叹了口气”说明妈妈很无奈,让我们也叹一口气来读一读吧!
(7)、多懂事的小男孩啊!不仅妈妈为他感动了,售货员阿姨和她的小女儿都被他感动了。
3.你还喜欢谁呢?善良的售货员阿姨
(1)、为什么喜欢她?
(2)、你从哪儿看出她善良呢?
(3)、齐读这一自然段。
4.你还喜欢谁呢?有爱心的小女孩
(1)、你为什么喜欢小女孩?
(2)、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有爱心?
(3)、自读这一段。
我们为世界上拥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感到高兴,感到自豪!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学生汇报喜欢的人物时,先后顺序可以不作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声调、速度、语气都可以不同,只要能读出人物特点即可,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拓展延伸,启发想象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2.售货员阿姨是那么善良,盼望着能再次与小男孩相逢。假如,过了两天小男孩又来到了这个玩具柜台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一说吧!
3.课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象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好吗?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续写故事,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训练了学生连句成话的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板书设计
小兵(懂事) 售货员阿姨(善良)
爱
妈妈 小女孩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玩具教案精选七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玩具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