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16 三年级单元教案 三年级教案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合集。

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的精心挑选和编辑我们终于呈现了最新的“三年级六单元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设计优秀的课件能够增加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以下是本文提供的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请您查看!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1】

21《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谜语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板书课题。

2、交流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二、新授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

“兽”“殖”“蔬”“蒸”是翘舌音,注意不要读错。

2.正字: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蔬”字不要少写一点;“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顶、相当。“汽”和“气”:“汽”,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如汽车、汽水。“气”,如气体、空气、气味。

(二)思考解答: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四)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五)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A提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B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C归纳,集体解答。

7、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课文是什么文体?一共用了几种说明方法?你会举举例子吗?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太阳(大火球)

远 特点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2.据课后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 二 课 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探究学习,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说出相应的理由。

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合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提出自读要求: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24*《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课前准备:

1、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教学重难点:

1、想象要奇特合理。

2、与同学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画一画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名字叫人不是人,不吃不喝手脚勤。能开机器能下棋,干活听话负责任。(机器人)

我们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谁来说说果园机器人能帮果农干什么?

在机器人大家族里,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你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呢?

是呀,机器人无所不能。科学家根据工作需要、生活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导盲机器人。

这节课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

(二)指导引路,明确要求 谁来说你想发明什么机器人? 生介绍,评价,师指导。

(三)交流展示,评价激励

在小组内结合图画相互介绍想要发明的机器人。组内交流。全班探讨交流。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奇特的想象、有趣的发明需要大胆地说给别人听,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被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说一说。板书设计:

我想发明 机器人 名称 样子 原因 本领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4、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5、学写毛笔字:笔画撇折。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现状及教学实际情况机动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各自认真地读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点、评议。

(3)读一读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试着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进行指点。

3、练习

(1)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4、反馈

(1)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

(2)发现好的练习,放在屏幕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3)请同学完整地读一读短文,体会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给文章带来的美。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老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3】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本组课文介绍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老师只灌输给学生抽象的知识,这样恐怕学生是难以接受。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在本组课文中的学习中,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拥有相关的资料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还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发明。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2课时

21.《太阳》 2课时 22.《月球之谜》 2课时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课时 24.《果园机器人》 1课时

21、太阳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1)观察字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2)生写字,同桌互评。

(3)写字交流展示。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完成《语文作业本》

一、二题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 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 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表面六千度钢铁碰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阳„„ 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 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 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四、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完成《语文作业本》、《新课程新练习》

【板书设计】

动、植物需要太阳

人类生活需要太阳

21、太阳

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关系密切

能预防、治疗疾病

【教学反思】

22、月球之谜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今天,让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与地球关系相当密切的星球——月球。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五、课堂作业:

1、词抄写生字;

2、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3)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激发想象,鼓励探索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五、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完成新课程》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遐想

试验

研究

(继续探索,解开奥秘)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电脑网络的神奇和带给人们的方便。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

2、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网络、网站、电子邮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解题(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路”,学生边看边说。

2启发谈话:路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信息高速路”,来学习一篇有关电脑网络的文章。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借助工具书,综合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试着提出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问题。

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跨上信息高速路实际上就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联系实际说说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看法。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四、自我展示,拓展延伸。

1、以一个小电脑专家的身份来介绍电脑网络的用途。

2、带着你对电脑的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完成《语文作业本》一二小题

第二课时

一、引出本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通过爸爸的话,使我们了解了什么叫电脑网络,它有什么作用。下面通过写“我”上网的两件事,具体能。

、细读课文,感悟探究

1、后一部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读第2、3自然段,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你有过“我”这样经历吗?在网上查过什么信息?

(2)从哪些词句看出“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3、读第4自然段,从爸爸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读第5自然段。共同讨论网络的用处还有哪些。让大家尽情地发言,达到互相交流、激发兴趣的目的。

三、回读课文,感悟内化

1、回读全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延伸,形成能力。

师总结谈话:同学们,我们以步入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掌握好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去上网查得信息,发送邮件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阅资料

神奇

建立联系

电脑网络

参加购物

24.果园机器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了哪些作用。【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1、生展示机器人图片及模型,并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

1、生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a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c 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自己认为哪些特点最有趣?

d 还有那些地方读不明白,用“?”做标记。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3、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全班交流,再次质疑

1、交流自读疑难,生汇报画出的“问题泡泡”并评价。

2、分组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并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俄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力气干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俄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四、理清顺序,探寻方法

1、引导学生理顺课文的叙述层次:学生在文中找相应语句感受理解。如,文中一些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

2、交流这种叙述方法的好处。

五、选读片断,加深印象

1、生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感情朗读。

2、展示读。

六、回顾畅谈,拓展延伸

11、回顾课文。

2、设计一种机器人,图文结合并介绍它的结构与功能。

七、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

【板书设计】

果园机器人

聪明能干──果园机器人──自己充电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4】

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组成。

《孔子拜师》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它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盘古开天地》则讲述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使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则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的绘画内容和历史价值。

这四篇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组学习,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提醒学生适时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成果。

三、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的文化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积累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方式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积累好词佳句,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难点: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课时分配

《孔子拜师》 2课时 《盘古开天地》 2课时 《赵州桥》 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4课时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求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1)谈孔子(2)谈老子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总觉 不够 日夜兼程 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 云 雷 太阳 月亮 美丽的宇宙 东 西 南 北 大地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19赵州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三、仿照课文写句子。

1、公园的花真美啊!有的,有的,还有的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六、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 才干 历史遗产

教学反思: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完整保存)五百多个 热闹

教学反思:回顾整个课堂教学,它不仅让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在三年级小组学的组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摸索,使孩子们在小组学的意识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语文园地五

教学要求: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 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用具:课件 十二生肖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规则:

(1)按小组推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2)“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二、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三、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四、总结颁奖

五、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习作

一、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2.介绍同

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2)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拼音。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一、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7】

一、写好钢笔字。

1.观察例字,思考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么写才好看。

2.同桌交流归纳特点。

3.集体交流得出结论: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师板书范写)

4.引导学生注意间架结构的特征,规范书写。

5.学生描红,用投影仪反馈指导。

二、读读背背。

1.这是一组描绘民族建筑和山水风光的词语,大家试着去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小组自学,把词语读准,读连贯。

3.集体检查,指导难点:厦、琼、壑;曲径通幽、眼花缭乱、玉宇琼楼。

4.多种形式练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合作读、赛读)。

5.默读词语,对照图画思考他们的意思。

6.交流词语的理解,师点拨难点玉宇琼楼:华丽精美的建筑物。

错落有致:安排装饰得很有规律。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7.自由练读词语,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结合图画想象词语描绘的情境。

8.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的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开火车检查读词,并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风光)

4、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1)在想像情境感知词义时,可以根据词语中的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也可以结合下一题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作适当解释。

5、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线。

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大雨如注瓢泼大雨夕阳西沉连绵不绝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部分

1、审题,读题。

2、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1)要求仔细而有顺序?

(2)图中描绘了夏季的小河边,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朋友钓到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笑了。

3、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4、描述图中景物,比一比哪组的词汇丰富,运用恰当。

四、小结解词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的?

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其实,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

作业设计:

1、收集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写在好词佳句本上。

2、把练习中用钓鱼图的一段文字描述出来,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

三年级六单元教案【篇9】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

2、背诵古诗《清明》

(1)指名读题目。

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在清明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学生自己试着读古诗

(3)学习古诗

①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去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③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读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④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4)练习

学生自读,自背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撇折)

(3)指导书写撇折

东的撇折写时要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会的撇折与东略有不同: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顺势变挑。

(4)学生练习描写撇折

(5)指导书写东和会

3、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1)读懂题目,知道这个题目提出的要求。

(2)分组讨论,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那些活动,春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长汇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

(4)每位同学自由练说

(5)同桌相互练说

3、练习

(1)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和指导。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1】

【教学难点】句子Ittastesgood.的理解,Ittastes的连读,以及tastes的发音。

【教具准备】

1第一册Unit3B部分Let'schant和Let'sdo的磁带和Let'sdo中标有颜色的指令牌。

2Let'slearn部分的课件。

3教师和学生都准备所学水果类单词图片,并且教师准备水果类单词卡片。

4学生准备数张白纸和水彩笔,准备画图。

5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3B部分Let'schant“Icanseearainbow”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拍手有节奏地吟唱。

(3)让学生听第一册学生用书Unit3B部分Let's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然后让学生作Captain,举牌发指令。Captain说颜色,其他学生做动作。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展示实物----水果,包括:pear,peach,grapes,oranges,watermelon,apple,banana。教师询问:Whatcanyousee?(你们都能看到些什么?)鼓励学生用完整句子来回答,“Icanseepears.”“Icanseepeaches.”“Icanseeoranges.”“…”(如果没有实物也可用图片代替)

(2)如果有学生会说新单词watermelon,就可以让他当个小老师教大家。在此根据各班情况,教师可适当扩张知识,告诉学生water单独是个单词“水”,melon是“瓜”,在一起watermelon就是“西瓜”。

(3)教师可将一种水果切开,让学生亲自品尝。教师可先让一名学生品尝,问:Isitgood?学生会回答:Good.此时,教师也给自己切一小块,品尝后说:Hmm…Ittastesgood..随后再让其他学生品尝,并让他们发表看法:Hmm…Ittastesgood.此时,教师可让大多数学生品尝水果,让学生说句子Ittastesgood.。如果没有实物,可用图片,教师可从动作上让学生感悟并理解单词taste(s),从而学习句子Ittastesgood.。

(4)教师播放教学课件,认读单词pear,peach,orange,watermelon。

(5)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指单词跟读。

(6)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画pear来示范draw的动作,让学生明白draw的意思,并让学生跟读draw。然后教师将pear涂色,并说:Colorityellowandpink.使学生充分明白Color的含义。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Doitquickly!(快速做一做)

首先,用单词卡和图片练习所学水果类单词。学生边读老师边把卡片和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之后,将全班分为三、四队,每次按顺序每队出一名选手。教师给学生下指令Runtothepear.,各队的选手要快速跑到pear的图片或卡片处,用手取下图片或卡片并大声读出。哪组学生得到图片或卡片就为他们队赢得一分。以此类推,接着完成其它各水果和单词。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轮流做groupleader。Groupleader给其他学生发指令,如:loritpink.最后将画的的图交给老师,作为小组成绩。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英语角展示学生的作品。

(3)扩展练习:各学校可根据学生情况使用本环节。

教师询问:关于水果和食品的单词你们都知道哪些?

学生表述所学水果和食品的单词。如:pear,peach,grapes,oranges,watermelon,apple,banana,chicken,hotdog,hamburger,bread,Frenchfries,ice-cream,juice,cola

另外,教师可了解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单词,根据学生情况还可以学习一些单词,如:

pizza,noodles,rice,chocolate,lemon,mango…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Let'slearn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Cardsgame

把所学水果类单词卡放在一边,图片放在另一边,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每次每人抽单词卡和图卡各一张,如单词卡和图卡为同一单词为胜利。最后比一比,谁手中的卡多,谁为胜利者。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教材第36~37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将两个简单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填写信息。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学校开运动会准备购买一批水果,下面是一位同学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的情况。(课件出示下面表格)

师:你能说一说每种水果的喜爱人数分别是多少吗?(点名学生回答)

师:上面的统计表就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简单统计表,它能直观看出各种数据是多少,不过如果我们想知道班上男生和女生对这五种水果的喜欢情况,它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另外一种统计表来表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6~37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1情境图)

(1)调查数据,完成简单统计表。

师:这几幅图中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有的学生在看书,有的学生在看电视,有的学生在玩电子游戏,有的学生在踢足球,有的学生在画画,有的学生在跳绳。

师:你最喜欢哪种活动呢?(小组交流讨论)

师:如果我们希望分别了解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统计表?

引导学生应按男生、女生分别统计,并制作成两张统计表。(课件展示下方统计表)

点名两位学生分别统计本班男生、女生最喜爱的活动,根据学生统计情况师生一起填表。

师:从上面的两张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

师: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小组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两张统计表,注意到两张表统计的项目相同,都是2行7列,都是统计人数,不同之处是统计对象分别是男生和女生,表格中数据不同。

(2)将简单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

师:上面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独立反映了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生、女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两张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师:这张统计表和以前的统计表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

师:男生、女生合并在一起,自然由简单统计表的2行变为3行,列不变,仍为7列。

师:该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简单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简单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引导学生明确: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竖排表示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最喜欢的活动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组织学生独立地将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教材第37页的复式统计表,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检查。

根据学生填入统计表中的数据,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37页例1第(1)、(2)、(3)题。

师:通过解决这3个问题,你能说说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明确: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更丰富,更容易比较几个相关联的事物,对表中数据进行计算也更直观。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根据调查的实际结果填表并回答问题,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长方体。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

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或正方形

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

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

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4条棱

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

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三)、动手操作题

1、照书上后面附页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

2、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联系于区别。

3、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做一做

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1)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宽、高。

(2)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观察研究,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汇报。(汇报时重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认识特征

师: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考查目标1】

(3)对比观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交流汇报后,教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①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②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认识了正方体,有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5】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它们都是( )角。

长方形( )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

2、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 )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米,长是宽的2倍,宽是( )米,周长是( )米。

5、把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6、(如右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 )厘米。最多能裁出( )块这样的玻璃。

7、用两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8、将一张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右边图形。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辨一辨,不粗心,在正确答案的□内打“√”或者在( )填字母。(共18分)

1、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走哪条路最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是( )和( )。

A、 B、 C、

5、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种拼法。

6、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

五、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相信自我,我能行。(28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比长短是8米。小红绕这块菜地走了两圈,一共走了多少米?(6分)

2、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6分)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编写的,是以前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也是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教学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描述物体的运动,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首次教学平移与旋转,对它们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结合实例认识,不进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义。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图形应该是直线图形,而且是比较简单的图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竖直的上、下平移。全单元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24页上面的例题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第24页下面的例题和试一试教学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想想做做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还有一次实践活动,用图形平移的方法制作花边。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认识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材设计了观察判断寻找表示四个教学活动。首先是观察例题里两组物体运动的图片,体会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第一组物体的运动是火车在直的轨道上行驶,电梯在电梯井里上、下移动,缆车挂在缆绳上移动。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是沿着直的路线移动,物体的每个部分都有相同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第二组物体是风扇叶片、螺旋桨、钟摆的转动,它们运动的共同点是物体的每个部分都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寻找同组三个物体运动的相同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的教学要领。

第二项活动是凭籍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初步感知,继续观察其它物体的运动,丰富感性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提供了九个物体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这道题有两个作用,一是体会平移、旋转是常见的运动,二是加强对平移、旋转运动的体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如图中的在△△,或者图中的运动是△△。

第三项活动是想想做做第2题,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平移、旋转现象。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用数学眼光看待、理解、描述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检验学生是否正确体验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第四项活动是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这是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感性认识的一次概括,概括方式的特点是不用语言,用动作表示。在学生手势表示时,既鼓励创新与多样,也要注意正确。

2.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教学活动。

这部分内容分两个层次教学。第24页下面的一道例题是看懂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两步进行。先是看着方格纸上小房图原来的位置和平移以后的位置,理解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这句话的内涵。体会这句话讲了小房图位置变化的方式的是平移,平移的方向是向右,平移的距离是6格。从而明白,讲述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位置变化,需要讲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两个内容。还要体会6格是怎样数的,在实践和交流中得到数的方法。第二步是看看、数数金鱼图、火箭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多少格,把小房图平移的体验应用到其它图形的平移上来。

另一个层次是第25页试一试,在方格纸上平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体会:要平移图形,只要平移它的各条边;要平移边,只要平移它的端点。从而整理平移图形的一般方法:先平移各个顶点,把相邻顶点连线,围成与平移前完全一样的图形。

在安排图形平移的练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平移的图形要简单,边数不宜多,不要出现曲线图形;二是平移的距离要稍远些,防止图形平移前后有重叠的部分。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过程目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绘制出复式统计表。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去。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学数学有用吗?在哪儿有用?

生自由回答: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师:孩子们,最近课间活动时,我们班总喜欢闹矛盾,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在课间活动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此我下了功夫,做了调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照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活动照片:

师:这是我拍的一些你们课间活动的照片。孩子们在干什么呢?

生观察照片说说是些什么活动?

师:现在给你1分钟思考:你最常做的是哪一项课外活动?

2.出示4张单式统计表。

师:有答案了吧,现在我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同学最经常做的哪项活动,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生:全班举手表决。

2、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

3、解读分析,制造冲突

抢答游戏:

(1) 课间看书的男生多还是闲逛的男生多?

(2) 看书的女生多还是跳绳的男生多?

(3)闲逛的男生多还是闲逛的女生多?

(4)课间男生最喜欢干什么?女生呢?

制造冲突:在刚才的抢答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找条件很麻烦,

师:那怎样解决?

生:合并成一张表

3.动手操作,解疑合探

小组合作完成,比比哪组最快。

学生展示合并过程,让学生说清楚为什么可以这样合并?(重复的地方去掉,更简洁)

师: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这样一个4合1的统计表,我们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复式统计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师板书:复式统计表

师: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

师小结板书:它把多张单式统计表合并复式统计表。

4、认识表头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新朋友,你觉得哪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

生说。引出表头。

请学生大声地介绍一遍表头。

5、变式表格

师:现在我把这个复式统计表变个样,你们还能看得懂吗?谁来说说它的组成。看来,他真的懂了,现在你们能这个表格填完整吗?

生说,再填数据。

6、感受优势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1) 课间看书的男生多还是闲逛的男生多?

(2) 看书的女生多还是跳绳的男生多?

(3)闲逛的男生多还是闲逛的女生多?

(4)课间男生最喜欢干什么?女生呢?

生再抢答,从而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势。

师:这样观察起来确实更方便了吧。这就是咱们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7、分析数据

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课前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班课间会闹矛盾?

你们能读出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

生:少拍球,会有危险。少闲逛,多看书。

师:看来用数据说话比老师说十遍、百遍更有用。这也是我们统计的最终目的。

三、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复式统计表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展示: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如课程表、比赛、成绩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金牌统计表

师:孩子们,这张复式统计表完整了吗?

[根据回答依次出示:国家 届数]

找数据及数据的意义

请问28表示什么意思?[点击课件圈出28]

请问23表示什么意思?[点击课件圈出23]

(3)快速抢答

A、[课件出示]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B、[课件出示] 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C、[课件出示] 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4)增加行与列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学得开心吗?有收获吗?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我们认为“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您也看看吧,阅读一篇好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赶快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1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李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认读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形式。

2、能够就12个月份进行四季划分。

3、能够使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调查班级或小组内同学的生日。

4、能够听懂并填写Let’s try 部分Amy 一家人的生日。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2个月份的听、说、认读及其缩写形式的书写,以及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的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January , February的发音和正确书写12个月份的简写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四个季节的单词,你们还记得吗?(Do you remember?)生:Yes.师:Let’s read together.(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二、新课呈现

1、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 生:十二个月。

师:我们先来听一段非常有趣的chant,在听chant的同时,注意这十二个月用英语怎么说。(出示课件:Let’ chant)师:What are they?(出示课件)

2、教学十二个月份的单词。

教师逐一展示每个月份的单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做游戏巩固十二个月份的单词。

4、介绍十二个月份的缩写形式。

师:这十二个月份中,不少单词的组成字母很多,我们不容易一下子记住它们,可以只记住它们的缩写形式。(出示课件:月份的缩写形式)

5、做游戏巩固月份的缩写形式。

6、学习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 师:我们学完了十二个月份的单词,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When is your birthday?(你什么时候生日?)(课件出示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我的生日在一月,就要说成:My birthday is in January.(出示课件)如果我的生日在二月,该怎么说呢? 生: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师课件展示: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师:同学们请记住:表达我的生日在哪个月要用句型:My birthday is in....7、学生活动:调查小组内同学的生日。(小组活动,用英语表达。)Let’s try 教师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学生完成写月份的练习。(课件播放录音)

8、对十二个月份进行四季划分。

师:我们接下来再欣赏一段精彩的chant,注意chant里面季节的变化。(课件出示:let’s chant)

师:我们欣赏完精彩的chant后,那么,这十二个月份分别属于哪个季节呢?(课件出示:四季的划分。)

三、巩固和延伸。

1、学生课后朗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学生课后搜集中西方的主要节日,了解它们所在的月份。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2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Unit 3 My Birthday

 Topic: birthday  Language systems: 1.Lexis:“ 四会”掌握 12个月份单词: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序数词:first, second, third, fouth, fifth, eighth, ninth, twelfth, twentieth.“三会”掌握常见的节日词组:National Day, Women‟s Day, Children‟s Day, Teachers‟ Day, New Year‟s Day…

2.Grammar: 有关询问别人生日和日期的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June.What‟s the date? It‟s June 9th.ction: 学会询问别人生日和日期,回答某人生日在哪个月份和具体日期。4.Phonology: 字母组合ear, eer, ch, 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同时在let‟s learn教授新

单词时渗透一些发音规律。

 Language skills: 1.Listening: 听懂一些表达生日和日期的单句、对话和一段完整的语篇,根据关键信息完成一些相应的听力练习。

2.speaking: 能和他人交谈或向他人介绍有关自己和家人的生日情况;能够询问并回答某天是几月几号.3.reading:读懂对话或短文,培养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如:如何快速查找关键信息,根据上

下文猜词等。

4.writing:规范书写四会单词和句子,并能根据图片和提示语写一段话介绍自己或他人的生日情况,能介绍自己喜爱的节日及原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作习惯。 Objectives: 1.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12个月份的名称以及数字1到20的序数词形式。

(2)能够用“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 birthday is in „.”来表达自己生日所在的月份。能够表述家人或朋友的生日在哪一天,如:“Uncle‟s birthday is June 2nd.(3)能够询问并回答某天是几月几号,如:“What‟s the date? It‟s February 2nd.”(4)能够询问并回答某人生日是否在某一月份,如:“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it is.”(5)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hen Is Your Birthday?”和本单元的歌谣。

2.知识目标

(1)认读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并掌握四会单词。(2)掌握Read and write中的四会句子,读懂对话内容,完成句子填空。(3)能够了解字母组合ear, eer, ch, 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并能读出例词。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环境与气候变化。(2)引导学生注重合作,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3)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共有的或特有的节日和风俗。 Evidence:

1.学生能熟练运用目标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活动,与他人谈论关于生日或节日情况,以及表达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生日在什么日期。

2.听说读写技能有所提高,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课本、活动手册和同步练习册相关的听力和笔试部分检测练习。

3.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让学生能把所学内容联系到实际,在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英语。

 Procedures: The 1st lesson: MainScene/Let‟s start/Let‟s chant / A.Let‟s learn / Let‟s try The 2nd lesson:A Group work/ A.Let‟s talk/Let‟s find out/ C Let‟s sing

The 3rd lesson: A.Read and write/Good to know The 4th lesson: let‟s chant /B.let‟s learn/ Pair work /Task time The 5th lesson: B.Let‟s try/Let‟s talk/Group work/ Pronounciation/Let‟s check The 6th lesson: B.Read and write/Let‟s play/Story time *******************************************************************************************

The 1st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能够听、说、认读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形式。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听懂并运用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 birthday is in „.”来表达自己生日的月份。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份,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Source of material: 挂图、月份词卡、录音带、金太阳VCD、标有12个月份的大转盘。Assumptions:五年级上册的Recycle 2 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涉及到月份的名称,已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做了铺垫,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本课时的月份与前一单元的四季相辅相成,以旧引新,重点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

Step 1 Warm-up 1.教师播放Unit2 P14 Let‟s chant的录音或VCD,让学生跟唱。

(设计意图:通过吟唱歌谣调节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已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课堂上。活动类型R)2.Look and talk(看图对话)T: Do you like spring? S1: Yes, I do..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1: It‟s warm and windy.T: 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1:I can fly kites.I can plant trees.(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回顾四季气候特征以及人们能在该季节进行的活动,以旧引新,自然、流畅地引入新课。活动类型A)

Step 2 Revision

T: There are 4 seasons in a year.But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Ss: There are 12.T: What are they? Please listen and chant.Then tell me.教师播放五年级上册的Recycle 2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在黑板上按顺序贴出12个月份的图片(暂时不出示单词)。学生带着问题跟唱。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吟唱歌谣,学生复习了旧知,同时对12个月份的英文表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学习任务。活动类型A)

Step 3 Presentation Let‟s learn & Let‟s start 1.教师利用图片和语言,根据四季的划分呈现和教授12个月份的单词。

如:T:(指着12个月份的卡片)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Which months are in spring? Ss: 三月/四月/五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单词卡片教授March, April,May.并板书它们的缩写形式:Mar./Apr./May 同样地教授其它月份的单词。

(设计意图:利用月份与四季的关系,自然引入新单词,以旧引新,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理解、认读单词。活动类型A)2.教师指向某一月,向学生介绍说:“My birthday is in „.”,并在当月画上一个大的生日蛋糕,让学生理解“birthday”的意思。然后询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引导学生回答:My birthday is in….(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根据实际呈现新句子,使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理解、运用句子。活动类型A)3.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录音 T: When is John‟s birthday?

T播放A Let‟s learn录音, Ss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设计意图:让学生听录音并找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答案,锻炼学生理解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说效率。活动类型R)4.Read the new words follow the tape.Read follow T one by one Read in pairs.(设计意图:整体呈现单词后,让学生一一认读新词,逐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活动类型C)4.Game: T出示月份转盘,请Ss结合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进行游戏(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来操练巩固所学单词与句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活动类型R)Let‟s chant 1.T将全班学生按生日所在月份分成六组,分别进行听指令作出反应。如:January or February, raise your hand.2.T播放Let‟s chant录音,学生听懂内容后根据指令做动作,然后跟着节奏,边说边做。(设计意图:歌谣与TPR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体验英语语句的节奏感,又能达到操练巩固新知识。活动类型C)

Step 4 Consolidation 1.Let‟s try T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Ss完成写月份的练习。

(设计意图:该练习从说到听到写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当堂巩固12个月份及“When is your birthday?”句型。活动类型R)2.完成《同步精练》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听力和笔头练习,巩固和运用知识,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类型R。)Step 5 Homework 1.课文P26&P28听录音三次,读两次,并背诵月份的缩写形式。2.抄写月份单词,每个一行.3.预习Let‟s talk.********************************************************************************

The 2nd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能听、说和认读一些节日名称:Tree-planting Day, New Year‟s Day, Children‟s Day, Army 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When is Children‟s Day? It‟s inJune.”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询问别人的生日在什么时候。

Source of material: 月份单词卡、标有12个月份的大转盘、录音带、金太阳VCD。Assumptions: 学生已经在第一课时学习了12个月份的单词,初步接触了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强化第一课时的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并听、说、认读新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too? Step 1 Warm-up

1.教师播放P26Let‟s chant的歌谣,学生边跟节奏唱边做动作。

2.教师出示标有12个月份的大转盘,在转动指针前提问:Which month is it?让学生猜测,如:“It‟s January/February.”等。

(设计意图:歌谣热身使学生自然联想上一节课内容,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教学。利用转盘,让学生进行猜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月份单词。活动类型A。)

Step 2 Preview

师生之间进行如下对话: T: Hello,A.When is your birthday? SA: It‟s in January.T: What about you,B? Is your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SB: Yes, it is.T: When is your birthday, C? Is your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C: No, it‟s in March.学生模仿以上对话进行“连锁问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初步感知新句型。活动类型A。)

Step 3 Presentaion Let‟s talk 1.T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A部分Let‟s learn的Birthday Chart(生日图表),掩盖住 Mike, Amy, Zhang Peng 的名字,然后与学生进行问答: T: When is Wu Yinfan‟s birthday? Ss: It‟s in January.T: Is Sarah‟s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Ss: No.T: When is Sarah‟s birthday? Ss: It‟s in March.(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运用新句型引出新的对话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活动类型A)2.T出示Mike,Amy,Zhang Peng 的头饰,提问:When is Mike‟s birthday? What about Amy? What about Zhang Peng?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twice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设计意图:利用任务型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检测学生的听力与理解能力。活动类型R)3.Read the dialogue follow the tape.And read in roles.(设计意图:纠正语音、语调。活动类型R)4.Make a new dialogue in pairs.(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活动类型A)Let‟s sing First ,Ss listen and learn to sing.Then try to make a new one by yourself.(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子,并运用句子。活动类型C)Group work 先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记者”的采访活动,各组派2名学生当“小记者”,将采访到的同学的生日所在月份记入调查表。最后,邀请部分“小记者”汇报,如:There are 3 birthdays in May.等。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句型,收集数据。活动类型C。)Let‟s find out

1、师问学生:“Do you like June? Why?”,有的学生可能说出有六一儿童节,教师帮助学生说出“Children’s day”。

2、师请学生说一说他们还知道哪些节日,用英语表达。

3、师将29页中的节日写在黑板上,配以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朗读。

4、师提问学生:“When is Children’s Day?”,请学生答出:“It’s in June.”。然后两人一组进行Pair work, 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连线和问答练习。最后通过师生问答或学生轮流问答的方式全班一起进行校对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让学生学习一些重要节日的英文表达,并拓展运用“When is ….?”句型。活动类型A/R)Consolidation 完成《同步精练》和《活动手册》 配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听力和笔头练习,巩固和运用知识,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类型R。)Step 4 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3 times , read and recite P29 Let‟s talk twice.py the dialogue twice, and make a new one on exercise book.*******************************************************************************************

The 3rd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birthday, uncle;三会掌握chart, cousin.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四会掌握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May./My birthday in June./ 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too.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用所学的语言提问并回答自己和他人的生日在什么月份,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Source of material: 挂图、月份和家庭成员的单词卡、学生的家庭照片、生日记录表格、录音带、金太阳。

Assumptions: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家庭成员的单词,在上两个课时已学习了月份单词与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Step 1 Warm-up Game: Sharp eyes 师利用PPT快速呈现关于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单词,学生快速认读。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习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类型R)

Step 2 Preview Greet each other and communication:(学生出示家庭照片)

T: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S1: Four.T: Who is that man?

S1: He‟s my father.T: 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 S1: It‟s in June.…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交际,让学生复习已学的句型,为下一步新授课做好知识准备。活动类型A)

Step 3 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Present and teach a phrase“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

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my family.I want to make 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出示准备好的空白表格,贴在黑板的另一侧,板书: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师生一起拼写单词,并朗读短语三次。

(设计意图:解决知识难点: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为下面的阅读扫除障碍。活动类型R。)

2.Read the text quickly, try to find out “Who is making a birthday chart for his family?”.(设计意图:通过寻找问题答案,初步了解对话大意,培养学生他们通过阅读捕捉信息大意的能力。活动类型C)

3.Ss read the text again, circle the family menbers of John‟s family.找出文中出现的家庭成员单词,并重点学习称呼:Uncle Bill, Cousin Alice(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找词,学生进一步辨认家庭成员的单词,并学习称呼。活动类型R。)4.Read the text, tick or cross.a.()John‟s grandpa‟s birthday is in May.b.()John‟s birthday „s in June.c.()There are three birthdays in May.d.()Aunt Alice‟s birthday is in November.(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进行判断句子,深入理解对话大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推断力。活动类型C)5.完成课后练习题1、2 6.Ss ask some questions and answer them.(设计意图:课堂上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兴趣。活动类型C)7.Read the text aloud.(设计意图:模仿录音朗读,纠正语音、语调,在朗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活动类型R)

8..Finish the exercises in activity book and check in.(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练习是必要的,否则学生会不重视老师布置的练习。老师采取相互批改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有改正的余地,也可以培养学生能检查别人错误的能力。活动类型R)Good to know T shows the 12 animals about “Chinese Zodia”.Ss know about “Chinese Zodia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12生肖的英语名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动类型A。)Step 4 Sum up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nd show the points.Step 5 Homework 1.抄写四会句子2次;

2、给自己的家人做一张“birthday chart”.********************************************************************************

The 4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20以内的序数词。

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Where is your birthday? It‟s ….句型的灵活运用。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简单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询问和回答自己的生日。Source of material:

PPT课件etc.Assumptions and Anticipated problems : 序数词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在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有学习过first 和second的用法,Where is the teach‟s office? It‟s on the first floor.结合这一知识点来引入序数词的学习,以旧接新,自然引入学习。

Step 1:Warm-up

1、Sing the song“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2、T :“How many candles are there?”,(设计意图: 吟唱这首歌,并在这节课中复习数字,是为了分散本课时的难点,提前进行体验教学。活动类型A)Step 2:

Free talk Where is the teacher‟s office? Where is the computer room? Is the art room on the … floor?(设计意图:通过日常对话,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为今天的学习作铺垫。活动类型 A)

Step 3 :presentation

1.运用金太阳CAI来引入,Show the CAI, read the numbers quickly.2.Ask the Ssto find out the regular pattern:first, second, third, fifth是特殊的,其他的都是在基数词后加“th”。教师领读单词“first--tenth”。

3.Learn eleven-twentieth in the same way.(设计意图:从数字开始入手,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比较、体验中易于理解词汇。找到序数词和基数词之间的规律。活动类型C)Step 4:Practic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ask:“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ctober 1st.”,而后提问学生:“When is the boy’s birthday?”,鼓励学生说出“It’s October 1st.”。2.Group wok: 二人小组做一个对话调查:“When is your birthday?”

3.Listen to the dialogue, then ask: What’s “National Day” and “Independence Day” 4.T introduces about “National Day” and “Independence Day”.(设计意图:让学生带问题去听和读,目的性更加强,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印象更加深刻。活动类型R)5.Guessing game.T Shows the festival“Women‟s Day, Army Day, Children‟s Day, Teachers‟ Day, New Year‟s Day”.T: asks:“When is Teachers’ Day?”,Ss:“It’s September 10th.”。… 然后由T说出日期,让学生猜出节日。6.完成《同步》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书面书写,检测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活动类型R)Step 5:Summary What did we learn in this class? Ss say …

Step 6: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2、Review “Story time”.********************************************************************************

The fif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favourite,don‟t,grape.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听懂及正确问答句型:What’s the date? It’s October 1st.Who has a birthday in October? Me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介绍和询问自己的生日 Source of materials: 金太阳课件、单词卡片、录音带,小黑板。

Asumptions:谈论生日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一个话题,学生大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结合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的生日进行统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将统计的全班生日贴在班务栏里,当有同学过生日时,让全班祝贺和唱生日歌曲,既能增进全班同学的感情,又能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Step 1 Warm up

Listen to the song and guess the festival.“Jingle Bell”,“Happy New Year”“It’s New Year’s Day”。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组织课堂教学。并让学生猜歌曲中的节日。活动类型R)Step 2 Revision: Daily talk:

1.利用单词教学卡片复习序数词,通过快速读来进一步巩固单词。2.Free talk: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about you?(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序数词,询问同学的生日,紧密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完成Let‟s try 的活动,复习旧的知识。活动类型R)

Step 3:Presentation 1.接着Free talk 的问答T:“What day is today?”,S:“Today is „”。

T::“What’s the date?”,S::“It’s „”。

2.教师拿出一本挂历,然后问同学,Show the calendar, asks:“What’s the date?”,3.教师拿着年历从一月开始问学生:“Who has a birthday in January? Please stand up.”,而后教师问起立的学生:“What’s the date?”,让一月份生日的学生答出具体日期。

4.引入课文的教学

T: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When is Sarah’s birthday? When is Zhang’s birthday?”学生观看课文视频,然后回答问题,板书重点句型。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复习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一步一步逐渐引入对话的教学,再通过带着问题去观看课文video整体呈现课文内容。活动类型R)

Step 4:Practic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twice.2.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3.Ss read in roles. work: two students in a group act the dialogue. up in front of the class.6.拓展延伸:Group work(P32), 根据课文提供的图片,两个同学一组,谈论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Teacher and a student make a demo: A: 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 B: Yes.A: What‟s the date? B: It‟s …(活动类型:A)

(设计意图:在操练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话,让学生能熟练上口朗读句型,进而进入到表演对话,为后面的延伸拓展做准备。)

Step 4:Sum up and feedback.1.完成Let‟s check内容,P35 2.完成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活动类型:R)

Step 4:Homework

1.完成课文P34页Task time: Make a personal calendar.2.模仿课文对话,改编一个对话,写在1号作业本上,不少于8句。

The Six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听说掌握单词 sending an e-card, good idea.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四会句型:What’s the date? June 9th.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生日,并能和同学谈论自己的生日

Source of materials: 金太阳课件、单词卡片、录音带,小黑板。

Asumptions:经过第一到第五课时的学习,展开这一课的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趣味点是Zoom is sending an e-card to grandma.But grandma doesn't have a computer.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Step 1 Warm up

Let‟s sing(P36),播放金太阳课件,全班拍手有节奏地唱。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习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这首歌曲,再一次复习生日的句子,为下面的阅读做知识铺垫。活动类型R)

Step 2 Rivision:

1)Review the month words.先全班快速朗读单词卡,然后让学生拼写出月份的缩写形式。

2)Daily talk:教师说:My birthday is in March.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too?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s the date?(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月份的词汇,谈论自己的生日,紧密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复习旧的知识。活动类型C)

Step 3:Presentation 1.教师投影课文插图,分别指着图片中的Zoom,Zip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Can you guess what‟s Zoom doing?(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其已有的知识来猜一猜和回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动类型A)

2.Ss read the dialogu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Zoom doing? 3.Ss read the dialogu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grandma‟s birthday.(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先抓住课文的整体内容。让学生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活动类型:C)

4.Read the third time, answer the question: Can grandma see the card?(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抓住课文的一个细节问题,挖掘出课文的趣味点。)

5.Read the third tim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 on the textbook.完成课文的回答练习。(设计意图: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6.学生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单词,全班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Step 4:Practice 1.Ss read after the tape twice.2.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3.The whole class read the text together.s of 4 read the text in roles.5.延伸拓展:Let‟s play: birthday bingo(活动类型:A)

(设计意图:在操练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话,让学生能熟练上口朗读句型,进而进入到延伸拓展活动,为写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做铺垫。活动类型:R)

7.Read Story time, and find out: Is Zoom smart? How can Zoom have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设计意图:通过Story time 来做一个阅读的延伸,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活动类型:R)

Step 5:Sum up and feedback.完成同步训练配套练习。Step 6:Homework

1.Read the text for 3 times.2.抄写课文一次,并写出中文意思。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3

Unit 3 At the zoo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artA Let’s learn & Let’s do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围绕动物外貌展开,讲述的是形容动物的外貌特征。并且学习Look at that monkey.It’s fat.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听、说、认读单词,能积极的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交流,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一学期英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加之,上册时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动物的表达,本课接着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zoo展开,内容难度不大,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表示大小、长短的单词fat,thin,tall, short, 并能用这几个单词来简单描述某物的特征,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2.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并能按照指令做一些简单的动作。3.通过学习let’s do,熟悉词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节奏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不乱逗玩动物或投喂动物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听、说、认、读fat,thin,tall,short,giraffe,以及句型look at that monkey, it’s fat.难点: 正确的运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特征,单词giraffe的发音。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Let’s chant 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Look at the dog, it’s on the log.Look at the duck, it’s in the truck.Look at the bear, it’s on the pear.【设计意图】:教师采用说唱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复习动物名称,为下面的导入新课做铺垫。Step 2 lead in T: It’s a sunny day ,Let’s go to zoo now.Please look and tell me what they are.(PPT呈现四种动物)T:What are they? Ss: Elephant,duck,pig , cat and monkey.T: Do you like them? Ss: Yes.T: Me,too.I like them very much.板书课题:Unit 6 At the zoo 【设计意图:PPT呈现有声有色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目的的欣赏,并回答相关问题,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Step 3 presentation 学习fat和thin(1)继续展示图片:两只猴子,对比他们的胖瘦,学习fat和thin T: What are they? They are monkeys.Oh, Look!This is very fat.But that is very thin.(2)教师强调fat 和 thin。(4)写一写

(3)点击瘦猴图片领读thin.注意重音字母th的发音/θ/。操练方式:升降调,集体跟读,小组读,个人练练,听音正音。(4)Let’s chant Be fat.Be fat.Be fat, fat, fat.Be thin.Be thin.Be thin, thin, thin.【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教学fat和thin,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

谜语方式引入新朋友长颈鹿,学习tall和short.(1)T:Guess: It has a long neck and it is very tall.What is it ?(教师注意动作示范,让生即使没听懂你所描述的意义也能猜测出答案)Ss:长颈鹿

【设计意图】:以谜语方式引入新知,学生印象深刻。

(2)T:点击长颈鹿图片领读giraffe.注意重音字母g的发音。操练方式:升降调,集体跟读,小组读,个人练练,听音正音。(3)T: Look at that giraffe, it’s tall.But the baby giraffe is very short.(4)教师强调tall 和 short。

操练方式:教师带读,小组合作认读,个人自主认读教师指导。(5)写一写(6)Let’s chant Be tall.Be tall.Be tall, tall, tall.Be short.Be short.Be short, short ,short.(7)继续出示两组图片,反复操练,强化单词意思,以及句子运用。

Step 4 practice 活动一:打地鼠。学生快速正确的读出现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更好的认读四个单词。

活动二:砸金蛋。(包含五个环节)

(1)真假难辨:看教师描述的句子与所给图片是否相符,如相符,生答Yes,反之,No.【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熟悉单词以及所学句子。(2)幸运星:抽中幸运星的学生。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让游戏更加有趣。

(3)唱反调:教师说一个词或句子,学生必须说出它的反义词或反义句.如:老师说tall, 学生则说short.A: it’s fat.B: it’s thin.【设计意图】: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主要想让学生加强记忆,做到认读单词和句子。

(4)根据所给图片同桌合作操练句子:A: Look at that____.B:It’s ____.(tall/short/ fat/thin)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操练,达到巩固单词以及句子目的。(5)争当小导游:出示动物园场景,学生用所学知识做导游介绍动物。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Step 5 summary

1、What did you learn today?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忆并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2、Who wins? 【设计意图】:课堂评价,表扬最棒的,鼓励其他同学,争取每个同学每节课都能进步一点点。Step 6 Homework

1、运用所学内容描述你的同学或朋友:

Look at that______.(boy/girl/woman/man)He/She is_____.(tall/short/fat/thin)

2、完成课堂练习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Unit3 At the zoo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Look at that monkey!Look at that giraffe!It’s fat.It’s tall.thin short

Unit3 At the zoo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魏寨街道中心小学

夏微 2017.3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4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第一时教学设

时目标

let’sstartainsene

let’shant

alet’slearn

agrupr

能够听、说、读、写本时四会单词:tat,tfu,greenbean,fish,ptat,eggplant

读abbage,uttn,pr三个单词及替换句型:hatulduliefrlunh?i’dlie…

2能用本时单词卡片完成小组活动,操练新单词。

3能够说唱歌谣,并理解其含义。

重点难点

本时需要重点掌握有关食物的单词:tat,tfu,greenbean,fish,ptat,pr,abbage,uttn,eggplant。要求通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所学句型“hatulduliefrlunh?”操练所学新单词。

2难点是本时词汇量大,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多。要让学生在堂上较好掌握这些单词,教师需巧教、趣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比较ptat和tat两个单词的异同,引导学生速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ainsene部分和let’slearn部分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本时的九张单词卡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4教师准备谜语模版纸。

教师准备学生卡片和一顶帽子。

教学设计

(1)出示let’sstart部分的挂图,出谜语,请学生猜是什么食物。

请学生回答let’sstart部分谜语的谜底,为教授四会单词tat做准备。

新呈现

let’slearn

学生说出let’sstart部分谜语的谜底后,自然引出四会单词tat,教师出示单词卡片tat。由于本词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已出现,在此便可把重点放在单词拼读上。在学生拼读熟练后,教师把单词卡上的“t,”换成“p,t”,请学生读出该单词并提问:“hatisptat?”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出示词卡对照单词及图片,拼读该单词。随后呈现三个新单词的图片:uttn,abbage,pr,领读2~4遍,只让学生快速记住读音,然后教师说出其中某种食物的特点,学生指认图片,认读单词。

(2)教师说出食物的单词,学生快速抢答其颜色,如:purple,以此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学生反应最快并给予奖励。(3)听录音,认读新单词:abbage,tat,tfu,eggplant,uttn,fish,ptat,greenbeans。

let’shant

听懂、学唱本时的歌谣hatulduliefrlunh?复习巩固新单词。

grupr

操练新单词和巩固已学句型:hatulduliefrlunh?

板书设计

unit3

hat’surfavuritefd?

tfu

hatulduliefrlunh?

greenbeans

ptat

i’dliesetatesandfish

fish

tat

pr

abbage

uttn

eggplant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5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三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第一课时对话课。学生在四年级教材中已经学习过食物以及饮料的词汇以及句型。本科的教学设计旨在复现滚动相关语言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使用核心语言句型的机会。同事注意活动安排的循序渐进,从逐个句型操练到对话操练,再从对话操练到自由创编。教师的语言示范要到位,注意加强对学生语音语调的知道。

2、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drink ? I’d like „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进行角色表演。

3)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drink ? I’d like „ 询问并回答某人想要吃|喝什么。

4)学生能够了解合理膳食结构的一些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drink ? I’d like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核心句型询问并回答某人想要吃|喝什么。

2)难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熟练运用核心句型。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运用听说法,运用多种操练和会话来操练句型。三 说学法。

本课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英语歌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精美的食物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设计。Step1.Warm up 1.Listen to the music.2.使用图片进行“抓单词”游戏,指导学生快速认读食物和饮料的单词。

Step2.Presentation Let’s try 1.教师出示SARAH在家的图片,以及LET’S TRY

部分内容。

2.指导学生猜测录音内容。

Sarah is at home.She is hungry.Let’s ask her :”Sarah ,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

3.板书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示范并朗读,学生跟读。

4.教师放录音,学生完成填句子活动。5.师生共同核对答案。

6.通过对话引出Sarah的好朋友,每位朋友喜欢的食物不同。让学生猜一猜每位朋友喜欢什么?并使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帮助学生理解、示范、朗读。

Let’s talk

1.录音播放门铃音,出示Sarah的爸爸图片。

This is Sarah’s father , he is at home.He is hungry and thirsty.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 drink ? He’d like „ 2.板书出现问题

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 drink ? 3.播放对话录

4.师生核对答案。教师注意出示单词三明治并领读。

5.放录音Ask and answer部分对话,学生跟读、模仿。

work 打开书24页,看图自己编对话。

Step3.Extension Write and say.Step4.Homework Make a survey.五、说板书。

板书主要呈现课题,以及在四线格中呈现主要句型。

六、说课后反思。

这节课以食物这个话题为线索,设计了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较熟练的掌握了有关蔬菜和肉类的几个单词,并能熟练的运用本课的句型进行表达,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a)采用多样化的单词呈现方式,如谜语,猜图,听音出词等不同方式,又利用看火车问答,听音找图等活动,将枯燥的单词教学变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利用小组活动和小组竞赛以及教师的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c)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动脑中获得自信和乐趣。

d)注意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适当渗透语音与字母的联系。

这节课教师引导较多,在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还需要近一步改进,由于自己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提出保贵意见。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6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Let'stalk

【教学重点】1.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Who’s that woman(girl)? She’s my…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教学难点】he和she的意义区分及发音。

【教具准备】1.教师及学生的家庭照片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动画,让学生模仿表演

2.学生3人一组做对话表演。

二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s your name?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s(Diana).教师对其他学生说:She’s(Diana).并示意学生跟着重复这句话。

2.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女生问:Who’s that girl?引导学生回答:She’s…

3.用同样的步骤问一个男生,用he 代替she。

4.教师指着离自己稍远的男生问:Who’s that boy?让学生回答:He’s …

5.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做问答:Who’s that girl? She’s… Who’s that boy? He’s …

6.教师拿出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学生: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引导学生回答:He’ s Mr… She’s Miss/Mrs.…

7.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做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的问答练习。

8.教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Do you know who they are?鼓励学生对照片中的人物提问,教师用She’s my mother.He’s my father.来回答,并重复单词father, mother。教师再次用mom, dad代替mother, father进行回答,向学生指出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9.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或VCD展示Let’s talk的内容。

10.让学生看书听录音,跟读课文对话11.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并展示。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1.Who’s family is this?教师先收集几张学生的全家福,出示其中一张问:Who’s family is this ? 引导该家庭的学生迅速反应:This is my family.然后让其他同学对照片中的人物发问,该生回答。

2.猜人:请一名学生到前面,蒙上他/她的眼睛,再叫一名学生说几句英语,让全班学生问:Who’s that boy/girl?猜的人说:He’s… /She’s…猜对了,就蒙住说话学生的眼睛,继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英语歌曲,创设愉快氛围。)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Draw your best friend.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图画纸,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画的画做句型练习:Who’s that boy/girl/man/woman? He’s… She’s…

五、板书设计: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7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上册unit3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Part A let’s learn.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tomato等食物单词,本节课希望学生知道更多的单词。也为后面学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做铺垫。

2、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tomato,tofu,green beans,fish,potato,eggplant,并能够认读cabbage,mutton,pork三个单词及替换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

2)能用本课时单词卡片完成小组活动,操练新单词。3)能够说唱童谣,并理解其含义。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希望学生掌握有关食物的单词:tomato,tofu,green beans,fish,potato,eggplant,cabbage,mutton,pork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 2)难点是本节课词汇量大,四会单词较多。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听说法。运用多种操练和对话方式来掌握知识。

三、说学法。

本节课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童谣、英语歌曲来提升学习的兴趣,运用生动的食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设计。

Step1、Warming up Sing an English song “AppleRed” 通过英语歌曲热身,让学生提前进入英语课堂。Step2、Presentation T:Today we will learn many food.Now look.a)pre of “tomato”

teacher present the picture of tomato T:Look,what’s this? S:tomato

Then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eacher.Practice.(use the word card)Teacher writes the word on the blackboard T:I like tomatoes.Do you like tomatoes? S:Yes, I like tomatoes.(ppt present the sentences)b)pre of “tofu” T:Now look,what’s this? S:„

T:tofu.read after me one by one.Teacher writes the word on the blackboard T:I like tofu.Do you like tofu ? S:Yes,I like tofu.(ppt present the sentences)c)use the same way to pre of “green beans,fish,potato,eggplant,mutton,pork”

通过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呈现新单词,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巩固。

cabbage,e)practice

teacher point at a card and Ss read quickly.e)pre of the sentenc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 1)T:((Look at the watch)Oh ,I’m hungry.I’d like some tomatoes What wh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

Teacher writ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rd.Then ask a student to answer.2)read after the teacher.3)ask more Ss to answer.nsolidation

a)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pairs.b)Let’s chant Listen to the tape first then read together.Step4 Homework

Write the words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book.五、说板书。

板书主要呈现课题、四线格里四会单词书写、重要句型。

六、说评价。

本堂课学生很积极,基本掌握了相关食物单词和句型。我认为应该安排操更多时间操练句型。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8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Unit 3 My Birthday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learn & Let‟s start、Let‟s try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形式。

2、听懂并运用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 birthday is in „.”来表达自己生日的月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懂并运用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 birthday is in „.”来表达。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份,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准备:单词卡片、PPT

五、教学过程:

1、热身

1.教师播放Unit2 P14 Let‟s chant的课件,让学生跟唱。2.Look and talk(看图对话)T: Do you like spring? S1: Yes, I do..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1: It‟s warm and windy.T: 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1:I can fly kites.I can plant trees.(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回顾四季气候特征以及人们能在该季节进行的活动,以旧引新,自然、流畅地引入新课。活动类型A)

2、预习

T: There are 4 seasons in a year.But 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Ss: There are 12.T: What are they? Please listen and chant.Then tell me.教师播放五年级上册的Recycle 2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在黑板上按顺序贴出12个月份的图

片(暂时不出示单词)。学生带着问题跟唱。

3、新课教学

Let‟s learn & Let‟s start 1.教师利用图片和语言,根据四季的划分呈现和教授12个月份的单词。

如:T:(指着12个月份的卡片)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Which months are in spring? Ss: 三月/四月/五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单词卡片教授March, April,May.并板书它们的缩写形式:Mar./Apr./May 同样地教授其它月份的单词。

2.教师指向某一月,向学生介绍说:“My birthday is in „.”,并在当月画上一个大的生日蛋糕,让学生理解“birthday”的意思。然后询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引导学生回答:My birthday is in….3.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录音 T: When is John‟s birthday?

T播放A Let‟s learn录音, Ss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4.Read the new words follow the tape.Read follow T one by one Read in pairs.Game: T出示月份转盘,请Ss结合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进行游戏(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来操练巩固所学单词与句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活动类型R)Let‟s chant 1.T将全班学生按生日所在月份分成六组,分别进行听指令作出反应。如:January or February, raise your hand.2.T播放Let‟s chant录音,学生听懂内容后根据指令做动作,然后跟着节奏,边说边做。(设计意图:歌谣与TPR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体验英语语句的节奏感,又能达到操练巩固新知识。活动类型C)

4、巩固拓展

1.Let‟s try T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Ss完成写月份的练习。

(设计意图:该练习从说到听到写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当堂巩固12个月份及“When is your birthday?”句型。活动类型R)

2.完成《同步精练》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听力和笔头练习,巩固和运用知识,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类型R。)5、Homework 1.课文P26&P28听录音三次,读两次,并背诵月份的缩写形式。2.抄写月份单词6+1 3.预习Let‟s talk.六、板书 U1

“When is your birthday?”询问对方的生日,并能用“My birthday is in „.The 2nd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能听、说和认读一些节日名称:Tree-planting Day, New Year‟s Day, Children‟s Day, Army 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When is Children‟s Day? It‟s inJune.”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询问别人的生日在什么时候。

Source of material: 月份单词卡、标有12个月份的大转盘、录音带、金太阳VCD。Assumptions: 学生已经在第一课时学习了12个月份的单词,初步接触了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强化第一课时的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并听、说、认读新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too? Step 1 Warm-up

1.教师播放P26Let‟s chant的歌谣,学生边跟节奏唱边做动作。

2.教师出示标有12个月份的大转盘,在转动指针前提问:Which month is it?让学生猜测,如:“It‟s January/February.”等。

(设计意图:歌谣热身使学生自然联想上一节课内容,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教学。利用转盘,让学生进行猜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月份单词。活动类型A。)

Step 2 Preview

师生之间进行如下对话: T: Hello,A.When is your birthday? SA: It‟s in January.T: What about you,B? Is your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SB: Yes, it is.T: When is your birthday, C? Is your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C: No, it‟s in March.学生模仿以上对话进行“连锁问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初步感知新句型。活动类型A。)

Step 3 Presentaion Let‟s talk 1.T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A部分Let‟s learn的Birthday Chart(生日图表),掩盖住 Mike, Amy, Zhang Peng 的名字,然后与学生进行问答: T: When is Wu Yinfan‟s birthday? Ss: It‟s in January.T: Is Sarah‟s birthday in January, too? Ss: No.T: When is Sarah‟s birthday? Ss: It‟s in March.(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运用新句型引出新的对话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活动类型A)2.T出示Mike,Amy,Zhang Peng 的头饰,提问:When is Mike‟s birthday? What about Amy? What about Zhang Peng?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twice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设计意图:利用任务型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检测学生的听力与理解能力。活动类型R)3.Read the dialogue follow the tape.And read in roles.(设计意图:纠正语音、语调。活动类型R)4.Make a new dialogue in pairs.(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活动类型A)

Let‟s sing First ,Ss listen and learn to sing.Then try to make a new one by yourself.(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子,并运用句子。活动类型C)Group work 先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记者”的采访活动,各组派2名学生当“小记者”,将采访到的同学的生日所在月份记入调查表。最后,邀请部分“小记者”汇报,如:There are 3 birthdays in May.等。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句型,收集数据。活动类型C。)Let‟s find out

1、师问学生:“Do you like June? Why?”,有的学生可能说出有六一儿童节,教师帮助学生说出“Children’s day”。

2、师请学生说一说他们还知道哪些节日,用英语表达。

3、师将29页中的节日写在黑板上,配以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朗读。

4、师提问学生:“When is Children’s Day?”,请学生答出:“It’s in June.”。然后两人一组进行Pair work, 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连线和问答练习。最后通过师生问答或学生轮流问答的方式全班一起进行校对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让学生学习一些重要节日的英文表达,并拓展运用“When is ….?”句型。活动类型A/R)Consolidation 完成《同步精练》和《活动手册》 配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听力和笔头练习,巩固和运用知识,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类型R。)Step 4 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3 times , read and recite P29 Let‟s talk twice.py the dialogue twice, and make a new one on exercise book.*******************************************************************************************

The 3rd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birthday, uncle;三会掌握chart, cousin.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四会掌握句子: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in May./My birthday in June./ 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too.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用所学的语言提问并回答自己和他人的生日在什么月份,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Source of material: 挂图、月份和家庭成员的单词卡、学生的家庭照片、生日记录表格、录音带、金太阳。

Assumptions: 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家庭成员的单词,在上两个课时已学习了月份单词与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Step 1 Warm-up Game: Sharp eyes 师利用PPT快速呈现关于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单词,学生快速认读。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习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类型R)

Step 2 Preview Greet each other and communication:(学生出示家庭照片)

T: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S1: Four.T: Who is that man?

S1: He‟s my father.T: 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 S1: It‟s in June.…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交际,让学生复习已学的句型,为下一步新授课做好知识准备。活动类型A)

Step 3 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Present and teach a phrase“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

T: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my family.I want to make 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出示准备好的空白表格,贴在黑板的另一侧,板书: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师生一起

拼写单词,并朗读短语三次。

(设计意图:解决知识难点:a birthday chart for my family为下面的阅读扫除障碍。活动类型R。)

2.Read the text quickly, try to find out “Who is making a birthday chart for his family?”.(设计意图:通过寻找问题答案,初步了解对话大意,培养学生他们通过阅读捕捉信息大意的能力。活动类型C)

3.Ss read the text again, circle the family menbers of John‟s family.找出文中出现的家庭成员单词,并重点学习称呼:Uncle Bill, Cousin Alice(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找词,学生进一步辨认家庭成员的单词,并学习称呼。活动类型R。)4.Read the text, tick or cross.a.()John‟s grandpa‟s birthday is in May.b.()John‟s birthday „s in June.c.()There are three birthdays in May.d.()Aunt Alice‟s birthday is in November.(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进行判断句子,深入理解对话大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推断力。活动类型C)5.完成课后练习题1、2 6.Ss ask some questions and answer them.(设计意图:课堂上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兴趣。活动类型C)7.Read the text aloud.(设计意图:模仿录音朗读,纠正语音、语调,在朗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活动类型R)

8..Finish the exercises in activity book and check in.(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练习是必要的,否则学生会不重视老师布置的练习。老师采取相互批改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有改正的余地,也可以培养学生能检查别人错误的能力。活动类型R)Good to know T shows the 12 animals about “Chinese Zodia”.Ss know about “Chinese Zodia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12生肖的英语名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动类型A。)Step 4 Sum up

Summariz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nd show the points.Step 5 Homework 1.抄写四会句子2次;

2、给自己的家人做一张“birthday chart”.********************************************************************************

The 4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20以内的序数词。

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Where is your birthday? It‟s ….句型的灵活运用。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简单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询问和回答自己的生日。Source of material:

PPT课件etc.Assumptions and Anticipated problems : 序数词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在四年级和五年级上册有学习过first 和second的用法,Where is the teach‟s office? It‟s on the first floor.结合这一知识点来引入序数词的学习,以旧接新,自然引入学习。

Step 1:Warm-up

1、Sing the song“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2、T :“How many candles are there?”,(设计意图: 吟唱这首歌,并在这节课中复习数字,是为了分散本课时的难点,提前进行体验教学。活动类型A)Step 2:

Free talk Where is the teacher‟s office? Where is the computer room? Is the art room on the … floor?(设计意图:通过日常对话,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为今天的学习作铺垫。活动类型 A)

Step 3 :presentation

1.运用金太阳CAI来引入,Show the CAI, read the numbers quickly.2.Ask the Ssto find out the regular pattern:first, second, third, fifth是特殊的,其他的都是在基数词后加“th”。教师领读单词“first--tenth”。

3.Learn eleven-twentieth in the same way.(设计意图:从数字开始入手,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比较、体验中易于理解词汇。找到序数词和基数词之间的规律。活动类型C)Step 4:Practic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ask:“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ctober 1st.”,而后提问学生:“When is the boy’s birthday?”,鼓励学生说出“It’s October 1st.”。2.Group wok: 二人小组做一个对话调查:“When is your birthday?”

3.Listen to the dialogue, then ask: What’s “National Day” and “Independence Day” 4.T introduces about “National Day” and “Independence Day”.(设计意图:让学生带问题去听和读,目的性更加强,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印象更加深刻。活动类型R)5.Guessing game.T Shows the festival“Women‟s Day, Army Day, Children‟s Day, Teachers‟ Day, New Year‟s Day”.T: asks:“When is Teachers’ Day?”,Ss:“It’s September 10th.”。… 然后由T说出日期,让学生猜出节日。6.完成《同步》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书面书写,检测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活动类型R)Step 5:Summary What did we learn in this class? Ss say …

Step 6: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2、Review “Story time”.********************************************************************************

The fif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四会掌握favourite,don‟t,grape.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听懂及正确问答句型:What’s the date? It’s October 1st.Who has a birthday in October? Me

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介绍和询问自己的生日 Source of materials: 金太阳课件、单词卡片、录音带,小黑板。

Asumptions:谈论生日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一个话题,学生大都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结合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的生日进行统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将统计的全班生日贴在班务栏里,当有同学过生日时,让全班祝贺和唱生日歌曲,既能增进全班同学的感情,又能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Step 1 Warm up

Listen to the song and guess the festival.“Jingle Bell”,“Happy New Year”“It’s New Year’s Day”。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组织课堂教学。并让学生猜歌曲中的节日。活动类型R)

Step 2 Revision: Daily talk:

1.利用单词教学卡片复习序数词,通过快速读来进一步巩固单词。2.Free talk: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about you?(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序数词,询问同学的生日,紧密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完成Let‟s try 的活动,复习旧的知识。活动类型R)

Step 3:Presentation 1.接着Free talk 的问答T:“What day is today?”,S:“Today is „”。

T::“What’s the date?”,S::“It’s „”。

2.教师拿出一本挂历,然后问同学,Show the calendar, asks:“What’s the date?”,3.教师拿着年历从一月开始问学生:“Who has a birthday in January? Please stand up.”,而后教师问起立的学生:“What’s the date?”,让一月份生日的学生答出具体日期。

4.引入课文的教学

T: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When is Sarah’s birthday? When is Zhang’s birthday?”学生观看课文视频,然后回答问题,板书重点句型。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复习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一步一步逐渐引入对话的教学,再通过带着问题去观看课文video整体呈现课文内容。活动类型R)

Step 4:Practic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twice.2.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3.Ss read in roles. work: two students in a group act the dialogue. up in front of the class.6.拓展延伸:Group work(P32), 根据课文提供的图片,两个同学一组,谈论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Teacher and a student make a demo: A: 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 B: Yes.A: What‟s the date? B: It‟s …(活动类型:A)

(设计意图:在操练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话,让学生能熟练上口朗读句型,进而进入到表演对话,为后面的延伸拓展做准备。)

Step 4:Sum up and feedback.1.完成Let‟s check内容,P35 2.完成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活动类型:R)

Step 4:Homework

1.完成课文P34页Task time: Make a personal calendar.2.模仿课文对话,改编一个对话,写在1号作业本上,不少于8句。

The Sixth lesson Specific vocabulary: 听说掌握单词 sending an e-card, good idea.Specific target sentences: 四会句型:What’s the date? June 9th.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Specific functional exponents: 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生日,并能和同学谈论自己的生日

Source of materials: 金太阳课件、单词卡片、录音带,小黑板。

Asumptions:经过第一到第五课时的学习,展开这一课的阅读教学。这篇文章的趣味点是Zoom is sending an e-card to grandma.But grandma doesn't have a computer.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Step 1 Warm up

Let‟s sing(P36),播放金太阳课件,全班拍手有节奏地唱。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习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这首歌曲,再一次复习生日的句子,为下面的阅读做知识铺垫。活动类型R)

Step 2 Rivision:

1)Review the month words.先全班快速朗读单词卡,然后让学生拼写出月份的缩写形式。

2)Daily talk:教师说:My birthday is in March.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too?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s the date?(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月份的词汇,谈论自己的生日,紧密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复习旧的知识。活动类型C)

Step 3:Presentation 1.教师投影课文插图,分别指着图片中的Zoom,Zip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Can you guess what‟s Zoom doing?(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其已有的知识来猜一猜和回答,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动类型A)

2.Ss read the dialogu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Zoom doing? 3.Ss read the dialogu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en is grandma‟s birthday.(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先抓住课文的整体内容。让学生明白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活动类型:C)

4.Read the third time, answer the question: Can grandma see the card?(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抓住课文的一个细节问题,挖掘出课文的趣味点。)

5.Read the third tim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 on the textbook.完成课文的回答练习。(设计意图: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6.学生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单词,全班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Step 4:Practice 1.Ss read after the tape twice.2.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twice.3.The whole class read the text together.s of 4 read the text in roles.5.延伸拓展:Let‟s play: birthday bingo(活动类型:A)

(设计意图:在操练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话,让学生能熟练上口朗读句型,进而进入到延伸拓展活动,为写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做铺垫。活动类型:R)

7.Read Story time, and find out: Is Zoom smart? How can Zoom have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设计意图:通过Story time 来做一个阅读的延伸,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活动类型:R)

Step 5:Sum up and feedback.完成同步训练配套练习。Step 6:Homework

1.Read the text for 3 times.2.抄写课文一次,并写出中文意思。

Recycle 1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Ask and answer、Listen and write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复习有关一天中的活动及活动时间的短语和句子。

2、填写或制作作息时间表。

3、培养合理安排时间及热爱劳动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综合运用第一单元的中心语言。难点是对一天中的活动进行有条理地表达。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Ask and answer 部分两张活动时间表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第一单元的动词短语卡片。

3、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4、准备本课时的课件。

五、教学步骤

1、热身

(1)全班一起唱第一单元的歌曲“Weekend”

(2)全班吟唱第一单元第二页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

2、预习

(1)教师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A部分Let’s do 的录音,师生一起做TPR活动。

(2)音乐停止时,教师继续做几个动作来表示第一的动词短语,如:get up , go to school , climb mountians等,请学生来猜。学生每猜出一个,教师即于学生一起拼读该短语,并板书在黑板上。

3、新课呈现

Ask and answer

(1)教师与学生进行快速回答,如:“When do you get up ? At 6:30 in the morning.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 At 7:00 in the moring.”等。教师把学生回答的时间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动词短语下面。

(2)教师将全班分成四大组进行“连锁问答”游戏。四个组同时进行,教师计时。声音最响亮、口齿最清晰、耗时最短的组获胜。

(3)教师出示本部分两张表格的挂图,示范一两次后请学生分别扮演Zhang Peng 和 Amy 进行Pair work。

Listen and write

(1)教师放Listen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学生静听一遍,听第二遍时填写Timetable.(2)校对。

4、巩固和延伸

(1)学生完成课时作业中的配套练习。

(2)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5、HW:U1四会单词句子6+1.六、板书设计

Recycle1

When do you get up ? At 6:30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Read and answer、Write and say、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综合复习第二单元关于四季特征及相应活动的语言知识。

2、能够读懂Read and answer 部分的小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并能模仿短文进行语篇写作。

3、能够在Write and say 部分用英语表达最喜欢的季节及在该季节的着装、进行的活动和该季节的天气特征等内容。

4、会唱歌曲“Song of the season ”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描述四季特征和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2、难点:仿照Read and answer 中的语篇写作小短文。

三、课前准备

1、准备有关四季风光、气候及人们的相应活动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片。

2、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准备一段演说稿,可同时准备辅助演讲的物品。

3、本课时课件。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1)教师放Let’s sing 部分的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教师放第二单元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全班吟唱。

(3)教师放歌曲“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全班齐唱。

2、预习

教师出示有关春季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师生展开对话。(其他三个季节同)

3.、新课呈现

Write and say

(1)学生就板书内容对我们的四季特征及人们相应的活动进行综合描述。

(2)教师提问:Hello , boys and girls.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 请几名学生回答并说出原因。

(3)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40页,进行Pair work,展开问答并填写表格。

(4)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对全班学生的favourite season 进行调查,并记录人数。

(5)演说比赛:喜爱春、夏、秋、冬的学生各一名,向全班同学进行演说。

Read and anser

(1)教师表述说:Season in our countr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anada.What are they like in Canda ? Let’s have a look.师生就挂图的画面进行描述,如: In summer , the weather is very hot , We can swim in summer.The flowers grow in spring.等

(2)教师朗读短文,学生仔细听并努力记忆,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翻开学生用书自行朗读课文,教师板书重要的句子。

(3)结合板书和挂图,学生模仿短文对我们的四季特征进行描述。教师与一两名学生示范后全班展开Group work,再由各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讲。

(4)学生演讲过程中如果说出有创意的句子,教师及时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在短文写作时选用。

4、巩固与延伸

(1)学生完成课时作业中的配套练习。

(2)学生朗读Read and answer部分的短文。

5、HW:U2四会单词句子6+1.六、板书设计

Recycle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_____ best.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chant、Listen and number、Let’s find out 1、2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复习第三单元具体日期的表达法。、2、复习重点句型:When is „’s birthday / Children’s Day ? It’s in June.等。

3、能够说出中外重要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生日所在月份或所在季节。

4、能够吟唱Let’s chant 部分的饿歌谣。

5、能够听懂Listen and number中的短文并完成排序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问答中外重要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生日所在月份或所在季节。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节日及部分中外名人的图片。

2、教师课前依照Let’s find out 2的配图画好春、夏、秋、冬四个方框。

3、本课时课件。

五、教学步骤:

1、热身

师生同唱歌曲: When Is Your Birthday ?

2、预习

Let’s chant

(1)教师播放该部分的歌谣,学生听一遍后跟唱。

(2)教师出示带有各个月份特征的单词卡片。学生看图说出各月份并一起拼读其缩写形式。

3、新课呈现

Let’s find out 1

教师出示中外名人,并进行师生问答。

Let’s find out 2

(1)教师接着学生的话题,如:Eindtein’s birthday is in March.继续说: March is in spring.so Einstein’s birthday is in spring.自然过度到月份与四季的联系。

(2)教师用图片或资料片展示各节日的画面,填好方框。

Listen and number

教师放录音,引导学生看图并根据在录音中出现的前后顺序为句子标出序号。

4、巩固和延伸

(1)学生完成课时作业中的配套练习。

(2)学生复习第三单元内容。

5、HW:U3四会单词句子6+1.六、板书设计

Recycle1 When is „’s birthday / Children’s Day ?

It’s in June.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9

授课教师:李科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重点单词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形式。

2.能够使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 3.让学生有兴趣用英语表达,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2个月份的听、说、读、写和其缩写形式的书写,以及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的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January , February的发音和正确书写12个月份的缩写形式。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礼物

四、教学过程 1.热身(Warm-up)小游戏,全班同学参与。2.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learn(1)根据图片展示要学习的新单词和新单词的缩写形式。(2)Game1:火眼金睛(3)Game2:小组竞赛

(4)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的学习。(5)Pair work 3.巩固练习(Consolidation)4.作业(Homework)

五、金玉良言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篇10

授课老师:XXXX

Title: My birthday

Teaching contents: part A Let’s talk & let’s try.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

1.Words: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2.Expressions: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Ability aims: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memory and reaction.Affection aims: develop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nfid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Teaching points:

1.Important points: students can listen, read, write and say the words about month;

2.Difficult points: the pronunciation of “February”, “June”;the using of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Teaching aids:power point, tape, music.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preparation

1.Greetings: T: class begins!

S: Good morning, miss.T: Sit down, please.S: Thank you.2.Review: let’s review the words about month together.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3.Warm up: let’s chant

Listen to the tape, Let us chant and do.Step two: presentation

Let’s talk

1.课件展示本课talk的主角人物Mike, Amy and Zhang Peng.学生讨论三人可能的对话内容。(生日)

2.学生听录音,抓关键句子和词语。(When is your birthday?

February, October, December.)

3.Follow the tape.4, Read after the teacher.教师出示课件上本课对话,将重点句子标出并板书下来,教读课文对话。5, Read in roles.不同学生分别扮演Mike和Amy以及Zhang Peng.进行课文对话的反复读说练习。

6, 回答问题。

When is Amy’s birthday?

When is Mike’s birthday?

When is Zhang Pen’s birthday?

Step Three: practice

1,Group work:四人一组,运用本课知识进行编对话练习。

2,Let us do a survey:出示课件中的表格,小组合作进行生日时间调查,每组派代表作报告。

Step four: homework

1,抄写四会句子。

2,做练习册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Unit 3My birth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内容九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篇名为“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的文章,如果您对此文有兴趣请不妨收藏下来!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钥、匙”等12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写“扇、枚”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

2.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1) 翘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 后鼻韵母:粮(liáng) 杨(áng)

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如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1

8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日的雨给人带来一阵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一起来看:(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指导写“爽”字,读准多音字扇,和三个轻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小诗))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指一生读≈

这首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_

1、生读。

2、反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说。

在我们的课文中,小作者也写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自读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

4、指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三、重点感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

2、指名说。

3、第二节中这些漂亮的词语分别给了谁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二小节,注意要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清楚,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学习第二句

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同学喜欢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

(2)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树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3)生练读。(4)指名读。(5)为什么把“飘哇飘哇”读这么慢?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6)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句子?(7)读关于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句子。

6、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课文用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它是?请找出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7、刚才我们随着蒙蒙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都变得分外美丽。现在请一个同学跟配乐朗读,同学欣赏。

8、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 ,

( )苹果像( ),( ),( )

( )像( ),( )。 同学们真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除了好看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生回答。.

师: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生答)这么香甜的气味,难怪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

3、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除了好闻的气味,还有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好象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生答)

小喜鹊,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爷爷——

连杨树、柳树也赶紧躲进树妈脚下。他们都在准备——(过冬了)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过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还听到了充满关爱的声音。也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5、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满天的欢乐用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秋雨的脚步走进了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出示每段开头一句组成的诗)同学们真会读书。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快乐,体验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树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选择你喜欢的景物,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颜色 气味 声音_

钥匙 丰收 欢乐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颇有一些体会:

在第一课时,我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第二课时又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练读,在指导朗读时,则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不同的自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自然段采用分句理解朗读的方法,第三自然段则用“吃水果”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第三自然段则运用引读的方法,一篇课文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读得美,读得兴趣盎然,读得充满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会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它。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画的树叶在黑板上进一步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一词语。从工具书的运用到分解词素,方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符合多样性的教学课堂。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想怎样去读”“你喜欢哪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16的乘法口诀,复习用口诀算乘法;

2、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复习,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乘法口诀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听说动物王国的成员正忙得不可开交!它们在忙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深化主题

1、复习第一题

让学生回忆认识乘法的内容,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强调只有在同数相加,即求几个几想加的和时,才可以用乘法计算。然后让学生完成第一题。

2、复习第二、三题

A、先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乘法口诀,再指名背诵。

B、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

C、合作完成第三题

3、复习第四题

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分成两组进行,看哪组先过河。

4、复习第五题

限时3分钟,让学生独立计算。

投影出示,指名口算,集体核对,教师巡视,了解正确率,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订正错误。

5、复习第六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6、复习第七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并提出:你能各填出几道算式?

7、复习第八题

让学生看着题目,具体地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你发现了什么?你打算还要怎样复习?

作业设计:

口算:

26=35=56=54=

55=63=34=24=

46+6=54+8=44-7=

复习(二)

主备教师:徐莉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xx.9.17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复习913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仔细观察,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2、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摸口诀说算式。

2、背口诀比赛。

二、拓展应用

1、复习第九题

学生独立填写。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复习第十题

让学生联系场景图看懂文字信息的实际含义,再列式计算。如果有些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提醒他们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排屋。

3、复习第十一、十二题

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图意,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有序地整理信息,再独立列式解答,并交流思考过程。

第12题在练习后还要对小兰家栽数棵数与小芳家栽树棵数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4、第十三题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要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交流结果。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钢笔:5元圆珠笔:3元笔记本:6元

小明买了三枝钢笔、小华买了四枝圆珠笔、我买了五个笔记本。他们各花了多少钱?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3)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

2.一根黄瓜长约2(  )。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

二、在○里填上“>”“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千克的梨,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可以吗?

2.把下图中两地相距1千米的路线画出来。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4.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如果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

5.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把它锯成5分米的木桩,可以锯成多少段?需要锯几次?

二、

三、1. 2. 3.√   4. 5.√

五、1.1100+2000=3100(千克) 3吨=3000千克 3100千克>3000千克 不可以。

4.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900千克的油,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800千克的蔬菜和700千克的饮料;也可以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800千克的蔬菜,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900千克的油和700千克的饮料。

5.4米=40分米 40÷5=8(段) 8-1=7(次) 可以锯成8段,需要锯7次。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小作者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兴趣,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精读

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相关的段落,估计学生对春季进桃园会比较感兴趣)

(一)精读第四自然段

1、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谁来说,你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很美。

生(2):我也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引来了无数的蜜蜂,我喜欢小蜜蜂。

生(3)春天里小朋友们都来了,很热闹。所以我喜欢。

………

2、启发想象

师:告诉你们吧,我呀特地从王大伯的桃园为大家拍摄了一部分景象,想看吗?(想)可是照片在冲洗的过程中出了点麻烦,我没能给大家带来。怎么办呢?同学们我有个办法,你们来猜想一下老师拍摄的景象好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猜出来!

学生猜想

生(1):我想老师一定拍摄了红云片片的桃园。

师:你猜的可真准啊!

生(2):您拍摄的桃园的桃花一定美极了!

师:我还拍摄了很多镜头呢,有从远处拍的,近处拍的,高处拍的,等等。

生(3):老师拍了桃园的远景就像是晚霞一般。

生(4):从高处往下看,那桃园就像是一个花的澡堂,如果能在里面洗澡该多好呀!

(评析:教师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既感到老师的问题简单,又感到新鲜有趣,这一环节巧妙的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我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这样激趣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互动,也为下一步的朗读作好了铺垫。)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话说的都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文字读好?

学生练读

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点评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指名说

1、指导读好“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又急又疑谁来读?

指名读

评价

2、过渡:面对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齐读王大伯的话。

3、师提问:从王大伯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些粗壮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

生齐说:粗壮的

师:是吗?难道只要是粗壮的枝条就都要剪掉吗?

生再读课文

生: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

(评析:“语文是读出来的。”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同时读、思、议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达到目标。)

4、指导朗读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从王大伯的话中,知道那么多东西,真不简单,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

(关注弱势群体:我要找那个这堂课没举过手的同学)

(2)指名读。

(3)点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用心的读读王大伯的话,你一定能读的非常棒!)

(4)再练

(5)指名读。

教师评价

(6)学生总结

剪枝的学问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全班交流

(评析:合作学习,生生、师生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合作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共享成果。)

5、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

6、教师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小作者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生:他相信王大伯的桃园能获得大丰收。

师:他凭什么就相信呢?

生:因为课文中说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师:你真了不起,会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问题。

(评析:教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再次联系文本,问的是成功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必须要验证验证,好!咱们就一起走进夏季桃园。

1、自由读课文

思考: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

师: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

生(1):王大伯的桃子获得了大丰收了

生(2):王大伯的桃子个个光鲜红润。

生(3):桃子结的可多了,都挂满了枝头。

2、齐读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来感受桃子的多和好

3、提问:当小作者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指名说

(四)通读全文

师:小作者三个季节都在关注着王大伯的桃园,从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终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话。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读,感受感受。

通读全文

(五)谈感受: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谈,谁来说?

生:王大伯真不愧是种桃能手

生:我们家也有桃树,可桃子结的不好,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要告诉爸爸剪枝的学问,让我们家的桃子也象王大伯的桃子一样又大又甜。

生:我要种一棵桃树和王大伯比赛,看谁结的桃子多

生:我真想到王大伯的桃园去摘几个桃子带来吃。

生:我想请问王大伯一个问题:桃子是毛多的有营养还是毛少的有营养?

……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升华情感,使学生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真正做到“课已毕,趣犹存”。)

三、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学问,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善于思考的头脑去探索,你一定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冬 剪枝

春 开花

夏 结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

1、有效预习,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获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养成教育训练点:

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学问”,让学生齐读并说说平时你都从哪儿或请教谁获得过“学问”?(预设:有声──老师、家长,无声──书本)

2、今天,我们要请教的对象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示第一小节,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他(指名读此节)。

3、通过第一小节,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生谈,随机点红关键词)齐读这一小节。

4、再读此节,此刻,你最想了解什么?(生说)(随机板书“满怀好奇”)

5、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不谋而合,就让我们满怀好奇地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究(揭示文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本课生词和易误读的词语,显示于成熟的桃子上)看,这就是王大伯的桃园,树上结满了桃子,让我们一起来摘桃子吧。(指名认读)

(2)桃子摘下了,拼音都没有了,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领读)

2、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学生认读。

3、这些词语中有很多都是表现“我”心理变化的,如果顺着文路,接着“满怀好奇”往下写,该选哪一个词语呢?(学生依次汇报,随机板书,同步指导难写字“惑、疑”)

4、“我”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一条叙述线索,还有一种叙述的顺序,你在预习时留意了吗?(时间顺序)随机追问并板书“冬、春、夏”。

5、指名按时间顺序进行课文朗读的展示。

三、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课文读通读顺了,结下来就让我们顺着文路,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询剪枝的学问吧。

2、首先让我们走进那个冬季的一天,从王大伯的动作、言语中,你读懂了“剪枝的学问”了吗?(请学生自读2、3小节,勾画相关语句)

3、出示2、3小节

(1)学生汇报勾画语句,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大伯介绍的“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预设:剪去粗壮的枝条,就会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板书“多、大”

(2)这可是王大伯多年经验,如果你就是王大伯,你会怎么说这番话?(充满信心)

(3)随机指名朗读王大伯的语言,追问从哪些关键之处体会到了这种信心?(抓住“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追问除了言语,还有何处也让你看出了王大伯的信心满满?(抓住第2小节第2句动作引导学生感悟并指导朗读)

(4)王大伯是自信满满,而此时的“我”则是(引读板书:一脸疑惑、将信将疑),“我”的心理你们能从这字里行间发觉吗?

A、“一脸疑惑”:a、重点指导第2小节最后一句问话的朗读。

b、让学生接下去把“我”的“惑”说清楚。(在问句后加上横线,让学生填空。)(预设:剪去这些好好的枝条,产量不就会减少了吗?)板书“减少”

B、“将信将疑”:a、给此词换词。(半信半疑、又信又疑)

b、联系上文,为何会信?(王大伯充满信心)

c、联系下文,你能读好内心的“疑”吗?(指导朗读)因为是内心活动,所以只有冒号,没有引号。

4、冬季的一天,“我”的内心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板书“?”,而王大伯对此却是充满信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3小节,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5、“我”心中的疑团最终有没有解开?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手脑并用,练习提升

1、巩固课堂:练习书写生字。

2、延伸课外:关于语气词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求新

1、出示本课的四字词语填空,让学生将词语补充完整。

2、让学生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上节课所学内容。(即课文1-3小节的内容)

二、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走出冬季,让我们迈进春天,引读第4小节。

2、出示第4小节

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什么?(美、愉快、盼望)随机指其朗读对应内容。

3、转眼间,春去夏来,谁为我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出示第5小节)

(1)指名读文

(2)读读这个词(又惊又喜),这个词和将信将疑一样,将两种情感融合在了一个词语当中,联系上下文,你能读出这“惊”和“喜”背后的原因吗?

(3)学生汇报,随机指导其朗读相关语句。

A、第2、3句话:指导学生抓住“惊喜”,探究“啊”的多元读法。

B、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感情朗读。

(4)指名再读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点红“道理”,仅仅指桃树剪枝的道理吗?随机板书“增加”

(5)原来,剪枝的学问并不简单。现在,你能结合板书将你领悟到的“剪纸的学问”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深化主题,多元理解

1、很多时候,减少就是为了增加,在桃树的身上“增加”就是桃子(指板书“又大又多”),更多的时候,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

板书“”

2、出示“惜墨如金”

(1)生说字面理解。

(2)师补充其背后意蕴,与“减少是为了增加”的类似之处。

(3)从这个角度,再来阅读课文的第3小节,你认为要不要写这一小节呢?

(预设一:抓住“盼望”,情感的承上启下;预设二:时间的延续,植物生长必经的开花阶段,不可省略)板书“满心盼望”

(4)原来这小节有这么多的作用,看来,“减”要减掉没有用途的多余的东西,可不能盲目地减。

3、如果说“我”刚开始因疑惑而满心“?”,在经历这一个春天的满心盼望后,此刻就应该画上“!”,板书“!”

4、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读出此时的感受。

5、明白了剪枝的学问,如果换个角度,从“做学问”的角度再去读读课文,从文中的“我”身上,你又学到些什么呢?(预设:要学会发问,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6、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得到学问离不开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发现的眼、一个勤思的脑,就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指板书“?”),享受更多发现后的惊喜吧(指板书“!”)。

四、手脑并用,延伸拓展

1、巩固课堂:和文本有关的练习(选用《评价手册》《补充习题》)。

2、延伸课外:争做生活有心人(二选一)

(1)寻找生活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与同伴或家长分享。

(2)生活中还有很多学问等待我们去发现,你能例举一个生活中的学问吗?如果能简要说说发现的过程就更好了。

板书设计: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揭示课题后,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首先,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其次,引导自主学习,交流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让孩子们体验了“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怎么样是满怀好奇?又怎么样是一脸疑惑?怎么样是将信将疑?怎么样是又惊又喜?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心理变化的感觉,在课堂最后,进行了拓展思考的练习,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并且让学生明白:我们要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多学多问,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2、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我们人人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1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呢?2只呢?你是怎么算的?3只、4只、5只、6只......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你能将这个表格完成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手的只数

1

2

3

4

5

6

7

8

9

手指头的个数

指名上台补充表格.

二、问题探究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

1、5的乘法口诀编写

问:师指着第一格中的一只手提问,这只手上有多少个手指?

也就是()个(),怎样列乘法算式呢?(1*5)

问:指着第二格中的二只手提问,这两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也

就是()个()相加,怎样列乘法算式呢?(2*5)

师:3只、4只、5只手上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呢?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汇报,(汇报方式:例如:每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

么3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呢?也就是求3个5相加是多少,用乘法算

式3*5或5*3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5=154*5=205*5=25

6*5=307*5=358*5=40

9*5=45

师: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的应用,前人将这些算式改编出了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师:我们编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把两个乘数和积说出来,积是一位数的话加一个得字,积是两位数就直接说,这样是为了好记。

指名说口诀,师板书。

齐读5的乘法口诀。

师: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建立乘法口诀编写概念的第一课.所以这部分教师放慢步伐,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乘法意义入手写乘法算式了解算式间的递进关系拓展关系的应用编写5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这五步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了口诀的由来过程,编写方法以及如何记忆口诀,为后续学习其他的口诀奠定了基础。)

2、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师: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许多,老师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师:你还能编出其他的儿歌吗?

(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它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运用,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习惯,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丰富学生数学经验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6)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变形和六边形。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小树都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出示课件:春天的美丽景色:各种树木、花草,一些小鸟…)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小朋友出来踏青,看到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二、出示信息:

这三个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鸟有家,有的小鸟没有家,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鸟做鸟窝吧?

1、怎样来做这个长方体的鸟窝呢?

3、什么是长方形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5、把长方形折一折小结:长方形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面图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1、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鸟窝,怎么做呢?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1)用三角板量角,发现…

2)用直尺量四条边,发现…

4、小结:正方形是正方体的一个面,它是平面图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就给每条边起了共同的名字“边长”。

a)请你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对各种设计进行合理评价。

作业设计:在白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教学目标: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二、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小结:我们通常以“边”的数量给它命名,所以叫它“五边形”。

根据五边形的经验,学生都能说出这是“六边形”。

4、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两种平面图形,有五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五边形”;有六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六边形”。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7)

⒈一头牛大约重500千克,( )头牛重1吨。

⒉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小红跑了两圈共( )米,还差( )米就是1千米。

⒊把8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它的长度变成了( )分米。

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⑴1吨石头肯定比1000克棉花重。 ( ) ⑵一袋糖重500克。 ( )

⑶北京到天津约120米。 ( ) ⑷一根跳绳长20分米。 ( )

⑸苗苗的身高约130分米。 ( ) ⑹1600克-600=1吨。 ( )

⑹举重运动员能举起( )的杠铃。 ⒈10千克 ⒉10吨 ⒊100千克

⑺比3吨重300千克的是( )。 ⒈3300千克 ⒉33千克 ⒊2700千克

⒈画一条比1分米少4厘米的线段。 ⒉画一条长3厘米6毫米的线段。

⒈把每小时走的路和合适的交通方式用线连起来。

⒉重量和长度连线。

⒈一支铅笔原来长5厘米,用去7毫米,还剩多少毫米?

⒉工地上一共有7吨沙子,一辆大卡车运走了30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⒊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 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⑴ 小华从家到学校体育馆的路程比从学校到体育馆的路程远多少千米?

⑵小华从家以学校,走哪条路最近,是多少千米,请在图上把它标出来。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8)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9、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1、情境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故事中动物鲜明形象,令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着故事中动物的神态行动。同样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过自己记忆比较深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来完成今天的习作。教师启发学生收集课外的相关资料、素材,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也可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

1、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将习作要求理解透彻。

2、想一想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根据课本中的图画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在自己的脑子中进行构思。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回顾本单元的多种方法,自己整理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习作要求,并进行资料的收集省略。

说说你是如何保护动物的?

一、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二、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三、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3)哪些要略写?

四、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五、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1、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合理想象。

3、大胆的在小组发言,和同学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提自己的意见和看并从中学到有用的方法。

4、学生尝试写作。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拓宽明确写作的方法。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⑴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⑵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变化。

义务教材:在六年制八册安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没有单独安排数据的分析内容,对数据的分析是融入在统计图表的学习之中的。

课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安排在第一学段教学。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三、具体编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

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⑴例1。

①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的销售量进行统计,让学生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再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进货计划,体现了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

②出现了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由于这种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纵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

③在这个统计图中,仍然采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出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

⑵例2。

①通过一个复式统计表提供了某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②提供了一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以前学生所见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上,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同的。但在这两个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而第二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千克,其他每格表示2千克。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③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加强锻炼)。

⑶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是根据学校图书馆上周的借阅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并进行决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5题,是一个开放题,鼓励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

⑴例1。(着重教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①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使学生明确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②教材用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在这个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小明比小亮多收集4个,假如把小红的矿泉水瓶给小兰1个,把小明的矿泉水瓶给小亮2个,四个人的数量就相同了,即13个。

③教材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⑵例2。(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①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②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以前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八篇


如果您还不了解“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的话建议阅读一下本文,本报告仅供参考不代表实际情况一定如此。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点内容不被遗漏。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1

【单元学习内容】

学习本单元有关学校生活中用到的一些英语知识及整体感知26个字母。其中有8个三会单词:ruler, eraser, crayon, pencil, bag, pencil box, pen, book.两个对话中的主干句型:Hi!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单元学习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简单打招呼及描述自己的名字,如:“Hi! I’m from… My name’s…”等。

2、能提问他人的名字,如:“What’s your name?”等。

3、能听懂Let’s do中的一些指令,如:Open your pencil box.

4、会唱歌曲 and 。

二、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do, Let’s chant中的单词及字母,并能做到会听、说、读。

2、认读A、B部分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 do, Let’s chant等部分的内容并能够在教师指导和录音带的伴奏下完成听听做做和会吟唱等目标要求。

4、能完成Let’s check中的练习,了解Story time等部分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能做到见面与人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好学生。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创新。

3、文化目标:了解西方与中国名字的差异。

【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1、本单元重点有关生活中打招呼的一些英语知识。重点学习句型是:Hello./ Hi. Goodbye. /Bye. /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A、B部分的Let’s talk渗透了这几个新的句型,应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本单元中学生初次接触字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单元内容学情分析】

1、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尤其是通过实际生活来学习,让学生感知ruler, eraser, crayon, pencil, bag, pencil box, pen, book.而应当让学生在听录音学习过一两遍之后,并学会使用它们的单复数形式。

2、在接触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前,应当让孩子先对句型有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开学的情景让同学们之间进行打招呼,自然地引入新句型的学习,呈现新知。这样既有趣,又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新句型。在教学Let’s talk部分时,应当先进行整体呈现。让孩子像观看故事一样兴趣盎然地感受语言。在跟读、分角色练习等操练后,一定让孩子模拟情景表演一下对话的内容。

3、教师可利用书中提供的情景让学生编对话、表演,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情景练习、表演,或者让有能力的同学自己设置情景、编对话、进行操练和表演,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又检验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对话时,不

要求学生都必须按照课文内容表演,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针对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相应词汇进行替换。在扩展操练部分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创编对话和表演,真正让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对于字母部分,先让学生学会字母歌曲,整体感知26个字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 Let’s chant

第三课时:A Let’s sing Let’s find out

第四课时:B Let’s talk Let’s play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第六课时:B Start to read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 A Let's talk, Let's play,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

2.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Hello/Hi. I'm...

2. 教学难点:元音字母I在单词I、Bye、White 中的发音。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Warm up)

T: Hi, boys and girls. Look, what's this?

Ss: CD/VCD/DVD.

T: Cool. You're great!(做动作:竖大拇指表扬学生。)你们知道的英语知识真不少!Yes, it's a VCD. It's Magic English. (展示给学生看)

T: Do you like cartoon(动画片)?

Ss: Yes.

T: Let's watch it, then tell us 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

T: What can you see, boy?(Ask one student to answer.)

S1: 我看见有小飞侠、米老鼠、唐老鸭、阿拉丁……

S2: 我看见有Snow White和七个小矮人……

T: What can you hear, girl?

S3: 我听见米老鼠说:“Hello! I'm Mickey...”

S4: 我听见说:“Hello! Nice to meet you! ...”

2. 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⑴ T: Today, Miss Li will make some friends.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

Ss: Yes.

(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

T: Hello, I'm Cami (My English name). What's your name?(教师将手伸向该下学生,做出请他回答的手势。)

S1: Hello! I'm Wang Jiaqi.

T: Hello, Wang Jiaqi.(教师友好地与该学生握手)

S1: Hello, Cami. (对该学生进行奖励,将小贴画贴在该同学身上。教师也可以和她拥抱一下表示友好。)

T: I'm...(提醒并纠正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

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other students and greet them in the same way.

(2) 用介绍朋友的方式出示这节课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相貌和名字。

T: Now you have many friends. Do you want to make more friends?

Ss: Yes.

① 通过幻灯呈现本课人物 Sarah、Miss White、Mike和Wu Yifan的图片。

T: Hi, kids. Look, this is Sarah. This is Miss White. This is Mike and this is Wu Yifan. They are all my friends. (将名字带读几遍)

②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put on the headdresses of these characters: Sarah, Chen Jie, Mike, Miss White to practice "Hello! I'm ..."

③ The teacher takes out a headdress on which is Sarah. The teacher puts it on and says, "I'm Sarah." 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

T: Hello! I'm Sarah.

S7: Hello, Sarah!

T: Goodbye.

S7: Goodbye.

T: Hi, boys and girls. Is he cute?(师竖大拇指)

S7: Yes.

T: Yeah. I think so. Super!

⑶ 听录音来展示并跟读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 趣味操练(Practice)

⑴ 击鼓传花

教师先讲清规则:全班分为两大组,教师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教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就说Hello/Hi, I'm ...

⑵ 情景表演:表演A部分对话

教师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安排四人小组上台表演。

⑶ 学唱歌曲:Hello!

4. 任务实践(Task-based Teaching:Make friends.)

教师先讲清楚要求,必须用今天学的单词、句子“Hello!” “ Hi! I'm...”“Goodbye”等和你想交的朋友交流,交流成功请互换小贴画。让学生明确这是活动也是竞赛,看谁交的朋友多。(背景音乐:播放本单元歌曲:Hello!)

T: Well, kids. It's time to make friends. Listen carefully. It's a task and also a competition. Please make friends by using what we've learned today like "Hello! Hi! I'm... Goodbye! " Let's look, who can make the most friends. Try hard, everybody! Ready ---- Go!

5.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 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 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

6. 评价小结(Assessment and Summary)

数一数看谁身上的小贴画最多,谁就是今天的“小小外交官”。

T: Let's have a look, how many stickers have you got?

教学反思

虽然三年级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已经提前接受了英语教育,但对他们来说,本节课是他们的第一堂正式英语课,如何打好初学这一炮,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英语,我努力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 电教引趣。针对孩子们爱看动画的特点,我选用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经典迪士尼动画为人物主题的Magic English的相关内容引入,消除孩子们第一次上英语课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感到英语并不遥远,英语并不神秘,自已也能说点儿英语(如:VCD),既增添几分自信,更对英语产生好奇。

2. 游戏激趣。新授本课内容后,我开展了“击鼓传花”“情景表演”游戏环节。密集的鼓点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他们那种想让花在手中来又怕它到手中来的情景尤在眼前,没传到的暗自庆幸,接到花的也落落大方;情景表演也是可圈可点,虽然单稚,但孩子们兴致盎然,这不正是英语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在玩中学,在用中学吗?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3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2.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

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七律长征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1课时

老山界1课时

草1课时

《长征》节选2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长征事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种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身同感受,对长征能够起到思想上的理解与共鸣。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回顾、总结与展望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并明确任务:共同回首初一的学习听讲

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七年级中你语文学会了什么?七年级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展望新学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讨论:我期望中的八年级的语文学习。进入八年级,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与进步思考

2了解学生的需要与渴求交流

教学反思

共同走进初二语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明确任务

2巡回指导浏览课文、目录

3布置讨论:新的语文课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课本中的第几单元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你准备如何学习初二语文讨论

4边引导边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老师的要求和看法交流

教学反思

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级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成功与不足吗?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3.对于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你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和目标么?4.从别人的发言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都有哪些启发?自我反馈

2自我小结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课前学习: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复习《沁园春雪》,自我朗读《七律长征》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倾听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播放录像观看长征录像,了解历史

3范读全诗听教师朗诵全诗

4倾听、引导自主质疑,合作释疑

5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6教师指导朗诵学生试读

教学反思

二、掌握学习方法,品味诗歌画面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

1介绍“四字学习法”听讲

2巡回指导“译读悟诵”运用“四字学习法”,小组合作进一步精读课文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4创设问题情境: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听讲、思考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6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思考,讨论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反思

1播放录音听《七律长征》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读《长征》

2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学唱长征

教学反思

第3课时《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2.学习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词准确生动

3.巩固“四字学习法”和朗读技巧,在体验中加深学习方法的掌握。

课前学习:

自由朗读《长征组歌》两首,体验表达感情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新课:由《七律》导入复习《七律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过雪山草地》片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观看记录片段,体验革命豪情

3指名朗读自由阅读

4及时正音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

二、运用方法自学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问复习“”四字学习法回答问题复习

2巡回指导小组合作,用方法来自主学习

3组织交流、及时释疑质疑、赏析、交流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视频《长征组歌》观看欣赏视频,在音乐欣赏中回味歌词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给课文新建一个标题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创设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如何?想象思考

4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而且还没吃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一起来看一下。(引导到作品的描写和主题的把握)发表观点

5组织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二、理解分析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任务:根据课文完成红军爬山的简要行军图阅读课文,思考

2引导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的办法绘图、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句完成表格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三、播放视频,再度体验红军精神

课后学习:

摘抄、背诵文中的优美语段

第5课时《草》

学习目标:

1.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前学习:

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复习《一面》、《柳叶儿》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由《柳叶儿》导入,柳叶儿好吃吗?不好吃,作者为什么还觉得好吃?草好吗?文中的草能吃吗?不能吃,主席为什么还要吃?回顾、思考

2组织交流交流

3围绕文章的题目,请用几个含“草”的小标题来概括文意阅读课文,思考,交流

4组织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二、阅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中的疑难交流

2导入,请学生划出对阳光和副主席描写的语句阅读、勾画

3问题创设: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5作者通过描写展示了主席的哪些人格魅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6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副主席的伟大人格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讨论:结合《草》、《柳叶儿》,以“说吃草”为话题,说说你的看法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150左右的片断,主题不限

第6课时《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的剧本情节

2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

课堂学习:

一、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请学生分别用小标题概括文章的'四个场景阅读剧本,思考

2引导交流评价,注意事情的要素发表观点,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二、选择场景、创作剧本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课文节选了四个场景,哪个场景最使你感动,为什么?阅读、讨论、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组织志同道合的同学,准备下节课将它进行表演。小组的分工,进行选题

4巡回指导阅读课文,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剧本的再加工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小组进行表演的彩排,分工合作

第7课时《长征》节选

学习目标:

通过自身的表演,进一步体会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课前学习:

反复阅读课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彩排。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观看学生表演按小组分工合作表演各自的剧本

2引导学生合理的评价结合课文,从多个角度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3播放《长征》片断观看电视剧《长征》24集

4引导学生合理评价对比电视剧,进一步比较差距,反思自己的表演

教学反思

第8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网上学习《长征》

学习目的:

1.结合网页中的相关资源,进一步体会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能完成相关专题作业。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创新精神和群体合作能力。

课前学习:

搜集有关的长征的网址

网络教学环境: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长征》导入学生畅谈学过《长征》后的感受

2师生共读《长征》学生感情朗读《长征》

3明确任务: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长征,颂扬长征。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③你最佩服“长征人物”中的谁?为什么?明确任务

4巡视、指导上网搜索、下载、

5组织交流资料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查找的内容随机交流自己的收获

6教师总结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9课时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

学习目标:

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能够发挥自身特长主持大方自然。

课前学习;

搜集一部分名主持人的主持节目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引导自学”自学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

2交流谈自学体会

3播放视频观看央视“挑战主持人”或其他著名主持所主持的栏目

4引导、点拨结合电视加深主持人要求的体会,交流体会

5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同学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完成一次虚拟的节目主持,将串连词在班级交流

第10、11、12课时写作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学生自学自学“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写作指导口头完成习题二,口头讲述“一个有关我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准备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

第1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供参考题目:“一个有关我的故事”、或“我们班的新鲜事”等学生讨论自定也可以

2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3组织学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

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

第13课时

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4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黑龙江 马万茹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的主题为“人物风采”,所选文章涉及古今中外五位名人,《贝多芬传》(节选)向我们介绍了悲苦中“讴歌快乐”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面》记录了一名普通工人与文学大师鲁迅的一面之缘;《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介绍了为世界建筑史做出卓越贡献的美籍华人贝聿铭;《赵普》一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介绍中国古代一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宰相赵普;“诵读欣赏”选编了诗人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对他的无比思念。本单元所选文章,感人肺腑,荡气回肠,颇具艺术感染力。

五篇记录优秀人物的文章,立足于表现人物的风采,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杰出人物的思想、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学习时多诵读,读出感情,有些精彩的片断要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多体会平易的叙述中蕴含着的深刻内涵。走近这些人物,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生动、形象、细腻的语言,学习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手法。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与阅读教学的内容恰好吻合。建议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会贯通,有机结合。阅读为写作做必要的准备,写作进一步提升阅读水平。“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做一回小记者”。建议此次活动打通课内外界限,可以在校内进行,还可以走出课堂,选择最佳采访对象,明确采访主题。

贝多芬传(节选)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翻译作品,大多数学生对文中人物贝多芬了解不多,给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感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容,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导语 设计:

1.从课下搜集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人手,导入  课文。

2.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英雄》或《命运》的选段,师生交流感受后引入课文。

3.网上搜集维也纳音乐会上演粼第九交响曲》的盛况,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画外音:古之成大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贝多芬在“悲苦”中制造的快乐的人生。

二,、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感知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准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品味出作品的妙处。要求能读中悟,悟后读,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

1.借助工具书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渎全文,师生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2.师生共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可采用范读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歌颂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理想与命运抗争的气概及其高尚的道德情怀。

思考:

3.师生讨论、解疑。

三、师生共同研读精彩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5、7两段明确:

这两段文字分别写《第九交响曲》主题的深刻,乐曲表现形式的丰富以及这部巨作的巨大的影响力及感染力。作者的笔法细腻而传神,叙述、抒情、描写及议论浑然一体,层次清晰,气势磅礴。引导学生在独立品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挖掘这两段文字的深刻含义和精妙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可逐字逐句地赏读、感悟。

四、再读全文,第二次播放《第九交响曲》,休会交响曲中蕴含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并感受贝多芬的伟大人格及与命运的不屈抗争。

[教学设计B]

采用比较阅读法与音乐欣赏法相结合。

创意说明:通过对两篇同写贝多芬文章的品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加深对这位音乐巨人的伟大人格的认识与了解,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陶冶性情都有益处。另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更直观地体会伟人的情感,更全面地了解作品。

1.导语 可同上。

2.认真品读两文,说说两篇文章写作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体会两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

3.学习两文调动各感官描写音乐的方法,听一段乐曲,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写一篇小文章。字数可不限。

4.推荐比较阅读篇目:罗曼・罗兰的《不朽的贝多芬》。

不朽的贝多芬

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1927年3月26日)

[4] [5] [6]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5

庙滩镇小学 蒋小华

本部分学生学习的核心句型是I’m from ….课本通过新学期新学生与大家见面,学生之间做自我介绍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该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

教学目标是:1、听懂会说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I'm from America.;2、掌握 I'm from...句型.;3、认识美国 、加拿大、中国的国旗,并会介绍自己。重点句型是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I'm from the UK.难点是Welcome的发音。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的句型是学生身边的情况,新学年开始有转来的新生,教师通过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介绍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同时师伴随着鼓掌的手势说Welcome。师:I am from Miao Tian. Where are you from?引导生说I am from Miao Tian.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学习兴趣比较浓。学生通过模仿跟读很快会运用这个句型了。通过播放教学光盘理解句意,跟读教学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使得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操练时出示不同国家的国旗,教学USA ,UK, Canada, China学生兴趣很高,掌握得也比较好。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发挥了小学生爱说、善于表现的优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总的来说,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具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中熟练地掌握了新句型,使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并且能灵活自如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起来。

二、不足之处:由于小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有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句子太长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应把较长的句子采用逐词叠加的方式来进行教读,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学的内容。本节课教学中仍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虽然教学效果比较好,但我感觉在USA ,UK, Canada, China的呈现这一环节上形式有些单一,还不够吸引学生。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很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还有少数学生单词的形学生没记住,只会说,比如我说汉语学生说英语说的好,但让其单词和图片连线少数学生不会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单词卡片,让生认读,活动中再让生单词和图片匹配,再有要注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新颖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有的英语教学指令还不够简洁,有些只有个别优秀的学生才能听懂,为了使学生能明白,也只能把这些指令翻译成中文。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读懂Let’s read部分,并能判断短文后的句子是否正确。

2、能够理解C Str tie 的故事。

3、帮助学生建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并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

教学重点

理解句型:In China/the US, drivers drive n the …f the rad.

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车辆靠右行驶,在其他一些国家车辆靠左行驶,如英国,澳大利亚,新加波等。

教具准备

Z zip plicean的头饰,录音机和磁带等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Step 1 、热身(War-up )

(1)教师说口令:If u g b car , b bie r n ft, u ust watch traffic lights and nw the traffic rules. Red! ellw! green!学生听音做动作,“Stp! Wait! G!

(2) 教师说动作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交通灯的颜色。比如:wait –ellw stp—red g—green .学生之间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快!

step 2、预习(Preview)

教师举起左手,说:This is left hand. Shw e ur left hand! Then, shw e ur right hand.确定学生能够区分左右之后,请学生上台做动作:Turn left, turn right, turn bac.

step3、新课呈现(Presentatin)

Let’s read

(1)教师站在课前画好的分道线的右侧,往前走,边走边说:Nw I’ waling n the right side f the rad. I nw the traffic rules. D u thin s? 教师重复该句并板书:Wal n the right side f the rad.教师再沿路的左侧往前走,请一名学生描述:u are waling n the left side f the rad.教师板书句子:Wal n the left side f the rad.组织学生讨论:Which is right and which is wrng?

(2)教师接下来说:In different cuntries, traffic lights are the sae, but the traffic rules are different .请学生打开书本第九页,教师问: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 pictures? Which picture is abut China and the US? Which ne is abut England and Australia? 教师引导学生从短文中找出答案:….教师领读句子。

(3)学生阅读短文,完成文中的判断题。

(4)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Str tie

教师播放C str tie 的录音,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Where d Z and Zip want t g ? Hw d the g there?”

学生打开课本第十三页,教师提问:Wh dn’t the g b taxi? Wh des the plicean stp the? 学生读故事回答问题。

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故事,然后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

Step 4:巩固和延伸(Cnslidatin and extensin)

学生分组戴头饰表演A.B 部分的对话和C部分的故事。

完成本部分活动手册的配套练习。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单元围绕“谈论和比较不同的东西和事情”这个话题,进一步为学习用现在完成时描述事件而设计了相关的语言情境。Section A 1—2c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现象—如何给别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设计了听力活动、俩俩结对活动,从听、说角度训练了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并在Grammar Focus中进行了归纳总结。Section A3a—4所设计的活动,学生运用信息沟通的方法展开俩俩结对和小组活动,提供扩大词汇和训练核心句型的机会,运用自己的经验来谈论如何“送礼物”,进一步提高了交际技能。SectionB1Aa-2b边循环Section A中出现的语言目标,变介绍新的词汇。然后,设计了两个听力活动,分别从两个层面,从宏观到细节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比较不同的东西和事情。SectionB2c-4设计的活动,则通过听、说读与写的活动,谈论做宠物的动物,对学生谈论和比较不同的东西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训练,首先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补充阅读文章告诉我们,由于北京深奥成功,全国又掀起了一场学习英语的热潮,文章以一句问句作为标题,给我们提出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唱英语歌。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单元重点词汇:suggestion comment album guy spider mouse hamster turtle child pig advantage disadvantage rabbit company present bench stage winner Spokesperson progress statement

本单元重点句型: (1)What should I get sb? (2)Why don’get /buy sb.sth.?

(3)What/How about sth.? (4)It’s / They’re too +adj (5) Present perfect tense^(6)掌握如何表达给别人买什么礼物。掌握如何建议为别人买礼物的表达方法。掌握如何比较物品的质量。通过学习如何赠送礼物,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采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首先把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即学习掌握“送礼物”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老师提供为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主动的学习状态,产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同时通过听力训练为主;第三课时集中词汇教学;第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询问为别人买什么礼物以及提出建议别人应该买什么礼物,达到了解、关心别人的目的,以此增进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What should I get sb? (2)Why don’get /buy sb.sth.? (3)What/How about sth.?

(4)It’s / They’re too +adj (5) Present perfect tense

2、难点 (1)too +adj.意为“太……” (2)adj.+enough 意为“足够……”

四、教学关键

A.重点词汇名词:suggestion comment album guy spider mouse hamster turtle child pig advantage disadvantage rabbit company present bench stage winner

Spokesperson progress statement

动词:receive choose open enter encourage suggest drive

形容词:personal special pot-bellied trendy perfect clean asleep native modest earlier interested 词组:fall asleep, give away, hear of, an interest in, make friends with

B.语言结构 What should I get my sister? Why don’t you get a camera? That’s too expensive.

How about a watch? That’s too personal. Why don’t you buy a scarf?

That’s not interesting enough. What should l get Lisa? How about a CD?

No,that’s too cheap. What’s the best present you have ever received?

C:语言功能。Compare qualities

五、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根据《英语课标》和本单元教材内容,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将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任务链,尽量使学生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形成语言能力,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通过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听说读写法,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篇8

第 一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s learn.本部分主要学习认读pear,apple,orange,banana 这些单词。要求学生能听懂、辨认图片中所学的水果及书写形式。并利用课文提供的场景和动作呈现句型,以加深学生对Doyoulike ?? Yes,Ido....的理解。

's chant.本部分要求学生能根据指令唱读。

重点:学习认读pear,apple,orange,banana 这些单词

难点: 利用课文提供的场景和动作呈现句型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apple,pear,orange,banana的实物、图片、单词卡片。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歌曲“Let's have a fruit-picnic today”,学生一起拍手演唱

(2)游戏:找一找,拍一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游戏:Guessing game;教师拿出一个篮子让学生猜里面装有哪些水果复习PartA学过的单词,引出新单词apple,pear,orange,banana。教师把图片挂在黑板上,示范后,全班齐读。

(2)教师出示四张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并让学生小组讨论配对单词卡和图片。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配对。

(3)巩固新词活动,进行单词接龙游戏。

(4)教师创设情境,引出Doyoulike pears?Yes,I do。并带读(教师配上表情和动作)操练句型.学生听Let's learn的录音,一边听,一边指着书上相应的图,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替换不同的水果单词。

(5)让学生一边听Let's chant的录音,一边跟读。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选词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各派一个选手,教师说四个新词中的一个,选手跑步,快速在讲台上找到所说词的词卡,并举起词卡大声读出单词,谁先完成即为胜利者,可为本组赢得一分。

目标检测 教师考察部分学生的单词掌握 目标达成情况

作业布置

1、听录音,仿读句子。

2、将所学的有关水果,做成英语图片单词卡送给家长。

板书设计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Pear,apple,orange,banana

帖图片

相关推荐

  •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句子Ittastesgood...
    2023-09-25 阅读全文
  • 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我们认为“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您也看看吧,阅读一篇好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赶快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2024-07-01 阅读全文
  • 三年级下侧单元教学计划(合集八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下侧单元教学计划 篇1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2025-01-04 阅读全文
  •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内容九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篇名为“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的文章,如果您对此文有兴趣请不妨收藏下来!...
    2024-04-19 阅读全文
  •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集锦九篇) 作文与我们的日常学习密切相关,作文可以有效转化我们的情感表达,精彩的作文通常是语言简洁、思路清晰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可以借鉴的作文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我今天要写一写我慈祥的母亲。今天,是星期三。晚上,为了...
    2023-09-16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句子Ittastesgood...

2023-09-25 阅读全文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我们认为“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案”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您也看看吧,阅读一篇好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赶快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2024-07-01 阅读全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下侧单元教学计划 篇1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2025-01-04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篇名为“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的文章,如果您对此文有兴趣请不妨收藏下来!...

2024-04-19 阅读全文

作文与我们的日常学习密切相关,作文可以有效转化我们的情感表达,精彩的作文通常是语言简洁、思路清晰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可以借鉴的作文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我今天要写一写我慈祥的母亲。今天,是星期三。晚上,为了...

2023-09-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