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孔融让梨有感(通用4篇)
发布时间:2023-01-25 孔融让梨有感上班族的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书写文档来进行交流,为了节省时间,不妨在网上查找类似范文,范文本质上是带有规范性、示范性的一种文体。怎么整理一篇优秀的范文呢?经过收集,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献上看孔融让梨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孔融让梨有感 篇1
今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兴味盎然地看了起来,从中知道了咱们我国许多具有优异美德的故事。
其间让我形象最深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首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妈妈买回来一些大大的美滋滋、水灵灵的梨,洗的干干净净后让孔融分给他的哥哥和姐妹们,而孔融却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妈妈非常不明,“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说:“夫子说过,不论做什么工作,首要应该想到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给他们吃吧!”妈妈听了之后,急速点了允许,说:“你真是一个明理的好孩子,妈妈真为你感到自豪。”
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怀他人,令我万分敬仰。现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作为掌上明珠,非常的宠爱,所以孩子底子不知道关怀父母,关怀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其实我也犯过这样的错。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翻开,“咕噜,咕噜”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父母下班回来,翻开冰箱看见果汁没有了就问我,我说“全喝完了!”父母没说什么,可是我感到非常内疚!
我从孔融身上学到了关怀他人的优异品质,我也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了很多的过错,我一定要改正这些过错,
我真的很期望所用像我相同犯过这种过错的同学,都能像我相同,知错就改,做一个明理的好孩子。
看孔融让梨有感 篇2
一天,我在弟弟的书柜中看到了《孔融让梨》这本书,便很感兴趣的看了起来。文中写道: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盆梨子,叫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要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梨当然应该让给他吃,弟弟又比我小,我做哥哥也应该给他吃大梨,父亲和母亲又是长辈,也应该吃大梨,我理所应当吃小梨。”父母听了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读完之后,一种钦佩之感涌了上了,在我心中油然而起。我想: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么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实在令我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这种简单的话语,却蕴含了尊老爱幼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是我们所模范的对象,他的故事家喻户晓。比起孔融,想想自己四岁的时候,和孔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天,一个地啊。孔融四岁时已经这么懂事了,而我才刚开始懂事。一件事在我脑海中飘荡着。我那时也是四岁,妈妈正在看电视剧,我一把就把遥控器抢过来了,换成了动画片。妈妈有点想把遥控器抢回去,但又不敢似的。那时还没有电脑,电视里动画片天天都可以放,而电视剧却一集一集的放着,也不会重播。妈妈一直都在追这部剧,从第一集一直追到现在,由于对我的宠爱,妈妈便默默地走开了。如果让我回到当初,我一定会把电视让给妈妈的。因为我现在明白了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有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修养。尊老爱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有发生,比如:公交车上要让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们和瘦弱幼小的小朋友们座位……
让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吧!让社会充满温馨与和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看孔融让梨有感 篇3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家人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星期三的早上,学校按惯例这一天为我们提供的早餐是两个面包和一盒250毫升的牛奶,老师的早餐也和我们的分在一起。当值日生把我们班上的早餐抬回教室时,老师还没到教室,同学们自觉排着队依次领取早餐,领到早餐的同学都津津有味地喝着牛奶吃着面包。当时我排在队伍的最后面,终于轮到我了,这时我发现牛奶箱里只剩下两盒牛奶了,如果我拿了一盒,语文数学两位老师中就有一人没有牛奶喝,我不拿,牛奶那香甜的味道又是我最喜欢的。怎么办呢?这时我眼中浮现了老师为我们讲课时声音沙哑的情景,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我拿起两个面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掏出书包中自己带来的矿泉水,一边吃包一边喝矿泉水,我吃得津津有味,面包和矿泉水也是那样的香甜。孔融能让梨,我也能让牛奶。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发新的数学作业本,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到讲台前领取新作业本,当作业本发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停了下来,原来老师发现夹在中间的一本,封面上有一个小洞,还有一条皱皱的折痕,这时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说:作业本的本数刚够,这本又有点小问题,怎么办呢?说完,老师举起了那本有问题的数学本,拿到新本子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在本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听老师这么一说,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还没领到新本子,这时我又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举起小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你手上的本子。老师听我这么一说,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走向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本子,教室里的掌声更响了,我美滋滋的回到了座位上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可
看孔融让梨有感 篇4
谦让之美在于人能更好地溶于自然。我们对植物要有谦让精神,不能乱砍树,乱采花,破坏生态平衡。如果乱砍树,森林会逐渐减少,土地会逐渐沙漠化。目前,在北京一带,由于树木逐渐减少,沙尘暴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是人对植物没有谦让精神的结果。我们对动物也要有谦让精神。现在,大街上的流浪猫、狗变多了,墙角、路边很容易能见到它们可怜的身影。我们在菜市场上能听到青蛙悲哀的叫,鹅发出的痛苦的长鸣。我们在超市里,随处能看到用动物皮毛做成的衣服、鞋子这些都是人对动物不谦让的现象。假如我们能保护植物,关爱动物,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那么我们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回报: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中幸福地生活。yjs21.coM
谦让之美在于人与人之间能相处得更加愉快。我们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乘公共汽车时,如果你看到老人、抱小孩的阿姨,或者是孕妇时,一定要记得绘他们让座,这是谦让的表现。我们要学会宽容。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打架之类的事情发生,那是不宽容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退后一小步,多为他们着想一下,就不会发生打架之类的事情了。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美德。几千年前的孔融能把谦让做得这么好,作为现代的我们来说,更应该把这种美德很好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读《孔融让梨》有感范文五
今天,我做完作业后,闲得无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孔融让梨》这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孔融让梨的感悟通用
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撰写不同的文章,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不妨静下来上看看别人的范文怎么写。范文真正的有用之处在于其逻辑,写范文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幼儿教师教育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孔融让梨的感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1)
谦让是我国传统的礼仪。前不久,我看了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孔融,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语。孔融4岁时,一日,父亲给他和他的哥哥买了一些香梨,父亲给他了一个最大的香梨,可是,他却拿了一。最小的香梨,父亲看了非常惊喜、高兴。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上街去玩,我们乘上了车,坐到了位子上,第2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车了,老奶奶没有位子,只能站着,第3站,一些人下车了,老奶奶刚要坐下,一群年轻人跑过来,把老奶奶推开,自己坐下,老奶奶差点儿摔倒,看到着一幕,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拉了拉姐姐的衣角,轻轻地说道:“姐姐把我们的位子,让给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你看她没有位子坐,多可怜呀!”
“妹妹难道你想站着,不想坐着吗?”姐姐疑惑的问道“不是的,姐姐你想呀!孔融4岁能让梨,我现在是10岁,你现在16岁,难道我们这些都不懂吗?我们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这样也算助人为乐呀!”我认真地说道。“妹妹,妹妹你说的太有理了,让我实在太佩服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让座吧!”“OK。”我回答到,说着我把老奶奶搀扶了过来,又让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眯眯地连声说:“谢谢,谢谢呀!”“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站着,偷偷的看着老奶奶,老奶奶舒服的做在凳子上,我偷偷地笑了。
孔融4岁都会让梨了,作为我们一定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学会谦让的小学生!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2)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就是一位客人来串门,带来了一蓝鸭梨,让孔融先拿一个,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鸭梨,客人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爸爸回来后,连夸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可不可以做像孔融一样懂得谦让的人呢?我们也要做像孔融一样的好孩子,这样,在以后搏击商海时懂的谦让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两家同类大企业,都是有能力一些承受打击的那种,这两家企业是拼个你死我活好呢?还是各挣各的钱好呢?当然是各挣各的钱好。如果两家企业选择拼个你死我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但是,你要看对方在你让他之后是否得寸进尺,要是他得了便宜卖乖你就要打击他了,谦让也是要有限度的。
我们要做一个会谦让的好孩子,但是不能谦让过头。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3)
谦让之美在于人能更好地溶于自然。我们对植物要有谦让精神,不能乱砍树,乱采花,破坏生态平衡。如果乱砍树,森林会逐渐减少,土地会逐渐沙漠化。目前,在北京一带,由于树木逐渐减少,沙尘暴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是人对植物没有谦让精神的结果。我们对动物也要有谦让精神。现在,大街上的流浪猫、狗变多了,墙角、路边很容易能见到它们可怜的身影。我们在菜市场上能听到青蛙悲哀的叫,鹅发出的痛苦的长鸣。我们在超市里,随处能看到用动物皮毛做成的衣服、鞋子这些都是人对动物不谦让的现象。假如我们能保护植物,关爱动物,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那么我们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回报: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中幸福地生活。
谦让之美在于人与人之间能相处得更加愉快。我们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乘公共汽车时,如果你看到老人、抱小孩的阿姨,或者是孕妇时,一定要记得绘他们让座,这是谦让的表现。我们要学会宽容。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打架之类的事情发生,那是不宽容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退后一小步,多为他们着想一下,就不会发生打架之类的事情了。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美德。几千年前的孔融能把谦让做得这么好,作为现代的我们来说,更应该把这种美德很好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读《孔融让梨》有感范文五
今天,我做完作业后,闲得无聊,便拿起《美德故事》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孔融让梨》这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4)
一天,我在读《三字经》,当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这章节里有一段关于“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来吃,而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吃了起来。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哥哥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样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想到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妈妈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我看了看钟快7点了,糟糕!我爱看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于是,我连忙拿起遥控器换了台,爸爸妈妈见了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还生气得跑回房间,不理他们。还有一次,我的表妹和阿姨来我家玩,妈妈端上来一盘水果,我见了连忙拿起一个最大苹果就大口地吃了起来。妈妈见了,很生气地对我说:“你这孩子真不懂礼貌,你应该把大的苹果让给妹妹,你怎么反而把大苹果自已先吃了呢?”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和四岁的孔融相比,真是羞愧极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我应该学习孔融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让我想到,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学会谦让别人,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5)
一天,我在弟弟的书柜中看到了《孔融让梨》这本书,便很感兴趣的看了起来。文中写道: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盆梨子,叫孔融先拿,而孔融却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要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梨当然应该让给他吃,弟弟又比我小,我做哥哥也应该给他吃大梨,父亲和母亲又是长辈,也应该吃大梨,我理所应当吃小梨。”父母听了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读完之后,一种钦佩之感涌了上了,在我心中油然而起。我想: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么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打动了我,实在令我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这种简单的话语,却蕴含了尊老爱幼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是我们所模范的对象,他的故事家喻户晓。比起孔融,想想自己四岁的时候,和孔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天,一个地啊。孔融四岁时已经这么懂事了,而我才刚开始懂事。一件事在我脑海中飘荡着。我那时也是四岁,妈妈正在看电视剧,我一把就把遥控器抢过来了,换成了动画片。妈妈有点想把遥控器抢回去,但又不敢似的。那时还没有电脑,电视里动画片天天都可以放,而电视剧却一集一集的放着,也不会重播。妈妈一直都在追这部剧,从第一集一直追到现在,由于对我的宠爱,妈妈便默默地走开了。如果让我回到当初,我一定会把电视让给妈妈的。因为我现在明白了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有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修养。尊老爱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有发生,比如:公交车上要让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们和瘦弱幼小的小朋友们座位……
让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吧!让社会充满温馨与和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6)
今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兴味盎然地看了起来,从中知道了咱们我国许多具有优异美德的故事。
其间让我形象最深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首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妈妈买回来一些大大的美滋滋、水灵灵的梨,洗的干干净净后让孔融分给他的哥哥和姐妹们,而孔融却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妈妈非常不明,“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说:“夫子说过,不论做什么工作,首要应该想到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给他们吃吧!”妈妈听了之后,急速点了允许,说:“你真是一个明理的好孩子,妈妈真为你感到自豪。”
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怀他人,令我万分敬仰。现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作为掌上明珠,非常的宠爱,所以孩子底子不知道关怀父母,关怀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其实我也犯过这样的错。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翻开,“咕噜,咕噜”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父母下班回来,翻开冰箱看见果汁没有了就问我,我说“全喝完了!”父母没说什么,可是我感到非常内疚!
我从孔融身上学到了关怀他人的优异品质,我也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了很多的过错,我一定要改正这些过错,
我真的很期望所用像我相同犯过这种过错的同学,都能像我相同,知错就改,做一个明理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7)
孔融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听见过这个名字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说了:“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翻译成现代文是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故事虽很简短,但是却体现出了4岁的孔融的道德素养。现在,人们经常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们要谦让有礼仪。
说到谦让有礼仪,就想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谦让,是人文举止中最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素养。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我身上所发生的一件事。
二年级凭七彩星,我和我的最要好的朋友丁叙源同时被选上劳动七彩星,但由于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所以必须在我和丁遥(丁叙源的曾用名)这两个人里面删掉一个。七彩星可是一个荣誉啊!我们俩哪舍得放弃,我们边上楼梯边说:“删掉你!”“应该删掉你!”就这样耍嘴皮子。其实在争斗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应该让着丁遥一点啊,我毕竟比他大,和一个比我小的人争,实在是不好吧。到达我们的二(3)班后,吴老师看看我们俩个,问:“你们两个人谁放弃奈?”我挺身而出,对吴老师说:“那……还是我放弃……。“吴老师笑着点点头,说:”也好,你比丁遥要大几个月呢,你做的很好。“在一旁的丁叙源也很疑惑的看我。不知我为何让出名额。事后,吴老师让下一次七彩星评比在上,但我却一直没等到,吴老师忘了……不过我还是要为我做出的事自豪!对么?
记住做一个学会谦让的人,做完这件事后,你一定不会后悔!
孔融让梨的感悟(篇8)
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辉煌历史中,自有不少带给中华文化一股清流的人,他们就如那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文化历程。我就是从汉朝经典《孔融让梨》故事中受到启发,让我长大!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大家都对他尊老爱幼的精神赞叹不已。是的,我知道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可便是这样一个故事使我长大。
犹记得三年级时,我们家迎来了一位可爱的小生命我的妹妹。当一家人都在欢呼新生命到来的时候,我却恰恰相反,害怕妹妹到来,她一出生就好像得到了所有人的呵护,抢走了爸爸妈妈以及身边所有人对我的所有爱。我的世界完全改变了,妈妈整天围着妹妹转,似乎忘了我的存在;爸爸也在匆匆接我回家的路上电话不断,没有一个人关心我似的,那时候的我,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经常又哭又闹、自私自利,一有机会就把妹妹弄哭,仿佛只有听到妹妹的哭声才能消除我心中的怨气,才能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想让他们从对妹妹的呵护转移到对我的关心上。爸爸妈妈开始觉得我是无理取闹,经常对我进行教育,说什么:妹妹还小,我们都要呵护她。可我就是不听,学习成绩一度下滑
直到有一天,我在翻书的时候看见了小时候读过的《孔融让梨》这篇文章,顿时勾起了我的思绪: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梨让给比自己大的人,比自己小的人,尊老爱幼,而我在面对刚出生的小生命我的小妹妹时我都做了什么羞愧难当!我看着这文章中的每一个字,心中犹如针扎,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改变从熟读经典开始,现在的我用爸爸的话说,犹如换了一个人:对长辈有礼貌,呵护妹妹,懂得理解父母,经常帮助做家务照看妹妹,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从《孔融让梨》经典故事中受益非浅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好!
最新读《孔融让梨》有感700字通用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读《孔融让梨》有感”。
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遇上要写文档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到范文模板了。范文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下相同的错误,这篇文章有值得参考的范文吗?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读《孔融让梨》有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读《孔融让梨》有感 篇1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家人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星期三的早上,学校按惯例这一天为我们提供的早餐是两个面包和一盒250毫升的牛奶,老师的早餐也和我们的分在一起。当值日生把我们班上的早餐抬回教室时,老师还没到教室,同学们自觉排着队依次领取早餐,领到早餐的同学都津津有味地喝着牛奶吃着面包。当时我排在队伍的最后面,终于轮到我了,这时我发现牛奶箱里只剩下两盒牛奶了,如果我拿了一盒,语文数学两位老师中就有一人没有牛奶喝,我不拿,牛奶那香甜的味道又是我最喜欢的。怎么办呢?这时我眼中浮现了老师为我们讲课时声音沙哑的情景,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我拿起两个面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掏出书包中自己带来的矿泉水,一边吃包一边喝矿泉水,我吃得津津有味,面包和矿泉水也是那样的香甜。孔融能让梨,我也能让牛奶。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发新的数学作业本,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到讲台前领取新作业本,当作业本发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停了下来,原来老师发现夹在中间的一本,封面上有一个小洞,还有一条皱皱的折痕,这时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说:作业本的本数刚够,这本又有点小问题,怎么办呢?说完,老师举起了那本有问题的数学本,拿到新本子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在本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听老师这么一说,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还没领到新本子,这时我又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举起小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你手上的本子。老师听我这么一说,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走向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本子,教室里的掌声更响了,我美滋滋的回到了座位上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可
读《孔融让梨》有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在汉朝一个4岁的小孩,在祖父六十大寿的时候,父亲让他分梨子,他按照长幼的顺序分了梨子,留给自己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分给自己最小的“孔融说:”树有高低,人有老小,尊敬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后来父亲又让他分梨子给兄弟们,他还是分给自己最小的,把大的分给哥哥和弟弟,他觉得弟弟小应该让着他。
一个四岁的小孩,这么懂事、聪明,尊老爱幼,是多么伟大的美德。他的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重,有时是一种宽容,有时是一种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向他学习,x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他们,坐公交车时要主动让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看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没读懂意思。今天,我终于把这个故事深一层的意思读懂了。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在他四岁时,就已经很有教养了。一天,邻居给孔融家送来了一盘梨,孔融的兄弟姐妹们一哄而上,争抢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却站在一旁,没有去抢。这里写出了孔融很懂事,会谦让兄弟姐妹,让他们先挑选,自己才拿剩下来的吃。
父亲见到乱哄哄的场面,十分生气,让站在一旁的孔融给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两个大的分给了父亲,母亲,然后把好的依次分给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个留给自己。父亲问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着他,所以我就挑了个最小的。”父亲很满意,还夸奖孔融谦恭礼让呢。这里,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长大后,做了北海太守。他为人宽厚仁慈,广交朋友,善待有学问的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让梨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还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从孔融的成长,我也懂得了小时候不但要学习文化,还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长大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材。
这一遍看完后,我懂得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学会谦让,我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社会和谐,我们的社会就是文明社会;社会文明了,经济就会腾飞,我们的生活也就会更加美好。
读《孔融让梨》有感 篇3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
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有人送给了他家一筐梨,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这里,我感到很惭愧。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有好吃的零食的时候,总希望自己比哥哥吃的多,经常为了少吃一点点和哥哥生闷气。但是从现在起,我决定向小孔融学习,“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要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看到爸爸哥哥喜欢吃的菜,我也帮他们往碗里夹,得到好吃的好玩让哥哥先选。想象着他们笑着对我说:“谢谢!”的时候,我心里是甜甜的。
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七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读《孔融让梨》有感 篇4
《孔融让梨之后》我没有读过,不知写的是什么,但从这篇读后感的片言只字中隐约感觉到,似乎写了“孔融让梨之后,为了保持谦让的名节,把什么都让了出去”?我不知道小作者对原文的解读是否准确,所以要评价这一篇读后感就有点麻烦,只能就习作本身谈一谈。
这篇习作有观点,但是观点有些杂乱,作为一篇读后感,缺少一点章法。读后感作为一种文体考察,一般需要抓住一点,集中表达,由一点进行联想和推理,联系生活或知识点来写。当然如果是自己写的随想,写着玩玩,不用被考察的,就无所谓了。
习作观点本身值得推敲,至少从小作者的言语中,我看到了一对矛盾:到底是孔融主动谦让,还是身边的人逼着他谦让?这显然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大约也是此文观点杂乱的原因。
同时提个醒儿:写读后感,建议不要选择这种文章。这类文章,通常是借已有典故进行再创造,多为借古讽今,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不知小作者看的这一篇是不是),这种批判形式需要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体会和认识基础上,才能够领会其深意,所以并不适宜小学生阅读。不过,如果是童话题材,借典故创造了新的童话故事,到另当别论了。
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4篇
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产生新的看法,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阅读之后,经过自己理解后的文字就是心得体会,以下的内容“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是我们特意为您准备的,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篇1)
中国集邮总公司专门配合今年”六一“发行的《孔融让梨》邮票,设计推出一款爱心邮册。该套邮票由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闻鸡起舞、曹冲称象、铁杵磨针、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8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组成,宣扬谦逊、智慧、好学、坚韧、互助、爱国的优秀品质,让全国的青少年认识并牢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和谐社会风尚。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孔融:”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我经常和表弟为了一盘好菜,争得面红耳赤。都想自己能多吃一些,根本没有考虑别人。我觉得自己和孔融相比,太自私了。以后,要像孔融那样,知道尊敬兄长。他的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中华民族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济药。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谐,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篇2)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许多古人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在孔融孔文举身上就体现出来了。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父亲让孔融分梨,结果孔融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什么你自己拿最小的梨呢?”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最小,我应该让他。”
后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都说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家长们也经商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我们平时做到谦让了吗?如果爸爸妈妈让我们分梨的话,我们会给自己留个最小的吗?估计大多数孩子不会吧?我们看了这个故事后,会怎么做呢?
我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副情景,一个老奶奶慢慢的走上了车,爱心座位被几个年轻小伙子占了,看见老奶奶上车,有的拿出手机玩,有的装作睡觉,没有人给老奶奶让座。真是太自私了,太不懂谦让了。
想一想平时,我们有的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去抢座位,有的人在学校发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是抢在前面,生怕自己拿不到,有的人看到排队很长,就会挤到前面去插队。这些行为都是不谦让的行为。所以,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谦让的人吧。
有人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我觉得谦让也会让人感觉快乐!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快乐吧!
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篇3)
20xx年01月03日 《孔融让梨》读后感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就是一位客人来串门,带来了一蓝鸭梨,让孔融先拿一个,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鸭梨,客人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爸爸回来后,连夸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可不可以做像孔融一样懂得谦让的人呢?我们也要做像孔融一样的好孩子,这样,在以后搏击商海时懂的谦让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两家同类大企业,都是有能力一些承受打击的那种,这两家企业是拼个你死我活好呢?还是各挣各的钱好呢?当然是各挣各的钱好。如果两家企业选择拼个你死我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但是,你要看对方在你让他之后是否得寸进尺,要是他得了便宜卖乖你就要打击他了,谦让也是要有限度的。
我们要做一个会谦让的好孩子,但是不能谦让过头。
我自己感觉这篇作文写得有点远。妈妈说有点不好说,看老师怎么评吧。
老师的评语: 如果是你自己写的,那就很好!
孔融让梨读书心得精选(篇4)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但是从现在起,我决定向小孔融学习,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爸爸从上海回来带一大推零食回来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我表姐十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黄浩洋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浩洋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已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已经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