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会唱歌的线》课件

发布时间:2022-02-02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活动准备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 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屈;老.师教;案网"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会唱歌的车》课件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比较数种常见车辆,发现它们明显的不同。

2、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车,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各种特殊车辆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辨听车的声音,引出特殊车辆

1、听听是什么声音?(喇叭声)

今天开来了许多不同的汽车,你们想认识吗?

2、那我们就做一个听声音猜汽车的游戏。"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猜对了,汽车会开来的;猜错了就没有汽车,想玩吗?听仔细了……

3、听声音猜汽车。幼儿猜对了,出示车辆。

消防车:

1、它有什么特殊本领?

2、消防车在灭火的时候,水是从哪里来的?

3、为什么消防车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处?

4、为什么消防车的身上涂上红色?

救护车:

1、救护车有什么本领?

2、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

3、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

洒水车:

1、为什么马路上需要洒水车?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洒水车?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屈;老.师"水藏在哪里?怎样撒水?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

二、特殊车辆大换班

1、着火了--迅速赶到的是洒水车。

讨论:洒水车也有水,为什么不能救火?

2、受伤了--迅速赶到的是消防车

讨论:消防车为什么不能救人?

3、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升高,谁能来降温?

三、寻找会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种车:我们都是特殊的车辆,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都会"唱歌",可是我们还想多交一些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车?你们还见过哪些特殊的车呢?

2、幼儿介绍,演示。

活动反思:

当今幼儿每天生活在大千世界对各种事物极其好奇,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会使我们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主要通过幼儿教感兴趣的动画形式让幼儿了解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不同声音并掌握遇到紧急事情应该拨打什么号码。在演示课件活动中通过用语音、动画故事及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将三种特种车展示给孩子。其画面色彩鲜艳,所配音乐节奏明快,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动物形象生动活泼、特种车及警笛声鲜明逼真,解说清晰、极富感染力,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在幼儿欣赏故事期间,当看到两只坏老鼠由于偷不到粮食,将熊大叔保管的粮仓点燃时,幼儿紧张得个个瞪大双眼,教室中鸦雀无声,当看到被树上的小猴子发现。小猴子通过拨打110、120、119三个电话号码,分别叫来了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从而抓住了坏老鼠、救出了仓库管理员熊大叔、熄灭了大火,保住了粮仓时,幼儿长长地舒了口气,真正感到了这个故事带给幼儿的震撼。活动的最后又设立了思考问题,利用三种特种车的图片、拨打三个电话号码以及现场应急图片进行提问,再一次复习巩固三种车的名称、用途、发出的声音并记住三个电话号码,使整个活动进一步得到升华。他评小一班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的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他们喜欢的动画手段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活动中,使孩子们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动画在眼前。故事情节有趣生动,音乐逼真。孩子们很喜欢。嘟嘟熊虽然没有看到这节教学活动,但马老师的课件的确很棒课件贯穿于整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三个特殊号码。并能准确说出来这个活动在整体设计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故事情节及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使孩子们仿佛融入了情节的发展当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在看看、听听、玩玩中增长经验,同时,活动的选材贴近于幼儿生活,也正是幼儿所需要的,为此他们能够在主动学习中参与活动。冰琪琳提一点个人的建议就是,小班孩子对于车的外形和车发出的声音更感兴趣,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直观到形象,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不必急于让幼儿记住三个号码,首先能从这两个特征上区分三种车即可,可在延伸等活动中逐渐区分三个号码。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唱歌的线》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活动准备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 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屈;老.师教;案网"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 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 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会变的水》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2. 激发幼儿对水的变化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幼儿在家里冰箱做过结冰的实验;酒精炉、烧水的壶或其他容器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回忆水变冰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把水变成冰的。教师小结:水在0℃以下会结冰。

2. 幼儿操作实验,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① 激发幼儿讨论水遇热会发生什么变化。介绍操作材料及用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水在加热后发生的变化。

② 提问: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水气是从哪里来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水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到哪里去了?(飘散到空气中去了。)

3. 引导幼儿讨论并实验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③ 提问:我们能不能让水蒸气变成水?(让幼儿把冷的物体放在水蒸气上,观察蒸汽凝结成的小水珠;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感受手的潮湿。)

④ 小结:水冷了就会变成冰,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冷了又会变成水。

4. 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家用较扁的盆里放满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水的变化。(水变少了,水在常温下会蒸发成气体。)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会变的蚕》课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蚕宝宝长大及结茧的过程。

2.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蚕宝宝生长过程的 PPT。

2.熟蚕的照片和图片,录像,纸和笔。

3.蚕茧几个。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提问:

最近,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它们是谁呢?那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

这是小朋友画得蚕宝宝,它和你们讲得一样吗?

(1)现在的蚕宝宝还吃桑叶吗?不吃桑叶的蚕宝宝叫什么名字?

(2)蚕宝宝刚来时是什么样子?你们是怎样喂养的?

(3)从蚁蚕到熟蚕它们是怎样长大的?请你们边看录象边商量,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蚁蚕到熟蚕的生长过程

3、幼儿分组画画。

4、蚕宝宝结茧。

(1)这些蚕宝宝长大后会干什么?它们是怎样结茧的?是不是这样呢?

(2)幼儿看录像。

提问:

蚕宝宝结茧要几天时间?“本文来源:屈,老;师”当你看到蚕宝宝结茧这么辛苦,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学看,学了以后感觉怎样?

5、蚕宝宝吐了丝,接了茧,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6、出示茧。

(1)茧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丝前的熟蚕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老师总结:蚕宝宝真了不起,它从小变成大,从大变成不一样的东西。那蚕蛹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7、幼儿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蚕蛹到底会变吗?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关于蚕的一生还没有玩,我们将继续带领孩子在科学区中观察蚕蛹变成了什么?蚕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这样他们对小蚕的一生就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活动反思:

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课程审议时将这一活动安排在了还没有蚕宝宝饲养的季节。由于这次的活动安排的时间还不是蚕宝宝饲养的季节。所以没有蚕宝宝可以让小朋友饲养,因此对蚕宝宝的生长、活动等习性不熟悉。

农村本是家家户户都饲养蚕的,但是现在饲养蚕宝宝的家庭越来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有接触过蚕宝宝,对于蚕的生长过程一点都不了解。在出示蚕的生长过程图后,我先让孩子们猜蚕宝宝最初的样子,小朋友都猜错了。但是由于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蚕的生长过程,小朋友对这个活动非常的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回答问题。还会因为自己猜对蚕宝宝生长的一个环节而欢呼雀跃。孩子们对于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充满了好奇。这些都只能留待到养蚕的季节时再让孩子们进行观察。

主要采用了图片和教师讲解为主。如何让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主动、积极参与呢?我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猜想先讨论、讲述。我再进行纠正、补充,这样不仅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还能让对所学知识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课程审议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节性活动的时间安排。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比较数种常见车辆,发现它们明显的不同。 2、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车,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

2021-12-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活动准备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

2021-11-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2.激发幼儿对水的变化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幼儿在家里冰箱做过结冰的实验;酒精炉、烧水的壶或...

2022-01-17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蚕宝宝长大及结茧的过程。 2.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蚕宝宝生长过程的PPT。 2.熟蚕的照片和图片,录像,纸和笔。 3.蚕茧...

2022-01-0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

2022-0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