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师应慎用“反语”

发布时间:2021-12-18 幼儿教师个人计划 幼儿教师随笔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 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学习的典范。这一点许多教师都懂得。但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却往往会不经意的违背“幼儿教育要以正面为主”这一原则,习惯性的说一些幼儿听不懂得的“反语”,给幼儿的行为和身心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班里的小朋友正津津有味的吃点心。先吃完的幼儿静静的坐在一旁。忽然有一位小朋友发出了“唉”的一声叹息,这声虽轻,但还是被细心的老师听见了。老师走过来,微笑着对那个小朋友说:“点心吃完了?你是吃累了吧!”就这么一句成人眼里十分简单的话竟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些不管是吃好点心还是没吃好点心的幼儿,嘴里都发出了叹息声,一副副十足的疲倦样。老师看到情形,便意识到自己刚才不慎用了“反语”,于是他马上认真的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我们在吃点心的时候,嘴巴不能说话,不然要吃到气管里去的。”这下子孩子才停止了叹息。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不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那对这些幼稚的孩子该造成怎样的影响啊!孩子们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但经验贫乏,是非分辨不清,对不良的行为也爱模仿。尤其是幼儿教师的话,幼儿会毫不怀疑全盘接受。因为在幼儿心中,老师是最伟大的老师的话被他们奉为“金科玉律”。因此,对于这类“反语”,幼儿不但不理解,反而认为这是老师要他们做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个别幼儿能“领会”老师的“反语”,但他们会认为这是老师在讽刺他们。这既有损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也会伤害幼儿在和别的幼儿交往中,会学着老师的样说一些“反语”去挖苦别人。因此,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是一定要注意以正面教育为主,切不可说一些幼儿听不懂的“反语”。如果教师由于疏忽,“反语”已经出口,并对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要及时像幼儿解释清楚,消除不良影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身立教。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愿从事幼儿教育的园丁们在工作中慎用“反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反话教育是“小聪明”,请慎用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相信不少宝爸宝妈都试过用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要提醒各位父母,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因为很有可能反话教育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宝爸宝妈一定要慎用哦!

1、说反话会有一些效果

孩子有时候闹腾让的父母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类似的情况多了,妈妈会发现,每次这样刺激孩子时,孩子就会乖乖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了。

2、正话反说成“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父母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提醒:这种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

3、反话陷阱多,如何分得清?

3岁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妈妈说:“看你干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时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兴奋地喊:“妈妈快来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孩子虽然已经会说很多话,但是对于语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父母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而且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提醒: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父母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幼师教学随笔:表扬请慎重


作为老师,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手段就是表扬。特别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论大环境下,我们更是把表扬用到了极致,上下嘴皮轻轻一盅,一句表扬的话便毫不费劲地出来了。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好比吃瓜子吐壳。如看到孩子的图画,可以不假思索地说一句“不错,画得很好”,或者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声“你真乖”。这样的表扬在上班八小时内可以频频出现,不费力、不用心、不讲究技巧,只要嘴唇运动。说者无心,听者高兴。

表扬——有时也会被说者以隆重推出的方式出现 ! 这就好比穿正装,经过洗、烫、配、整等步骤,这才亮相。这样的表扬,不滥:一般都是预备好的,经过思考和计划,表扬的语句也是颇费一番斟酌。有时在集体面前进行,有时以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的表扬都是老师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说者有意,听者激动。

应该说,一个善于表扬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懂得给予孩子温暖和鼓励的好老师,是一个愿意给孩子阳光,让他们灿烂的好师长。我一直在做这样的老师。

但是,当我看了毕淑敏作家的一篇文章《请为你的夸奖道歉》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甚至开始为自己曾经那么无所用心的表扬感到不安。

文中提到的为夸奖道歉是因为:她一个朋友出国到一个教授家做客,夸奖了教授家 5 岁的女儿长得漂亮,非常可爱。但是,那位教授很严肃地对她朋友说:“你应该为你的夸奖道歉。你伤害了我的女儿,因为天生的美丽是不值得夸奖的,那样她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如果你想夸奖的话,微笑和有礼貌是可以夸奖的。”

这样一篇文章不能不令我震惊 !

因为在我们周围,有太多这样的表扬了:关于漂亮、打扮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有夸奖眼睛大而有神,皮肤白嫩光洁的;有夸奖穿着搭配和谐,一身时尚名牌的……当我们成人陶醉于外在美和富贵时,我们的孩子呢 ? 也被引人了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的虚荣中。这样的表扬是误导啊 !

在幼儿园里,我们还能见到这样一种孩子:特别乖巧、听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小朋友之间也从不打闹,偶尔发生争吵,即使自己是正确的,也总是牺牲自己的利益,谦让对方。

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常常表扬。表扬他遵守纪律。

团结友爱;表扬他听老师的话,懂得安静。但是,从心底里想一想,你的孩子如果总是这样地生活在集体中,你会表扬吗?

或许,你会着急:着急他没有主见,胆小懦弱;着急他过于循规蹈矩,呆板拘谨。

事实上,我们的表扬也同样把他们引入了误区:老师的表扬不断强化着他们的“乖孩子”行为 ! 他们有时甚至连基本的要求都不跟老师提,就怕坏了自己乖孩子的形象。他们的自我,在表扬声中被一点点抹去。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以不负责任随你乱夸的动物,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幼师朋友们,请对我们的表扬负责。

幼教随笔:慎言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提出的问题,要慎言,因为大人眼中小事在孩子眼中的并非小事,也许就是你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大早,旭旭的妈妈气呼呼的拖着哭哭啼啼的旭旭走进教室。“可气死我了,就是不上幼儿园了,说老师不喜欢他。”没等妈妈说完,旭旭就拉着妈妈的手往外走。旭旭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孩子,生活中很少见他哭闹,看到如此的情景,我知道肯定事出有因。我正要追上去,旭旭妈妈硬将旭旭拖回了教室,“真是邪门了,我上班要迟到了,燕老师,就交给你了。”一边说一边跑了出去。这时旭旭哭得更厉害了。

我拉过旭旭地手,对他说:“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你跟老师说,老师帮你出气。”可我越问旭旭的头就越低。最后我假装板起脸对他说:“旭旭,你要再不和老师说话,我真的生气了。”旭旭慢慢得抬起头看了看我,开始断断续续说::“老师,你不是说我是最优秀的,所以选新苗的时候才没选上的吗?那为什么选体操又选上我了呢?我不优秀了吗?呜……”听完他的话我愣了,突然间我明白了旭旭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前几天我们幼儿园选齐鲁新苗的时候,旭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被选上,当时旭旭很认真地问我:“老师,为什么没选上我呢,我也愿意参加。”看着旭旭认真的样子我不忍心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我对他说:“你长得太高太胖太优秀,所以没有选你。”昨天,我们园又选体操队员,结果旭旭被选上了。面对旭旭的提问,我一时难以回答。我坐到他的身边郑重的对他说:“旭旭,你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像我们学过的儿歌《毛毛和涛涛》一样,毛毛会赛跑但不会跳高,而涛涛会跳高不会赛跑。你没有被新苗选上是因为你超高超胖了,以后要加强锻炼,现在被体操选上了是因为你体能好,动作好,而且不怕吃苦。明白了吗?”听完我的话,旭旭擦了擦眼泪点点头,我松了一口气。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提出的问题,要慎言,因为大人眼中小事在孩子眼中的并非小事,也许就是你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师应把幼儿当朋友


“全园闻名”的顽皮欣欣,她就是我们中二班的一员,常常会惹出一些麻烦,自己做错了还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这几天因为我们班有了几例手足口病,再加上天气冷热不定,生病的小朋友比较多,所以出勤率不是很高,一下子近七八个小朋友不来幼儿园。我们第二节是健康课《爸爸的大鞋子》,由于天气不好,所以不能开展活动,于是我便组织了幼儿在活动家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是最后排队的时候,队伍开始乱起来。争先恐后的很多,有的幼儿速度就加快了,就在这时欣欣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烊烊,顿时哭声响起来了,等我回头看,才知道她又闯祸了,我一股火气就上来了,让他站着,不准乱走,她真的很机灵,一下子听出我的怒气,也开始求饶起来,看到她求饶,我才想到自己语气过重了,其实顽皮是幼儿的天性,孩子有时也是在玩中学习的。而且孩子不是故意要去伤害别人的,只是本于一颗贪玩的心。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你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了吗?”她哽咽着说,“我不该速度太快,把别的小朋友撞疼了。”“那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呢?”听到我的话后,她明白似的点点头,走到受伤的小朋友那里说“对不起,我下次不会那么快了。”

到这里,我发现幼儿的自尊心较强,引用这些话“对成人的话也能基本了解,有时教师严厉的态度反倒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把他们当朋友,同辈一样来交流”,他们明白得会更快,也会拉近教师的距离。

教师应与幼儿多聊天


大班的孩子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了,已经懂事了,他们完全可以象一个小大人似的与你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交谈。

带大班的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

通过聊天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走进幼儿的心灵。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通过聊天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改掉平时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

旭林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但是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在嘴边玩唾液,平时经常提醒他,可他总改不掉这个习惯,自己一个人时就爱玩唾液,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了。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说到了这个,并和他一起分析这样玩唾液的坏处。

这一次他好像听懂了,幼儿园教育随笔不停的点着头,并答应保证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仔细观察,他真的没有再玩过唾液,现在他基本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这使我领悟到,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还可以让我们多一份童心,添一份童趣,永远保持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心境!

教师应与幼儿多聊聊天


大班的孩子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了,已经懂事了,他们完全可以象一个小大人似的与你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交谈。

带大班的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

通过聊天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走进幼儿的心灵。

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通过聊天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改掉平时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

廖嘉珞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但是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在嘴边玩唾液,平时经常提醒他,可他总改不掉这个习惯,自己一个人时就爱玩唾液,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了。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说到了这个,并和他一起分析这样玩唾液的坏处。

这一次他好像听懂了,不停的点着头,并答应保证改掉这个坏习惯。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仔细观察,他真的没有再玩过唾液,现在他基本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这使我领悟到,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还可以让我们多一份童心,添一份童趣,永远保持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心境!多与孩子聊聊天,只需抽出我们的一点点时间。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


当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怎么样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呢?急您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篇一】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活动环节。最近一段时光午睡上床前的几分钟总是让我感到十分地头疼,孩子们这边嘻嘻哈哈,那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总是帮着这个,提醒那个,但还是有几个磨磨蹭蹭的孩子还在挤眉弄眼。但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长期这样可不行,我该怎样做呢?

前周我们班提议孩子从家里拿一本书来幼儿园,供孩子们在课余时光自由阅读,孩子们很喜欢看书,几个爱听故事的孩子常常会缠着老师给他们讲他们带来的图书上方的故事,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何不在每一天的午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稳定情绪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午睡前的一些兴奋情绪会得到控制。因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都受大脑皮质的指挥,如果孩子的兴奋情绪得到了大脑皮质有效地抑制,孩子们午睡时就不会再那么吵闹了。

这天,午睡时光又到了,我请孩子们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后立刻上床,安静做好老师将给你们将故事,诶,别说,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了,上床的动作比平时的要快很多,几个常要磨蹭的孩子也很快到床上躺好了,安静地等着老师讲故事,于是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十几分钟后,孩子们渐渐进入梦乡,一切都是那么寂静。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篇二】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晨晨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

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晨晨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晨晨,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篇三】

每天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疼,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如厕的如厕,脱衣服的脱衣服,赖在活动区不肯离去的仍在玩耍。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谁推人了,谁还不肯睡了,谁又在讲话了,谁手里还拿着小玩意儿了。老师帮着这个,劝着那个,就这样,那几个磨磨蹭蹭的还在挤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讲话、活动的自由,所以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做完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我告诉孩子们,以后,老师在午睡前五分钟会提醒大家,小朋友可以在这五分钟内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过了这五分钟,小朋友就必须上床睡觉了。有了这“睡前五分钟”的提醒,到了午睡时小朋友不再那么忙乱。

有时候,当我们感觉到孩子太烦、太吵、大闹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满足了孩子。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孩子一定会配合老师的工作。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篇四】

童年时我常梦想:在蓝色的大海边、在碧绿的草地上,我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象花蝴蝶般翩然起舞、象百灵鸟般婉转歌唱。如今,我已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我才明白肩上担子的分量,才明白教师之爱的深沉和无价。

应对生病的孩子,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付出的是情真意切的慈母之爱;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的进取引导和耐心等待传递出严师之爱;应对淘气孩子的物理耍赖,教师不是埋怨和冷眼相对,倾注的是真诚的理解和宽容之爱……这是一副副多么动人的爱之画面。

教育因爱而生,所以教师把自我的工作视为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教育因爱而成,所以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我将永恒地去坚持这样一个真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爱感化幼儿新幼师教育随笔反思【篇五】

新学期刚开始,秋姑娘就踏着轻盈地脚步走来了,我告诉孩子们:“美丽的秋天来了,我们把活动室打扮得漂亮些好吗?”孩子们说:“好!”于是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围在一起,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果子和绿叶布置我们班级。这时,家俊急切地喊道:“老师,我们没有胶水了。”我只好请别的老师去领胶水。等候的时候,家俊又喊了起来“老师,你快看,海滨在干吗?”大家都围过去,只见海滨一手拿着绿叶,一手沾着自己的鼻涕在往绿叶上的背面涂抹,再粘到地上。他抬起头,得意地说:“我的办法不错吗?”小朋友都喊了起来,“好什么?真脏”看着这一系列动作,虽然我也觉得有点恶心,却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你们说,胶水没有时,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站起来说:“可以用面粉加水,在火上煮成糨糊,还可以用面条……”我夸奖了每个发言的孩子。

我在想,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方法,我们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呢?批评和训斥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及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辨别、教孩子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可用的东西。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让孩子懂得更多,知识面更广,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教随笔:教师应与幼儿多聊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只需抽出我们的一点点时间!

大班的孩子是一群六岁的孩子了,已经懂事了,他们完全可以象一个小大人似的与你交谈,这种交谈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交谈。

带大班的老师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通过聊天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走进幼儿的心灵。通过聊天,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通过聊天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改掉平时不容易改掉的不良习惯。

廖嘉珞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但是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爱在嘴边玩唾液,平时经常提醒他,可他总改不掉这个习惯,自己一个人时就爱玩唾液,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了。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说到了这个,并和他一起分析这样玩唾液的坏处。这一次他好像听懂了,不停的点着头,并答应保证改掉这个坏习惯。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仔细观察,他真的没有再玩过唾液,现在他基本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这使我领悟到,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聊天。

多与孩子聊聊天,还可以让我们多一份童心,添一份童趣,永远保持一种孩子般快乐的心境!

多与孩子聊聊天,只需抽出我们的一点点时间!

相关推荐

  • 幼儿教师应禁用忌语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
    2020-10-10 阅读全文
  • 反话教育是“小聪明”,请慎用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相信不少宝爸宝妈都试过用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要提醒各位父母,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因为很有可能反话教育影响孩子正常...
    2021-07-18 阅读全文
  • 幼师教学随笔:表扬请慎重 作为老师,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手段就是表扬。特别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论大环境下,我们更是把表扬用到了极致,上下嘴皮轻轻一盅,一句表扬的话便毫不费劲地出来了。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
    2020-02-28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慎言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提出的问题,要慎言,因为大人眼中小事在孩子眼中的并非小事,也许就是你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大早,旭旭的妈妈气呼呼的拖着哭哭啼啼的旭旭走进教室。“可气...
    2021-08-10 阅读全文
  • 心罚伤害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慎用的十种话语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减少。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即所谓的“心罚”。 父母用尖刻的语...
    2021-09-28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

2020-10-10 阅读全文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相信不少宝爸宝妈都试过用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要提醒各位父母,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因为很有可能反话教育影响孩子正常...

2021-07-18 阅读全文

作为老师,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手段就是表扬。特别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论大环境下,我们更是把表扬用到了极致,上下嘴皮轻轻一盅,一句表扬的话便毫不费劲地出来了。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

2020-02-28 阅读全文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提出的问题,要慎言,因为大人眼中小事在孩子眼中的并非小事,也许就是你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大早,旭旭的妈妈气呼呼的拖着哭哭啼啼的旭旭走进教室。“可气...

2021-08-10 阅读全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减少。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即所谓的“心罚”。 父母用尖刻的语...

2021-09-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