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更多机会
发布时间:2021-11-25 怎么给孩子扎头发 给幼儿园毕业孩子寄语 幼师给小孩孩子讲的午睡故事阳阳小朋友进园时不到两岁半,个子又长得比较矮小,走路也不稳,一不小心就会被同伴碰倒。因此我和孩子们常常帮助他,对他格外的关心。
阳阳吃饭特别的慢,经常吃到班上最后几个或一个。特别是冬天经常吃到饭菜变得冰凉。每次我看见了忍不住会帮助他。久而久之,给阳阳喂饭便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听到阳阳的每一声“谢谢”我的心里总是甜甜的,家长的每一此微笑更是坚定了我的行动,我觉得自己做得对。
有一天吃完饭后,我像往常一样走过去准备给阳阳喂饭,可阳阳说什么也不把手中的饭碗递给我。嘴里还嘀咕着什么。我坐到他的身边也摸着他的头说你:“阳阳,你想说什么?”他想了想,小声的说:“老师,让我自己来。”我的心为之一颤,阳阳见我有些迟疑,拉开我的手说:“老师,我自己吃。”我马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他那瘦小的脸上马上因为兴奋二显得通红。
看到这一幕,我后悔极了。我因为他吃饭太慢而天天给他喂饭,未曾想到反而遏制了他的自由,剥夺了他生活自理的权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让阳阳自己吃饭,并在旁边督促他,关心他。虽然有时他还会吃到最后一个,但我从不责备他,而是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此,对于有些方面发展缓慢的孩子我都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慢慢学习,慢慢进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励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多给孩子机会
在本周的周末活动中,我请孩子们自己大胆地表演节目,通过努力来争取获得小红花、小食品。能力强的小朋友都跑到台上大声地唱着歌。这时,我听见了身边的涵涵小朋友和着音乐轻声地唱着,唱得很好很有节奏感。于是我就请她也来表演一下。她扭扭捏捏地走了上来,一个词也唱不出来。还不时的紧张地扯自己的衣服。
从事幼儿教育也有十多年了,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在班级里显得特别乖巧的孩子,他们从来不会惹是生非,似乎不用做老师操多少的心思。而这些孩子大多属于那种内向,不善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也是集体生活常常被忽视的弱势群。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一些个性明显,活泼好动的孩子和敏感,能力较差的孩子会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较多的关注。
在平时的游戏中也是如此,那些活跃的孩子往往会在你还没有把问题说完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兴奋时候,他们还会把手举到你的面前。和这些孩子不同,象涵涵这样的孩子他们明知道答案,也不会大胆地举手表示自己知道,他们只会乖乖地坐着,或轻声地在嘴里说着。
而老师也常常把发言的机会给那些积极举手的孩子。
如果在平时能有技巧地把机会多给这些孩子,结果会怎样呢?慢慢地他们会乐于表现自己,会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机会会变成自信的翅膀,插上翅膀的他们就能自由的飞翔于未来的成长天空。
为孩子创造更多表现机会
我们班韩新宇小朋友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我有时刻意的去请她回答,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起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
于是我在多次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这个小姑娘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的时间多,不怎么与别的大人交流。
因此我想了几个办法看看能不能有好的效果。
首先我加大对她的关注,实时的鼓励她,多和她交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我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新宇的爷爷奶奶积极配合老师,多带孩子出去玩,多和别人交流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
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
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
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韩新宇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
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
”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
”“你是这样认为的。
”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
还可以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可以给他一点提示。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每一个孩子都像小树一样长大,韩新宇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来园时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在活动时积极地回答问题,整个人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看到孩子的变化我真感到欣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多为这些天使创造表现的机会。
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每个班都有性格内向的幼儿,那我们班也不例外。
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我要做孩子的朋友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已的机会。
周嘉怡小朋友性格内向但她很喜欢跳舞、唱歌,在小朋友面前不敢展示。
有一次音乐活动中,我对小朋友说:“我请小朋友上来表演节目”爱表现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举手上台表演,性格内向的周嘉怡小朋友却坐在位置上呆望着。
我对小朋友说:“咱班有个小朋友唱歌唱的可好了,我们请她上好吗?”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
我走下去把周嘉怡小朋友请上来。
趁热打铁地说:“今天,周嘉怡小朋友要给大家唱一首歌,我们欢迎她”周嘉怡小朋友被小朋友推上了台,她只是象征性地唱了几句。
等她唱完了,我便大声说:“周嘉怡小朋友唱得真好,只是老师听得最清楚,如果每位小朋友都和老师听的一样清楚就好了,小朋友会更加喜欢你。
你再为大家唱一遍,声音再唱得大一些好吗?”
周嘉怡小朋友不说话,点点头,随着我的钢琴声唱了起来。
等她唱完后,我说:“真好听,老师可喜欢你啦,下次也这样为大家表演好吗?”趁机鼓动小朋友“我们给她鼓掌!”周嘉怡小朋友看到小朋友给他拍手鼓掌,高兴地跳着下去坐位上去坐好。
此外为了锻炼她的胆量,我还经常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请她帮我拿东西、去别的班借东西等。
刚开始的时候,她不敢去,我就让她的好朋友陪她一起去,次数多了,周嘉怡小朋友也便能独力完成任务了。
相信孩子 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悦悦是这个学期刚从分园转过来的,这个小朋友平时比较胆小,特别是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有胆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晨间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在进行走平衡木,悦悦来了,她只是看着孩子们活动,我让她也去试一下时,她轻轻地说着:“老师,我不敢,我妈妈没带我玩过!”这孩子,一有什么不会的,都会胆怯的说不会,妈妈没教过。“没关系的,老师会教你的。”在我的再三鼓励下,她走向了平衡木,只见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平衡木,慢慢挪动脚步,身体还在晃动。在旁边给她加油打气,并是不是的扶下她,让她逐渐克服胆怯心理,虽然那次活动时,她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来,但我相信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她会慢慢变好的。
体育活动的时候,我注意观察悦悦的举动,发现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给予直接的帮助。我还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悦悦,有些本领不是人人天生都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彬彬的胆子稍微大了些,偶尔也会看到她开心的进行着体育锻炼。
相信悦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能跟其他孩子一样爱上各种锻炼活动,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宝贝加油!
给孩子多些选择的机会
又到午餐时间了,香香的饭,小朋友看见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周加怎么了?他在拨弄着饭,眉头也皱了起来。我走到她的身边问:“怎么了,周加?”她低头不语。“是身体不舒服了吗?”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没有呀!刚才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地户外活动呢?怎么一到吃饭时间,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师,我不想吃里面的胡萝卜!”噢,原来如此。于是,我对周加说:“这样吧,你把胡萝卜剩在碗里。这样行吗?”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点点头,一会儿就吃下了半碗饭菜,还一边吃一边瞄我一眼,我只是高兴地对他拍了拍头。等给她盛稀饭时她已经把一碗菜全部吃完了,胡萝卜也不见了。我想应该是:周加自尊心很强,怕别的小朋友羞她吧!而等老师真正妥协时,她又不好意思了。
从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饭其实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不爱吃的饭菜对她来说是个心理负担,而我采取的是:给他一个选择的台阶,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使他减轻心理负担,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轻松地进餐了。
由此我联想到:每个孩子有他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他还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只好由行为表现出来。即使是外显的行为,每个孩子还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且在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还有成人所不可理解的心结。现在我才对“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视角,看待一件事,换个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一想,采取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上就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的全部幼儿教育随笔内容,讲的是关于孩子、怎么、表现、行为、每个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用。
给孩子更多的支配权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进行晨间锻炼。今天安排的是玩沙包,到塑胶场地上,孩子们就选起了心爱的沙包,高兴的玩了起来。
看着大家都拿到沙包了,我就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还是和上次一样两个小朋友一组互相抛接沙包好吗?”
“不好!”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这使我很惊讶,平时我只要说玩什么,大家都会同意的,而且沙包平时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玩的,怎么今天都不想玩了?“为什么呀?”我不解得问。“老师我想丢沙包”“我想扔沙包”“我想顶沙包”……奥,原来孩子们不是不想玩沙包,而是不想总以同一种方式玩,他们想用自己的方法玩,玩的与别人不一样。
孩子们叽里呱啦的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后,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其实我也很高兴看见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的孩子才聪明吗!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好吧,看你们这么棒,今天老师就听你们的,不限制你们的玩法了,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好了,去玩吧!”紧接着一阵欢呼,大家一下子在塑胶场地上散开了,各自玩着自己的沙包。
我站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在场地上,是那样的高兴。他们在场地上,拼命的扔,大声的呼唤着,是那样的放纵自己。时间也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过去了,孩子们的兴趣未尽,嚷着还要玩,我答应孩子们,下次一定再让他们自由玩沙包。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会读懂。作为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来爱这些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读懂他们。
“老师,让我来分吧!”早点时间到了,我提着篮子匆匆走到孩子们中间,就听见涵涵小朋友在我背后轻声说,我扭头一看,他张着两个小手,抬头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个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里,接到蛋糕,他马上“忙”起来了。
涵涵他确实算不上我们班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她的调皮好动爱哭也着实让我和其他老师“头疼”了一阵。慢慢的,我发现他不像很多调皮的孩子一样,“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学知识。他调皮好动,却也非常聪明好学,在老师讲故事、发书给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时,他都一改往常的调皮好动,静静的听着,认真的学着。不仅如此,当老师带小朋友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时,他就站在前面,面对大家,做给其他小朋友看;当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结束回教室时,他就站在门口,像老师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来,虽然这也时常让许多胆小的小朋友不敢进教室;当我们开始吃饭时,他就跑过来“忙前忙后”。
认识到这一点,我跟其他老师也不再认为他那是不听话,违反纪律了,而是时常满足他的“小虚荣心”。结果,他却明显比以前听话了。最让我意外感动的是,他的那一句“谢谢”。离园时间到了,我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师,我鞋带开了。”徐世英在我旁边说。“那老师帮你系上”,我笑着说。我蹲下身,帮他系好鞋带,我刚要站起来离开,“谢谢”,他轻轻的抿着嘴说。我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调皮好动却也聪明好学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
多给能力弱的孩子表现的机会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我们一直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擦桌子、搬椅子等,并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每到中午分碗时,我总是说:“看看谁坐的最棒,就请他来做老师的小帮手分碗和勺子。”每到这时,大家都会坐的笔直,就连几个捣蛋鬼也坐的像“木头人”一样,眼睛始终盯着我,希望能叫到自己。可每次我总是叫聪明能干的孩子。这次,我本想换几个孩子发,可当我一个个看过去,有的个子太小,走路好象还不稳,怕摔着;有的太迟钝,动作太慢,也不行;再看看几个捣蛋鬼,唉,一天要喊上百次,想到就来气,于是我仍请了几个乖巧能干的孩子。“老师,我还没分过呢。”捣蛋王昊昊大声喊。我看了他一眼说:“每次吃饭都最慢,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就知道做小动作,讲废话,还想分碗?”我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昊昊呆呆地看着我。
吃饭的时候,昊昊的神情总是在我脑海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午饭后,我把昊昊叫到身边,作了自我批评,并夸奖他其实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下次一定请他分碗,他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后来,我让昊昊发了好几次碗,他特别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说自己是老师的小帮手了。这几天,我发现他中饭吃的特别快,上课偶尔也能举手发言。由此,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要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那些似乎不太聪明而且调皮捣蛋的孩子,应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还应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更有自信,更爱学习,更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