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虫的梦》

发布时间:2021-11-13 大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

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

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

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

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

3.讨论动作要领:

“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

1.“找肥料”

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出处"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

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

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WwW.Gx86.cOM 笔稿范文网)

②幼儿跟着蝴蝶姐姐开始旅程:爬山坡――吃青草――吐丝结茧(将身体钻入布袋中)――蜕变成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随音乐中,学蝴蝶飞舞;

2.整理活动场地,出场。

活动延伸

在晨间活动中,让幼儿用布袋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时,幼儿对花园里的昆虫特感兴趣,会长时间地观察,有的甚至趴在虫子后面跟着它爬,我就以青虫成长的过程为游戏情节,力图做到:一、渗透环境教育: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了解其相互间的作用,体会到它的美妙,激发喜爱之情。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虫的梦”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以“青虫”参与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动。二、增加难度,提高爬行速度。幼儿躯干的扭动来爬行,难度颇大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其三,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小青虫爬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二、效果分析

本活动场地在有斜坡的草地和花园,避免了体育活动中繁琐的场地布置,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些与我们的关系是这么的密切与和谐,使环境教育从情感角度入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孩子的心田。学习新动作、游戏、课中小肆还是放松活动,教师均以游戏的口吻进行,如在动作学习时,教师以“噘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的儿歌来形象化幼儿的动作要领,使幼儿在琅琅上口的儿歌中,兴致盎然地进行学习。幼儿在形象的游戏情节中,反复练习爬行,乐此不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了解青虫演变为蝴蝶的过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青虫对音乐的热爱及它的梦想,产生同情和关爱之情,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青虫对音乐的热爱及它的梦想,产生同情和关爱之情。

2、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了解青虫演变为蝴蝶的过程。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青虫的梦》、大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教师:今天,王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看这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它怎么了?它为什么哭呀?

二、阅读故事幻灯片1—4。

教师:小青虫到底为什么哭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书吧。

1、阅读幻灯片1

教师:夏夜的草丛里,音乐响起来了,它和月光一样,仿佛会流淌似的……那是蟋蟀在开音乐会呢,它的琴弹得特别的好,油亮亮的样子也特别的生气。“噢!伟大的音乐家……”来听音乐的昆虫们都这么说。我们的小青虫也很喜欢听音乐,咦,它到哪里去了呢?

2、阅读幻灯片2

教师:小青虫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云记号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青虫这么喜欢音乐,为什么要躲在树叶底下偷偷的听呢?

3、阅读幻灯片3

教师:蟋蟀在干什么呢?它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阅读幻灯片4

教师:被赶跑的小青虫流着眼泪伤心的爬开了,我们来安慰安慰它吧,你们想跟小青虫说些什么?

教师:听了你们的安慰小青虫的心情好多了,小青虫接下来会怎么做?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连贯阅读第五幅到第七幅的故事。

1、教师:被蟋蟀赶走的小青虫,躲在哪里听音乐会呢?这么爱音乐的小青虫为了不让蟋蟀发现,它悄悄地做了什么呢?

2、教师:睡着后的小青虫做了一个梦,它会做一个什么梦呢?

四、阅读故事最后部分。

1、教师:小青虫梦见了什么,它的梦实现了吗?

2、教师:这下,蟋蟀又是怎么说的?

3、教师:最后小青虫有没有参加蟋蟀的音乐会呢?

五、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说说小青虫是如何把自己变成漂亮的蝴蝶的?

2、丑丑的小青虫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原来美丽是可以创造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们,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

课后反思:

《小青虫的梦》是来自冰波笔下的一个抒情类童话,故事中流动着一种清丽、优美的意境。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开始琢磨着怎样使幼儿体会、感受这个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

成功之处:

我认为整个活动,环节较为清晰,思路明确。在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地举手发言,师幼互动较好,氛围融洽。

不足之处:

教师在活动第二环节的集体阅读中,让幼儿观察蟋蟀的表情和动作,在设计修改教案的时候我考虑到蟋蟀是一个反面角色,因此并没有让幼儿进行模仿,但是如果只是让幼儿模仿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语态动作等,并不是去强化幼儿的反面情感。我觉得这里的角色对比很明显,让幼儿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同样可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故事中角色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因此有必要在这个环节让幼儿起来模仿,动一动。

当然,不足的地方还有,如怎样使教师给幼儿的反馈更有效等,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去实践、去琢磨、去积累。一个活动的结束不等于真正的结束,我要把每次活动结束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幼儿百科: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

2.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懂得美丽可以慢慢创造。

3.结合音乐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并能积极大胆的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字卡和角色贴绒、磁带等。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小青虫贴绒和字卡。

你们认识它吗?这条小青虫怎么了?它为什么会掉眼泪?

(二)欣赏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这条小青虫的故事。

欣赏图一:

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

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小青虫在哪里?

它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出示图二:

听着优美的曲子,你们觉得小青虫会怎么说?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虫陶醉在曲子中的样子。

观察图三:

可是蟋蟀是怎么样对待小青虫的?(一边出示蟋蟀字卡和贴绒)

蟋蟀不喜欢它,要赶它走,小青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青虫那么伤心,谁愿意来安慰安慰它?

听了小朋友们的安慰,小青虫心里舒服多了。它爬到一棵没人知道的树上远远的、静静的听着优美的音乐。(教师边讲述边出示图五)

观察图六:

听着听着,它做了件事,它做了件什么事?(出示图卡:茧)

我们还在哪见到过茧?

做呀做呀,小青虫把自己团团的绕在茧里面,欣赏着优美的音乐,慢慢的,小青虫睡着了。睡着了会做什么?(出示“梦”的字卡)

是呀,小青虫也做了一个梦,你们猜一猜,小青虫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

欣赏图八:

我们来看看,小青虫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小青虫梦见了什么?谁愿意来说说小青虫的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虫梦中的样子。

教师完整讲述图八、图九。

观察图十:

当小青虫醒来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小青虫发现了自己变成美丽的蝴蝶,心情怎么样?(出示字卡:蝴蝶)

蟋蟀的态度又会是怎么样?

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出示图十一:

谁来说一说,现在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一起来学学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

(三)完整欣赏故事

再听一遍故事,一边听一边想一想,听了故事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老师合着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音乐还在继续)

师:音乐还在继续,跟着音乐扮演一下你自己喜欢的角色吧。你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呢,还是帅气自信的音乐家蟋蟀。

(音乐完)提问:听了故事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

丑丑的小青虫,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原来美丽是可以慢慢创造的,小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

(四)延伸

其实蝴蝶都是由小青虫变成,但蝴蝶蜕变有有过程,今天请小朋友回家后从不同的渠道去找找小青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明天把你所知道的来告诉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复述故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在老师的不断提问下,他们终于还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复述完了。课上,根据时间及孩子的课堂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互动环节,表演蟋蟀赶走小青虫的情节及让幼儿体验小青虫梦中挥着翅膀跳舞的感觉这两个环节省略了。孩子能通过故事的内容理解小青虫长大了会变成蝴蝶,已经突破的重难点。最后能理解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的道理,我的情感目标达成了。这些过于形式的表演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重要了!

幼儿百科: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和足都为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青虫长大能演变成蝴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

3、知道青虫长大能演变成蝴蝶。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青虫长大能演变成蝴蝶。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教学挂图、棒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小青虫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小青虫为什么哭,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分析:教师出示小青虫图片引入活动,以猜测小青虫为什么哭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在音乐背景下,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三、观察故事图片,复述故事

(一)幼儿欣赏挂图一,讨论

1、观察小青虫偷偷欣赏音乐的样子,说说小青虫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2、播放音乐,幼儿模仿小青虫陶醉在曲子中的样子。

3、引导幼儿猜想蟋蟀会对小青虫说什么,小青虫又会怎么说?表演蟋蟀赶走小青虫的情节

4、这时小青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小青虫这么伤心,我们来安慰安慰它吧。你会对小青虫说什么?)

(二)幼儿欣赏挂图二,重点提问:

1、蟋蟀赶走小青虫后,小青虫躲到那里听音乐会?它是怎么听的?

2、后来,小青虫又躲到哪里?

(三)幼儿欣赏挂图三,重点提问:

1、为了不让蟋蟀发现,小青虫悄悄地做了什么?(茧)它把自己藏在茧里面静静的听着音乐,慢慢地睡着了,它还做了一个梦。它会梦到什么呢?(梦到它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播放音乐,让幼儿体验小青虫挥着翅膀跳舞的感觉)

(四)幼儿欣赏挂图四,讨论故事的结局

3、小青虫睡醒了以后,发现了什么?它后来有没有参加蟋蟀的音乐会呢?

4、这下,蟋蟀又是怎么说的?

四、从故事中理解的道理。

1、说说小青虫是如何把自己变成漂亮的蝴蝶的?

2、丑丑的小青虫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原来美丽是可以创造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们,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

3、故事里面的蟋蟀因为别人长的很丑,而不和他做朋友,它这样做对吗?(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五、结束。

小青虫的梦真美啊,你们觉得是音乐让蝴蝶的舞蹈更美还是蝴蝶的舞蹈让音乐更美呢?

(全体幼儿和着音乐翩翩起舞。)

教学反思

《小青虫的梦》是来自一个抒情类童话,故事中流动着一种清丽、优美的意境。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开始琢磨着怎样使幼儿体会、感受这个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

我认为整个活动,环节较为清晰,思路明确。讲述故事时利用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烘托了气氛,孩子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而且对故事的感情抒发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地举手发言,师幼互动较好,氛围融洽。孩子能通过故事的内容理解小青虫长大了会变成蝴蝶,最后能理解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的道理。

我觉得到第二课时时,要让幼儿进行角色表演,通过模仿可以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同样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故事中角色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因此有必要让幼儿起来模仿,动一动,发挥幼儿理解力和表现力。

幼儿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昆虫大聚会》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观察秋天的田野,天空。为美术课《秋天的大地》做准备。谁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不知那个孩子发现了一只蛐蛐!整个班的孩子们立刻炸了锅似的兴奋。我一看他们对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就决定开展一次活动引导孩子探索昆虫世界的秘密,让幼儿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和人们的关系。让孩子们更直接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培养孩子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和与同伴的分享交流让孩子了解昆虫基本特征。

2、了解昆虫和人们的关系。

3、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4、能用操作材料制作瓢虫,体验制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了解昆虫基本特征,能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难点:分辨益虫、害虫。

活动准备

昆虫图片(电子图片若干,纸质小图片若干)、视频、制作瓢虫的材料若干(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

1、教师念谜语:

小小虫,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

一对翅膀薄又明,两只眼睛亮晶晶,飞低飞高报阴晴,飞来飞去捉害虫。(蜻蜓)

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知道那些昆虫吗?请你说一说。

2、师:原来小朋友已经知道这些昆虫。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些昆虫更多的秘密吗?

二、观看昆虫图片,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昆虫世界可神奇了。老师知道同学们爱看小动物,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

1、(1)、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

(2)、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数一数有几队翅膀?有几对脚?)

(3)、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它们共同的名称叫什么?教师随机画出昆虫特征图

(4)、还知道哪些昆虫?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队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些昆虫(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如蚊子。)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幼儿介绍哪一种,就请他拿出这种昆虫的图片。)

三、初步分辨益虫、害虫

1、师: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叫做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叫做害虫。板书

2、师:昆虫里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1)害虫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危害人体与其它动物,传染疾病,例如蚊、臭虫、蝇、蚂蚁、蟑螂、蚂蝗、血吸虫等;另一类危害庄稼、水果、林木等植物,如蝗虫、蚜虫、蝼蛄、苹果钻心虫、稻螟虫、松毛虫等。视频《苍蝇的危害》

(2)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可以为人制造食物和用品,例如蜜蜂、桑蚕、柞蚕等;有的益虫可以帮助人类消灭害虫,例如蜻蜓、七星瓢虫、金小蜂等。

3、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昆虫吗?他们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幼儿分类

四、讨论怎样对待昆虫

师:我们该怎样对待昆虫里的益虫和害虫?

小结:我们应该保护益虫,不随意捕捉和杀死益虫。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使害虫无法生存等。

五、活动延伸《制作瓢虫》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制作瓢虫的材料,现在我们来做一只美丽的瓢虫吧。(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千姿百态的昆虫形象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孩子在课堂上看见书本上和我提供的各类昆虫作品,每个人都非常开心。这节课我先通过谜语激发孩子兴趣,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接着让孩子们通过看形态各异的虫子图片而喜爱上漂亮的虫子,了解到昆虫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常见的昆虫进行益虫和害虫的分辨,让大家去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朋友。最后通过制作各种瓢虫感受制作的快乐!

在构思这堂课的内容过程中,导入部分感觉比较难,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这个问题一直困饶着我。本想找个昆虫方面的动画片段,通过欣赏导入到新课中。结果这样理想的动画片没找到。如果直接叫孩子说说自己熟悉的昆虫,显得有些简单。于是我就通过谜语的形式导入了新课,效果还不错!

昆虫是孩子们在大自然最常见的生物。孩子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孩子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因此课堂上的气氛一直是活跃的,孩子举手也很积极,很愿意表述,展示自己。另外我注重了以孩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能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关爱、激励、宽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保持高涨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活动,他们了解了大量的昆虫的相关知识,他们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参与热情。

但是在进行第二部分教学时,我是一张一张的播放昆虫图片。这样孩子们不是很容易能发现这些昆虫的基本特征!听课老师建议我先一张张播放然后把这些图片汇总成一张大图片,更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听课老师的意见让我发现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还不够细致和认真。如果再次上这堂课,我一定要重新设计所展示的图片,力求做到更好!

通过《昆虫大聚会》一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了解到利用各种游戏、猜谜语、看视频等方式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从而,更高的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我们在教学中肯花心思,下功夫,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从而,调动和激发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了解青虫演变为蝴蝶的过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青虫对音乐的热爱及它的梦想,产生同情和关爱之情,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
    2020-06-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 2.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懂得美丽可以慢慢创造。 3.结合音乐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并能积极大胆的...
    2020-12-31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青虫长大能演变成蝴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
    2020-06-1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昆虫大聚会》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观察秋天的田野,天空。为美术课《秋天的大地》做准备。谁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不知那个孩子发现了一只蛐蛐!整个班的孩子们立刻炸了锅似的兴奋。我一看他们对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
    2021-11-26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
    2021-09-10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了解青虫演变为蝴蝶的过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青虫对音乐的热爱及它的梦想,产生同情和关爱之情,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

2020-06-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 2.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懂得美丽可以慢慢创造。 3.结合音乐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并能积极大胆的...

2020-12-31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小青虫的梦》”的内容一文。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青虫长大能演变成蝴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

2020-06-11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观察秋天的田野,天空。为美术课《秋天的大地》做准备。谁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不知那个孩子发现了一只蛐蛐!整个班的孩子们立刻炸了锅似的兴奋。我一看他们对昆虫表现出了极大的...

2021-11-2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

2021-09-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