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5教案我上《老树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10-04 2025幼儿园教学方法 我上幼儿园的教案 教案我上幼儿园

我上《老树的故事》——《老树的故事》教学记载

    《老树的故事》是一首童趣盎然的儿童诗,全文四节文字都用儿童的口吻向老树提问:先问老树的年龄,再问老树上的小鸟和小鸟唱的歌,最后问老树爷爷知道的故事和童话,一层一层的不断追问,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和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表现了人与树、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互相依存、和睦相处处、自然相融的景象。

    读着课文,感觉好熟悉,四年之前的现在,应该也在上这一课。当时怎么设计教学过程上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读这篇课文,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还埋怨编者没有鉴赏力,选这样的儿歌进教材。而在具体教授时,短短的儿歌竟然啰啰嗦嗦讲了一节课。今天重新面对这篇课文,不再觉得无趣。捧起课文,数遍的读,感觉心里有些温润的东西生出来:老态龙钟、长满皱纹的树上住着鸟的一家,大家整天给老树爷爷讲述南方的故事,唱着快乐的歌,老树为鸟儿遮风挡雨,鸟儿为老树挠痒痒、捉虫子。这番和睦引得行人也投以羡慕的目光。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互相搀扶、和睦相处吗?心中有爱,文字便有了温度;带着爱去上课,孩子们的心便会被加温。

    读文数遍,决定了大概的教法,有些不满意。于是上网浏览了很多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看来还是要靠自己。重拿起课文,读!终于灵光一现,有了些新想法:读正确是基础、认新字是重点、指导朗读是难点,说话练习是延伸,做好了这几点,教学应该就达到了目的。

    上课伊始,先询问孩子们:“今天老师感冒了,声音沙哑,你们是愿意听老师读还是自己读?”我怕自己读会破坏课文的整体美,但没想到听惯了老师范读的孩子们选择自己读会为后来的学习埋下祸患。提出了自读要求后孩子们开始读了。为了及早发现问题,我先请了两个学生展示朗读课文,随机纠正了一些生字的读音,然后让孩子们齐读,没想到两遍之后依然有孩子出现加字现象。我深认为学语文的第一步一定是把课文读正确,否则后续学习都没有基础,虽然课文很短,加字的孩子也很少,但依然说明孩子对课文不熟悉,此时若匆匆一招预设进行,就有可能将小问题拖大,于是我再次组织朗读:男女比赛读、齐读,尽管一首小诗读了十五分钟,最后还是有一个孩子加字,我不得不承认:老师开课的范读比自己想的更重要,以后要坚持做好。

    忽然被这样的问题搞得焦灼烦躁,看看挂表,还是决定放过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环节。我问孩子们:“这篇课文中共向老树问了哪些问题?”指名回答,顺手完成了板书。然后请孩子们看着黑板尝试背诵课文,大部分孩子能背下来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也许在一节课里他们无法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但是随着课外阅读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深入,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老树和小鸟的感情并被这样的场面所感染。现在需要的,只是让让他们把这一幕深深记住。

    在指导阅读的环节,我做了这样的处理:进行角色转换,老师扮演老树,孩子们当小作者向老树发问,可以是课文里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想出的问题,最后强调:如果你问的不好,老树绝不回答,问得好,态度好,老树一定回答你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下子精神来了,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很多孩子举手要向老树发问。一个孩子问了课文里的句子,但是疑问语气读的不好,我笑着说:“你这样问老树,我可不回答。试着再问一次,问好了老树一定回答。”于是疑问语气变强了,读的声音大了,我回答了他的问题,还送他大拇指,表扬他“会发问”,紧接着几个孩子的疑问语气便读出来了;一个孩子问:“老树老树,你身上有没有虫子呀?有多少啄木鸟来给你看病?”我首先表扬他问了课文里没有的句子,肯定动脑筋,然后回答了问题,后面很多孩子便跳出课文提出了很多问题。

    紧接着开始认字,可惜的是因为朗读课文占去了很多时间,生字只能泛泛一读。好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已经让孩子们认识了很多字,第二节课开火车检查时一路顺利,没有出现状况。

     回顾课堂,环节简单、思路清晰,老师对教材精巧的处理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铺垫作用的评价语言为孩子们的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整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和四年前的教授相比,自己真的进步了,教书匠和教师的区别大概就是这样吧。走出课堂,为自己高兴。

   绝不做教几年级就只有几年级水平的老师,这是重新走进一年级给自己定的目标,而今天小小的成功让我明白: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课,才算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yJS21.com更多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阅读

2025教案12天上的白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信心。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自主积累词语。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天上的白云吗?它有趣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云、宁宁、安安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看看天上的白云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2.想和录音读得一样好吗?那就赶快试试吧!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也可小伙伴合作认识,还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读后练习标出自然段序号和不认识的生字。

    4.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朗读讲评,重点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

    (三)随文识字

    1.(点击课件或出示像白云状的生字卡片)你们瞧,课文里的生字娃娃都跑到白云上玩去了,你认识这些调皮的生字娃娃吗?

    2.学生自由读。

    3.你觉得哪个生字娃娃最容易读错?

    小老师带读:

    cǎochīcáizánzì

     草吃 才咱 自

    4.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娃娃?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全班交流:

    (1)加偏旁:“早”字加上“艹”就是“草”。

    “自”字加上口字旁就是“咱”。

    (2)加笔画:大——太白——自

    (3)比较法:木——才

    (4)数笔画:己可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复习巩固。

    (1)识字游戏:送信。(丁零丁零,邮递员去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把生字娃娃喊回来吧!齐读。(学生读对了,生字回到课文中)

    7.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1)自由练读:火箭 发现 同伴 自己

    (2)你还喜欢哪些词语?请读一读。

    (3)从书上画出这些词语。

    (四)细读课文,边读边悟

    1.(点击课件)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如果能注意适当地停顿就更棒了!

    学生自由练读:碧绿的草地上,孩子们望着蓝天上飘动的白云,托着腮静静地想。

    3.云云、宁宁、安安眼中的白云像什么呢?

    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1)云云说:“白云多像我爱吃的棉花糖啊!”云云多高兴啊!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吗?

    (2)宁宁看到天上的白云变成大白马时心情怎样?请带着奇怪的语气读读宁宁的话。

    (3)谁能用兴奋的语气读读安安的话?

    (4)(点击课件或出示挂图)天上的白云真美啊!真有趣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5)云云、宁宁、安安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也非常棒,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

    (6)大家的发现可真有趣,你们高兴吗?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8)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

     12.天上的白云

     棉花糖

    白云像小绵羊 大白马

    (新奇的发现) 机器人 火箭 宇宙飞船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读。

    2、分小组赛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二)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可 才 自 己

    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可:“河”字去掉“氵”就是“可以”的“可”。

    才:与“木”字比较。

    自:“白”字加一横就是“自己”的“自”。

    也可用顺口溜来记:

    白里加横就是自,

    自字古时指鼻子,

    今日说到自己时,

    常用食指指鼻子。

    己:与“包”字中的“巳”比较。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2.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请告诉大家。

    3.学生按笔顺规则练习书空。

    4.老师重点指导:

    己,第一笔横折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稍斜一点,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一些。

    5.学生在书上先描两个,再写一个。

    6.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注意纠错。

    7.优秀作业欣赏、展览。

    8.课堂作业:

    练习书写生字。

    (四)补充阅读

    

    山和云

    

    云喜欢围绕在山腰

    听山歌

    山喜欢戴帽子

    云就变成帽子

    给山戴

    山和云是好朋友

    

    板书设计:

    kě cái zì jǐ

     可才自己

    

2025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松、伯、孩、托”四个一类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准备:小松树图、大松树图、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并设问导人。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师范书空手势)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还和很多新的字词宝宝交上了朋友,你愿意和他们打声招呼吗?

出示:喂多高哇回答摸着托起来惭愧

指名读,师相机正音。齐读,出示“掌声”(动画)鼓励。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们真棒!(出示大、小松树图片,老师示演两人出来说话。)大家好,我们是……(生齐呼:大松树和小松树),听到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好,我们也忍不住想出来考考你们了。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家在哪里吗?

指名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

师:恩!你们的发音真准确!谁能动手来把我们送回家呀?

指名上台贴图,师根据板书需要对大松树的位置给出建议。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我替他俩谢谢你了。

(2)倒述课文,引起思考。

词语过渡,板书:惭愧,指名读。

问:“惭愧”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难为情

问:文中说谁惭愧、不好意思了?小松树。

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他知道自己错了。

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起初,小松树是怎样的?他以为自己长得高。他以为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很了不起。

问:哪些同学爬过山?当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山下的那些楼房啊!树木啊!人啊跟在平地上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很高兴,高兴地得意起来。

(2)指导看图:看哪,这棵小松树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出示小松树放大的图片。(师:他看到了小松树的动作,觉得他……,你觉得呢?)得意、骄傲的。

(3)指导读句子

师:(出示小松树说的话)他不仅样子得意,还说了好多话呢!请看大屏幕,先自由地读一读。

a、师:“喂!”平时你会这样来称呼别人吗?如果你听到一个小朋友用这样的称呼去叫他的长辈或者是比他年长的哥哥、姐姐,你会觉得他怎么样?很没礼貌。

b、“多高哇”后面是什么符号?小松树说这句话时把语调扬得怎样?(师动作引导)高高的

c、理解“很远很远”,练习abab式的词语。

师:“很远很远”?小松树为什么要把一个词语说两遍?是他不小心说错了吗?(不是!)那他是想强调什么?强调他长得高,看得远。

师:对呀!把同一个词语重复说两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时候也可以用到这样的词语,比如今天来听课的老师非常多,我们可以说……(很多很多);比如一个人长得特别高,我们可以说他长得……(很高很高)。

d、“你呢”指谁?小松树是什么语气?

e、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小松树怎么样?

十分得意,很骄傲,看不起别人。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男、女生赛读。

(5)询问过渡:“小松树”这么骄傲,“大松树”听了有什么表现?板书:没有回答。

问:小松树都这样说话了,大松树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为什么没有回答?你觉得他是怎么想的?

他知道自己高,不想跟小松树争了。

他觉得自己大一点,应该让着不懂事的小松树……(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师:恩!大松树真是个懂谦让、明事理的好孩子,我们要向他学习!

(6)师:小朋友们!大松树这么谦虚,既然我们今天看见了,就让我们来仔细比较比较,说句公道话,好不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两棵松树分别长什么样?看看树干……再看看松针……。(师引导用“又又”来说一说。)

师:如果说这样看还不够确切,请这样再看!(同步演示图片,把山上的小松树拿下来,与山下的大松树作比较。)问:到底谁高?(大松树!)谁?(大松树?)那为什么小松树能看得比大松树还远呢?(他是被大山托起来的。)师板:托起来

3、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块儿了,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

(2)指读,出示风伯伯说的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的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师:读得真流利。这句话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a、让学生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风伯伯是怎样跟小松树说话的?他说话时还做了什么?(摸着小松树的头)

b、(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谁曾经摸着你的头跟你说过话?(爸爸、妈妈……)你当时心里有什么感觉?从“摸着”这个动作,你感觉到他们对你怎么样?(很关爱)

c、是呀,从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对他说话,我们可以知道风伯伯教育小松树时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耐心地开导,说明了风伯伯对小松树的爱护。

(3)老师读旁白,学生读风伯伯的话,要求:语速稍慢,读出风伯伯慈爱的语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

(2)齐读,读出“小松树”后悔、不好意思的感情。

(3)扩展: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他想我错了……。师:小松树知错就改,好样的!

他会对慈祥的风伯伯说些什么?对刚刚被他瞧不起的大松树,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他对大松树说:“大松树哥哥,对不起,你比我高,我不该说这些话,真是对不起……。师:小松树变得谦虚、有礼貌了,我们向他学习。

2025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提高一年级学生想象能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爷爷和小树》是京版教材的一篇课文,以儿童诗的形式表现爷爷和大树之间发生的两件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根据教材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定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自主识字、记字。根据字型充分想象找到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交流。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能用爷爷和小树的口气说一句或几句话,想象他们之间发生的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初读课文,识字记字的任务。《爷爷和小树》一课中要学三个生字:衣服的衣、雨伞的伞、真好的好。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去发现识字、记字的好方法。

衣:点是人的头,横是肩膀,一撇一捺就是衣服的两只袖子,捺上的小撇是正在穿衣服人的拿衣服的手。

伞:有人说:我把它看成雨伞,人字头就是撑开的伞帽,长竖是伞把,点、撇是支伞的铁丝,横是把伞打开时推伞的部分;还有人说:我把它看成旅游区的遮阳伞,就是那种支在桌子中间的给吃饭的游客遮太阳用的。人字头就是伞帽,竖是伞把,横是围着伞的桌子,点、撇是放在桌子上的菜。

好:1、一男一女站在一起,和结婚照差不多,结婚是好事。

    2、邻居阿姨是女的生了个孩子是好事。女就是女人,子就是她的孩子。

    3、爸爸说了我家有我和妹妹,男孩女孩都有,是好事。

学生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三个生字很快就记住了。学生发明的记字方法既形象有生动,有的是老师也想不到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尝到甜头的我,在指导认读字时也让学生自主识字,收获又是很丰富。如:

爷爷的爷:上面是父,说明是男人。下面可以看成是长胡子或者爷爷拿的拐棍。

冷热:平常的水就用三点水旁,冬天的时候水冻成冰了,水就少了,所以就成了两个点。夏天的时候爱下雨,水多了,所以下面就是四个点。

学生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口语化,易于同龄人理解。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课文理解。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揭题,出示策略。

上节课我们想了好多好方法记住了字和词,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再认识认识它们吗?

爷爷 冷热 稻草 衣裳 撑开 真好 绿伞

今天我们要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来学习一篇课文,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注意第二字读轻声。

   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爸爸的爸爸拿拐棍、爸爸的爸爸长胡子)

  [想象形式:发散思维创造记字方法,自主识字。这点平时在识字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好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记得“发散思考思维活”思维诀窍是什么吗?

①  想的越多越好。

②  想的越新奇越好。

好,我们比一比看看今天谁想的最好。

   (二)感悟课文,展开想象。

打开书,自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1)感悟爷爷对小树的爱

1、师:冬天到了,天冷了,北风呼呼地刮,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预想:生1:它会说,我好冷呀,我会冻死的。

      生2:要是有人给我穿上暖和的衣服那该多好呀!

      生3:好冷啊,我要冻死了。

[想象形式:把自己当成小树,感受小树在寒风中的心情,体会出小树需要人的帮助。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想象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句式比较单一,不够生动。如果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说,效果应该会更好。]

2、爷爷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

汇报: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

3、什么是“稻草衣裳”?图片展示。师:叙述:天冷了,院中的小树冷极了,爷爷拿来了稻草,把小树围了起来,围得厚厚的,然后用绳子系好,生怕小树冻着。

4、谁说说爷爷给小树穿的这件稻草衣裳什么样儿呀?(黄黄的,厚厚的、暖暖的,把小树裹得严严实实的)

[ 想象形式:看图想象,进行词语训练。学生可根据图画上展示的稻草衣裳从颜色、样子等多方面进行发散,课堂效果较好。在学生想象的方面比较单一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想象。 ]

5、爷爷为什么给它穿上稻草衣裳呀?(怕小树冻坏了,冻死了,爷爷很爱小树)

师:爷爷多关心小树呀!你想怎样读出爷爷对小树的关心呢?请你先练练,一会儿看谁读得好?指名读。范读、再读。

过渡:穿上稻草衣裳的小树有什么感觉呀?它心里怎么样呀?

假如你是这棵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稻草衣裳的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什么呢?(让学生对图说:这件衣服真暖和;谢谢爷爷;以后我也会帮助您的……)

[想象形式:设身处地,想象角色的心理感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寒冷的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了厚厚的稻草衣裳,小树真高兴啊!快用小树高兴地心情把这句话出来。(练读,指名读,评读)

⑵感悟小树的作用

1、师:小树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天热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读书上相应的句子: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

2、理解“绿伞”。师:小树给爷爷撑开的伞在哪儿呢?(让学生指图)

这棵小树怎么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呀?(树冠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伞?(绿色的,大大的)

[想象形式:看图想象,进行词语训练。在一年级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可为以后的写话进行铺垫,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哪几方面想象,从哪几方面写。]

3、在炎热的夏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遮住热辣辣的阳光。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呢?(,高兴,感谢小树……)

你想怎样读出爷爷的高兴心情呢?(练读,指名读,评读)

⑶师总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爷爷和小树怎么样呀?(板书:真好)你想怎样读出夸奖的语气?(看着图说)

(三)、回文,抒发感情,展开想象。

1、读了课文,同学们感受到了爷爷对小树的关心、爱护,同时也感受到了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乘凉。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边读边加动作。

2、师:你愿意看着图把课文背下来吗?(全班看图背诵课文)

3、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

(二)想的越多越好。

(三)想的越新奇越好。

预想:爷爷给小树浇水、剪枝、捉虫子。

小树结出香甜的果子给爷爷吃。

[想象形式: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自主想象。从课堂上看,学生想象的内容出乎老师的预想。比如有学生从爷爷照顾小树这个角度想,说出了小树生病了,身上长了虫子,爷爷就找来农药给小树洒,帮小树治病。有学生从小树报答爷爷的角度想,说出了如果小树是棵果树,到了秋天小树就会给爷爷带来香甜的果实;如果小树是香椿树,就会给爷爷带来香椿。如果小树只是一棵普通的树,那它在春天也会给爷爷招来可爱的小鸟,陪伴爷爷。等小树长大了,还可以为爷爷挡风、遮雨。]

(四)、总结全文。

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事太多太多了,课下你可以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告诉老师。

[说写结合,为写话进行铺垫]

    本堂课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利用多种想象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想象训练、表达训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也为以后的阅读、写作进行了铺垫,奠定了基础。

    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充分利用一定会给你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教案《爷爷和小树》说课稿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优美。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三、依据理念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课件三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三点:1是认识10个生字和4个偏旁:刂、冫、人、灬,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有: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我构思的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比,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学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能积累语言.

四、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说说教学策略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 创设情境法。

2、趣味识字法。

3、以读促悟法。

六、说说教学准备:

1、本课要认识的四个偏旁、构成合体字的部件。

2、小树和爷爷的头饰图。

七、说说本案的设计特点,总结起来也有三点:课件七

1、 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 识字是轻松的,识字是主动的。

3、 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八、从以下四个环节说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认识吗,睁大眼睛看好了,贴小树嗨,大家好,我是小树,想和我做朋友吗,介始介始自己吧!”学生与小树快乐地问候之后,教师过渡引导:“聪明的小朋友,我可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引导:“小树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很多的好处,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小树呢?有一位爷爷做得特别好,让我们一起向他问声好吧!” 贴爷爷

上课伊始,小树、爷爷和小树之间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爷爷为什么要爱护小树的道理在课堂之初也得到了明示和呼应。

第(二)环节是:走进文本,趣味识字。

1、首先是课件范读课文,学生思考:爷爷喜欢小树吗?小树喜欢爷爷吗?借此问题把握课文的感情脉落。在此学生与文本第一次亲密接触。

2、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学。“课文里藏着好多生字宝宝呢,让我们用摇篮把生字装起来,再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吧!”这一活动伴随着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过程,这也是学生与文本第二次亲密接触。

3、再接着就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过程以做”口腔体操”的情境创设开始,嗨,让我们来做口腔体操吧,请位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音节,看谁的口形最标准?接着,让我们来认识几个新偏旁吧,把教具发给学生,让它们一一对应,找上朋友,组成新字。再接着就是“看图片猜棵、穿、伞三个字”的游戏,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识字游戏中,应该能乘上快乐的“情趣直通车”,愉快地奔跑在 “识字高速公路”上。通过趣味识字,学生也能进一步积累到 “形象记字”“想象记字”的识字方法。

第(三)环节是:亲近文本,以读促悟。

崔老师说“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教学中,要重点指导朗读第二段,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当学生观察到插图一的反映的季节是冬天时,我这样引导:是呀,寒冷的冬天来了,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钻进我们的领口,袖口,裤管里,真冷呀!冷得我们直打哆嗦呢!把你们的小脸小手小脚冻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情感体验如果被教师启发性的语言激活了,就能说得真实而生动。学生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树的冷,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爷爷的爱心,读好第二段也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接下来抓住本段 “暖和的衣裳”这一短语积累语言,教师这样引导:冬天里,你还觉得什么也是暖和和的,也来用上“暖和”这个词吧,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再作引导: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后,心里可感激老爷爷了,睢,小树和爷爷在说悄悄话呢,说些什么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快乐地表达,动情地朗读,再接着让学生带上头饰大胆演一演。最后师生总结这段“说说读读演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第三段。

第(四)环节是:回读全文,读后畅想。

学生在音乐声中读完全文后,教师引导提问:你最喜欢爷爷还是小树?为什么?这里,无论学生作何选择,都证明幼小纯真的心灵受到了文本的感染。教师顺势再作引导: “你有爷爷一样的爱心吗?你能做点什么呢?”在此,教师围绕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最后在一首儿歌中结束本课时教学,让儿歌与环保意识一起融化在学生纯洁的童心里:小免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总之,学生的想象会被教师一次次放飞,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被教师一次次点燃,学生的表现欲望会被教师一次次激活唤醒。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我想如此纯美的课文,有了成熟有序的构思,再合上教师娴熟的教学艺术,这个课堂定会成为一个师生心灵沟通、共同成长的乐园!这不正是我们呼唤的,神往的课堂吗?

相关推荐

  • 老榆树上的童话大厦的故事 1、老榆树上的童话大厦的故事 在一大片草丛里,生长着一棵又高又粗的老榆树。 这棵老榆树肯定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你看——它是那么高,那么粗,树叶儿是那么多,那么绿!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棵老榆树上就成...
    2020-09-29 阅读全文
  • 树上的乌鸦故事 1、树上的乌鸦的故事 乌鸦打算重新寻找一棵大树来筑巢做窝,乌鸦精心挑选着每一棵大树的健康状况,乌鸦找到了一棵适合自己的安家的大树。 大树也很高兴乌鸦这个新邻居的到来。 日子久了,乌鸦和大树慢慢变的熟悉...
    2021-04-09 阅读全文
  • 树上的风景的故事 1、树上的风景的故事 刚下完雨,阳光伸着懒腰从云缝儿里挤出一道亮线。一只小蜗(wō)牛正站在一棵大树旁,向树上仰望,“树上的风景一定很美!”小蜗牛看到许多鸟儿站在树梢(shāo)迎风歌唱,还看到小松鼠...
    2020-09-19 阅读全文
  • 小树上的衣服的故事 1、小树上的衣服的故事 小花鹿,小野猪和小白鹅一起来到青草地上踢足球,踢着踢着,小花鹿感觉好热呀,它脱掉了自己的外套,挂在了一棵小树上。 踢着踢着,小野猪和小白鹅也热了,它们也脱掉了自己的衣服,挂在了...
    2020-11-25 阅读全文
  • 上帝与老鼠的故事】上帝和老鼠的故事 1、上帝与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老鼠见猫总是受人类的宠爱,而自己却经常遭到人类的追打,他为此觉得上帝很不公平。 于是老鼠找到了上帝去评理,他说:“上帝您太不公平了,我和猫同样是动物,为什么他能得到人类的喜...
    2021-04-20 阅读全文

1、老榆树上的童话大厦的故事 在一大片草丛里,生长着一棵又高又粗的老榆树。 这棵老榆树肯定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你看——它是那么高,那么粗,树叶儿是那么多,那么绿!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棵老榆树上就成...

2020-09-29 阅读全文

1、树上的乌鸦的故事 乌鸦打算重新寻找一棵大树来筑巢做窝,乌鸦精心挑选着每一棵大树的健康状况,乌鸦找到了一棵适合自己的安家的大树。 大树也很高兴乌鸦这个新邻居的到来。 日子久了,乌鸦和大树慢慢变的熟悉...

2021-04-09 阅读全文

1、树上的风景的故事 刚下完雨,阳光伸着懒腰从云缝儿里挤出一道亮线。一只小蜗(wō)牛正站在一棵大树旁,向树上仰望,“树上的风景一定很美!”小蜗牛看到许多鸟儿站在树梢(shāo)迎风歌唱,还看到小松鼠...

2020-09-19 阅读全文

1、小树上的衣服的故事 小花鹿,小野猪和小白鹅一起来到青草地上踢足球,踢着踢着,小花鹿感觉好热呀,它脱掉了自己的外套,挂在了一棵小树上。 踢着踢着,小野猪和小白鹅也热了,它们也脱掉了自己的衣服,挂在了...

2020-11-25 阅读全文

1、上帝与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老鼠见猫总是受人类的宠爱,而自己却经常遭到人类的追打,他为此觉得上帝很不公平。 于是老鼠找到了上帝去评理,他说:“上帝您太不公平了,我和猫同样是动物,为什么他能得到人类的喜...

2021-04-2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