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得懂孩子的弦外之音吗?
发布时间:2021-09-14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导读: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需求被关注,也是一种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他会采取积极的自我表现来引起大人们的关注,从认可和称赞中获取自尊和自信。就像他把作品给你们看来获取赞扬一样。如果被满足,对于他以后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陈女士:我的儿子5岁了,他的性格让人琢磨不透,平时很乖,喜欢画画、唱歌等,而且会把认真画好的作品给我们看,我们夸奖他,就很高兴,也很遵守家里的规则,比较听话。
但是,家里来群人他就捣乱了。上个月,姐姐的生日,小朋友们都过来玩,儿子在他们送礼物的时候把生日蛋糕给捣坏了。香港的亲戚到家里玩,彼此很热情地拉拉家常,儿子却高声地唱歌,我们让他别唱了,他不吭声了,一会就在地上打滚,说亲戚们买来的水果把肚子吃坏了,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他总是在人多的时候出问题,他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解答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5岁的小孩,已经建立起“我自己”的感知,他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关注去确立自己的存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由于心智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局限,他难以像其他生理渴求如吃饭睡觉的需求一样,清晰地向大人要求和表示。他通过胡闹这种方式,内心的需要就表达出来了:我感觉受冷落,我不想被冷落!
特别是家庭最小的或独生的成员,原本是家庭的中心,一旦不被关注,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如生日时姐姐是主角,亲戚来了他就不受重视了,他就可能通过捣乱如破坏、说谎、唱歌、装病等,来发出了他不想被忽略的心理信号。事实上,这个行为也是对于自己需求不被满足的抗议,如果大人不把他当回事,他会闹得更凶。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需求被关注,也是一种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他会采取积极的自我表现来引起大人们的关注,从认可和称赞中获取自尊和自信。就像他把作品给你们看来获取赞扬一样。如果被满足,对于他以后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除了要巧妙地给予他不受忽略的感觉,还有订立家庭的规则。如姐姐生日的时候安排他作为小主人招待别人,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和获得自我认可的价值感。当他胡闹时,不要挫败他自尊,但也要与他订立规则,比如:我们都很喜欢宝宝表演唱歌,但是现在叔叔阿姨要谈事,谈事时希望别人不要打扰,在吃饭前的半小时会专门空出来给你表演,宝宝觉得这样可以吗?
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并给予合理的满足,是一个根本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你家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吗?
导读:关注自我你应该注重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比如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焦虑,是否抑郁,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时刻轻松愉快。
控制情绪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关注自我、放松心态、学会享受和懂得表达。
关注自我你应该注重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比如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焦虑,是否抑郁,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时刻轻松愉快。
放松心态对于那些进取心强,凡事都想争得第一的人来说,放松心态是尤为关键的。尤其是面对上级的压力时,你要提醒自己这是一种经营管理的策略,从长远角度讲有利于与人的交往,从短期角度讲有利于帮你保住饭碗,这样你的心态就平衡了。
学会享受工作和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向上奋斗,生活还应该是享受人生的快乐。只有学会享受,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乐趣。
懂得表达当受委屈的时候,要学会通过倾诉与寻求安慰来自我解脱。
可以找朋友聊聊,可以写日记发泄一下,如果真的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障碍,那么适时地去进行心理咨询,将会对提升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有所帮助。
你听得懂婴儿啼哭表达的信息吗?
导读:婴儿常常会哭个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们为何而哭,因而总是被闹得精疲力尽。其实,婴儿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来向父母传递信息的。
1岁以下的婴儿通常还不能说话,当然极个别的神童除外。实际上即便是大至2-4岁的幼儿,大多也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情绪和意愿。鉴于此,熟悉婴儿的特殊语言并揭开其中隐藏的“密码”,成为一些科学家的愿望。
婴儿不同的啼哭方式表达不同的信息
婴儿常常会哭个不停,但父母又往往不知他们为何而哭,因而总是被闹得精疲力尽。其实,婴儿基本上就是以啼哭的方式来向父母传递信息的。
研究发现,如果婴儿的啼哭声强劲有力、富有节奏但又不太响亮时,他们往往是要求父母给予照料:如口渴了需要喂水,饿了需要喂食,尿布湿了需要更换,太热了需要松松被子,寂寞了需要拥抱,睡不着心里烦闷因而需要有人陪伴等等。此时如果父母能及时、准确地猜中他们的意图并予以解决,啼哭声自会渐渐停止。
但要是啼哭显得异常“顽强”,虽经过各种照料和护理仍不能打住,而且哭声反而更响亮更尖利,并伴有顿腿、舞手、翻滚等身体动作,那么十有八九是“有病不适”的表示。此时父母须特别注意辨别不同时间、不同声音并伴随不同症状的啼哭所传达的不同意义。
一般来说,大声哭嚎并用手护肚可能是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哭声嘶哑可能是喉部出现炎症,哭声时而尖利时而低沉并拒绝进食可能是身体出现感染,夜间反复低低啼哭可能是体内有寄生虫作怪,高烧时哭声突然停止可能是由于出现了惊厥,边大声啼哭边摇头抓耳可能是头痛中耳炎,阵阵高声号哭,喉声音渐小并不再伴随身体猛烈动作,特别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须尽快急救……需要强调的是,“听懂”宝宝的啼哭只是发现有问题,为了安全起见应及时去看医生,而不宜自行单凭哭声盲目为宝宝开药方。
孩子换牙的学问,你懂吗?
导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控制儿童对含糖饮食的摄入,督促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定期(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口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
孩子换牙期间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孩子开始换牙的时间可以前后不一,牙齿生长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一般出牙的时间在6-12岁,14岁以内应该完成换牙;有的小朋友乳牙脱落了几个星期,而恒牙不萌出,家长很着急,其实,从乳前牙脱落到恒牙前牙萌出大约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必要时经照X线片后未发现异常,则不需要处理。
其次,要保证孩子顺利换牙,还需注意,孩子牙齿生长与牙弓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在换牙之前,就应该经常咬一些硬的食物,如花生、豆类等,以锻炼牙弓,使其充分发育。当新牙萌出,而乳牙尚未脱落,就形成了“双层牙”,这时,应当及早到医院拔取乳牙,以免妨碍恒牙正常就位。
有的小朋友会出现新萌出的上前牙有正中离开、扭转、向远中倾斜等表现,这是“丑小鸭”期,是一种生理的发过程,而不是异常表现,不需要进行处理。由于牙齿发育期间有全身性疾病或乳牙根尖感染,会造成新牙缺损,而釉质一旦发育完成后就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补更多的钙片,缺损的牙齿也不能恢复。
最重要但往往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是对已萌出恒牙的保护,即6-8岁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萌出的恒牙,俗称“六龄牙”,“六龄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食物大部分都是他们嚼碎的,它还负责确定上睛牙弓之间的关系,引导其他恒牙排列。“六龄牙”萌出时咬合而凹凸不平,窝沟很深,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不易清洁,当受到细菌产酸的侵蚀,很容易出现龋坏。早期预防龋病方法,可采用刷牙、牙线清除牙垢菌斑,家长也可带孩子到医院用氟素或窝沟封闭以提高牙齿本身抗病能力。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控制儿童对含糖饮食的摄入,督促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定期(每半年)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口洁白、整齐、健康的牙齿。
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以“精讲多练”为主的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大家都熟知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又可分为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纵观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需加强,已达到“说孩子听得懂的话”。
关键点一: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在我的体育课堂中,会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和改造,以便适合不同的学生水平。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输出状态的信息,以便学生掌握。因此,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关键点二:语言要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精讲多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运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当然,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教材钻研把握到位,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关键点三:多用设问和解疑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还是指导,都需有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最好是“问题串”来串联,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要注意:(1)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况,难易适度;(2)问题要明确具体;(3)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4)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
你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吗?
与不具备完全语言能力的婴儿沟通是家长朋友们最头疼的事情。一些家长头疼无法知道孩子为什么大哭大闹,不明白孩子为何特别淘气,不清楚孩子为何忽然好动。总之,一连串的问号让家长甚是无奈。从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出现种种困惑,是因为家长没有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
专家认为,孩子的哭、笑、闹、淘等等诸多行为都是其心理的直接反映。在孩子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育之时,孩子的“哭、笑、淘”就是一种行为语言。为科学健康地抚育孩子,家长朋友们必须要用心分析,读懂孩子的行为语言。好育园早教专家认为,要多角度理解孩子的“哭、笑、淘”等诸多行为语言:
1、孩子的哭闹,有生病不舒服、饥饿、寻求安全感等多重含义。
孩子的哭,有的是因为生病不舒服引致,或者是因为饥饿所致。同时,当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也会大哭。比如,当孩子睡醒后,一般会大哭,这时,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是饥饿了,此时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睡醒后没有感觉到安全感,希望通过哭声引起父母或大人的关注,寻求大人的爱抚。因此,当孩子睡醒后大哭,家长一定要用抚爱或轻声的哄爱来给孩子安全感。
因而,当孩子哭闹之时,家长一定要分析好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孩子的心理述求得到满足。
2、孩子的笑,是一种幸福与满足的表现,也蕴含希望得到大人肯定的期朌。
有些孩子在得到大人的逗弄时,往往会报以开心的大笑,此时,家长一定会认为这是孩子内心幸福与满足的表现。诚然,家长的抚爱会让孩子内心得到幸福与满足,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这也是孩子内心期待得到大人肯定的体现。孩子在用行为语言“鼓励”家长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和肯定。此时,家长可以适时对孩子说进行一些爱抚式的言语,对孩子进行行之有效的早期教育。事实证明,当孩子幸福地笑的时候,家长进行爱抚式的早期教育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孩子的淘,绝对不是简单的不听话,也是渴望关注,或是动手能力或运动能力发育的表现。
有些家长很头痛幼儿在生活中的“淘气”,似乎孩子淘气,是一种不听话或者不乖不懂事的表现。孩子们往往喜欢在家里乱扔东西、喜欢乱拆家里物什,或者故意和家长逗玩,这不是简单淘气。
比如,当孩子在大人没有关注到他时,会故意捣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过多责骂孩子,这是孩子用自己的“淘气”来吸引家长或大人的关注,以期获得更多的关爱,此时家长要反省自己是否对孩子关爱不够了;而当孩子在家里乱拆家里的玩具之类的物什之时,家长也轻易不要生气,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一种表现;而当孩子在床上或地上乱蹦乱跳时,则更有可能是孩子运动能力在发育的具体体现。
4、对于孩子无理由乖张的行为,家长必须引起重视。
以上,我们分析了孩子种种缘由内心或自身发育的行为语言,提醒家长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但对于一些无理由的行为,比如无缘无故不吃东西,无理由的拒绝抚爱,则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这些不正常的行为很可能是孩子身体不适,或者心理受到伤害的表现,家长们一定要从日常行为中找到此中原因,以为爱抚孩子寻求因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