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循序渐进让孩子顺从

发布时间:2021-09-01 怎样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一、什么是顺从

以往顺从的含义是,教师和父母告诉儿童做什么,儿童就去做什么,这是传统教育中的顺从。在蒙特梭利教育中,顺从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荣耀和快乐。意志是服从的基础,先有意志后有服从。幼儿期是形成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当规则难度太大,儿童没有能力遵守时,强迫儿童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

二、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顺从,但并非时时如此,在这个阶段里,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这可能给你留下“任性”的印象。我们的很多孩子回家以后的表现令父母头痛:“唉!这个教育不行,我们的孩子才去了一两个月,回家已经任性得不行了。”

第二个阶段,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如果儿童具备了这种能力,做起事来就不会有障碍。比如说,他端水,能够控制自己的手和身体,使水杯里的水不洒出来,她就没有障碍,这种能力一旦建立起来,教师或家长请他帮忙时,他会快乐而兴奋地去做,他在这个时候就能顺从,以便在真实地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能力。这样她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是他迈向顺从之路的一大步。

第三个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他突然发现能够从这个优秀的人那儿获得指导,获得帮助,从而产生了新的热情,变得渴望顺从了。当人达到某种状态的时候,顺从便成了一种渴望。儿童已经意识到教师能够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对自己说:“因而她能使我变得与她一样聪明。”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就愿意顺从了,这就是生活。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三、儿童在三个阶段中的现象

第一个阶段的表现:儿童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所以判断孩子是否顺从地时候,我们必须与儿童现有的能力联系起来判断。(实用文书网 wwW.wEi508.COm)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零至三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这个时候,怎样让他顺从呢?比如说,他这时想玩水,你告诉他:“好,去玩水。”他这个时候地本能冲动与你的命令正好一致,他顺从你,如果不一致,儿童就绝不会顺从你。他根本听不明白你所讲的,除非惩罚代替了说教而使儿童恐惧,他才会顺从。蒙特梭利说,必须了解儿童已经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儿童在三岁以前是不可能顺从的,除非他接受的命令和他的冲动相一致。

三岁以前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蒙特梭利说,三岁以后,在幼儿能够顺从以前,他肯定已经发展了某种品质,他不可能突然就按另一个人的意志行动,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理解我们要求他所做的事情。在这三年中,儿童是通过活动,在事物中缓慢地形成他地内在品质的。品质只有牢固建立以后,才能为儿童意志所运用。我们知道,许多孩子到了一定场合,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儿童爬椅子,一方面是他需要练习攀高爬低,另一方面因为他太小而需要站立起来观看,这时你不能也无法要求他不这样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会帮助儿童建立一种秩序:在一个正式的、高雅的地方,我不能够再这样做。如果你不训斥他,而是提醒他、宽容他,给他时间观察和自我调整,他就会发现这种规则,然后他会试着去做,虽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都没有关系,儿童会慢慢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习德。当这种习惯一旦巩固下来,他就会为儿童服务,也就是说,这种习德就能为儿童的意志所用。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不骂孩子,只是不断提醒孩子。这样儿童在任何地方,都会把握好尺度。

第二个阶段的表现:就是在一次执行命令中,他可能成功,但下一次就不一定成功,儿童做事情都是这样的。

比如说,他要把水灌进瓶子里,他第一次灌的时候,可能成功,一次就灌进去了,但是,第二次灌的时候可能不成功,这个时候,我们成人应该不去管他,儿童恰恰是通过灌水来控制他的手,所有成功的前面阶段必然是不成功,每一次的不成功都刺激儿童重新再做一遍,这反复的过程锻炼了儿童的能力。儿童通过自发的反复练习,能力被固定了,儿童就这样固定和掌握自己的一切,做起事来就不会有障碍。

还有一次,当孩子想吃玉米,就问我:“玉米是什么?”我说:“玉米就是一粒一粒的,这么长的一个植物果实。”显然“植物”这个概念她不懂,她又问:“植物是什么?”结果,我就硬是没有给她讲情“玉米”是什么,她跑去问另一位朋友:“玉米是什么?”朋友说:“玉米跟茄子一样,是一种可以吃的东西。”然后她就明白了:“啊,我知道了。”朋友用类比的方法,使她掌握了这个词语,从这里我也想到儿童学词汇、学语言的情形。很多成人对儿童讲这个讲那个,讲得有多又复杂,孩子越听越糊涂。显然,儿童必须通过现实中的实物去掌握基本词汇,等这类词汇达到了一定的量时才可以用词句解词,用图片、类比等东西解词,就像词典那样。

第三个阶段的表现:蒙特梭利自己举了一个静坐的例子。

她说:“只有在场的所有人都乐意时,才可能达到完全的安静,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打破它。”比如,每次接力赛的时候,我们的孩子跑到半路,突然发现一个警察跟一个人说话,他就可能停下来,拿着接力棒观察警察说话,直到那个警察说完走了,这个孩子才接着跑起来,把接力棒传给另一个孩子。这是我们的老师就会急得大叫:“快跑呀!跑呀!”但孩子们不急,就是站着不动,新来的老师就说他们没有集体荣誉感。蒙特梭利认为,那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赛跑上。即使那个警察不出现,那个小孩子也不能达到那种状态。当儿童能够达到顺从这个状态的时候,他会发现,若一个人破坏了这个状态,整个氛围、整个环境就会受影响。

儿童在漫长的头六年不断按自己的心智发展、并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开始顺从这种规律,第三个阶段的顺从就建立了:顺从真理。蒙特梭利讲,顺从是意志发展的最后阶段,儿童达到的顺从水平如此之高,因而最终成为成人的榜样。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亲子阅读5部曲——循序渐进


亲子阅读是增长宝宝见识、提升亲子感情的良好方式。但是,怎样才能使得亲子阅读达到预期效果呢?我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交流,并结合亲身体验,总结出了循着孩子年龄的亲子阅读5步曲。

第一步:看图阅读

我发现,宝宝翻书的兴趣,是看书上五颜六色的图画。所以,跟儿子一起翻书时,我会循着儿子感兴趣的画页翻,然后让儿子自己看图画上的动植物。儿子会兴奋地指着上面的小动物说:“爸爸,小老鼠在睡觉!”“小猫在钓鱼!”我赞扬儿子:“宝贝真聪明!”然后继续启发他:“小老鼠在哪里睡觉呢?”“小猫咪喜欢吃什么呀?”儿子答不出来时,我就会让他仔细看图,在图中寻找答案。

第二步:数数阅读

儿子每次翻书时,看到图画以后,都会指着图画上的小动物掰着手指数:“1、2、3、4……”虽然每次都数得颠三倒四,但还是乐此不疲。于是,我因势利导,等他数完了,我会问他:“宝贝,这里有几只小鸭子呀?”“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儿子要数错了,我就会让他再认真数一遍,并纠正他颠倒的数字顺序:要答对了,我就会进一步引导他:“那你数数这上面是小树多,还是小动物多呢?”

第三步:声音阅读

别以为阅读只能用眼睛去看,其实嘴巴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呢。在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一定要大声地念,多模拟小动物的声音,并且做到腔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这样才能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

“小羊咩咩、小狗汪汪、小猫喵喵、小老鼠唧唧……”我给儿子先示范几遍小动物的叫声,然后让他模仿并教他串连起来:“山坡上小羊咩咩叫着,惊醒了门前的小狗和小猫,小狗汪汪地叫起来,小猫也跟着喵喵地叫着,把屋里的小老鼠吓得唧唧乱窜……”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常常让儿子异常兴奋。

第四步:形象阅读

孩子最喜欢研究小动物的长相了,因为每个动物稀奇古怪的长相都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儿子也不例外,每次看到图画书上的小动物,就跟我聊起它们的长相来。

“爸爸你看,小老鼠的嘴巴是尖尖的,耳朵是圆圆的,尾巴又细又长……”儿子指着图书上的小老鼠向我描述道。

“嗯,那你看小狗狗长什么样呢?”我继续引导。

“唔……耳朵大大的,鼻子翘翘的,瞧,爸爸,它的舌头是红红的呢!”

“宝贝真聪明!”我赞扬了儿子对小动物外貌的描述能力,并引导他进一步仔细观察小动物的长相,然后表达出来。

第五步:改编阅读

儿子读幼稚园大班后,经常向我们复述老师讲的小故事。我发现这是个引导他进一步学习和创造的好机会,于是经常和他一起进行着“改编阅读”。比如一次儿子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改编,让小女孩碰到一个富翁,小女孩用真诚感动了这个富翁,富翁认养小女孩做干女儿,从此小女孩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改编故事,儿子不再局限于故事书上的内容和情节,他时常自己编个故事,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给我们听。

看到儿子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在阅读中不断得到提高,我由衷感到:亲子阅读,让儿子在书中学到本领、找到快乐。

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1、早期阅读并不一定非读文字。实际上婴幼儿在人生的“最初级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孩子在刚刚进幼儿园时所读的往往是没有文字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这种“零难度的快乐阅读”无疑大大增强了婴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2、让孩子尽早体会到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家长和教师应发现婴幼儿在阅读上的特别兴趣或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4、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对“广义阅读”的兴趣。在孩子开始认字之前,见到海报、路标、布告、门牌等等,父母可停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

5、尽早给孩子订一份合适的报纸或杂志。

6、提供给孩子的书籍,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迎合孩子的兴趣。

7、试着让3岁的孩子一次读书坚持10分钟。

案例:让孩子从小具有自信心


每年“六一”节,幼儿园总会在个班中让老师或小朋友推荐两名幼儿作为幼儿园的好儿童。大班幼儿已有了强烈的民主权萌芽,并且在培养幼儿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方面初见端倪。

一天午餐前看图书活动幼儿的表现不是很好,结合六一节的好儿童评比。我就问孩子们:“六一节马上到了,你们都想成为好儿童,那谁能自己站出来,让我们大家看看,自己认为自己能成为好儿童?”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哑口无言,我又鼓励他们:“不要怕难为情,只要自己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好儿童自己就大胆的站出来。”我又补充了一句:“平时上课、吃饭、午睡、游戏都很好的……”这时一位幼儿站了起来是董诗悦小朋友,她十分的自信。其他孩子又左看右看起来。一会儿曾宇蓝、钱小龙、潘薏雯三个也站起来,但是自信心明显没有董诗悦来得强烈,因为从他们站相,又想站又想坐的犹豫模样,我就察觉了这一点。还有许多没有站起来的孩子还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后来我问了几个没有站起来的孩子,有的说:害怕别的小朋友说。有的说:自己平时很多地方不足,所以就不站起来。还有的说:其他小朋友都不站自己也就不站起来。

分析: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进孩子充满自信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在我们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某方面甚至在很多方面不如别的孩子,自己批评“很蠢、不能干、很差“等等这些孩子在集体场合不敢主动地要求参加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交往中,有些孩子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孩子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当领导者。而面对困难、挫折,一些孩子常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包括未玩过的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等。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及家中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在幼儿园我们的老师没有将幼儿的自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进行教育,有些孩子老师要进行个别的教育,而不是在集体面前进行批评,而有些孩子因为顽皮自己又克制不住自己所以经常的犯错,以至于连同伴都不喜欢与他玩,脱离了集体,还有些孩子则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过度溺爱,包办代替、父母过于严厉,过多的否定、或者是相反的过高的期望,过高的要求、父母在平时经常将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横向的比较,消极的评价、孩子没有合适的环境,缺乏锻炼。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警觉,因为孩子的自信是他今后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关推荐

  • 亲子阅读5部曲——循序渐进 亲子阅读是增长宝宝见识、提升亲子感情的良好方式。但是,怎样才能使得亲子阅读达到预期效果呢?我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交流,并结合亲身体验,总结出了循着孩子年龄的亲子阅读5步曲。 第一步:看图阅读 我发现,宝宝...
    2022-01-01 阅读全文
  • 循序渐近培养孩子独立性 循序渐近培养孩子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原则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进行这项工作,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耐心,不厌其烦。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长要先教给...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要循序渐进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充满了支离破碎、毫无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象一个混乱的储藏室,在那儿连主人自己也找不到任何东西;只有体系而没有知识的头脑,则象一个小店铺,里面每一个盒子上都贴着标签,然而盒子里...
    2021-04-10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要循序渐进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游戏时专注性较差,游戏兴趣易转移,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游戏材料,创设宽松而富...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 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说到女儿晚上睡觉开灯的问题,要追溯到2013年的9月份,在这之前,xx每晚睡觉都是关灯的,快则几分钟,慢则半小时就会睡着,睡觉可省事了。 可是在2013年的9月份,我带着...
    2020-11-10 阅读全文

亲子阅读是增长宝宝见识、提升亲子感情的良好方式。但是,怎样才能使得亲子阅读达到预期效果呢?我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交流,并结合亲身体验,总结出了循着孩子年龄的亲子阅读5步曲。 第一步:看图阅读 我发现,宝宝...

2022-01-01 阅读全文

循序渐近培养孩子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原则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进行这项工作,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耐心,不厌其烦。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长要先教给...

2021-05-17 阅读全文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充满了支离破碎、毫无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象一个混乱的储藏室,在那儿连主人自己也找不到任何东西;只有体系而没有知识的头脑,则象一个小店铺,里面每一个盒子上都贴着标签,然而盒子里...

2021-04-10 阅读全文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其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年龄小,游戏时专注性较差,游戏兴趣易转移,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投放游戏材料,创设宽松而富...

2019-12-16 阅读全文

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说到女儿晚上睡觉开灯的问题,要追溯到2013年的9月份,在这之前,xx每晚睡觉都是关灯的,快则几分钟,慢则半小时就会睡着,睡觉可省事了。 可是在2013年的9月份,我带着...

2020-11-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