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今天还区角吗?
发布时间:2021-06-11 教育笔记区角 幼儿区角餐厅活动方案 幼儿园游戏区角教育随笔:老师,今天还区角吗?
午休起床后,孩子们总会习惯性的问一句:老师,今天还区角吗?如果听到肯定性的回答,孩子们就会微笑着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偶尔,如果听到否定回答,小小的失望就会爬上脸庞。
想想孩子们喜欢区角是在何时?还真的想不起来。也许就是在平时的细雨润物中,孩子们慢慢喜欢上了那份自由的选择,自主的操作。如何细腻的提示孩子进入区角,实践中我们摸索出“音乐提醒法”,欢快熟悉的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知道区角活动开始了。操作中忙得不亦乐乎的孩子,活动结束时也不愿放手,要么偷偷看看老师继续埋头苦干,要么旁落无人依然我行我素。操作是快乐的,操作后的整理更是重要的,他让孩子知道物归原处,让孩子在合作中知道有序摆放等等。多次摸索后,我们得出依然是“音乐提示”,忙忙碌碌中音乐响起,孩子们知道活动结束了,该是整理区角场地的时间了。
区角后的“评价”既是本次活动的小结,又是下次活动的引领。评价时我们表扬鼓励先进及活动中的优秀范例,给孩子树立以后模仿的对象;我们会结合实际评价活动中需改进的地方,给孩子以提醒。评价时我们会展示典型作品,下次活动时,孩子们就会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创造,又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作品,再评价,再创新,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的区角因为孩子们的创新,也在不断地递进深入。
我们的区角活动进行了已经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不断的总结,困惑也在不断地产生。我们也遇到了或这或那的困惑,有时我们安排的区角孩子兴趣不浓,做着做着就自然的“夭折”了;有时我们投放的材料难度过大或过易,其生命力也没有旺盛多时;有时我们困惑有些材料使用一次后如何处理;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们的活动的确需要指导,可不知如何指导才能让孩子们对活动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就在种种困惑之时,我有幸聆听了华教授的讲座,让我的困惑顿时“拨云见日”,我知道了游戏应该是孩子一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过多规则的设计,只会让孩子循着设计好的路线慢慢地找到答案,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法驰骋自己的想象,不喜欢也就自然而然了。
通过聆听华教授的讲座我还明白了:材料的投放应该注意后期的利用。比如孩子在美工区制做了纸盒汽车,我们不止用于展览,也可以投放到玩具区供孩子们玩耍,同时也可以投放到小超市,供孩子们买卖,还可以投放到收集起来,合适的时候开一个汽车展......wWW.yJs21.COM
通过聆听我更加懂得了:我的指导介入应赶在孩子将要放弃游戏之前,孩子们因我的介入,又重新玩起了游戏。我知道了介入指导应该源自不断地观察与了解孩子的行为过程中,应该源自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极为熟悉。
心得映入脑海,工作无疑会更加得心应手!今后我将带着这些新的所得,同我的孩子们一起游戏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老师,你今天真“漂亮”
雨过天晴,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地经过雨的洗礼,格外的清新,就连幼儿园的孩子,看着也是那么的招人喜欢。
今天区域活动课,由我来陪孩子阅读《可爱的房子》。或许是心情的缘故,我和孩子的阅读进行的很顺利,而且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力也有很大的跳跃,在欣喜之余,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鼓励幼儿在其它小动物有自己房子的条件下,请幼儿为其它动物或是自己的房子创编出好听的诗歌。
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创编《可爱的房子》的诗歌,我不断地对幼儿的创编给予鼓励和肯定,孩子可高兴啦!区域活动要结束时,幼儿董成霖突然对我说:“老师,你今天真漂亮!”
“啊?”我有点没适应过来,“我,我真的很漂亮?”
“嗯嗯”正在阅读的几个孩子齐声回答,“老师,今天你真的很漂亮!”
“是我今天穿的衣服吧?”我随口说着,“我周一就一直穿这套衣服哈。”
“不是的,老师”窦文轩接着对我说“是你的态度,你今天很温柔!”
天啊,这是一个孩子,他的观察那么的细腻,他居然能说出我的态度问题,我的脸刹时红了。的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宝贝们的神经心理都是在感知、运动和语言的发展中长大。难免有时他们会犯错,为此我总会把嗓门提升八度(那种方圆八百都能听到的音符)。所以当今天幼儿对着我说出“老师,你今天真漂亮”时,我感到羞愧,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中“教师要有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态度,要有亲和力;还要有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常心的心理素质。”今后我一定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为,勤于观察孩子,耐心和细心地聆听幼儿的心声,做真正蹲着和孩子说话的“漂亮”老师。
是的,每个幼儿教师的成长都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来时路,会心一笑;转过去,面对前方,我仍会默默无闻的继续攀登。
愿我们的每个幼师都变的“漂亮”!
教育随笔:老师,我今天扎辫子了
教育随笔:老师,我今天扎辫子了
小朋友午睡起床后,我都会给那些长头发扎辫子的小朋友梳头发,帮她们把辫子扎好,当我给他们梳头发的时候,有几个短头发的女孩总是站在一边,眼神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接待小朋友,只听见很远处传来喊叫声:“老师好!老师我今天扎辫子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俐俐小朋友,她的头发很短,在头顶上扎了两个很小很小的辫子。我故意问:“谁给你扎的小辫子呀?真漂亮!”“是妈妈,妈妈给我扎的。”
在活动中她总是跑过来问我:“老师怎么还不睡午觉呀?”我说:“还没到时间呢!怎么啦?你困了吗?”“没有,我想早点起床,让你给我扎小辫子。”她连忙说。我笑了笑说:“马上就睡午觉了,起床后我给你扎个漂亮的小辫子好吗?”她点点头笑着跑开了。
午睡的时间终于到了,她第一个就冲到了自己的床上,迅速的脱好鞋子钻进了被窝里,不知为什么她反过来复过去,怎么也睡不着,小眼睛扎呀扎的,一会儿看看自己的橡皮筋,一会儿看看我,很晚才睡着。起床时,她因为睡的晚,所以起不来了,我走到她身边,在她的耳边轻轻的说:“俐俐,快起床,起来老师给你扎小辫子啰!”只见她迅速的蹦起来穿鞋子,拿着自己的橡皮筋,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我身边,“老师给”她说。我为她扎辫子的时候,看着她边得意边炫耀的眼神,不由得笑了起来。扎好辫子后,她跑到镜子前左照照右照照,美的不得了,见人就说:“看我的小辫子多漂亮!”一下午,她不停的摸着自己的小辫子,不时的还偷偷的笑呢!
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小朋友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纯真的心是很容易得到满足,可能只因为老师一句表扬的话,就能高兴许久,我们做老师的看到这些孩子的笑容从心眼儿里感到高兴,同时也感到惭愧,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些高兴的机会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教育随笔:绘本融于区角
创设丰富的阅读区环境及阅读与区域活动的结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因材施教的指导策略,进行一定的观察记录,积累一定的教学方法。
创设丰富的阅读区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区中,老师布置了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愿意在这里阅读、喜欢在这里看书。其次,阅读区里有多个书柜,摆放各种幼儿书籍,供孩子阅读。
在环境布置方面,我按照绘本内容,认真装饰阅读区的环境。
在绘本与区域活动相结合中,我在区域中投放大量材料,供孩子们操作。如:绘本《我们去探险》讲述的是主人公杜里和沙里为了向爸爸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就踏上了冒险之旅。图画中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迷宫,而每个迷宫都有它不同的破解方法,因此,这也是一本游戏故事书。我将此绘本中的内容与多个区域活动相结合:
1.科学区。在阅读绘本前,我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迷宫类的游戏,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走迷宫的诀窍,能分清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并让孩子们感受到走迷宫带来的乐趣
2.语言区。我在语言区中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首儿歌《走迷宫》。帮助孩子们掌握走迷宫的诀窍。
的场景,制作了宣传海报,并用彩带及图片装饰墙面。营造音乐会的氛围.
3.体育角。运用体育角中的器材,拼成迷宫,进行游戏。
4.手工区.在手工区中投放制作探险棋的材料及工具,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以上是我将绘本《我们去探险》与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
而在绘本《边界》中,我积极投入材料,使绘本与以下区域相结合:
首先,《边界》这本绘本,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比较抽象,我认为在阅读前,在体育区和户外游戏中,可以组织幼儿玩这类的游戏,如《狼来了》或《跳圈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只要回到“家”就安全了,从而在游戏中里了解到“家”其实就是个边界,门和窗就是我们家的边界。狼是不能穿越边界去抓我们的。让孩子们从游戏的快乐中,初步理解“边界”的含义,从而吸引孩子到阅读区中自由阅读《边界》。
在手工区中投放制作探险棋的材料及工具,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其次,还可以结合语言区,通过展示
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拼图及棋类游戏,通过中国地图的拼图游戏,了解每个省的边界和中国的边界,也可以通过玩飞行棋等棋类游戏,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区分自己和同伴的领土,也就是区分彼此的“边界”。
在手工区中,可以结合橡皮泥来制作边界。孩子们用橡皮泥做出了房子和栅栏,这些也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边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尝试将绘本带入到更多的区域活动中。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有一定的困惑。比如,在绘本《边界》中,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边界”这一比较抽象的词汇,我让孩子们大量的在生活中寻找“边界”,孩子们尽情的发挥自己发散性的思维,可渐渐的我却觉得很难再把孩子们的思维与兴趣拉回绘本中。其实,在其他的绘本中,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希望请专家及领导给予指导。
教育随笔:你们喜欢老师吗
教育随笔:你们喜欢老师吗
在一次集体活动后,我就开始了与孩子们闲聊。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孩子们说:“喜欢。”
就连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都随声附和着,我听了心里很高兴,也很激动。
我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喜欢老师呢?”
各种各样的回答开始了,有的说:“因为老师很好。”有的说:“因为老师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欢你。”因为老师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分点心、分饭,就像妈妈一样,老师真好。”......
在听了孩子们的话以后,我的心里好欣慰、好感动。真正的真心付出换来孩子们的真心回报,只有坐在最前边的王涵哲不说话,我就知道王涵哲有话要说,因为每一次他都能语出惊人,每次提出问题时,他的回答都和别人都不一样,我也知道他在想着什么。我一听哈哈大笑,孩子们也因为他的回答与众不同和我一块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觉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们多么天真、可爱,从来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多么完美,多么神圣。只要你真心对待这些孩子们,他们就回真心的爱你,真心付出的爱换回孩子们无私的爱,我觉的这种爱太伟大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师的爱比爸爸妈妈的爱还要深,有的时候看着这些无知孩子的孩子,经常感到自己对他们的“严厉”而感到后悔,经过这次谈话,我相信我对孩子们的态度会改变的,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会收起以前的“严厉”,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无知的孩子,别无原因,因为孩子爱老师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爱只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才能体会得到,我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这种纯洁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将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孩子在充满爱的阳光里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随笔:老师你看清了吗
一日生活皆教育,时时处处无小事。
新学期刚入小托的孩子总是特别难带,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安静,我行我素。其中一个叫梦东的孩子特别调皮,总是好掺合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去,一会惹事了再离开。然后再到另一孩子活动中看看。每当有争执了发生我会批评他,而他都撅起小嘴,满脸不高兴。
一天,户外活动时,航航小朋友哭了。“怎么回事?”,我连忙问。“是梦东推我了。”我于是加重了语气问:“梦东是这样吗?”他一声不吭的走开了。我又说:“为什么不道谦?”他还是不说话。这时旁边的港港小朋友说话了,“是航航先推的梦东,他才还手的”。“是这样吗?”梦东点了点头。原来错怪他了。
从此以后,我特别注意梦东的一行一动,看他是否真的是惹事,其实不然,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孩子,只是有时方法不对,而引起误会,我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你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先了解因果,公正对待,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欢跟我说了。
教师的主观思想往往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他们受到无谓的伤害。因此,当面对孩子之间的争执,应蹲下身子,放低姿态,把解释的权力让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处理,教师加以指导,也许会更好。伟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与儿童打交道,需要观察而不是打探。”
教育随笔: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当你离开家,走进幼儿园,不停哭泣的时候,
仅仅几天的集体生活让你的笑容重新绽放。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笑容让我们都学会了适应。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自然角的植物在你们精心种植、照料下,散发出勃勃生机。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付出让我们都学会了关爱。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一本小小的《心情日记》记录着你们的喜怒哀乐,
当你捧着它跟我诉说的时候,
我知道我已成为你信任的对象。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讲述让我们都学会了分享。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六一集体舞演出,尽显大班哥哥姐姐的豪气,
整齐的服装、到位的动作、优美的舞姿,让我惊喜。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表演让我们都学会了自信。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当你用新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的时候,
你那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让人感动。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探索让我们都学会了求知。
亲爱的孩子,还记得吗?
即将毕业时,
你最担心的竟然是怕遗忘了幼儿园的老师,
还说想让老师陪伴你上小学、中学、大学……
谢谢你,我的孩子,
你的担心让我们都学会了怀念。
谢谢你,我的孩子,
和你一起游戏,让我领悟到创造的神奇魅力;
和你一起谈话,让我体会到无穷的想象乐趣。
和你一起学习,让我感受到求和执著;
和你一起生活,让我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爱是一份依靠,爱是一份牵挂;
爱是一份奉献,爱也是一份获得。
爱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亲爱的孩子,我会想你的。
教育随笔:老师我可以不吃吗
××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脑子里永远有许多的奇妙的想法,同时她又是一个“孩子王”,她如果要干什么事情,那后面一定有粉丝跟随支持。这几天因为窗户封好了,我请先吃完的孩子们拿好泥工板,带着橡皮泥,到外面去玩泥工。这样一来,先吃完的孩子们就有事情可以做了,不至于在教室里乱走乱跳,影响其他没有吃完的孩子们了。可是最近我渐渐的发现以前要添饭的孩子们最近都不添饭了,甚至有的还喊“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吗?”最先喊出这句话的就是我们的××,那以后就经常有孩子们喊出“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吗?”喊出这句话的,往往是以前要添饭的孩子们。
我开始还以为他们也许最近胃口不太好,吃不太下。但渐渐的我觉得事情可能有蹊跷。我们班的孩子们很少有挑食的,他们吃饭的表现一直很好的,难道他们会是想先去玩橡皮泥?
今天××又对我说了“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我看了看她,对她说“你看你还没有那蔬菜吃掉呢?蔬菜宝宝要伤心的,你都不喜欢它?”我看着××,感觉天她也想了一下,然后就说:“我真的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此时的××眼睛望向泥工板,我恍然大悟,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原来的泥工板不够了,可能去新领的泥工板的颜色和其他的不一样。孩子们就都想玩一玩,拿一拿,这个特别的家伙。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喊“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发现了之件事之后我对苏领说:“你是不是想要那个黄颜色的泥工板?”她点点头,我就接着对她说:“这样吧,你先吃,老师帮你吧这个泥工板先保管起来,等你吃好了,老师再给你好吗?”她点点头很愉快的继续吃她没有吃完的东西。
你看,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有可能就是一件及其特别的事情,一张颜色特别的泥工板,竟然可以引发那么多的声音,可以令我们的××情愿少吃一点也要拿到它。如果我能早一点的发现这个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我想我们班的孩子们也就可以更加愉快的用餐,享受美食了。
教育随笔:那老师拍拍你好吗
“呜呜呜……老师!”新妍宝宝跑到我的边上,抱着我哭起来。“宝宝,你怎么啦?”我着急地问她。“老师,我的心里不舒服。呜呜呜。”她伤心地说。“为什么不舒服啊?”她伤心地在我的身上蹭蹭头。“宝宝,你怎么了?””“呜呜呜……老师,我也不知道。”
“那老师拍拍你好吗?”“呜呜呜”她默默地点点头。
接着,她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问她时,她总是说不知道为什么伤心。
后来,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在我拍别的孩子的时候,她的眼睛总看着,这时,她就会大声伤心地哭起来。
这是孩子纤细、敏感的心啊。在幼儿园里,有时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被孩子记下,他们总是很关注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当忽略他们的时候,情绪就产生波动了。当他们在看到同伴有被老师爱抚的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温暖。
因此,我也尝试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如:看电视时,我会和孩子进行个别交流,说说悄悄话。如: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我会拍拍他、摸摸他们。而这些点滴,我想也会慢慢地融入孩子的心田的。
“孩子,当你觉得伤心地时候,一定要来告诉老师喔。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这是送给孩子的一句话。
“呜呜呜……老师!”接下来几天,有几个孩子也相继学会了倾诉。
“那老师拍拍你好吗?”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