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发布时间:2021-06-10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诲,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一、学生帮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此刻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仅对工作有损无益,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代沟。我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个性是对待个别行为偏差生,更是好用贯有的思维定势来决定和处理问题。发生在严骏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时间,,严骏与一位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严骏: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小话,此刻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先到办公室再说”。之后,从与严骏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学乱垃圾,没有扔进垃圾箱,严骏让他捡起,那位同学却说严骏多管闲事,并辱骂严骏,才有后面的冲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严骏引起的,那位同学就应负主要职责,严骏是在维护班级的纪律(班级规定扔垃圾,务必在下课时间扔进垃圾箱),那我怎样办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严骏道歉,并且表扬了他
。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作为教师就应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个性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进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静,真是应验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这句话啊!
二、走进学生心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个性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张磊同学成绩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心,不爱说话,与同学交流少,在班里显得很孤单;在老师面前也是有上句没下句的,我几次都想主动找他解决问题,但一向都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一次,我们班的同学在食堂包馄饨聚餐,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包,分组煮,分组吃。轮到张磊盛馄饨时,由于食堂地面湿滑,汤水洒出烫了手,结果气得他把馄饨全部倒掉扬长而去,学生告诉我后,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样会这样呢?我意识到他不仅仅性格内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再联想到媒体介绍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赶紧把他找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漫漫说出当时的具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讲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最后表态说:“我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的,遇事也会冷静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现偏激的事怎样办呢?必须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问题。我除了注意观察他,抽空和他谈心外,还让班级几个比较开朗的同学成立帮教小组,带他多参加一些群众活动,如果他遇到难事,帮教小组的同学会帮他出谋划策,帮他解决问题。渐渐地他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交往了,有事也愿
意和我交流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母亲提到他的变化时,对我表示十分感谢。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他的一张留条,上面写到:“谢谢您,我的老师!”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老师只要用“爱”这根针就能把它们串起。教育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就能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就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教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花开的声音,可以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可以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我来说,需要认真倾听孩子。其实,每个孩子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们用心地来读,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伟子的男孩子,他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有时还把地上的一些东西放到嘴巴里,在孩子的眼里,都认为他是一个不讲卫生的,不听话的孩子。我为此绞尽脑汁,孩子还是老样子,不讲卫生。有一次,我看见他来幼儿园时,穿一件新衣服,干干净净的。今天我再次尝试教育他,我把他拉过来,坐在我腿上。“今天你的衣服好干净,穿着真帅气噢!”他高兴地说“我爸爸刚从宜昌给我买的。”“要小心,千万别把它弄脏了哦。”孩子笑眯眯地点着头。到晚上离园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衣服居然还是干干净净的。我给他竖上大拇指,“真乖,你的衣服保持的很干净,今天表现的真棒”。当时我挺高兴,我一句话居然让孩子改变了。我就纳闷了,我以前也批评教育过多次,都无济于事,今天一句鼓励的话语,居然孩子做的很好。第二天我和他妈妈交流了此事,她妈妈还说:“您说他衣服干净,穿着帅气,不要弄脏了。”同样是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异样的教育效果。
我班上还有一个名叫浩浩的小男孩,顽皮,爱出风头,很让我揪心。在一次运动会结束后,全体幼儿集合站队,在给幼儿颁奖时。突然,一名幼儿嚎啕大哭起来,原来他周围的幼儿都有奖状,就他没有,他心里嫉妒,就给另一名幼儿把奖状撕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还是有上进心,爱争强好胜。就在第二天游戏时,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他过去主动把她扶起来,我在班上夸他乐于助人,并号召其他的幼儿向他学习,还奖了他一块巧克力。听说他好几天都舍不得吃,一直放在衣兜里。从那以后,我得知这孩子爱面子、爱听表扬,要多夸夸他。其实,他爱出风头,顽皮,目的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多关注他。我也深思过,这孩子现在听话,进步了,是老师对他的爱越来越多了,我要想办法多关心他,找机会爱他。
孩子你别看他小,他也有自己的思想,都想老师多关注他,多爱他。你和孩子距离越近,孩子越高兴,就会把你当成最要好的朋友,甚至给父母都不说的话,他都给老师讲。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倾听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时时处处就在自己身上。让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使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美丽。
中班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
前几天,我给孩子们上了一个音乐活动,歌名为《我是小雪花》,之前在选择这首歌时,我觉得现在冬天已经来临,让孩子们先熟悉一下这首歌,提前让他们体验冬天的到来,应该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我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孩子们表演的非常投入,虽然外面没有下雪,但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下雪时的情景了。
真是老天作美,听说这几天要下雪,那天还真的下起了大雪,孩子们午觉醒来,顿时,外面的操场上与大型玩具上,都积起了厚厚的雪,一眼望去,一片茫茫。当我拉开窗帘的那一刻,孩子们一下子大叫起来,那高兴的劲儿一下子涌上心头,吃完点心后,看到另外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我们班的孩子心里也痒痒的,把头都转向了操场的方向。突然,唐国攀蹦到我前面,调皮的说:“张老师,他们都在外面玩雪,我们可不可以也去外面玩啊?”我故意加了一句:“你们都想不想去玩雪啊?”大家都开心地说:“想。”孩子的每个声音顿时都盖住了我的声音,显得嘹亮而又大声。其实,那天我真的很想带他们出去玩,但由于自己身体不舒服,又加上外面真的很冷,还担心孩子们会感冒,所以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时,也跟孩子们说了实情,看着,孩子们扫兴的样子,我也有点不忍心。只能说回到家在家人的允许下可以去玩。
由于第二天冰冻比较厉害,园里收到教育局文件统一放假一天。因此,第三天幼儿又照常上学,操场上依旧白雪茫茫还未融化。中午,太阳公公也出来了,我突然想到了那天跟孩子们说的话,我想:今天天气这么好,何不让他们释放一下呢?想到这里,我在班里预先说了注意事项,并说:“平时,你们有什么事情,你们都可以跟我商量,假如平时表现好,你们提出的问题,我都可以考虑。”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使劲地点了点头。孩子们来到了操场看,在我宣布可以去玩的一瞬间,孩子们像箭一般冲了出去,尽情地逗着,玩着,这一片操场一下子成了他们的小天地。
平时,多向孩子们聊聊,将使孩子们更信任你,对于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上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与走进孩子的心灵,多去关注、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教育随笔: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爱,使孩子喜欢并且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集体生活里学习情感态度和行动上的自立。这是我专业道路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进步。
这个学期,我们班一下子增加了8名全托的孩子,其中有6名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新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孩子们的心理、情感、人际交往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不适。
幼儿的心理情绪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放学到晚睡这一段时间,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全托幼儿想家想爸爸、妈妈的情绪在那一刻被强烈勾起,有的扁着双唇想哭,有的撅着小嘴表示心里生气,有的一声不响,伤神失望,在他们要离开活动室到餐厅用晚餐时,有三名幼儿每天必哭。
看着泪眼迷蒙的小眼睛,我不能够哄骗孩子或趁他们不注意就下班走开,那只会增加他们对新环境、新老师的不信任,变得更紧张、焦虑。我要让他们接受、愿意亲近值夜班的郑老师和陈老师。
“郑老师和陈老师在这里陪着你们吃饭,吃完饭还带你们做好玩的游戏,我现在去给你们买东西。”
“老师,你一定不要骗我,买了东西一定要回来看我。”
我担心“回家”的字眼会刺激孩子。我告诉孩子,我去买东西,路很远,要很晚才能回得来,而且我也“不”回家,我在楼上跟中班的大哥哥们住大床,你们在一楼住小床,等你们长大了,我带你们一起到楼上住大床。孩子们相信了,心安了。第二天我给孩子送上小礼物以表示安慰、鼓励和爱。
周五,孩子们盼来了回家的日子,显得特别高兴而乖巧。这些天闹得不轻的嘉豪凑近我的耳根说:“老师,今天我回家了,如果晚上你想我就打电话给我吧。”
“今天晚上我也回家,我不要想你。”我故意逗笑。
“那你什么时候想就打吧,不过我没有手机,你打给我爸爸说找我,就可以听到我的声音了,我回家做好多礼物送给你。”
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爱,使孩子喜欢并且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集体生活里学习情感态度和行动上的自立。这是我专业道路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进步。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今天户外活动我带着小女孩玩“丢手绢”的游戏,在愉快的歌声中,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
这时,我发现一伊小朋友坐在地上默默的抹眼泪,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被丢过手绢,只有她此时没有玩过一次,也没有小朋友丢给她。眼看她的眼泪快流出来了,我示意正跑着的小朋友把手绢丢给她,她捡起手绢还在抹眼泪,我说:“怎么了一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没有回答,还在抹眼泪,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提问是多么的无力。于是,我拉起她的手和孩子们唱着“丢丢丢手绢……”带她一起跑了起来,我们在歌声中把手绢丢给了其他小朋友,就在被丢的小朋友起来追一伊时,她发自内心的笑了!看到她的笑容,我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快乐依然在进行,“丢丢丢手绢……”。
一伊是新学期我们班新来的孩子,由于她年龄小上不了小学,就留到我们班再读一年。一伊性格有些内向,不喜欢说话,自尊心较强,独自留到新的班级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生活,所以在活动中当小朋友、老师没有关注她时,她这种被忽视的心理很容易被我们理解。所以我们平时要给予这种孩子更多的关注,同时还要引导其他孩子关心她,帮她扩大朋友圈,让她更好地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来。
这件事情也使我明白了有时动作比言语更重要,在孩子不想说,不愿说,甚至不知怎么说时,也许你的一个动作,一个拥抱就能化解她心中的委屈。我们要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用你的智慧去化解她心里的阴霾,阴霾过后必是晴天。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世界
别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悉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
如果老师抱了别的孩子没有抱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喜欢别人,不喜欢他;
如果老师叫了别人回答问题没有叫他,他就会觉得老师爱别人,不爱他……
在家倍受关注的核心小人物,来到幼儿园难免会有些失落,有些不适应,所以,当老师在建立常规的同时,也别忘了过给孩子们一点关注和关爱,特别是那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多抱抱每一个孩子,多亲亲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这样,他们会与你更亲近。
另一方面,老师应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世界。要户外散步了,孩子们到操场上排队“开火车”,大家都挤在前面,想当火车头,在成人的眼里,当火车头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后面不也是一样吗?可是当你听到孩子的话,就会感到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
内向的小雨兴奋地对着来接她的外婆说:“今天好开心啊!我终于当火车头了!”
点点嘟着嘴说:“我没当火车头,气死我了!”
卉卉自豪地对润润说:“今天我又做火车头了,又拉着老师的手了!”。。。。。。
因此,我们应多和孩子讲道理,一些细小的、看似不屑一顾的问题,在孩子眼里都是挺了不起的大事。
“老师!板板口袋里有颗糖!”
在成人眼里,口袋里有颗糖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孩子眼里糖可是“宝贝”!口袋里有糖是多么重大的发现!我们的任务不是批评孩子的错误,而且引导他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携花香走进孩子们
教育随笔:携花香走进孩子们
苏东坡信仰佛教,一次与方丈论经,坐于蒲团之上,相论许久。
方丈说:“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苏东坡说:“方丈你在我的眼里是一堆牛屎。”方丈微微一笑,说:“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满意而归,与苏小妹谈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存污秽缘恶念,你胸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
苏东坡听罢,满腔愧色。
厌恶与欣赏有时真的一念之差,一线之距。心中充满关爱、仁慈、宽容的人,快乐就有如一溪活泼的清泉滋润着自己也沐浴着别人。
我的学生中有的顽劣,有的内向,有的学得不得要领。我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没有厌烦。我把出现的问题当作一个全新的挑战,把出现的问题当作教育的契机,把出现的问题当作走向科研工作的新依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激发着我教学创新的新设计,推向我走向更深研究的教学领域。
她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好还用我们老师教什么,教育什么,培养什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孩子都是家庭几代人的希望。我们作为教师应用博大的爱心、宽容的耐心、教育的智慧托起明天的希望!
让我们携着花香走来,走进孩子们中间,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播撒文明和智慧,让孩子绽开美丽的笑靥。让我们一同融进感受她们的纯真,让一切的污秽俗念远离课堂,让我们一道放飞美丽的梦想!
与远古的“方丈”论经只能在梦幻中,但先辈们的哲思却让人如饮醍醐。让我们在心里种花,携一袭花香,披一缕阳光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
幼教随笔: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爱,使孩子喜欢并且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集体生活里学习情感态度和行动上的自立。这是我专业道路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进步。
这个学期,我们班一下子增加了8名全托的孩子,其中有6名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新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孩子们的心理、情感、人际交往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不适。
幼儿的心理情绪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放学到晚睡这一段时间,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全托幼儿想家想爸爸、妈妈的情绪在那一刻被强烈勾起,有的扁着双唇想哭,有的撅着小嘴表示心里生气,有的一声不响,伤神失望,在他们要离开活动室到餐厅用晚餐时,有三名幼儿每天必哭。
看着泪眼迷蒙的小眼睛,我不能够哄骗孩子或趁他们不注意就下班走开,那只会增加他们对新环境、新老师的不信任,变得更紧张、焦虑。我要让他们接受、愿意亲近值夜班的郑老师和陈老师。
“郑老师和陈老师在这里陪着你们吃饭,吃完饭还带你们做好玩的游戏,我现在去给你们买东西。”
“老师,你一定不要骗我,买了东西一定要回来看我。”
我担心“回家”的字眼会刺激孩子。我告诉孩子,我去买东西,路很远,要很晚才能回得来,而且我也“不”回家,我在楼上跟中班的大哥哥们住大床,你们在一楼住小床,等你们长大了,我带你们一起到楼上住大床。孩子们相信了,心安了。第二天我给孩子送上小礼物以表示安慰、鼓励和爱。
周五,孩子们盼来了回家的日子,显得特别高兴而乖巧。这些天闹得不轻的嘉豪凑近我的耳根说:“老师,今天我回家了,如果晚上你想我就打电话给我吧。”
“今天晚上我也回家,我不要想你。”我故意逗笑。
“那你什么时候想就打吧,不过我没有手机,你打给我爸爸说找我,就可以听到我的声音了,我回家做好多礼物送给你。”
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心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爱,使孩子喜欢并且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集体生活里学习情感态度和行动上的自立。这是我专业道路上一次深刻的体验和进步。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小小世界
做幼儿教师这么多年,我最喜欢带的还是小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可爱与纯真常常打动我。跟他们在一起,忘记了很多烦恼。看着小小的他们时常跑到我的身边,说说这件事,聊一聊那件事,仿佛我也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晨晨小朋友是我现在班级的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前一阵子,有几天他早晨来园的时候总是带一幅画来,说是送给老师的。那上面是他最喜欢的小恐龙,我问他为什么要送给我们画呢?他笑着说,是喜欢老师。刚开学的时候,刚刚离开家来上幼儿园的他,总是喜欢抱着他的小恐龙,我同意他抱着并跟他说老师也喜欢小恐龙呢。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充分尊重,他就特别喜欢老师,愿意来幼儿园,他把他画的画送给老师,就是对老师的爱啊!
班级里还有位叫小语的小朋友,由于年龄是班级里最小的,来园的次数也不多。有时几天没有来幼儿园,一来就会找妈妈。娃娃家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电话机,他可以打电话给妈妈。虽然电话不会接通,但是他拿着电话筒,悄悄地跟妈妈说一说,他就会很开心。他会跟我们说:“老师,我给妈妈打电话了。”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我们也很开心。与老师相处时间久了,他也对老师有了感情。一天午睡起床,我在给他穿衣服时,他说:“老师,我喜欢你。我在家里给你打电话。”听完他的话,我浑身都暖洋洋的,正是因为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他才会喜欢老师啊。
有时,外出回到幼儿园,在走廊上看到他们时,他们会像小鸟一样飞来,围着我说:“老师,你去哪里了呀?我想你了!”小班的幼儿就会这样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爱有趣。
爱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沟通。”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师幼之间的爱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在与幼儿的沟通中,我们可以直接去告诉孩子老师爱你,用老师那份充满爱意的言语去叩击孩子们的心门,以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和接纳。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对孩子们的这份爱幻化成挂在嘴边甜甜的笑容,用那份柔和的言语和微笑来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的同时,孩子也会渐渐的向你敞开心扉。只有老师真正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才会把自己心灵的大门向你敞开,作为老师的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