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孩子与鹅的亲密接触

发布时间:2021-05-28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随笔:孩子与鹅的亲密接触

刚到幼儿园门口,孩子都叫起来:“余老师,我们幼儿园有一群鹅。”话音未落有几个孩子已一拥而上,他们一见到鹅就兴奋地拍手呼叫,他们高兴极了。孩子们开始兴奋地观察着、讨论着:“鹅身上有白色的毛。”“还有羽毛是灰色。”“啊!脚趾间有蹼,一定能游泳。”“它嘴扁扁的又很阔。”“它腿高高的,但是尾巴短。”永祥小朋友说“白鹅,白鹅过来让我抱抱,好吗?”;紫婷小朋友说:“我和你握握手。”;凝锐小朋友说:“白鹅过来,我拿东西给你吃。”小朋友们一会儿摸摸鹅的羽毛;一会儿拍拍鹅的翅膀;有的拿青菜喂鹅;有的跟在白鹅的后面,学着白鹅一摇一摆地走路。小朋友们都认真、仔细地观察鹅的外形特征和鹅活动时的动态。

在第二天鹅的绘画活动中,老师为了使幼儿能较好地画出鹅的外形,就把鹅带到活动室里,孩子们看到鹅,非常地高兴,其他班的幼儿也跑过来观看,那场面是里三层外三层,整间活动室挤得满满得,孩子们窃窃私语,有位小朋友说:“鹅有两个鼻孔。”;另一位大班的小朋友说:“你看,鹅的眼睛是褐色的,头上有一个红红的肉瘤呢。”;有一位小班的小朋友害怕说:“不要靠得太近,它会咬人。”上课铃响了,其它班的幼儿迟迟不愿离开,他们还想看看这活蹦乱跳的白鹅。而中三班的老师面对七嘴八舌的孩子们,随即拿出作业纸鼓励他们给鹅画像,亮亮小朋友边画边讲:“这是鹅的眼睛,但是嘴巴这么长怎么画?我还想去看一看。”说着,他又跑去认真地观察起来。“鹅有一个红红的肉瘤长在那里?”文琪小朋友叫着,大家又开始仔细观察。

在孩子的笔下,出现他们精心描绘鹅的场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画出白鹅的各种各样的动态:有的画出两只鹅在追逐、嬉闹;有的画出小朋友和小白鹅一起做游戏;有的画出鹅妈妈带着小鹅在草地上吃草;更有趣的是舒燕小朋友画出小白鹅在开运动会,她把白鹅的细微的特征都画得唯妙微翘,栩栩如生。整个美术活动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它使幼儿具有的知识经验得到表达和表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结束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看到白鹅时那高兴的神态和场面,时常浮现在眼前,我想,当前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封闭在单元房中,经常接触的是电视、录像、游戏机和电脑,他们缺乏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生物存在的乐趣,孩子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他们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他们已不满足于吃好、穿好、玩好的优越的生活;不满足于看到的是妈妈买回家杀好的鸡、鸭和电视上的小动物了,他们渴望亲近自然、渴望能与活生生的动物亲密的接触,而今天能够目睹到这欢蹦乱跳的大白鹅,能不让他们兴奋吗?

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请老师、家长们,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吧,那儿是个美妙的课堂,幼儿在大自然中不仅学会观察,而且会学习思考、学习探索;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不仅能增长他们的知识经验,促进他们的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丰富幼儿整个的精神境界,培养他们真、善、美的心灵,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播撒着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全面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发球”与“接球”


一句形象的比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表达了师幼关系间的深刻含义,它指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接球一样,一方把球抛出去,另一方把球接住,然后把球抛给对方或他人。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合理互动的过程。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或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次,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金蛇狂舞》,我问孩子们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有的说高兴,有的说快乐,还有的说很激动。我让他们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感觉,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呢?我想导致师生互动的冷场在于我,我对幼儿的回应是重复性和封闭式的,没有让幼儿深入感知音乐结构、性质等特点,在回应的问题上缺乏有效性。于是我尝试着抛出问题:音乐的第一、二段高兴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你好象看见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好象看见第一段的“龙”在轻松地走路,第二段的“龙”在跳舞、翻跟头。我又让他们随着音乐用动作来学学人们是怎样舞龙的。虽然孩子的动作不很优美,但可以看到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了,欣赏音乐的角度拓展了。

精彩的乒乓球比赛会吸引无数各种的眼球,老师在和孩子互相的“发球”与“接球”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接好孩子抛来的球,并恰到好处地抛给孩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易事。教师不能够简单地重复孩子的回答,而应该提升,帮助幼儿将知识经验不断重组和改建。师幼只有在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教师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有效、积极的互动。

教育随笔:与孩子“交心”


孩子们喜爱的幼儿节目、动画片,我们有时会不屑一顾;孩子们想再仔细看看、动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们却常常把它们深藏柜中;孩子们提出的许许多多问题,我们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如果长此以往,不善于与孩子“交心”,来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们掐灭。

与孩子“交心”,前提是我们也要有一颗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倾听、呵护童心。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都试着以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们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快乐,也努力帮助他们化解恐惧、不安……通过一次次地与孩子“交心”,我发现,孩子们很愿意向我表露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频频向我展露纯真的笑容。

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最近孩子们议论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议论起来,一个个可来劲了,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把小脸都争红了,我也爱看动画片,象《猫和老鼠》,《金刚葫芦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动画片我每天不误。

一天耿笑颜、唐睿轩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议论“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进去和他们一起议论起来,开始他们一愣,一个个惊慌失措的看着我,随后便兴奋地同我一起讨论起来。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可高兴了,因为此时我知道,我和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距离。一次范晨阳的妈妈对我说:“我们唐睿轩回家很高兴地说‘我们老师也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欢我们老师’。”

是的,我明白我与孩子之间没有距离,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最好桥梁。从那以后,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让我们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架起与孩子之间的那座童心桥吧!

先做“朋友”再做老师

在幼儿园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诚的态度和孩子说话的。在与孩子对话时,我常以“我”自称,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带玩具来幼儿园玩。吴禹贤对我说:“老师,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还没还给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话刚说完,天天马上就接口说:“我没拿,我已经还给你了。”两个孩子一个说没还,一个说已经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欢苏苏的玩具而不肯还给吴禹贤,并否认是自己拿的。我想,我应该找天天好好谈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找来天天对他说:“天天,我跟你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玩具,可是我自己没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还给她了。现在我长大了,我觉得自己那时候做错事情了。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那样的话,大人仍然会很喜欢我们的。”

我以自己小时候曾犯过的错误为类比,与天天“交心”,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诚,结果,天天马上向吴禹贤道了歉并把玩具还给了苏苏。我觉得如果教师肯放下姿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心”,信任和关爱孩子,那么我们就掌握了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不要“我以为’,要用心听孩子

有好多次。我以“我以为是那样的”去揣度孩子,结果误解了孩子;有好多次,我用“我以为是那样的”去代替孩子的真实想法或去评价孩子,结果我发现我远离了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因此,我试着摈弃“我以为”,而以“心”去倾听孩子,结果我逐渐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次绘画活动,孩子们按要求在画夏天里的趣事。有的孩子画的是小朋友在游泳的情景,有的孩子画的是吃冰棍的情景,还有的孩子画的是观察小蝌蚪的情景……我看见浩浩在画纸的右上角画了一个紫色的太阳,我以为是浩浩认错颜色了,顺手拿起一支红色的蜡笔递给他,但浩浩没有用。我凑近他耳朵旁轻声问他:“浩浩,你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啊?”“紫色。”“为什么要画紫色的太阳呢?”“因为昨天我戴着妈妈的太阳眼镜,看到的太阳不是红色的了,有点紫色,很有趣的,张老师你也去试一试。”

原来如此。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只是一时失却了童心的我们无法感受到。就让我们耐心倾听吧,世界会回复本来美好的面貌。

抓住与孩子“交心”的机会孩子渴望与老师亲近,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无论表现出何种言行,孩子都是为了能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应该给予回应,以充分与之“交心”。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需要我们和他们“交心“,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需要我们和他们“交心”……平时我会努力抓住机会和孩子“交心”。如,每天给女孩子梳头的时候,我会和她们聊天,也会邀请男孩子在边上和我们一起聊天。我还经常利用孩子午睡前、带孩子出去散步时和孩子“交心”,以拉近我与孩子间的距离,也让自己能更多更真实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人们也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孩子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师幼间就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陶行知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童心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我们走进去,教育的真谛就会展现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

幼教随笔:孩子的“触景生情”


这个活动过后,我在反思,应该提前考虑到这点,因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触景生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无论我们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其它方面,都应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对于这些,应让孩子早有心理上的准备,另外还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灵活机动地进行教育。

“三八”期间,我们围绕“三八”节开展了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我的好妈妈”教育教学活动。我引导孩子进行了谈话,并教孩子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孩子们的兴致和参与热情都很高,高高兴兴地唱着“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这时发现一向都很乐观、活泼的权秀彬小朋友却低着头,很不高兴的样子,我连忙问:“秀彬,怎么了?平时你不是很喜欢唱歌的吗?今天怎么不想唱了呢?”“老师,我想妈妈”。我一下想起来了,秀彬的妈妈在韩国,她一般是半年才能见到自己的妈妈一次,平时都是跟着姨妈。原来是这次谈话和儿歌《我的好妈妈》让秀彬触景生情,再次想起了好久没有见面的妈妈。毕竟是一个刚刚三四岁的孩子,这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妈妈了,怎能不想呢?如何才能控制住秀彬此时的情感呢?我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有关秀彬的一些情况:“我们班的秀彬姐姐是一位从韩国来的小朋友,她是一个很懂事,勇敢,自理能力很强的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她的身边,她每天都能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在幼儿园好好表现,……,我们应该向秀彬姐姐学习。”听完这些,秀彬可能是考虑到了自己身为榜样,就应该处处为小朋友树立好的榜样,她擦干了眼泪,“老师,没事了,我不哭了,回家给妈妈打个电话就不想了。”

这个活动过后,我在反思,应该提前考虑到这点,因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触景生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无论我们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其它方面,都应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对于这些,应让孩子早有心理上的准备,另外还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灵活机动地进行教育。

教育随笔:秘密


教育随笔:秘密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能对老师说老师好,不哭闹,来到班里就到处乱看,拿拿这个玩具,敲敲那个乐器……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浩浩,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到浩浩,是爸爸妈妈一起来送的他,当时感觉他黑黑的,小小的,一看就有一些调皮,跟爸爸妈妈再见以后他就开始自己的小世界了,为什么说呢,他不会问老师这个是什么,而是自己会去探索,我们也没怎么打扰他,要让他慢慢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不能急,更不要做过多的要求。

到了喝牛奶的时间了,他接过来我们问他,你知道应该怎么说吗?他不说话,你应该说谢谢,这时他有些害羞的说了一声:“谢谢!”当他坐到小凳子上时还跟身边的小朋友说这说那,这就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流。

到后来慢慢的每天孩子都来的不是很早,自己带来早餐老师再专门看着他吃早饭,书瑜吃饭时有点不专心,东看看,西看看,这时我就会多多跟他交流,在家睡懒觉了?你叫什么名字?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都知道你的名字你要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会伤心的,那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以后有什么事要跟老师说,好吗?他答应着,我是王老师,那是胡老师,还有郝老师,杨老师。刚开始的前几天他还分不清都是哪个老师,他的妈妈跟我们说,我还想怎么会呢,差不多该分清了啊?这时我想,书瑜属于那种心里清楚,在家人面前不是很愿意表现的孩子呢?还是真没有分清,是我们的关心不够?有一天中午起床,我给他穿衣服,我就问他:“书瑜,我是哪个老师?”他有些不清楚的说萌萌老师,即使这样我也很高兴,后来我又清楚的跟他说了一遍每个老师的名字,我们都是好朋友,所以书瑜要记住好朋友的名字对吧?

聪明的孩子后来分的很清楚了,慢慢的也都知道了其他小朋友的名字,还拿来好吃的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在活动中还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听到音乐就想动起来,腿上很有劲,蹦蹦跳跳,做出了几个动作,好帅,当时我的想法就是长大后肯定是个跳舞的好苗子啊。很带劲,有那个范儿,实在是太可爱了。希望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内心感触


教育随笔:内心感触

天气越来越冷了,因为个别孩子生病来园的孩子们也相应减少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孩子减少的原因,我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宁静了,尤其是面对孩子的时候,即使在孩子们满教室乱跑时,我也能心平气和地请他们遵守规则,安静下来。慢慢地我发现,我内心的宁静也给孩子带来了宁静,你轻轻地对他们说,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谈,他们也能静静地坐下来,安静地听你说话、讲课。

如果哪天我心里因为什么事情而烦躁,很明显,我能感觉到孩子们也浮躁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孩子们是如此地有灵性,他们能感受到你的内心。因此,每天上班之前我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平静下来,保持一颗童心、爱心。

在这个月里,我最快乐、最幸福的的事情就是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在进步,一天天地在转变。嘉贝是一个内向的小女孩,刚来园里的时候很扭捏,很害羞,总喜欢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了让她尽快地融入环境,我每天都亲亲她,然后带着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并鼓励她主动和别的孩子玩耍。渐渐地,她不再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了,而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人也变得开朗多了,从不会表达到主动亲我,她的转变让我很开心。同样,令人欣喜的变化也发生在了梓涵小朋友的身上。梓涵小朋友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爱哭,不愿意与人交流,没有安全感。她每天都哭着来幼儿园,希望妈妈能陪着她,在园里也只跟着一个老师,后来她也逐渐放松了下来,会主动拉小朋友的手,自己也会在教室里唱歌。现在不会再哭着来学校了,而是会很开心地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还有很多的孩子每天都在转变,看着他们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我相信,通过我们三位老师的努力,中一班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爱每一个孩子,我们愿意为他们付出所有的爱!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会为你保密的


午睡铃响了,孩子们一个个起床,由我的对班老师带着盥洗、喝水、吃午点去了。我在帮孩子们收拾被他们整理的乱七八糟的床铺。突然,摸到一个被子湿湿的,低头一看,这是小雨的床。“小雨,小雨……”。小雨怯怯的走了过来,身后的小朋友都伸长脑袋盯着我。我突然后悔了:“小雨,帮老师把扫床笤帚拿过来。”我故意大声说。笤帚拿来了,身后的小脑瓜也不见了。于是我轻轻地问:“宝贝,是不是尿床了?”“没,没有……”说着脸“唰”一下红了。我趁机在他的裤子上摸了一把,全是湿的。孩子的头更低了:“老师,没关系,一会就干了。”“傻孩子,这怎么行,让我给你妈妈打个电话,给你送条干裤子来。”“不用,老师,别让大家知道,行吗?”“那不行,你这两天还生着病呢……”说到这,我的脑袋突然“嗡”了一声,可不是吗?小雨这两天嗓子不舒服,他妈妈特意嘱咐我给孩子多喝点水,趁着中午睡觉前吃药的时候,我特意让他喝了两大杯水。该死,我一忙,居然忘了叫他起床撒尿。惭愧极了,我赶忙掏出手机,用最小的声音给小雨妈妈打了个电话,让给孩子送条裤子。

走出寝室,我把手搭在小雨的肩膀上,冲着我们对班老师大声说:“张老师,我带小雨去趟办公室,让他帮我干点活。”

所有孩子用惊异的表情看着我,羡慕着小雨。到了办公室,看到孩子逐渐放松下来的小脸,我说:“宝贝,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告诉老师。”他冲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忽然又笑了:“我还以为,老师知道,所有人就都知道了。他们一定会说‘新闻,新闻,特大新闻……’哈哈哈”。

孩子,你放心,老师一定会为你守住这个秘密。一定不会在睡前让你喝大量的水,如果睡觉前你喝了很多水,老师一定记着提醒你中途上趟厕所。

教育随笔:孩子心中的是与非


教育随笔:孩子心中的是与非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张不同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同的性格中。

西昊泽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他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他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西昊泽打我。”追究原因,他会很无辜地说:“老师,我没有打人。”其实,老师明白,这也许是他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老师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昊泽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起玩玩具时,他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老师,必须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必须及时教育。而面对老师的质问,昊泽没有感到害怕,他会和老师表白,慢悠悠的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其实,老师明白,在他的心里,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面对各种性格的幼儿,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

教育随笔:多接近不爱说话的孩子


 程程小朋友自入园以来,我发现他很少开口说话,看老师时的目光总是怯怯的,别说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就连点名时的一个“到”字都不肯说,一点到他的名字,就低下头很长时间不抬起来,只有在集体活动时,才略微张嘴与小伙伴们进行简单交流,游戏活动也不主动参与,是个性格很内向的小男孩。

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了解到程程在家还是挺能说的,就是见了生人就不说话了。他妈妈对此事也感到很着急。

我决定帮程程克服胆怯心理,让他接受我这个老师,要让他感到我和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我经常对他投去关注的目光,户外活动时,我有意识的拉着他的小手一块做游戏,并对他的积极表现及时表扬鼓励,亲切地和他说话,只要他一看我,我立刻给他一微笑,投一鼓励、亲切的目光,并抚摸他的头说:“你真漂亮。”“你真可爱。”我平时对他表示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爱。

有一天,程程来到我身边小声说:“老师,我喝水。”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和我说话,我赶紧让他找到自己的杯子,并帮他接上水,等他喝完后,我就找一些话题与他交谈,这次他终于开口了,和我说了些话。就在那天下午,我正在整理图书,程程走过来,看着我,好像有话要说,我忙问:“你要和老师说什么话?说吧,老师听着呢。”他鼓足了勇气说:“老师,你愿意和我是好朋友吗?”我赶紧说:“当然愿意了,老师和小朋友本来就是好朋友嘛。”他又说:“你到我家玩吧,我给你玩变形金刚,给你吃巧克力、蛋黄派、虾条……”我感到很吃惊,这是那个从来没跟我说几句话的孩子吗?原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么强!原来他有这么多的感情要表达!原来他喜欢我这个老师,因为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小伙伴!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多么亲切的话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当时真是倍感激动,我感动得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

程程终于爱说话了,我为启开一个内向孩子的心灵感到无限欣慰。从此,我更加多的接近程程,多与他交流。现在程程像变了个人,无论是上课还是其它活动时,也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笑口常开,话语不断了。

相关推荐

  • 抚触,与宝宝“亲密接触” 抚触,与宝宝“亲密接触” “哇”一声,新生儿呱呱坠地。抱着新生儿,护士没有直接走向父母,而是径直走进了一间特殊的屋子。屋子里整齐地排放着几张洁净的新生儿床,几位父母已站在新生儿床旁,不时地用手轻轻抚摸...
    2021-11-16 阅读全文
  • 和孩子们的亲密接触 导读:在这一年多的生活中,孩子们成了我生活的主体。每天下班、上班想的都是孩子,似乎他们就是我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最信赖的人;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是我工作中的最大目标。 转眼间,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这...
    2021-05-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大自然在照着他们的规律演绎循环,而人们也同样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唱歌、画画、讲故事……在操场上做游戏、跳舞、做操时...
    2021-05-14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与数学亲密接触 1、适合1岁前宝宝的数学游戏 球到哪里去了 帮助宝宝感知空间位置,发展其对物体的认识、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心等。 准备:玩具、口袋、枕头等。 玩法: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手里拿个球(或其他...
    2019-12-16 阅读全文
  • 0—8岁幼儿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2岁以下的宝宝 【时间】越少越好!此时孩子更需要面对面交流,亲自探索世界。可尝试接触电视,但一天不要超过30分钟到1小时。 【内容】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对此时的孩子来说,电视节目新奇而又模糊不清。鲜艳、...
    2021-10-27 阅读全文

抚触,与宝宝“亲密接触” “哇”一声,新生儿呱呱坠地。抱着新生儿,护士没有直接走向父母,而是径直走进了一间特殊的屋子。屋子里整齐地排放着几张洁净的新生儿床,几位父母已站在新生儿床旁,不时地用手轻轻抚摸...

2021-11-16 阅读全文

导读:在这一年多的生活中,孩子们成了我生活的主体。每天下班、上班想的都是孩子,似乎他们就是我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最信赖的人;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是我工作中的最大目标。 转眼间,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这...

2021-05-02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大自然在照着他们的规律演绎循环,而人们也同样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唱歌、画画、讲故事……在操场上做游戏、跳舞、做操时...

2021-05-14 阅读全文

1、适合1岁前宝宝的数学游戏 球到哪里去了 帮助宝宝感知空间位置,发展其对物体的认识、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心等。 准备:玩具、口袋、枕头等。 玩法: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手里拿个球(或其他...

2019-12-16 阅读全文

2岁以下的宝宝 【时间】越少越好!此时孩子更需要面对面交流,亲自探索世界。可尝试接触电视,但一天不要超过30分钟到1小时。 【内容】内容不是特别重要,对此时的孩子来说,电视节目新奇而又模糊不清。鲜艳、...

2021-10-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