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期情绪以及情感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8 幼儿情感故事 幼儿园情感教案 幼儿思维发展活动方案

幼儿期情绪以及情感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一般宝宝的情绪都是比较积极的。宝宝喜欢不停地活动,面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愉快。

除了情绪之外,宝宝开始有了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即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例如,喜欢跟亲近的成人交往,因为在交往中往往产生愉快的体验。也有对人的同情感,首先是对周围的人(如母亲、保姆)的痛苦表示同情。后来对其他儿童表示同情,如为了使别的孩子快乐而放弃自己的一些快乐。在正确的教育下,宝宝也能具有最初的责任感,例如上床以后不乱动、不说话。如果教育不正确,宝宝也会产生和发展一些否定的、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嫉妒、见生人怕羞、怕黑暗、怕雷声、爱发脾气等等。

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和情感,都带有一种易变的特点,也就是说,宝宝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幼儿期Baby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导读:宝宝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一般宝宝的情绪都是比较积极的。宝宝喜欢不停地活动,面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愉快。

除了情绪之外,宝宝开始有了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即在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例如,喜欢跟亲近的成人交往,因为在交往中往往产生愉快的体验。也有对人的同情感,首先是对周围的人(如母亲、保姆)的痛苦表示同情。后来对其他儿童表示同情,如为了使别的孩子快乐而放弃自己的一些快乐。在正确的教育下,宝宝也能具有最初的责任感,例如上床以后不乱动、不说话。如果教育不正确,宝宝也会产生和发展一些否定的、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嫉妒、见生人怕羞、怕黑暗、怕雷声、爱发脾气等等。

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和情感,都带有一种易变的特点,也就是说,宝宝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 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结合,使手成为重要的认识器官。在视觉的参与下,手眼协调一致的活动就能实现对客观事物更精确的反映,能更好地辨别客体的各种不同特性,如大小、形状、轻重、软硬等。

(2) 视觉。开始能正确地辨别基本色(红、黄、蓝、绿),但对混合色(紫、橙)或色度不同的颜色(粉红、深红等)辨别不清,且不能把颜色名称结合起来。小儿的视觉是在摆弄玩具与使用物体过程中发展的,父母应扩大小儿的生活范围,在实际活动中,要求小儿区别物体的颜色,并教给他们基本色的名称。

(3) 听觉。在生活与教育的影响下,听觉感受性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言语的发展,小儿可辨别词调,如音调、音强等。要保护小儿的听觉,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强音、噪声。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小儿情绪与情感的特点是易变,极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冲动、外露。父母应注意培养小儿有稳定、良好和丰富的情感。

幼儿情绪和意志的发展有何特点?

情绪体验很多。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表现强烈。对声音、陌生人、痛等的害怕渐渐减弱,对黑暗、鬼怪、动物等想象中的事物害怕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的社会性焦虑增加。在婴儿道德感萌芽的基础上,幼儿已能根据成人的道德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行动,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幼儿期是个好奇好问的疑问期。对任何新奇的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在意志方面,已有萌芽的表现,开始能在自己的言语调节下,有意识地进行或抑制某些行动。如2、3岁的小儿到别人家去做客,虽然想吃糖,但当想到妈妈的嘱咐时,会边捂嘴边说:“妈妈不让吃人家的东西。”以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

宝宝的情绪发展到情感体验


导读: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有了乐观向上的情绪,就会充满热情去学习和探索,经受得住失败的挫折。

随着孩子心理的发育,孩子的情感也在发展。进入了幼儿期,孩子的情绪已不再取决于自身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了,而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如受到父母的责备会引起痛苦、受到父母的赞赏而高兴,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社会情感增多,将近1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最简单的同情感,这时他会因看到别人笑而笑,看到别人哭而哭,这种最简单的情感共鸣是高级社会的情感的基础。到了幼儿期,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增多,孩子在成人交往过程中,初步接触到社会对人、物和事的好,坏、美与丑等的评价,因此,高级的社会情感开始萌芽,通过成人的语言强化如“好”、“不好”,“乖”、“不乖”等,有了最初的爱与恨的体验。

针对这时期孩子情感发育的特点,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当孩子在玩耍时,受到挫败后,要给予鼓励和安慰。取得了一点进步后,要给以表扬和肯定,太多的训斥和责备会破坏孩子的情绪。情绪的发展会受到环境影响,受到大人情绪的影响。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有了乐观向上的情绪,就会充满热情去学习和探索,经受得住失败的挫折。

6-9岁儿童情绪发展特点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关键是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等,而这些问题在8、9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6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能否坐得住,上体育课成绩怎么样,会不会跳绳,协调性方面是否显得笨拙等等。

在智力因素方面,有些6、7岁的孩子智力测试结果在90分左右,推理能力测试结果中下或刚刚及格,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些结果不是恒定不变的,如不加以重视,将来就会下降到正常标准线以下。家长不要仅相信自己的感觉,应找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测试,及时进行训练,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9岁孩子的任务就不再是适应学校生活,而是在学习能力上要求更高,在学习任务上难度明显加大。例如,在语言表达方面,对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更多,对文字的理解和内在联系要求更深;在数学方面,应用题的题量加大,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更高,运算的复杂程度加大。好多家长和老师感觉到三年级对一些孩子来说,仿佛是个坎儿,他们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如不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到五、六年级的课程。在这一时期,应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2岁宝宝情绪发展的6大特点


经常听到妈妈们的诉苦,说自己的宝宝变得不乖了,时不时地和妈妈们抗争,没原由地发脾气或者哭闹,弄得妈妈们焦躁不安。其实,这时候宝宝特别需要妈妈们的理解和帮助,正确发泄情绪。要想做到这点,妈妈们首先就要了解1-2岁宝宝的情绪发展特点。

1.

宝宝的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相关

1-2岁的宝宝还不能完全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生理感受,所以,当他饿了、渴了、尿裤子了或者拉便便了,他有时就会大声哭闹,希望妈妈能快点来帮忙。

2.宝宝容易冲动

很多妈妈都深有感触,1-2岁的宝宝会突然拼了命地大哭起来,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是因为宝宝这时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常常处于激动状态,来势汹汹,不能自制,好像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3.宝宝的情绪不稳定

有一句话说:“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这句话充分说明1-2岁宝宝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比如,宝宝因为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大哭时,如果妈妈递给他一颗糖,他会立即笑起来,即使眼角还挂着眼泪。这就是“破涕为笑”。

4.宝宝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1-2岁的宝宝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动作,也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一直到幼儿晚期,他们才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

5.与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出现

1-2岁宝宝的情绪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不再只有原始情绪了,与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相继出现.

比如,因自主活动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焦急情绪;受到父母的表扬而产生的自豪;看起来比较“泛滥”的同情心,如看到别人笑他也笑,看到别人哭他也哭;看到新异事物表现出的惊奇情绪;做错了事而产生的内疚情绪;对没见到过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

6.

愉快接纳宝宝的“不乖”

1-2岁是宝宝独立意识萌芽的一年,宝宝会从一个“乖宝宝”逐渐变成一个“小坏蛋”,他们开始不听你的话,甚至和你反着来;有些事情哪怕自己做得一团糟,他们也要自己做,并且乐在其中……这些都是宝宝独立的表现,妈妈们要愉快接纳,并用温暖、积极的方式引导,陪伴宝宝度过这一年。

孩子情感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在婴儿出生时就有所表现,可是具体是哪些情感,现在还无法确定。通常情况下,快乐、愤怒、伤心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惊奇差不多是在4个月的时候表现出来,害怕大约出现在7个月,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害羞出现在八个月左右。

通常情况下,到1岁时,婴儿表现出的情感有愉快、高兴、快乐、疲倦、愤怒、害怕和焦虑。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情感反应特点。不同孩子的活动水平、社会性回应程度、易激怒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有的孩子生性好动,但有的孩子喜欢安静。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人逗笑,有的孩子却非常高冷。有的孩子遇到不舒服就会哭闹,有的情绪则平稳许多。这些都是孩子的性格表现

婴儿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孩子一出生就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变化并对此作出反应。看到妈妈笑,他们会报之以快乐和感兴趣的表情;遇到妈妈生气,自己就会觉得特别害怕;看到妈妈伤心的面容自己也会表现出伤心。

婴儿对妈妈的情感回应是长久的,同时还会受母亲的影响,从而有一个自己的情感模式。如果妈妈性格比较开朗,孩子也会经常露出笑容。爸爸妈妈的情感表示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方说在孩子爬行的过程中看到妈妈生气,他们就会主动停下来,如果看到妈妈在笑,他会继续向前。

爸爸妈妈要早一些引导婴儿控制情感,尽量多做一些愉快的表情让孩子模仿。对孩子说:“笑一笑。"“不要哭。”到6个月以后,爸爸妈妈要控制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许发脾气。”

事实上,孩子并不完全依赖父母控制情感,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婴儿会转过头,吮手指头来自己安慰自己。孩子还会自己给自己找快乐,比如,把玩具弄响,自己呵呵笑。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眼中,安慰和积极情感的最重要来源是他们身边的人。

相关推荐

  • 幼儿期Baby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导读:宝宝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
    2021-10-15 阅读全文
  •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宝宝的情绪发展到情感体验 导读: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
    2021-10-14 阅读全文
  • 6-9岁儿童情绪发展特点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关键是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
    2021-10-11 阅读全文
  • 听情绪课以后的感想 今天,钟教师上了节情绪课,其目的在于激发幼儿日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力。 教师以律动开始了这节课。孩子们又红又专和着音乐的节奏跟着教师做着优美的动作。之后邀请两家长神秘出场,并请两位妈妈唱...
    2021-05-04 阅读全文

导读:宝宝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个性倾向,非常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复杂情绪。幼儿期的情绪反应也...

2021-10-15 阅读全文

幼儿感知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由于动作的发展,手眼逐渐形成协调一致的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的特性,因而感知觉发展迅速,日趋完善。 (1)触摸觉。由于皮肤觉与动觉在手上的...

2021-05-27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长期与亲人分离、家庭破裂、家庭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缺乏母爱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必须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使家庭和睦、父母情绪良好,生活中充满爱。只要孩子...

2021-10-14 阅读全文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关键是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

2021-10-11 阅读全文

今天,钟教师上了节情绪课,其目的在于激发幼儿日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力。 教师以律动开始了这节课。孩子们又红又专和着音乐的节奏跟着教师做着优美的动作。之后邀请两家长神秘出场,并请两位妈妈唱...

2021-05-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