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爱的美丽
发布时间:2021-05-26 爱的童话 幼儿园美丽的树林说课稿 爱的教育笔记董亮是小班第二学期插进来的,各方面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绘画活动中经常不愿动笔,有时一看见纸和笔就哭。
一次美术活动的内容是“有趣的蛋宝宝”,等我讲完作画方法和要求后,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动起了小手。我从第一小组开始巡视指导,每个孩子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当我指导到最后一组时,我发现董亮的图画纸上还是空空的。我知道他又不敢动笔了,便故意问他:“亮亮,你怎么还不画呀?”这时,他双手盖住画纸,胆怯地望着我,一句话也不说。但他那胆怯的眼光告诉我,亮亮缺乏自信心,需要帮助和鼓励。要想让他敢画画、喜爱画画,关键是要帮他树立起自信心,让他觉得“我能行!”
我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亲切地对他说:“亮亮,你很聪明,只要你敢画,你一定会画得非常出色。”他还是没动,望着我,但眼神已不再那么胆怯了。于是我扶起他的手,说:“来,老师和你一起画。”白纸上终于有了一个蛋宝宝,他高兴的笑了,于是我又鼓励他:“瞧,你也很棒,只要你大胆画,一定行的。”
听了我的话,他开始在纸上试着画起来,看到他不成形的画面,我由衷夸奖他说:“你画得真好,如果这样改一改,会更好。”他美滋滋的点点头。在我的不断鼓励和赞赏下,亮亮终于将一幅画画好了,虽然画得不是很好,但为了鼓励他,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把他的画给全班小朋友展览,并让他介绍自己的画。从这次以后,慢慢的,亮亮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画画时,都非常认真了。
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肌肉群发展不够完善、知识经验缺乏、想象力弱,在绘画活动中往往缺乏自信心,一般都不敢拿笔,有的孩子甚至一看见笔和纸就哭,直叫“我不会”。对此,作为教师在活动中要不断地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尊重孩子的特点,要用信任的目光鼓励孩子,让他们大胆地画。yjs21.coM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幼儿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爱幼儿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师幼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但是爱并不是盲目的,每个幼儿之间个性差异不同,在不同时期的反映也不同。要想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做到是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幼儿。像亮亮是这学期刚转进来的,他还没真正适应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一点“爱”,让他建立起自信心。
记得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过这样一句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容易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我想对那些某些方面能力不足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他,宽容的对待他,更要耐心帮助他,不断鼓励、表扬、激励他,使他感到自身价值所在,相信自己能“行”,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长处,从而将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我想这就是“爱”的美丽吧!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美丽的红色
背景:
天线宝宝是孩子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我班宝宝特别喜欢学天线宝宝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因此就产生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美丽的红色(托班)
在自由活动时,成成拿来的天线宝宝波儿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见此,我也参与进去,指着天线宝宝问:“这是谁呀?”宝宝马上抢着回答:“是小波。”可可说:“看,小波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顺着这个问题接着发问:“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怯怯的声音回答:“是红色的。”我一听,原来是班中最内向的宝宝天天在回答。我马上以亲一亲的方式表扬了他,并让全班宝宝跟着学说。在全班宝宝对红色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再请宝宝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我鼓励宝宝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宝宝观察玩具的颜色,继续感知红颜色。活动过程中,小明说:“老师,我的衣服也是红颜色的。”旁边好几位宝宝听到了,马上将兴趣转移到找衣服上的红颜色,到户外去寻找漂亮的红颜色。我一一满足了他们,并和孩子们一起寻找。
反思:
自由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偶发事件中隐含着教育价值的可能性,我们应及时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机会,给予应答和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及时判断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并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激发了孩子认识颜色的兴趣。
案例:美丽的春天
一.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春天》,并能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在我们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显得对春天发生的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但是图片和老师的讲解已经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兴趣了,于是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就注意到这几天的天气,一直是以晴好的天为主,所以我就设想了在室外上这个活动。
开始上课时,我就很神秘的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外面上课,你们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阴凉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就引导孩子说“你们抬头看看,春天的天气好吗?”孩子们都说好,我就套用歌曲的歌词第一句话“春天天气真好”,我说“公园真好看,你看到公园里哪里好看?”引导幼儿说出“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同样的方法我又引导孩子们说出第二段的歌词“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接着我就对孩子们说“春天真好,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后,问“孩子们歌曲里你听到了有什么?”当唱第二遍时就请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的唱,这时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请孩子一起轻轻的唱,同时请孩子们跟我做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最后我就请配班老师放歌曲《春天》的录音磁带,我就领着孩子们一边围着草坪学蝴蝶飞,一边唱。不只不觉中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说说唱唱做做中结束了。
二.反思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活动开始,就请幼儿去户外有阳光有树荫的地方,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待。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会很欣喜的看到,原来歌曲中的内容竟然是平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活动积极性也提高了,不是一节普通的音乐课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的人,而是孩子们的玩伴,就在旁边适当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然后编成完整的歌曲。
(2)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边玩边学。
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暖暖的阳光使孩子沉静在大自然的和谐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欢快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唱,不怕说错,不怕唱错,能开心的跟着老师唱起来做起来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3)选择合适的环境很重要。
但是到户外上音乐课对于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虽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做到有始有终上完课,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出现的自由走动涣散的现象,所以除了要请配班老师做好配班工作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案例:《美丽的菊花》的两点不足
一、单向、线性的活动方式
在原方案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该活动到底要培养幼儿哪些科学探索方面的素养?我觉得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不断体验探索的成功和乐趣。
二、缺乏知识经验的整理与提升
在原方案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而没有整理和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其实,教师可在幼儿交流的基础上,简要概括幼儿的发现、意见及观点,帮助幼儿整理在探究中获得的经验,适时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引导他们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幼儿园案例分析:美丽的蝴蝶
美丽的蝴蝶
观察实录:
在线描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我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对称的装饰蝴蝶翅膀并感受蝴蝶翅膀对称的美。我先出示一幅有着各种不同点、线、面的"美丽的蝴蝶"范画让幼儿观察蝴蝶的结构,有几部分组成,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我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把纸对折一下找到中心线画蝴蝶的头胸腹翅膀就对称了,并提醒幼儿外轮廓要尽量画得大一点,最后用好看的图案进行装饰。
晨晨对绘画活动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找到了中心点,画好了蝴蝶的头胸腹,并在胸和腹的两边画上了两对翅膀,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翅膀画得太小了,蝴蝶显得有点身大翅膀小。"老师,我的翅膀太小了,不好装饰了。"晨晨拿着画纸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这蝴蝶翅膀这么小,怎么飞得起来呀?"边上的青青看到了热心地对晨晨说。"那怎么办呢?"我假装不知道问晨晨。"能再给我一张白纸吗?"晨晨羞涩地问我。
我又给了晨晨一张白纸,这次他画了一只大大翅膀的蝴蝶,但两边各留了许多空白处,于是我提醒晨晨在空白处多画上一只蝴蝶,让画面更加充实,不会显得过于干净,还引导他用记号笔画上一些天空白云或者小草小花等场景,让画面更加的美观。
观察分析:
晨晨的家在昆山,平时由于种种原因缺勤较多。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晨晨通过老师一年多的引导及基本技能的学习,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也有绘画的欲望,且在绘画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基础差,手部控制能力较差,不能较好的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
实施措施及效果:
1和家长联系,让幼儿尽量做到不缺课,并让幼儿在暑期中继续练习绘画,掌握各种点、线、面的组合画法,让他在以后的作品表现中画面更丰富。
2.教师给晨晨更换一张新的白纸,并在活动中引导晨晨先不要打开记号笔盖子,在白纸上画上大致轮廓,然后再打开笔盖进行绘画。
案例:让爱更美
我们小小班的孩子很喜欢绘画活动,因此,这次美术课的内容我安排了“有趣的撕纸画”活动,等我讲完操作的方法和要求后,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动起了小手。我从第一小组开始巡视指导,每个孩子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当我指导到最后一组时,我发现——小朋友从教学开始到现在,他的图画纸上都是空空的。我连忙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我不会!”他那胆怯的眼光和简单的一句话告诉我,——缺乏自信心,需要帮助和鼓励。要想让他喜爱画画,关键是要帮他树立起自信心,让他觉得“我能行!”我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亲切地对他说:“——,你很聪明,只要你敢画,你一定会画得非常出色。”听了我的话,他开始在纸上试着画起来,看到他不成形的画面,我由衷夸奖他说:“你画得真好,如果这样改一改,会更好。”他美滋滋的点点头,还把他的画拿给我看,并说:“葛老师,我这样画好吗?是不是很漂亮?”“我画的是…….”在我的不断鼓励和赞赏下,——终于能很好地画完一幅画了。我把他的画给全班小朋友展览,并让他介绍自己的画。从这次以后,慢慢的,——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画画时,都非常认真,也不说“我不会了”。
分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爱幼儿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爱幼儿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师幼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但是爱并不是盲目的,每个幼儿之间个性差异不同,在不同时期的反映也不同。要想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做到是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幼儿。像——是这学期刚进来的,年龄还小,他还没真正适应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一点“爱”,让他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记得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过这样一句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容易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我想对那些某些方面能力不足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他,宽容的对待他,更要耐心帮助他,不断鼓励、表扬、激励他,使他感到自身价值所在,相信自己能“行”,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长处,从而将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使对孩子的爱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