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小班案例娃娃家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05-25 小班教育笔记案例 幼儿园家教案例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

案例记录:

孩子们高兴地玩着圈和皮球,有几个孩子拍球已能拍到五个以上了,围在老师身边要拍给老师看。而洁洁手里捧着个皮球,一直在边上看着小朋友拍球。“洁洁,你试试看。”她摇了摇头。“没关系的,你拍拍看,老师会教你的。”她还是不肯拍,拿着皮球走开了。当我抬头去寻找她的眼神时,她一下又低下了头。轮到妹妹朋友拍球了,洁洁拿着皮球还是不肯拍,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她:“你为什么不拍呢?”她低着头,默不做声。“不会拍是吗?老师教你好吗?”“我……我……”她欲言又止。“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吧,我们是好朋友,对吗?”她掂起脚小嘴凑到我耳边轻声说:“小朋友会笑我的。”我明白了,“那你想不想让小朋友为你拍手呢?”“想”,我拉着她的小手,“那我们到边上去,老师教你拍球,好吗?”她点了点头,于是我们一人拿了一个皮球,在场地的角落里练了起来,洁洁拍得可认真啦!

案例分析:

洁洁这孩子胆子较小,性格也较内向,案例中她不肯拍球,怕拍不好被同伴笑话,说明她做事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到指责与批评,同时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不愿被同伴小看,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与细致,多给她一点关爱,多一些积极的鼓励,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她感受到老师给予的爱,帮助她树立起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案例:娃娃家的风波(小班)

活动内容:来园区域活动-娃娃家

活动对象:金储文

提供材料:娃娃家场景,娃娃、小碗、小勺等娃娃家餐具

案例记录:

早上,金储文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蔡老师,金储文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金储文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李歆怡和陶宇昂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宇昂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金储文从李歆怡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李歆怡切菜,烧饭。“金储文,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我问他,金储文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好吧”金储文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说明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案例中金储文拿着小刀不肯放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模仿,见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也跟着怎么玩,这样当玩具缺少时就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外,对小年龄幼儿来讲,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尽量多一些,为孩子的选择、模仿创造条件,以减少因玩具不足而引起的冲突。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娃娃家里的小衣服


为了引起幼儿学习系扣子的兴趣,我在“娃娃家”里增加了几件小衣服。于水娇、于水天两位小朋友发现了衣架上挂着的小衣服,高兴地说:“呀,娃娃的小衣服。”并马上跑过去拿起小衣服给娃娃穿了起来。她们给娃娃系扣子虽然看上去有些吃力,但神态是那样的认真。直到该睡觉的时候,才把小衣服从娃娃身上脱下来。临上床时还叮嘱了我一句:“李老师,明天我还要当妈妈,给娃娃穿衣服,好吗?”我使劲地点着头说:“行。”这件事使我认识到:玩具的投放一定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愿望。

点评

这是生活中发现,游戏中学习的实例。幼儿初到幼儿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不适应都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入园情绪,教师把他们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变成游戏吸引他们,而不是代替或剥夺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尝试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自信。

案例:娃娃肚子痛


案例:

做娃娃家游戏的时候,潘登忽然对我说:“殷老师,我们家的娃娃肚子痛,怎么办?”这时为为说:“那赶快找医生啊!”旁边孩子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娃娃“感冒”了,肚子就会痛的、有的说:娃娃吃坏了东西”等等,东东说:“我妈妈是医生,她的本领很大的”,我问小朋友:“医生有那些本领啊?”阳阳说:“我生病了,医生开了药给我吃,病就好了”。东东说:“医生还会治肚子痛的病,医生的本领可大了!”听了孩子的这些回答,于是我开展了一个主题活动——医生本领大,并且请来了东东妈妈给小朋友上了课,让小朋友跟加深刻的了解医生。

分析:

孩子对医生职业都有一定的了解,一旦发现周围的小朋友生病了,马上就会想到要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同时孩子在游戏当中,也能穿插小医生的角色,并且能把医生的角色模仿的惟妙惟肖。孩子在活动当中的兴趣很高。

案例:娃娃家区域活动反思


案例:

娃娃家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星期二上午区域活动时,玩娃娃家的小朋友是齐志锋、朱沁雪、伍倩和郁晓。齐志锋、朱沁雪把娃娃家的玩具(饼干、馄饨、刀、锅等)在手里摆弄一番后,马上就开始了分工。朱沁雪做妈妈,左手抱着一个娃娃,拿着饼干,正在喂娃娃吃。齐志锋说:“我去上班了,我不吃饭了。”朱沁雪说:“小娃娃饿了,你等会儿。”这时,我看到齐志锋抱着娃娃,朱沁雪把馄饨放在锅里,正在煤气上烧呢。郁晓和伍倩是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伍倩又是未上过托班的新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显然没有齐志锋和朱沁雪熟练,有时候显的手足无措,有时候又在拿着玩具乱敲。

分析与反思:

小班的幼儿好模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较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

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通过玩具材料可启发幼儿产生联想、引起游戏愿望,并可以使幼儿游戏活动更有目的,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幼儿模仿多,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戏初期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来,让他们互相带动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案例分析:娃娃家的争吵


情景再现:

某天中班游戏时间,我正和平常一样静静地旁观着,却看到珈珈从娃娃家跑了出来,见到我就一把抱住我说:“老师,我气死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一边抱着她,一边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感觉你真的很伤心,你愿意和我说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吗?”珈珈把我抱得更紧了,哭得更伤心了,但她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时.娃娃家的“妈妈”玮玮从娃娃家走了出来,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看着我们,显得有点担忧。我向玮玮招招手,她犹豫了一下走到我身边。我问:“玮玮,你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玮玮说:“珈珈是送奶员,她不停地往娃娃家送牛奶,我们都不要了,她还送,我们就把她送的牛奶扔掉了。”我问珈珈:“是这样吗?”珈珈撅着嘴点了点头。我又问玮玮:“你把你的想法告诉珈珈了吗?”玮玮大声说:“我说了,娃娃家的牛奶已经够了,太多了吃不完会坏的。可是她就是不听。"我又问珈珈:“是这样吗?”珈珈又点了点头。我问珈珈:“那你为什么还要送呢?”珈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轻轻地说:“我想和他们一起玩。”玮玮认真地说:“不行,娃娃家今天在办生日聚会,客人太多了。”说着就回娃娃家继续游戏了。

珈珈坐在我身边,显得有点难过,我认真地告诉珈珈:“你以后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要不然别人会误会你的,知道吗?”珈珈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这时她的样子显得平静多了。“那你还想去玩吗?”我试着鼓励她,可是她一脸茫然,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做。我继续鼓励她:“你看看哪里还需要牛奶?”珈珈转了一圈回来,说:“蛋糕店要用牛奶做蛋糕的,我去试试。”珈珈走到“蛋糕店”,说:“我是送奶员,你们需要牛奶吗?"蛋糕店的“老板”高兴地说:“要的。”珈珈又成了快乐的送奶员,做着送奶的工作。没多久,连“蛋糕店”也不需要牛奶了,珈珈走来走去,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寻找新的机会。当她路过娃娃家时,她的目光被娃娃家热闹的气氛吸引住了。她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玮玮说:“我也想参加生日聚会。”玮玮想了想,说:“你有礼物吗?”珈珈笑了,高兴地说:“我去买。”她很快跑到“小超市”买了礼物,跟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了。

案例分析:

一、引导幼儿表达,让幼儿感知他人的存在

幼儿到了中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开始有了挫折感。这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别人的存在,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去与人沟通、协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案例中,我一直在问两个孩子有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显然,玮玮已经学会表达了,可是珈珈还不会,所以矛盾出现了。“不能感知他人的存在,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导致这次冲突的关键。这种挫败体验促使珈珈在以后的交往中愿意去尝试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了。

二、耐心等待,给幼儿成长的空间

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幼儿的许多社会学习都是在游戏中发生的。案例中,“送奶员”珈珈“想和娃娃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却不知道怎样加入游戏,所以想通过一次次送牛奶的方法来参与娃娃家的游戏。显然,这一做法并没有达到目的。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我不急着干预,而是耐心等待,给幼儿成长的空间。第一次尝试,珈珈选择了“蛋糕店”,当她鼓起勇气发起交往并获得了同伴的接纳时,她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提升了交往的技能。这一次的体验唤起了珈珈的自我满足感。第二次尝试,珈珈勇敢地走向了娃娃家,并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听到玮玮问“你有礼物吗”,珈珈马上理解了同伴的意图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达成了心愿。这次的成功体验对珈珈来说更有意义了,她真正体验到只有双方都乐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游戏才能快乐地进行下去。目睹这一过程,我更加确信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大量感性经验才是游戏的初衷,游戏中的学习是快乐而有效的。

三、隐性介入,让幼儿体验积极的情感。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教师适度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不干扰幼儿游戏,我选择了隐性介入的方式,疏导幼儿的负面情绪,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始终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案例中,当珈珈从娃娃家哭着跑出来时,我用拥抱给了她支持。显然,珈珈也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爱和信任,她也大胆地用肢体语言给了我回应。负面情绪得以释放。

玮玮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们,她的样子告诉我她很担忧,不知道我会不会批评她。这时,我向她招手以及耐心倾听,让玮玮不再害怕,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委曲.也使我了解了冲突发生的过程。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教师的支持作用之一,幼儿就是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变得自信,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

案例:娃娃怎么哭了


早餐过后,幼儿进入活动区游戏。不一会儿,梁依依向我告状说:“娃娃家的小朋友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走过去一看,娃娃家可谓是盆朝天,碗朝地,一片狼籍。我请小朋友把家收拾整齐,可是没人理我。我看了看被扔在地上的娃娃,办法来了。我走进娃娃家经声说到:“你们听,使水哭了?”小朋友们立即安静下来,随我左看右看。我抱起娃娃问道:“宝宝,你为什么哭呀?”并把耳朵贴近娃娃,好像听明白了什么似的,点了点头和小朋友说:“刚才娃娃想去公园玩不小心踩到锅盖上把膝盖磕破了,正疼着呢!”“你们快些把锅和刀叉收好,别再让她哭了,好吗?”。话声一落,小朋友就开始收拾玩具了。燕倪边收边说:“宝宝别哭了,我来给你揉揉就不疼了。”过一会儿,玩具收好了,幼儿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点评

托班幼儿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性,并且常喜欢把想像当做现实,教师用拟人化的口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使幼儿能够很快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引导幼儿既开展了游戏又培养了好习惯。

相关推荐

  • 案例:娃娃家的一幕 “你是爸爸,爸爸不抱宝宝,妈妈抱宝宝。”圆玮说着,便伸手去接云公怀中的娃娃。“我是妈妈,是妈妈!”云公说着,双手更紧地抱着娃娃。“我抱一下,抱她吃药。”圆玮不再争抢娃娃,—副商量的语气在同云公协商着。...
    2021-06-10 阅读全文
  • 案例:娃娃家里的小衣服 为了引起幼儿学习系扣子的兴趣,我在“娃娃家”里增加了几件小衣服。于水娇、于水天两位小朋友发现了衣架上挂着的小衣服,高兴地说:“呀,娃娃的小衣服。”并马上跑过去拿起小衣服给娃娃穿了起来。她们给娃娃系扣子...
    2021-05-31 阅读全文
  • 案例:娃娃肚子痛 案例: 做娃娃家游戏的时候,潘登忽然对我说:“殷老师,我们家的娃娃肚子痛,怎么办?”这时为为说:“那赶快找医生啊!”旁边孩子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娃娃“感冒”了,肚子就会痛的、有的说:娃娃吃坏了东西”...
    2021-06-07 阅读全文
  • 案例:娃娃家区域活动反思 案例: 娃娃家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星期二上午区域活动时,玩娃娃家的小朋友是齐志锋、朱沁雪、伍倩和郁晓。齐志锋、朱沁雪把娃娃家的玩具(饼干、馄饨、刀、锅等)在手里摆弄一番后,马上就开始了分工。朱沁雪做...
    2021-06-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案例分析:娃娃家的争吵 情景再现: 某天中班游戏时间,我正和平常一样静静地旁观着,却看到珈珈从娃娃家跑了出来,见到我就一把抱住我说:“老师,我气死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一边抱着她,一边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感觉你真的很伤心,...
    2021-06-09 阅读全文

“你是爸爸,爸爸不抱宝宝,妈妈抱宝宝。”圆玮说着,便伸手去接云公怀中的娃娃。“我是妈妈,是妈妈!”云公说着,双手更紧地抱着娃娃。“我抱一下,抱她吃药。”圆玮不再争抢娃娃,—副商量的语气在同云公协商着。...

2021-06-10 阅读全文

为了引起幼儿学习系扣子的兴趣,我在“娃娃家”里增加了几件小衣服。于水娇、于水天两位小朋友发现了衣架上挂着的小衣服,高兴地说:“呀,娃娃的小衣服。”并马上跑过去拿起小衣服给娃娃穿了起来。她们给娃娃系扣子...

2021-05-31 阅读全文

案例: 做娃娃家游戏的时候,潘登忽然对我说:“殷老师,我们家的娃娃肚子痛,怎么办?”这时为为说:“那赶快找医生啊!”旁边孩子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娃娃“感冒”了,肚子就会痛的、有的说:娃娃吃坏了东西”...

2021-06-07 阅读全文

案例: 娃娃家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星期二上午区域活动时,玩娃娃家的小朋友是齐志锋、朱沁雪、伍倩和郁晓。齐志锋、朱沁雪把娃娃家的玩具(饼干、馄饨、刀、锅等)在手里摆弄一番后,马上就开始了分工。朱沁雪做...

2021-06-02 阅读全文

情景再现: 某天中班游戏时间,我正和平常一样静静地旁观着,却看到珈珈从娃娃家跑了出来,见到我就一把抱住我说:“老师,我气死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我一边抱着她,一边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感觉你真的很伤心,...

2021-06-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