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剪刀大世界
发布时间:2021-05-22 幼儿园以大带小活动方案 幼儿园案例 世界童话故事春节马上要到了,心宇给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小礼物,我特别神秘的和小朋友一起打开了礼物。啊,原来是剪纸,“真漂亮呀!”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赞美起来,亮亮说:“这是窗花,我奶奶家也有。”毛毛说:“我奶奶家窗户上贴了好多,都是我奶奶自己剪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最后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把心宇送的窗花贴到了我们班的玻璃上。孩子们从此对剪纸热衷起来,有的带来奶奶剪的窗花,有的拿来妈妈买的窗花,有的带来剪纸的集邮册。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品纷纷云集到班里,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发觉小剪刀真是神奇,在我们人类的手中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剪纸世界,剪纸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渐渐激发起孩子们强烈的剪纸欲望,于是我们的“小剪刀大智慧”活动开始了。
目标:1、能够自由使用剪刀,体验自己亲手剪东西的成功感。
2、在剪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感知各种材料的主动探索欲望。
3、能够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向小朋友表述出来。
4、牢记用剪常规。
5、能创造自己的记录方法,初步体验统计过程。
准备:剪刀,各种废旧物(易拉罐、报纸、牛皮纸、皱纹纸、布条、塑料包装袋等。)
过程:
一,(制造情境)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用剪常规。
我把小剪刀拿到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聪明的猜到要剪纸了,因为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偶尔也进行过剪纸活动,但是今天的兴趣显然比以前要更浓,他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得想拿到小剪刀,晨晨和巍巍的小手已经伸向小剪刀了,“不能抢,剪刀会扎伤你们的。”亮亮大声制止了他们的动作。“亮亮说得很对,我们剪纸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抢剪刀。”我说。“还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也不能拿着剪刀乱跑。”“剪刀尖儿要冲上。”看到我对亮亮的肯定,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用剪刀的安全看法。我们一起制定了用剪常规。
二,引导幼儿尝试剪不同材料的废旧物,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知道怎样安全用剪刀后,孩子们开始动手剪了。亮亮正在剪易拉罐,脸上的表情很难看,“这个罐子怎么这么难剪,怎么剪也剪不动。”“我帮你剪剪试试,我力气大。”冬冬拿过亮亮手中的罐子使劲一剪还真剪动了。我告诉亮亮去剪剪别的东西试试看,果然,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布条剪碎了。亮亮自言自语地说:“布条是软的就容易剪。”同时,我向孩子们表扬了冬冬的助人行为。
三,大胆讲述自己探索后的经验。
我请孩子们一一到前面来讲述自己的经验,经过感知孩子们多多少少都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孩子们不仅剪得高兴,还懂得了互相帮助,探索到软的东西容易剪,硬的东西难剪。在收拾垃圾的时候,好几个小朋友帮助值日生一起收垃圾,发扬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活动延伸:
幼儿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把探索活动让孩子带到了家中,让孩子们找一找家中可以剪的东西,并请他们把难剪得容易剪的分别记录下来。
剪钱事件:
孩子们都把在家中的记录拿回来了,有的把所剪物品取下一点直接粘在纸上了,左边放容易剪的,右边放难剪的;有的把剪的物品用画画的方法记录在纸上了;有的把剪的物品直接带来贴上小标记,笑脸代表容易剪的,哭脸代表难剪的。孩子们不仅尝试了探索过程,还开动脑筋创造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记录方法。
在拿回来的众多记录中,我发现微微把一元钱给剪了,还贴在了容易剪的一栏里。我叫过微微:“你剪得这是什么呀?”微微说:“这是钱,在我家抽屉里找的,它缺了一半,奶奶说没用了,我就剪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活动的时候我拿着微微的记录让小朋友看,孩子们对剪钱的做法一致认为不对,损坏钱币是违法的行为。但知道她剪钱的真相后,大家也没有责备她,而且还为这事想了个好办法:在碰到被损坏的钱币要把它粘好。
点评:活动的生成由孩子中来,孩子会很感兴趣,这样能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大班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在活动中应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适时适度引导孩子,把握细小的教育契机。孩子们喜欢被老师关注,及时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会对全体幼儿有教育意义。多问一问为什么,有助于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做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实录:
1、抬头看看,看到什么了?你知道它是什么?(没有孩子能说出)像什么?
2、走近些,去摸摸有什么感觉?(有个别孩子在逐渐靠近墙壁,可滑倒了)其他孩子见状,马上停止上前。
3、教师采集墙上悬挂的一些冰凌,边采集边告诉孩子自己走在冰上的感觉
4、每人一根冰凌:摸摸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孩子们拿到冰凌兴奋不已,没有孩子说冷,有孩子发现有水流下来了,手上在冒“烟”,少数男孩子在喊“棒冰真好吃”)
5、冰凌是什么东西变出来的?(孩子们把冰凌砸碎,观察其在阳光下融化成水)
6、讨论:为什么会有冰凌?
7、和冰凌留个影。(孩子们手举冰凌照相,
反思: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一年四季的概念、特征认识比较模糊。而昨夜的寒冷,不仅使孩子们迎来了冬爷爷送的礼物--美丽的冰凌,而且也给幼儿园带来了有趣的奇景:在幼儿园旁的一幢高楼顶上的蓄水池的流水因寒冷结成了一道冰凌瀑布,煞是好看,这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很是少见。于是,抓住大自然赐于的科学教育内容,我们组织了活动。望着美丽的冰凌,孩子们欢呼雀跃;摸着冰冷的冰凌,看着它们变成水;有些孩子还大胆的品尝“棒冰”,孩子们可高兴啦。活动中孩子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每个孩子对冰凌充满了好奇,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探究过程,情感态度积极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完全沉浸在对冰凌的观察、体验之中,通过摸、砸、融化实验等,使幼儿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幼儿对冰凌的感受丰富起来了,也有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发现,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在真实的环境里去体验、去尝试、去发现、去收获、去表达。
作为教师,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幼儿期是“疑问期”,它突出的表现是好奇、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许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鲜的。“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游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大班综合昆虫大世界
这是大班综合昆虫大世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
3、拓展幼儿对昆虫的认识,了解部分昆虫的特征与特殊本领。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仿真实物若干。
2、关于昆虫的录象和课件。
3、彩色手工纸与彩色卡纸。
4、橡皮泥与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昆虫大世界,了解一下昆虫的世界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在参观的时候,请小朋友保持安静,认真听导游阿姨给我们的讲解!要爱护展台上展出的昆虫,还要注意仔细观察。
(二)参观昆虫大世界导游: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昆虫大世界参观。我们在这里为小朋友们提供了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昆虫,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草丛里跳的,它们有的是害虫,有的是益虫,而且他们都还有着自己特殊的本领。下面就让我们去认识这些可爱的小昆虫吧!
(1)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仿真实物区,在这里小朋友看到的是还原我们生活中真实昆虫样子的模型。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小昆虫是不是很可爱啊?是不是想摸摸它们啊?但是我们要爱护它们。
(2)小朋友们跟我来。下面我们来到的是图片展区。在这里你们不仅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还可以看到小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小朋友们看,这里有蝗虫、蝴蝶、蜻蜓、蜜蜂、毛毛虫、蜘蛛、蜗牛……
(3)现在我们要去下一个展区了,小朋友不要掉队。这里是标本展区,这里面陈列着许多小昆虫的标本,有蝴蝶、蜻蜓、蝉、还有瓢虫和甲克虫等等。小朋友们知道这些标本是怎样做成的吗?(不知道)那我来告诉小朋友。我们先把捉来的小昆虫固定在一个扳子上,然后将它们放在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凉干,最后再把他们陈列玻璃的展示盒里,这样一个漂亮的昆虫标本就做成了。比如蜻蜓,它可以吃象蚊子,苍蝇这样的害虫,所以它是益虫。象蝉,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知了,它专吸树木的汁液,所以它是害虫。
(4)最后,我带小朋友去我们的放映厅。在这里,我将为小朋友们放映昆虫生活和寻觅食物的录象,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去参观了昆虫大世界,在里面我们也见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昆虫。那么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昆虫呢?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教师小结:总结幼儿说出的昆虫的特殊本领。
(三)给昆虫进行分类小朋友们通过参观知道了许多昆虫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对这些昆虫进行一下分类吧。
(1)首先,我们按照它们的活动方式来进行分类:飞行、爬行、跳跃。出示昆虫的图片,让小朋友说出它是哪一类的,然后按照类别把它们固定在黑板上。
(2)按照它们的活动方式分类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那老师再换种方法让小朋友们分类,下面我们按照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来进行分类,并且我要请小朋友回答出它为什么是害虫或者为什么是益虫。(播放分一分和抢答问题的录象)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分一分的游戏,知道了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所以以后我们要消灭害虫,同时也要保护益虫,蜻蜓可以吃蚊子苍蝇等害虫,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去扑捉蜻蜓啊?
(四)美工活动展现多种多样的昆虫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昆虫,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工具和材料,把你最喜欢的昆虫通过绘画或做手工展示出来,一起来布置我们班的昆虫大世界,好吗?手工组:可以用手工纸折昆虫;绘画组:绘画自己喜欢的昆虫;泥工组: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昆虫;拼图组:拼出各种昆虫的样子。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同的组去把这些可爱的小昆虫展现出来。 教师小结: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布置展板。
活动反思:
多元整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也把学习活动的内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把孩子对昆虫积累的经验等其他方面经验的收集进行有机整合,使孩子对两个不同的内容出发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相关文章《大班主题生成:阿莫斯的船》:大班主题活动阿莫斯的船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内容, 幼儿能大胆想象描述阿莫斯船的样子,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主题生成阿莫斯的船教案吧。
《大班学习活动教案:最佳方案教案》:大班学习活动最佳方案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根据画面细节线索(身体动作、眼神等),猜测人物的内心想法,并较合理地讲述故事情节,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学习活动课,快来看看最佳方案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制作风筝教案》:大班主题活动制作风筝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过程等内容,资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欣赏风筝图案及色彩的民间特色美,引导幼儿选用差别材料,运用简单明快的色彩、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制作风筝教案吧。
大班主题海底世界
这是大班主题海底世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表现海洋中的动物与植物,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讲解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请小朋友将你想做的动物及植物用泥雕在鱼缸表面,做完后为了让小动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在动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来源:教案频道:/jiaoan]
动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相关文章《大班主题系列教案:超市》:大班主题活动超市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采访活动,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参熘观、谈话的基础上,了解超市的运行情况,利用身旁的资源,通过观察、记录等,了解科学探 究探究的方法和途径.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主题系列超市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有用的植物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环境创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喜欢和老师、小伙伴一起参观、发现幼儿园的各种植物,尝试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看到的植物,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有用的植物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到邻居家做客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到邻居家做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懂得有礼貌地、专心地与他人交谈,学习用"家中有……""因为……所以……"等句式,表达自己对同伴、邻居家中的一些发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到邻居家做客教案吧。
大班主题圆柱世界
这是大班主题圆柱世界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圆柱世界
目标:
1、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2、在操作中干支数量的趣味。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准备:
1、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或硬币状的替代物。
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宝宝,还记得吗?(让幼儿说一说)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游玩“圆柱世界”
(1)、幼儿看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介绍圆柱体
(4)、幼儿互相交流。
三、 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圆柱体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吗?”
(1)、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2)、幼儿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
四、 操作体验
(1)、教师取出硬币问:“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把硬币变成圆柱体吗?”
(2)、幼儿探索将硬币变成圆柱体的方法。
(3)、幼儿叠硬币,将圆形变成圆柱体。
五、 幼儿操作
请幼儿翻开操作材料《数学》第25页,教师按提示指导幼儿完成此页中《认识圆柱体》的练习。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相关文章《大班学习活动教案:最佳方案教案》:大班学习活动最佳方案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根据画面细节线索(身体动作、眼神等),猜测人物的内心想法,并较合理地讲述故事情节,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学习活动课,快来看看最佳方案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看谁不湿鞋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看谁不湿鞋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练习在相隔的物体上行走,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看谁不湿鞋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是小海军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我是小海军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幼儿自由探索学习海军手语,激发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积极地用完整句表达自己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我是小海军教案吧。
大班主题海底世界的小兔子
这是大班主题海底世界的小兔子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目标通过墙饰中出现的不合常理的现象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通过幼儿间的讨论交流,开阔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了解创编故事的方法,适时引导,提高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
1、了解并依据故事的结构,学习创编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内容。
2、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敢于并愿意从多角度想象和表达。
二、活动环境与材料:
创设一面海底世界的墙饰,其中的动物植物等,都由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放什么,不放什么。当幼儿的想法与墙饰内容不符时,允许幼儿先按照自己的愿望表达。
准备一些白纸、彩笔等
三、活动准备:
从新学期开始引导幼儿讨论在空空的墙壁上,我们布置些什么,引导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幼儿讨论并基本达到共识。而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相应材料,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工具等,支持并帮助幼儿顺利实现自己的想法,为创编故事做准备。
四、活动过程:
1、以墙饰中隐含的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和创编的兴趣幼儿喝水的休闲时间里,教师发出疑问"小兔为什么会在海里?
2、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耐心并认真倾听幼儿的不同想法教师鼓励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做不同的设想3、教师提议以此"海底世界中的小兔子"为主题创编故事
4、与幼儿讨论创编故事的方法·说明故事名称·小兔子掉进海里的原因·小兔子掉进海里以后结果怎么样?
5、幼儿选择独立或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创编教师用规范的正楷字帮助幼儿记录所讲内容、名称,并将记录及经幼儿同意稍加整理不影响原意的文字念给幼儿听。
6、创编交流活动在当天及以后两周内的生活环节闲暇时间,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分别进行讲述。
五、活动的延伸和扩展:
回家后幼儿以绘画表现想象内容和主题及讲述中表达的语言水平判断幼儿创编故事水平。
游戏;我们要表演: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创造性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故事内容,制作演出道具,包括头饰等,增强幼儿创编的兴趣。
活动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它突破传统的限制,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从而体现探究性。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
“关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动手写一写。“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相关文章《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活动活动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春天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秋天菊花开教案》:大班主题活动秋天菊花开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比较菊花的外形特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秋天菊花开教案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到邻居家做客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到邻居家做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懂得有礼貌地、专心地与他人交谈,学习用"家中有……""因为……所以……"等句式,表达自己对同伴、邻居家中的一些发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到邻居家做客教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