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我可以》
发布时间:2021-05-21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小班教育笔记:《我可以》
小五班的小朋友来幼儿园已经有两个月啦!他们也渐渐地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在这期间他们从不会吃饭到会自己吃饭,从不会穿衣服到会自己学着穿衣服,从爱哭的孩子变成爱笑的孩子。每天来幼儿园都会开心的对老师说:“老师,早上好!”听到这句话感觉心里暖暖的。
又到吃中饭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等待着保育老师的到来。接下来是一组一组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过来端饭。他们自己拿勺子,自己端饭坐到小椅子上,这一流程他们都已经很清楚了。每个小朋友都在“埋头苦干”,恨不得把碗里的饭赶紧吃完。在每次中午吃饭之前我们都会对小朋友们说:“今天中午吃饭我们来比比看谁是吃饭最厉害的大老虎,谁会是第一名,谁能最快吃完饭!”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然然小朋友没有想吃的欲望,她吃一口饭能嚼几分钟。这让我们看着非常着急,看到她吃的这么慢我对她说:“然然我来喂你吧。”"不要,我自己会吃饭,我是厉害的大老虎!”于是拿起小勺子又吃了一口。事后我想了想:小孩吃饭慢没有关系,大人不能催她,越是催她她就越不想吃,应该要放手让她自己去做。这时我看到了可可小朋友有点不想吃的样子,我就上前对他说:“可可我来喂你好不好。”“不要,我自己来,我是吃饭最厉害的!”他又快速的吃起饭来了。现在我们班小朋友吃饭再也不需要老师喂了,都能自己吃饭啦!
由于橙橙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比较差,每次上厕所都是老师帮他提裤子。今天他上完厕所时我说:“橙橙我来帮你提裤子吧。”可是他却说:“小朋友都是自己提裤子,我也可以自己提裤子!”于是慢慢地把裤子一件一件的提起来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对我们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这对孩子成长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孩子每一个成功的举动都是最大的进步,我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变得越来越棒!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可不可以夸夸我?
教育随笔:可不可以夸夸我?
新的一周即将结束,孩子们第一天来到幼儿园的情形仿佛还历历在目,这一周中我“挖掘”到了一个小男孩“柔软”的一面。
这个小男孩是我们班他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的孩子,他就是旭旭。旭旭和妈妈几乎天天小跑来幼儿园,我询问过旭旭妈妈原因,主要是孩子有赖床的习惯,早上起不来。除了迟到问题,这个男孩平时还特别调皮,只要身边有其他的小朋友在,两个人就能立刻玩起来,各种跑、跳,完全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让我很是头大。但是这一周通过我和他的沟通,让我发现再调皮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渴望老师、安静柔软的小天地。
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每次我刚说完选区域或者还没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飞奔到选卡区去取卡进区了,这天只有王梓旭慢慢地走到了桌面玩具那里,然后拉着我问我,“我可以拿自己想玩的吗?”让我内心突然震惊了一下,平时这么调皮的孩子今天怎么了?我迅速调整自己的表情,对他说:“可以呀,选择你喜欢的就好”。他仔仔细细地挑选起来,挑了一会儿,最后选择了一筐雪花片。他带着雪花片到桌子上认真地插了起来,期间插了各种花都拿过来给我看,然后还用渴望的小眼神看着我。我仔细思考,这孩子是怎么了?区域结束后他主动承担了送玩具的责任,孩子们在区域结束后就去喝水了,旭旭喝完水又给我看他的空杯子,还是用渴望的小眼神看着我,这时我忍不住了我问他,“旭旭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他把眼睛撇到一边小声的说“老师你给我盖个章(表扬时我会给孩子们用指头盖章)”,这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他想让我表扬他。看着旭旭闪烁的小眼神,我忍不住拥抱了他,并且表扬了他的好行为,他开开心心地去游戏了。平时我对班里调皮的孩子都比较严厉,因为我一直觉得越调皮才越需要建立良好的规则,不知不觉中就很少表扬他们,这真的是我的疏忽,今后我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对好的行为及时表扬鼓励,遇到孩子犯错也不要过分的严厉。
观察孩子我还需要再用心、再细心一些,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错过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的!
教育随笔:我可以不做‘唐僧’
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开诚相见。同样,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亦然。
新学期开始后,我不但要把自己所有的爱与温暖展现出来,使孩子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他们,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小椅子,你真乖,两只小手搬起来;慢慢走,不碰撞,一个挨着一个放。”这便是有关于常规培养的一首小儿歌,除了让幼儿熟悉儿歌之外,我还一遍遍的在孩子耳边‘唠叨’,不断的提醒他们两只小手搬椅子。但令我头疼的是,这个实施过程很不顺畅。虽然经过我‘唐僧’式的一遍接一遍的念叨,大部分孩子已经能遵守要求。但仍不时有‘漏网之鱼’从我身边穿过,让我倍感受挫。
有一天,早饭过后,小朋友们一个个搬着小椅子座到线上。这时我发现王子睿竟然用一只手拖着椅子向前走着。见此情景,我赶紧走了过去
“睿睿,快用两只小手搬着走。”
他看了我一眼,只是稍稍地把椅子提起来一点,便继续向前走。我只得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那~我觉得累~~~。”
没想到他一直用一只手搬椅子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可是用一只手不是更累吗?而且用一只手搬椅子很不稳的,要是没拿稳掉下来,很容易砸到脚的,那多疼啊。”紧接着我又给他讲了一个“某某单手搬椅子砸伤脚”的事件。努力让他感受到我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的,进而来说服他。这一次,没等我说完,他就用两只小手搬了起来向线上走去。
虽然在我们的眼中孩子是那么的小,但是他们却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喜好与思想。不喜欢被人一味的约束限制。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成人可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与之交流,使其感受到‘他是为我想的’‘这样做对我不好’‘我那样做可以很棒’。这样,不用我们多说也一定可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被他们所接纳。成人也就不再如‘唐僧’般喋喋不休了!
教育随笔:老师我可以不吃吗
××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子,脑子里永远有许多的奇妙的想法,同时她又是一个“孩子王”,她如果要干什么事情,那后面一定有粉丝跟随支持。这几天因为窗户封好了,我请先吃完的孩子们拿好泥工板,带着橡皮泥,到外面去玩泥工。这样一来,先吃完的孩子们就有事情可以做了,不至于在教室里乱走乱跳,影响其他没有吃完的孩子们了。可是最近我渐渐的发现以前要添饭的孩子们最近都不添饭了,甚至有的还喊“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吗?”最先喊出这句话的就是我们的××,那以后就经常有孩子们喊出“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吗?”喊出这句话的,往往是以前要添饭的孩子们。
我开始还以为他们也许最近胃口不太好,吃不太下。但渐渐的我觉得事情可能有蹊跷。我们班的孩子们很少有挑食的,他们吃饭的表现一直很好的,难道他们会是想先去玩橡皮泥?
今天××又对我说了“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我看了看她,对她说“你看你还没有那蔬菜吃掉呢?蔬菜宝宝要伤心的,你都不喜欢它?”我看着××,感觉天她也想了一下,然后就说:“我真的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此时的××眼睛望向泥工板,我恍然大悟,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原来的泥工板不够了,可能去新领的泥工板的颜色和其他的不一样。孩子们就都想玩一玩,拿一拿,这个特别的家伙。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喊“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可以不吃了吗?”发现了之件事之后我对苏领说:“你是不是想要那个黄颜色的泥工板?”她点点头,我就接着对她说:“这样吧,你先吃,老师帮你吧这个泥工板先保管起来,等你吃好了,老师再给你好吗?”她点点头很愉快的继续吃她没有吃完的东西。
你看,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有可能就是一件及其特别的事情,一张颜色特别的泥工板,竟然可以引发那么多的声音,可以令我们的××情愿少吃一点也要拿到它。如果我能早一点的发现这个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我想我们班的孩子们也就可以更加愉快的用餐,享受美食了。
教育随笔:你可以的
冬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冷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早上起床,作为我们大人每天早上都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就更别说小朋友了。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茜茜小朋友每天来的都特别的晚,而且每天都是妈妈走在前面,她在后面老远的地方无精打采的跟着,满脸的不情愿。她妈妈说:苏老师啊,真是愁人的每天早上都叫不起来,而且叫起来还发脾气不穿衣服,就是不愿意起床。我什么办法都用了就是不管用,您帮帮忙吧。看着茜茜妈妈一脸无奈的样子,我笑着把茜茜叫过来对她说:宝贝,老师和你一样早上也不爱起床,可是没办法啊老师一晚上没看见小朋友特别的想早点来看见你们,你想不想老师啊?茜茜点了点头,我又说:你看小朋友们都来了,来得早的小朋友可以随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可是来晚了就只能拿人家省下的材料了,你说对不对啊?明天如果我听妈妈说你能早早起床,不发脾气,我就奖励你一个星星,你说好不好?茜茜高兴的说好。
果然,第二天茜茜早早的就来到幼儿园,我也如约奖励了她一颗小星星。她妈妈说还是老师的话管用。我跟茜茜说希望你能坚持每天都早早来好吗?茜茜点了点头。
我觉得并不是老师的话管用,而是老师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喜欢愿意做什么,想要什么,从而会正确的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去强制孩子做,真真正正的把孩子当成朋友对待,因此孩子们也特别愿意听老师的话,大家都试着和孩子交朋友吧!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我们班里有个叫浩宇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上课时,任凭我们三位老师怎么提醒都没有用,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后来,我慢慢发现浩宇的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教育他。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和小朋友分享绘本故事,只见浩宇坐在小椅子上,不是趴在桌上就是托腮挠头,然后就是和同座的孩子讲话偷笑。我多次暗示、提醒他,但他仍然坐不住板凳。故事讲完后,我发现他还在椅子上忙活,我连忙走过去,想请他讲一讲刚才的绘本故事,他抬起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小眼睛盯着我一言不发,小手不停地在他的后背挠来挠去。
我耐着性子问:“浩宇,你的后背是不是很痒?小手太短,够不着吧,需要我帮助一下你吗?”他笑了笑说:“不用,不用。”我接着问他:“那你说说刚才老师让你站起来做什么?”他一边不紧不慢地继续脑着后背,一边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讲故事,我记不住,因为在家里我妈妈就说我记性很差,什么都记不住。”
听完浩宇的这番话,我亲切地说:“你妈妈这么说是逗你玩儿的,跟你开玩笑的呢!今天放学回家你去告诉你妈妈,吴老师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现在,你可以试着来给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讲一讲刚才的故事好吗?”他看了看我,开始细声慢气地给我讲,在我的提示下,他把这个小故事讲完了,顿时班级里的小朋友都齐刷刷给浩宇鼓起了掌,同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浩宇小朋友真聪明,老师非常喜欢听你讲故事,下次再讲给小朋友听好不好?”他一边点头一边开心地笑。
现在的浩宇再也不是那个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孩子了,他爱上了讲故事,平日里与小朋友的关系相处的更融洽了,而且他还被我们班小朋友封为“巧虎故事大王”呢!
教育笔记:我可爱的孩子
“十一”长假结束了,我带着对孩子们的想念骑车一路飞驰到了幼儿园。在班里等小朋友们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不安,因为放了这么长时间的假孩子们来的时候情绪肯定不好哭闹是避免不了的了。正想着我们班爱哭的李涵小朋友来了,让我惊喜的是他见到我并没有哭而是笑着看我。我一下子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我们班的吕老师走过来看着她开心的说:“哟,放假变乖了哦!”我走过去抱起她问:“想我了没?”他很肯定的点头说:“老师我是第一个我没哭,我在家想你和吕老师了,所以我不哭。”我真的好开心,孩子们的一个肯定,一句安慰,一句想念。都是无价之宝让我终生难忘。
最近班里来了新生他叫馨馨来园的时候是爸爸送来的,爸爸把他放下就回家了。由于是新来的免不了哭泣了,不过过了一会他就不再哭了,一上午他都表现特别好听课很认真也特别遵守纪律。中午吃完饭就睡觉了。可在睡觉过程中我发现他在被窝里哭,我就过去问他:“馨馨怎么回事啊?”他就是不说话。“那你乖乖的老师就在你身边好不好”他点点头不再哭了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几天过去了他现在能够一个人很快的睡觉了。看见他进步这么快我很欣慰啊。
分析:
也许是由于家庭中爸爸妈妈的保护,造成了他一个人睡觉得不习惯。或是孩子认被子认床的习惯,让孩子刚来幼儿园的不习惯,应该给他适应的时间和熟悉的过程,融入小朋友之中感觉和他们一起午睡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尝到了这种滋味就不会在哭泣了。
教育随笔:雪花可以吃吗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曰:越是来自幼儿生活的课程,越能让幼儿产生兴趣,越能引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
伴随着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悄然而至,孩子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细心的小朋友把雪花捧在手里,可是一会功夫小雪花变成了小水滴。这时,彤彤说:“老师,我看到瑞瑞吃雪了。”瑞瑞说:“雪花白白的,很干净。”泽泽也说:“雪花像白糖,我尝尝它是不是甜的。”其他幼儿也跟着说雪花是洁白的,可以吃。一时间吃雪的热情盖过了玩雪。“雪真的能吃吗?”我问,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能!我找来干净透明的容器,让小朋友们一起用雪把容器装满带回教室。
孩子们观察着雪花慢慢融化最后变成水的过程。眼尖的瑞瑞突然说:“老师,你快来看,水底下为什么有这么多脏东西?”我故意说:“我们装雪的容器是干净的呀。”“啊!不会吧,为什么雪花看似白白的,怎么有这么多的细菌呀,我吐我吐……”
接下来教师带幼儿一起通过视频观看雪花的形成,进一步了解雪的知识,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
教师利用一切机会提供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和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参与活动,亲历过程,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教育价值。
教育随笔:你一定可以的
今天我班进行了户外体育活动《海娃送鸡毛信》,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学会过“泥地”、跳“山沟”、跨“小河”、走“独木桥”、钻“山洞”等几项本领。因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部分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学会,但也有个别幼儿并不能如其他幼儿般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如:小朋友们在跨“小河”时,我们规定是要单腿跳着跨过“小河”且不能将栏杆碰倒否则视为“掉入小河”,王一茜小朋友每次跨“小河”时,都会将栏杆碰到,第一次碰倒时,自己对自己说“再来一遍”,可是屡次尝试屡次失败,经过五六次的尝试之后王一茜小朋友非常气馁,赌气说“这个太难了,我永远都学不会”,“怎么会学不会呢?老师发现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她疑惑的看着我说:“可我每次都把栏杆碰到了呀”,“是啊,但你有没有发现,你刚开始跨栏杆的时候还没有跨过来栏杆就倒了,可后来是你跨过来之后,栏杆才倒的,这已经进步很大了,只要你在坚持多练习几遍,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哦”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那……那好吧”王一茜小朋友说到,于是她有开始尝试,可是还是失败了,这时其他小朋友喊到“王一茜,加油,王一茜加油……”,听到小朋友们为自己加油打气,她继续尝试,最终成功的跨过了“小河”,与此同时响起了雷鸣班的掌声,王一茜小朋友露出来开心的笑容。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兴趣进行培养,但由于幼儿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作为老师,对待幼儿要秉着一颗爱幼儿的心来感化和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不气馁,不妥协,坚持努力去克服它,终会成功,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感受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