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我很难受”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说课稿我很能干科学区域活动,孩子们分组忙着操作题卡,我在小组之间转着检查指导,宇涵跑过来说:“老师,我难受。”我一看她捂着肚子,急忙说:“赶紧去厕所。”宇涵进去了,几分钟后,我刚要去看她一下,宇涵出来了,她说:“老师,还是不行,很难受。”根据我的经验,我知道宇涵遇到“小麻烦”了。我赶紧打电话通知宇涵妈妈,宇涵妈妈来了,我和她说明情况,让她先带宇涵去找医生看看。
午检结束,天气非常好,我带着子们在活动室外面搭起了建构积木。宇涵从楼下跑跑跳跳的来了,看到我说:“老师好。”我说:“宇涵,你好了?”宇涵开心的笑着说:“嗯”。这时,宇涵的奶奶随后来了。我问她:“宇涵是不是便秘啊?”宇涵奶奶说:“咋不是啊。”奶奶说,宇涵的妈妈也病了,还要照顾宇涵几个月的妹妹,就忽视了对宇涵的照顾。宇涵喝不上足够的水,吃饭又挑食,蔬菜水果吃得少,一来二去就不按时大便了,造成了便秘。宇涵奶奶说,宇涵已经好几天没大便了,把她接回家去了好几次厕所,还是不行。和她去医院买了药,过了两个多小时才解下来。宇涵奶奶走了,几个孩子围着我问:“老师,宇涵怎么了?”我和孩子们说了。程琦说:“要多喝水,我喝水少了喉咙就疼。”杨浩成说:“多吃蔬菜水果。”伟彤说:“吃饭不挑食。”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我说:“你们说的都很对。现在是春天了,天气干燥,特别是户外活动回来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吃饭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你们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怎么能什么事情都靠爸爸妈妈呢?”牛牛说:“我妈妈上班很忙,我奶奶照顾弟弟,都是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自己洗手洗脸,自己喝水,从不让奶奶叫我去做。”童子轩说:“我也是。妈妈很忙,我姥姥还要照顾我妹妹,还要做家务,都是我洗水果给大家吃。”艺茹说:“我在家也是自己喝水,自己洗水果吃水果,并且我吃饭不挑食。”听小朋友们这么说,宇涵不还意思的说:“老师,我以后也要自己照顾自己。”我说:“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不会再发生像今天上午一样的事情了。”宇涵甜甜的笑了。
一件小事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不再依赖大人,学会独立,在各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教育随笔:老师,我怕你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节户外活动。当我走进孩子们时,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哭着向我走来,于是我便问他怎么了?谁知他哭得更凶了,嘴里好像在说“我怕血”。当时我还以为哪个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来仔细询问,可那个孩子却一直在哭,我始终都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这时,王老师走过来了,就问他怎么回事,那个孩子重复着刚才的话,王老师听了,便让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觉好奇怪,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只见王老师把那个孩子带到了一边,说了些什么,一会儿那个孩子便不哭了,还主动跑过来向我问好。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都十分开心,再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天泽泽是在说“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和其他老师交谈,我了解到,泽泽虽然从小在她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妈妈则忙着带刚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经常出门。在园,泽泽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师说,她刚接他们班时,泽泽也有类似表现,后来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多和孩子交流。空闲时间多和他们说说话,问问他的兴趣爱好,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提供幼儿表现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长工作,适当地给个别家长提建议,无论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泽泽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我做小老师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一个周四的下午,我答应孩子们,如果都表现好就每人奖一面彩旗,好让他们高兴。可后来一看彩旗没几面了,这可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一个想法冒了出来:今天孩子们制作了许多彩色风车,大家也很喜欢的,我何不把彩色风车、彩旗,还有上次活动后剩下的一些糖果一起作为奖品,让孩子们自己评价该如何奖励呢?结果,孩子们对这次别具一格的奖励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兴奋,我每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争着说出这个奖品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他,等全班都通过后我就将该奖品奖给那个孩子,然后其他孩子再说一些勉励的话,并指出不足,希望被奖的孩子下周再争取进步。
尝到了一次甜头,以后的奖励活动我都把权力交给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对好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述出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长处,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想想以前奖励孩子时,都是把决定权独揽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即老师的标准就是对的,老师说谁乖谁就是好孩子,就可以奖小星星、小红花,这其实是把孩子领进了一个误区。所以,现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我都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自主决定获什么奖、奖给谁。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也学会了互相督促,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悄悄进步了。
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每天的餐前准备,我都会请孩子来讲故事、唱歌、表演节目等,以此来帮助孩子们练习胆量,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大大方方的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今天也不例外,阳阳、瑶瑶、媛媛小锋等小朋友都积极地来展示,寒假在家他们可学会了不少本领呢!特别是小锋小朋友,给我们表演了“武林外传”里的精彩桥段,表演时小锋说:“老师,这是两个人表演的节目,我邀请小伟哥哥来和我一起表演可以吗?”(小锋和小伟是堂兄弟)“当然好了”。我以为小伟也会很爽快的答应,可是小伟却半天没有声音,过了好久才说:“我不愿意表演。”“为什么呢?”“我害羞。”“那就算了吧,我一个人来表演也可以。”小锋说。
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原来是小伟害羞。下午离园时,我向小伟妈妈了解了他过年在家的一些情况,原来小伟在家也是这样,见到人亲戚朋友都不好意思问好,躲在家长后面的。我和小伟妈妈都很奇怪,原来的小伟不是这样的啊,他是很大方的孩子,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给老师帮忙,是班级的小榜样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找到小伟,和他谈心,“你愿意和老师说说为什么害羞吗?”小伟说:“我怕他们笑我,小锋在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笑他,我不想大家都来笑我。”我接着问:“原来是这样啊,你觉得小朋友们这样笑不好吗?”“是的。”“小锋表演的是喜剧,大家笑是因为他表演的好,把大家逗乐了,并不是笑话他,这是喜欢他的表演啊。”我说。小伟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那你最近上课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也是因为害羞吗?”小伟又点点头。我接着说:“你总是这样害羞,害怕别人笑话你,上课也不回答问题,也不表演节目,老师也不知道小伟到底有没有学到本领了,学到的是对的还是不正确的,老师都不知道了,小伟也就得不到进步了,当不了老师的帮手了,游戏也就不会玩了,怎么办呢?真让人着急啊!”小伟听我这么一说,也着急了:“老师,我都是会的,游戏也会玩,我喜欢当老师的小帮手。”“那你以后还这样害羞吗?”我问他。小伟摇摇头。“这样就对了啊,你是小小男子汉,没有什么害羞的,就算是回答问题错了,表演的不好,小朋友们笑一笑你,也都是没有关系的,你以后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小伟开心的笑了,我又看见以前那个活泼大方的小伟了。
看到小伟的进步我很开心,时刻告诉自己,要做一位细心的老师,多和家长沟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多和孩子谈谈心,不去勉强孩子,相信会有收获的!
教育随笔:“老师,我会拍”
下午,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介绍完游戏规则,我便和孩子们先试着玩了一遍。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在孩子们熟悉玩法之后,我特意请某一个小朋友做击鼓的人。“谁愿意来做拍鼓的人呢?”哗哗哗,貌似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吴志奇也高高举着手,嘴巴里还在小声嘀咕“我也想”“吴志奇,你会拍吗?”“我会,我会!”他急切的说。“张老师,他不会,他什么都不懂!”其他小朋友纷纷说。“你们要相信他呀,张老师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你们也给他一个机会,好不好?”“好吧。”孩子们不情不愿的回答。只见吴志奇开心的走到讲台前,拿着铃鼓,背对着大家,就开始拍起来了,下面的孩子也很配合,一个接着一个把小花传下去。突然,吴志奇停止拍鼓,兴奋的转过身,看看小花轮到谁的手里。“看,吴志奇拍得很好嘛,我们给他点掌声吧!”在同伴们的掌声中,吴志奇一蹦一跳的回到座位上。
吴志奇,智力发育比较迟缓,与同龄孩子相比,各方面发展都显得更为稚嫩,班级的孩子们都觉得他什么都不懂,所以,当我选择他来拍鼓时,其他的孩子都“不买账”。对于这些所谓的“特殊儿童”,我们教师不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相反,更要给予特殊的关爱,相信他们、帮助他们。让这些所谓的特殊花骨朵也能美丽绽放。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热”
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又到了户外锻炼的时间了,孩子们抱着球来到塑胶跑道上,高兴地拍起了球。随着气温的升高,孩子们开始冒汗了,纷纷脱下了外套,依然穿着厚外套的奇奇格外扎眼,我大声地对他喊道:“奇奇,快把羽绒服脱下来,太热了。”奇奇好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会我。我连忙走到奇奇身边笑着说:“奇奇,太热了,把羽绒服脱下来好吗?”奇奇看了看我,摇了摇头。“来,老师帮你好吗?”我边说边顺手想帮他把外套脱下来。没想到奇奇双手使劲儿捂着自己的衣服,头摇的跟波浪鼓似的大声地说:“老师,我不热。”看着满头大汗的他,我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一定要弄个明白。
我拉着奇奇的手走到一边小声地问:“奇奇,你为什么不脱衣服呢?”奇奇低着头小声嘟囔着说:“我不热。”我蹲了下来摸着他的头说:“你都出汗了,怎么说不热呀?”奇奇的头埋得更深了,我接着说:“没关系,老师来帮你。”这时的奇奇猛地抬起了头大声地说:“不行,不行。”说着便跑开了,看着他跑开的背影我站在原地许久。
在与家长取得联系后,才得知奇奇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所有的事情都有长辈包办,导致到中班还不会穿脱衣服。虽然他从小娇生惯养,但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我想:满头大汗的奇奇总是说“我不热”的原因就是怕小朋友们、老师嘲笑他不会穿脱衣服。
户外锻炼的时间又到了,今天的小男孩很是调皮,总是在追逐打闹,提醒过多次都没有效果。我思索了片刻大声地说:“现在男孩一队,女孩一队比赛拍球,看哪一队是冠军。孩子们一听很自然的分成了两队,个个精神抖擞的等待着我的口令,在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投入了比赛中,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的奇奇表现尤为突出,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我心中油然一种成就感。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回到了活动室,依然很兴奋,我装作很神秘的模样说:“孩子们,你们还想不想接着比赛?”孩子们一听都瞪着眼睛看着我,立刻安静了下来。“刚才我们进行了拍球比赛,现在我们要进行脱穿衣服比赛,看谁又快又好。”我认真地说。孩子们一听就炸了锅,奇奇也加入在其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我大声的喊了声“预----备,开始。看到奇奇瞪着大眼睛,小脸涨得红红的正使劲儿在脱着衣服,虽然动作又慢又笨拙,衣服穿得歪歪扭扭,但我的心中却无比快乐,相信奇奇此刻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时刻观察幼儿的兴趣特点,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里面,从而来组织活动,虽然随机教育是老师临时组织的,但它抓住了教育的有利时机,为幼儿的各种行为的良好习惯打下了基础。
教育随笔:我来当老师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也有限。所以他们的学习或表达需要依靠具体事物或情景。所以我们的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体现孩子的愿望。但是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学什么东西,只是看着而已。孩子回家问他们说什么都没学。这不是把我们在幼儿园里的工作都埋没了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呢?我就利用离园前的一小段时间来组织孩子的复习活动。首先,整理好他们的衣服及卫生,然后一起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孩子也来当“小老师”。回家后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让孩子比一比,看谁做的更好。
经过一段时间,我就很少听到抱怨的了,而是更多的询问他的孩子是说的什么内容,他们有时听不出来,此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也让我们的孩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离园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利用与家长的交流,向他们说明我们的教育宗旨是促进孩子的体智德和认知规律,不能盲目,让我们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教育随笔:老师我自己睡
教育随笔:老师我自己睡
睡觉,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孩子长高所必需的激素在睡觉的时候,分泌的最旺盛。我们班的宝宝就不爱睡觉。不过我记起了他们都很喜欢看,《巧虎》正好这个时期有是他们爱模仿的时期,我就尝试着在他应该睡觉的时候,说一些《巧虎》里面的话,再跟他们将巧虎睡觉是怎样的,通常他们都能边和我说着话,很快就睡着了。这种方法对我们班大多数孩子还是很管用的。但是也有不管用的。
就像我们班的李欣瑞,这孩子精力充足,每天中午睡觉都需要老师多一些关注。就这样我在他睡午觉的时候,绞尽了脑之,用尽了办法,比如:讲故事啦,食物诱惑等,对他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然后又跟他说:“午休可以让小朋友的脑袋变聪明,脸蛋变漂亮,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如果你不睡你就变成又难看又笨的娃娃,你想睡还是不想睡?又说:“你不去睡别人把你的床就睡了,你可就没有小床了,想想看怎么做!”话音刚落卓远就说“老师我去睡觉呀”。然后又跟我说“老师那你叫我爸妈早早来接我啊”!就这样卓远终于睡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没有再出现不睡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