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把鸡骨头带回家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周六午睡时我发现陈**小朋友在小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我一走过去,他就迅速把小手放进被子里,装作已经睡着的样子。第一次我没有说什么就走开了,躲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一会儿,又见他在枕头上面摸来摸去,拿出一件东西放在手里,并不时放到鼻子上面闻一闻。等我走过去,他又快速把子放回被子里继续装睡。我—离开,他就又拿出来……如此反反复复好几次后,我不禁觉得奇怪:这个四岁半的小家伙到底在跟我捉什么迷藏?
过了一会儿,看他又把东西拿出来玩,我就突然快步走近他问道:“陈**,你在做什么?把你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师看看可以吗?”原来,是一块中午吃饭吃剩下的鸡骨头。我想,这孩子居然把鸡骨头带进寝室当玩具玩。我没出声音把手伸向他,示意他把东西交给我,他很不情愿地拿出它的“宝贝”递给我,我刚要转身走开,他突然从小床上爬了起来,胆怯地对我说:“王老师,不要把他扔掉,给我留着好吗?”“为什么?”“我家的小狗乐乐生病了,今天在家打吊瓶,它最喜欢吃骨头,我想把骨头送给它,这样它的病很快就好了。”
原来小家伙是想把骨头作为礼物送给乐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不禁被感动了,这么小的年龄就有了爱心,知道关心自己周围的人和动物。于是我重新用小塑料袋把骨头包好放在一个小纸盒里,放在桌子上让他在傍晚带回家。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把饭菜带回家
面对幼儿园的宝宝们,我每天都会有新发现,也都有新收获,他们就是我的开心果。今天中午的午饭是冬瓜炖排骨,我们托班的宝宝一如既往的饭前洗手,然后再耐心的等待老师他们盛饭。为了让宝宝的营养搭配平衡。我通常会把饭菜给宝宝们搭配的很均衡,不会因为宝宝不喜欢吃菜叶,我就会单独给宝宝盛上肉。相反,不会因为宝宝不喜欢吃肉,就只给他们盛蔬菜。
宝宝们按秩序的把饭菜自己端到面前开始香喷喷的吃起了饭。我又开始提醒大家,要把碗里的蔬菜和肉都吃完,同时说了几个吃蔬菜和肉的好处,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平衡,素菜和肉都要吃干净。过了几分钟,豪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碗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菜吃完了,我还要~”我又一次的重复性的给他搭配好了菜和肉。不一会,他又来要了。我有些纳闷,别的小朋友都还没有吃完,他怎么吃得这么快。我又次给他盛好了,这次我悄悄的观察了他,原来他先把肉吃完了,有一点点的把冬瓜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等他再过来时,我悄悄的问他“豪豪,你的口袋鼓鼓的里面能变出什么宝贝呢,你给我变变看好吗?”他慢慢的从口袋里拿出来冬瓜,我很淡定的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要把蔬菜带回家给妈妈吃。后来,我问了豪豪的妈妈在家的情况,原来,豪豪在家都是不吃蔬菜的,一般家人会把蔬菜吃完,只给孩子吃肉。后来我慢慢的给豪豪妈妈解释了营养均衡的好处。
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习惯是需要身边的大人慢慢培养的。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教育随笔:送玩具回家
今天和往常一样,把孩子们都送走以后,我和苏老师边走边聊天,忽然听到有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样,原来是我们班里的正浩妈妈抱着正浩回来了,我心里犯嘀咕了,今天没有小朋友欺负他啊,他更不会去欺负别的小朋友,我和苏老师又没有批评他,那是怎么回事呢?我正想着,他妈妈说生气的说:“浩浩,你自己跟你杨老师说说我为什么抱着你回来。”可是他一个劲的哭,什么都不跟我说。他妈妈用手拧他的屁股,可他还是不说,他还真倔啊。他妈妈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一把雪花插片来:“你跟你杨老师说,这是什么?”倔强的他还是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他妈妈跟我和苏老师说:“我抱着他刚出门口,他就给我掏出来看,我问他谁给他的,他说小朋友给的,我就问他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说谁给他的,我一听就知道他在撒谎。”我把浩浩抱过来:“浩浩不是故意的对不对?浩浩只是想和他们做朋友,想带他们回家玩对不对?但是,晚上的时候浩浩是不是在自己的家里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就是幼儿园,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你如果把他们带走了,他们会想妈妈的。”这是他才慢慢的把头抬起来了,他悄悄地跟我说:“我不带他们回家了,我明天再来玩。”他妈妈这才不生气带着他回家了。
一个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就培养的,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好的性格,一个好的性格可以成就一个好的人生。
把落叶送回家 2020教育笔记
晴天沙漠的操场,雨天坑坑洼洼的水塘,进过周六周末的风吹,操场上都是树叶,值日的老师扫了好久才算干净,可是半天已过,又都是落叶了。于是我想了个点子,问孩子们树叶你们知道有什么作用吗?孩子笑了笑说,可以看到很多颜色、可以贴画、、、、、、“还有呢?”我笑着说,孩子们:“玩。”“恩,现在操场上有那么多落叶,我们一起帮落叶找个家好不好?”孩子们高兴的说:“好.。”馨馨马上问:“落叶的家在哪里啊?”我就讲到了落叶的作用:
由落叶、残草与土混拌后,稍加水堆置并压紧,半年后翻堆一次,并浇水或稀薄人粪尿,次年即可使用。
具有富含腐殖质、疏松的特点,一般呈微酸性。因肥分高,不宜单独使用。
腐叶土又称腐殖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
在这个由多种微生物交替活动使植物枝叶腐解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自然土壤的优点。
一是质轻疏松,透水通气性能好,且保水保肥能力强;二是多孔隙,长期施用不板结,易被植物吸收。
与其他土壤混用,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和少量维生素、生长素、微量元素等,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四是分解发酵中的高温能杀死其中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减少病虫、杂草危害。
讲完了自己害怕孩子们没有听懂自己就总结了一句话说:“落叶能肥沃土地。”落叶的家就是我们的大地。下课了,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拿起了垃圾桶,捡起了大地的“金子”。有的孩子一手拿着垃圾桶,一手去捡垃圾,有的孩子双手捡着落叶,天气不是那么晴朗,孩子的笑容确实特别的灿烂。捡完了,孩子们踊跃的说:“我要把落叶送回家。”“恩,好多”我笑着回答。孩子拿着小棒子一起挖着坑,把我们的落叶送回了家。
教育随笔:小汽车要回家
今天是星期五,快四点半的时候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接走了,只剩下王仕博小朋友还没接走,在教室里玩小汽车。
过了一会儿,他妈妈来接他了,他抱着小汽车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妈妈,我玩玩具车了,真好玩。”妈妈说:“是吗?那你先把小汽车放下,我们星期一再来玩好吗?”“不,我要玩,我要拿回家。”说着,把小汽车抱得更紧了,妈妈怎么哄就是不松手。我走过去对他说:“王仕博最听话了,赶快回家吧,玩具星期一来了再玩好吗?”“不,我要拿回家玩。”“你看,现在你要跟着妈妈回家了,玩具也有家,也有妈妈,你把玩具拿回你家,玩具就回不了自己的家找妈妈了,它会哭的。到时候玩具就不跟你玩了。”王仕博听了之后没说话,想了想就跑到玩具柜旁边把玩具车放好了,我对他说:“王仕博真棒,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小汽车说等你星期一来了就跟你一起玩。”王仕博听后高高兴兴的跟着妈妈回家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在对小班小朋友进行教育时,教师多用一些拟人的手法,赋予一些物体以鲜活的生命,会在他们心灵里产生共鸣,效果也比简单说教好的多。
教育随笔:只会摇头点头来回答老师
豪豪是个插班生,刚入学时性格内向,不会主动与小朋友交流,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在幼儿园不愿意开口说话,只会摇头点头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简单的回答,声音也非常轻。在家中也只和家长交流比较多,遇到邻居熟人话也不多,问他就只点点头摇摇头,不愿意说话表达,平时言语表达的机会比较少。
根据豪豪的情况我展开了多方面的干预指导,每次和孩子交流时都要求他用语言来回答,从简单词句开始,让孩子慢慢习惯用语言更多地代替肢体语言;孩子没有朋友,就建议其他孩子主动邀请他一起玩,也鼓励、引导他参与到同伴的活动中,把孩子引向更多更广的交流中;上课多请他来回答问题,从模仿同伴的话语开始,让孩子多一些表达的机会;及时和孩子家长沟通,请他们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正确引导。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欣喜地看到了豪豪的进步。他开始融入到同伴的活动中,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尽管交友范围并不广,但他还是能较主动积极地和熟识的同伴交流。学习、游戏中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尽管声音轻轻的,但是他勇敢地回答问题、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他也慢慢试着主动向老师请教,有些羞涩,但是他正在不断进步,每踏出一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我们(包括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真心、耐心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教育随笔:把爱延续
教师,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教师,一个多么崇高的名字,教师,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职业。
小时候,我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丫头,一点也不喜欢上幼儿园,但“狠心”的妈妈硬是把我仍在幼儿园,我恨老师把我拽下,但自己很小,没办法,从此,心中却埋下了恨意的种子。
我每天都会哭着上幼儿园,但老师并没用讨厌我,给我扎小辫,帮我穿衣服,有一次,我拉裤子里了,老师却蹲下来安慰我说:“没关系,我给你洗一洗,”看着老师在给自己洗裤子上的屎,却一点也不嫌我脏,我此时才知道心中的恨意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我慢慢地开始喜欢眼前的这个人。防疫站的来打预防针,我很害怕,老师抱着我说:“不怕,我抱着你,你趴在我怀里,不要看”,等轮到我时,我还是害怕,我急的抱着老师“妈妈,妈妈”,不知何时,老师在我心中成了我的妈妈,是她用她无私的爱,让我爱上了她——“老师妈妈”。我开始崇拜她,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要像她一样,带给孩子们无私的爱,成为一群孩子的妈妈。
长大后,我不曾忘记我儿时的老师妈妈,与我儿时的梦想,我选择了幼师专业,毕业以后,我回到了我儿时的母校,我的老师妈妈虽然应经不在这了,但我却想在这个地方(农村)把她的爱延续下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的孩子们就是我的未来。不管我的生活中受到过什么样的不公平待遇,都该负起我“灵魂工程师”应该担负的重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付出无私的爱。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每一个幼儿的心灵,都有一根美丽的弦,老师用发自内心的爱,去拨动它,他们的心灵必然会奏出一曲曲美丽、动听的弦律。教师对孩子每一次爱的付出都有可能是他们成功的起点,都有可能温暖他们人生的旅程,指引他们人生的正确的方向。有人曾说过:微笑是教师爱学生的最美的形体语言;而鼓励是教师对学生的最真诚的祝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我却说好学生是老师爱出来的。爱是一种人生信仰,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神奇如春雷般的回响。人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伟大的。我会捧出一颗滚烫的心奉送到孩子们的面前,去换取他们美好的人生!
教育随笔:请喝鸡汤
发生了什么:
游戏开始了,西瓜家的一家人很投入地做着各自的事情。爸爸在烧饭,他一会在锅中放入了一些菜,一会用勺子搅拌着。妈妈张晓曦,在房间里给宝宝盖被子。过了一会,她去拿了碗一个一个摆好了。她看见在一旁站着的我,就热情地对我说:老师你来我们家吧。于是我进了西瓜家,张晓曦妈妈又给我盛了一碗汤,她说:请吃!于是我问她:这是什么汤?她说:这个是老母鸡烧的汤。你喝吧很好喝的。于是我就开始喝汤。我刚要喝,爸爸说:盐呢,没放,要放点盐的。张晓曦有点奇怪地看着,说放了,爸爸说没有盐,于是我说:我来尝尝吧,恩!有点淡,盐在哪里呢?张晓曦找了找没有。爸爸指了指草莓家,说:他们有。于是爸爸去草莓家借了点盐,张晓曦看到爸爸刚去,就急着跑到边上说“草莓家有盐吗?”爸爸借来了盐,在碗里撒了盐,也帮我撒了点盐。我说:恩真的很好喝。张晓曦听到了用手在我碗里用手一洒,在我碗里放了点什么?我说:是什么?她说:给你肉。孩子很开心地笑着。于是我又边吃边对张晓曦说:妈妈,宝宝身体好吗?她立刻跑到宝宝床边说:好!她尿床吗?她急忙抱着宝宝说:啊呀!她尿床了!嘻嘻!没有衣服了,我去超市买衣服。。。。。。。又开始一阵忙活。
学习了什么:
从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小班的孩子对角色是很投入的,这阶段孩子在处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期,可以看到孩子在游戏中已能进行较好的沟通交流,张晓曦和爸爸的男小朋友在整个游戏中很主动,但是两人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张晓曦从她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个性很开朗,很主动,会邀请客人。喜欢与同伴交流,社会交往意识开始发展。孩子能熟练地将自己平时在家中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她摆碗、成汤、到后来的母鸡汤、送鸡肉等,这些游戏行为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而在游戏中,孩子能较好地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表现,表达。孩子的游戏能力在逐渐提升,其中孩子还会把成人对自己关心的行为迁移到游戏中,也体现了孩子关爱情感的发展。
扮演爸爸角色的小朋友他对老师说:没放盐,是因为孩子还沉浸在自己刚才操作的情景中。因为他在操作的时候,没有找到盐罐,所以他没有放盐。而张晓曦说放了,是因为孩子会用动作表示,孩子的会模仿成人做的事情,孩子在表达、想象等方面发展不同。
孩子在游戏中需要的支撑是不同的,在俩人对放盐问题有争执的时候,我的品尝介入,较好地让两人的游戏继续发展,孩子达成共识去借盐。在对张晓曦的指导的过程中,我的问候,我的话题让张晓曦发生了联想,鸡汤、尿床等,唤起了孩子的经验,引发孩子处理尿床的游戏情节。
怎么做:
游戏中,对于不同发展的孩子,老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在方法上,支持上得策略也是不同的,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教师要通过材料、介入等方式引发孩子在游戏中的联想,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要注意要多肯定孩子,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的愿望,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多尝试。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启发和发展。
教育随笔:一把小雨伞
教育随笔:一把小雨伞
线条,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幼儿涂鸦的开始,陪伴着幼儿的成长,成为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只要把笔放到纸上移动,便形成了线,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象,线条其实也是幼儿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成年人面对一些形象和线条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而孩子们却用线条的作画方式创造了各种风格各异、面貌不同的线描画。
当幼儿知道了用线条去表现自己的东西时,我逐渐的加上线描的形式、原理、方法等,让孩子不仅能用线画好,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用?还能用各种点、圆、图形,或者是各式各样的装饰手法去装饰画,让幼儿感知线描的特点。因此在孩子们进入中班后我选取的主题是适合线描表现的,如花瓶、房子、鱼、雨伞等。记得在主题画《各种各样的雨伞》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了一个半图形,让幼儿想像,你想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然后我将半圆形画成了一把雨伞,我接着问这把雨伞跟我们平时看到的雨伞有什么不同?我让孩子在黑板上画出伞柄,继续问小朋友你能用线去帮这把雨伞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吗?让孩子们通过结合生活中看到的雨伞以及想象去画出其他的花纹。
在示范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萌芽期能理性的理解线的组合,我又出示了一张线条有疏有密的画,与一个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相比,然后问:“你觉得哪张画更好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发现我的画上有的地方线条画的特别的密,有的地方特别的疏。这时我拿起笔在这孩子的画上有的地方迅速的添画上线条,幼儿马上发现自己的画变的漂亮了,这样恰到好处的出示范例又一次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又一次拿起笔在自己的画上画起来。最后在课后作品的展示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雨伞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创意都十足。通过类似的活动,孩子们知道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粗细关系、轻重关系、黑白关系等,这无疑在涂鸦的基础上又向前提高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