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小金鱼睡着了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小树和小精灵说课稿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探索,他们对小动物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自然角里的小鱼、小乌龟常常吸引着小朋友的眼光,他们会主动给小动物喂水喂食,跟他们说“悄悄话”,但有时孩子们难免会因生活经验不足而犯小错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并进行引导。
一次,腾腾带来了两条小金鱼,可是第二天,小金鱼就死了,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告诉腾腾你带来的小鱼死了,他似乎不相信,他告诉我,小金鱼睡着了。因为马上要上课了,我也没在意孩子的说辞,下课的时候,我发现腾腾蹲在垃圾桶边捡东西,我过去一看他在拿死掉的金鱼(阿姨打扫卫生的时候把小金鱼扔在了垃圾桶),然后把他拿到水龙头下去冲水,这时我过去问他:“腾腾,你在做什么?”“金鱼睡着了,我帮它洗洗澡。”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一时语塞,竟不知怎么回答。我只能说:“那我们帮金鱼找一个小盒子,给它当床。”后来我们找了个盒子,把金鱼装进了盒子,最后,注意悄悄地把金鱼扔了。我知道,也许过几天,腾腾会问我他的金鱼呢?
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的眼中,万物皆有灵性,但由于其知识经验有限,调控能力差,常常做一些我们所不理解的事情。幼儿教师要用一颗童心,一份爱心,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儿童世界,理解他们的言行,引导他们去观察、了解事物、去感受世界的精彩,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励志的句子 DJz525.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点燃了孩子们玩雪的欲望
“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多么熟悉的歌词,雪是冬天的象征,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孩子们玩雪的欲望。
2013年的1月4日早晨,在熟睡中的我被一个寒颤和一声“下雪了”惊醒,懒散的我不情愿的走到窗前,拨开窗帘推开窗户眯着眼一瞧:纯白色的一片,再睁大眼一看:大树弯着腰像讨好我一样的问好;屋顶像是被雪盖了一层面被,公路像是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车子很听话的停靠的路边,为小朋友们让道;“下雪了、下雪了、、、”
在去上班的路上,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走在上学的路上,童真的他们尽情的嬉戏和欢笑,还有一个、二个、三个,小女孩,小朋友都倾巢而出,来到了窗台边看着雪白的操场,他们多想去推雪人、打雪仗啊,(由于条件有限,没带孩子出去),大家看着都高兴了;而我也被那份快乐所感染,舞动在漫天雪花中。一个小朋友说:“雪”你好干净啊!一个小女孩说,你很会生气,我想把你捏成一大块,可是你却生气的消失了,留下了你的泪水、、、虽然外面是寒寒的,但是博园里的孩子们心里是暖暖的。
2013年的第一场雪把孩子们带进了童话般的世界,他们的热情完全没有被丝丝凉意所隐藏,雪一片一片,下在孩子们甜滋滋的心里。
开启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欲望,作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探索的机会,满足其欲望。
今天下午,刚入园不久,有个幼儿过来报告,说是在沙池里有个刺猬,我便跟随幼儿来到沙池边,沙池边已围了好几个孩子,有的很害怕,有的却在谈论着,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幼儿去观察,便鼓励害怕的小朋友,说:“刺猬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以老鼠为主食。
”孩子们的兴趣来了,提出“刺猬是动物中的哪一类?”孩子们议论纷纷:“爬行的…哺乳的…软体的(有刺,跟海参差不多)……”最后我告诉幼儿:“刺猬是哺乳动物……”
接着我问:“刺猬身上的刺有什么用处?”孩子们各发己见:“保护自己”“用刺摘果子”“用刺跟敌人作斗争”……
我给孩子们讲了《刺猬战蛇》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孩子的探索欲望是广阔的、无边的,教师要发现孩子的欲望,给孩子们创设一定的、可行的机会,去引导他们探索、发现自然界中的奥妙。
我和小金鱼说话了
这几天,孩子从家里带了了小金鱼,孩子们可热乎了。
每天中午的时候,孩子总是要跑到金鱼的边上去看一看,喂喂食物。“你在干吗呀?畅畅?”我看着好奇的看着,叮着鱼缸自言自语的畅畅说。“老师,我在和小金鱼说话呢?”“你在和它说什么呀?”我好奇地问孩子。“我在说,小金鱼,你在干吗呀?嘻嘻”
孩子们总是喜欢这样的。我也在思考,他们喜欢说话。对呀,是说话。我想,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平等的互动吧!在科学活动的时候,就是需要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乐于的参与其中吧!
因此,在科学活动的时候,我就尝试着说话了。在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中,我也采用了说话的方式。在导入的时候
,我是这么说的:“我们看,这是谁呀?是一个蛋宝宝,我们来和它说说话吧,问问它为什么不开心呀?”我接着说:“蛋宝宝它说,我都不能站起来,这可怎么办呀?”然后逐个出示,彩泥、瓶盖、铁丝。说:“彩泥说,我来帮你吧!”“蛋宝宝说,真的可以吗?”……
这样,亲切对话的语言氛围让孩子很喜欢,更加能够促进师幼间的有效互动。
教育随笔:我和小金鱼说话了
这几天,孩子从家里带了了小金鱼,孩子们可热乎了。
每天中午的时候,孩子总是要跑到金鱼的边上去看一看,喂喂食物。“你在干吗呀?畅畅?”我看着好奇的看着,叮着鱼缸自言自语的畅畅说。“老师,我在和小金鱼说话呢?”“你在和它说什么呀?”我好奇地问孩子。“我在说,小金鱼,你在干吗呀?嘻嘻”
孩子们总是喜欢这样的。我也在思考,他们喜欢说话。对呀,是说话。我想,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平等的互动吧!在科学活动的时候,就是需要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乐于的参与其中吧!
因此,在科学活动的时候,我就尝试着说话了。在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中,我也采用了说话的方式。在导入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我们看,这是谁呀?是一个蛋宝宝,我们来和它说说话吧,问问它为什么不开心呀?”我接着说:“蛋宝宝它说,我都不能站起来,这可怎么办呀?”然后逐个出示,彩泥、瓶盖、铁丝。说:“彩泥说,我来帮你吧!”“蛋宝宝说,真的可以吗?”……
这样,亲切对话的语言氛围让孩子很喜欢,更加能够促进师幼间的有效互动。
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
孩子的世界是美妙的;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孩子的世界更是充满神秘的,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是那么的好奇:小鸟为什么会飞呀?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呀?鱼儿为什么会生活在水里呀?等等孩子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当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端倪初露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
一次吃好午饭,我带着孩子到草地上散步。
我手牵着第一个小朋友,正在和他讲竹子长竹笋的事。
可是我回头一看,队伍的最后几个小男孩围在一起趴在了草地上,是什么吸引他们呢?“老师,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大洞。
”我听了忙走过去,原来真的有个大洞。
“这究竟是什么洞呢?”我自言自语地问到。
“是小虫子洞吧,草地上虫子多。
”顾超说道。
“不对,应该是青蛙洞吧。
”赵鑫皱了皱眉头说。
“我想是小刺猬的洞。
”杜铭认真地说。
我看孩子们没有头绪于是建议到:“我们应该仔细看一看,掏一掏,再说。
”“好”孩子们纷纷趴下来看,有的去摸一摸,还有的男孩子把手伸进去。
“我来试试,我的手长”薛志烨说,孩子们都试着用手来掏。
最后的出结论:这个洞很深,用手不行,应该去找长的棍子。
于是,陈虎找来了一根小树枝,他试了试,还是不行,这根树枝还是短。
这时大家都纷纷去找长的棍子。
“老师你看,我捡到一根很长的树枝。
”王广拿着一跟约一米半长的树枝气喘吁吁地说。
大家都紧盯着王广去掏洞,希望这根树枝能给大家带来好消息。
“捣不动了,到底了。
”王广告诉大家。
到底是什么洞呢?这么长?孩子们都很奇怪地思考着。
“老师,我估计是蛇洞。
”蒋明静说道。
孩子们还是在热烈地讨论着,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最后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看书、上网查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与渴望
一切好的教育,从了解懂得孩子的需要开始……我们班有一个脾气特别古怪的孩子,吃饭了,他想吃就吃,他不想吃就坚决不吃;做操了,他不愿意做他就坚决不做;上课他不想听就不要听,自言自语,走来走去;他不想跟你讲话,你跟他讲他永远也不会开口讲一句话;午睡起床,他不愿意起床就不会爬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们老师弄的非常的头痛。
自由活动时,他总是拿着自己的陀螺在角落里玩,我走过去问:“我们一起玩好吗?”他朝我看了看回答到:“嗯。”我说:“怎么玩,你教我。”他一边示范一边说,轮到我玩的时候我有意不会玩,再让他教我,他也非常的高兴。在玩的过程中,我便开始跟他聊起了天:“做操的时候是不是不会做操,就不做操。”他告诉我:“我会做,我不想做。”我追问他:“为什么不想做。”他始终没有作答,我也没有追问下去,就对他说:“你想做的时候就做。”他点了点头说:“嗯”。我觉得幼儿做操,老师尽可能的引导孩子要跟着音乐节奏做操节,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不做,也没有错,我们教师也要学会尊重孩子。
我们俩一边玩陀螺一边又开始聊另外一个话题:“那午睡起床你为什么不愿意起床。”他没有做声,我便开始猜:“让我猜猜看,你为什么不起床,你不想吃点心。”他仍然自言自语再说陀螺怎么玩。我一边学习怎样玩陀螺一边猜:“你不会折被子。”他马上“嗯”了一下。我就说:“没事的,以后我帮你折。”他就朝我点了点头。现在他午睡起床不再像以前一样不起床了。我终于找到午睡不起床的原因了,我特别的高兴,哪怕是每一次都给他折被子。
我觉得我会静下心了,继续倾听他内在的声音,寻找探索他种种的稀奇古怪的事,总有一天,我会真正的了解他。
倾听孩子内在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渴望,走到今天我自己作为一个老师,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们告诉了我许多,我感激我遇见的每一个孩子,他们让我不断地成长。
以后我要坚持培养孩子应该从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起,坚持保有谦虚的心聆听孩子内在的声音。如果你了解懂得了孩子,尊重了孩子,你不仅完成了对孩子最好的培养,你也完成了自己最好的成长。
和孩子们成为好朋友
孩子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他们将他们的快乐传达给我,让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这就是朋友的表现。朋友是可以在一起开玩笑,拉家常、相互关心的,现在我和孩子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有时候,恺伦会跑过来告诉我说:“唐老师,你是第二胖的,所以没事的,因为我奶奶比你还胖呢!”哈哈,孩子的天真真的好可爱。有时候,孩子们出去看了电影或者木偶剧都会告诉我,秋颖去看了木偶剧后,回来朝着我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给我听,好好也会说:“唐老师,我都去电影院看《非诚勿扰》了,我还看了《让子弹飞》呢!”好骄傲的样子,“呵呵,是啊,幸福的孩子!我都没看哦!”好好抿着小嘴笑个不停。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好高兴。有时候,我的上衣耸上去了露出了里边的衣服,状状就会过来不声不响的将我的衣服拉下来,然后说:“唐老师,小心着凉!”哇!我真的好感动,感动的想落泪!孩子们,我会努力地,让你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到更加温暖!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的孩子们,更是我的好小朋友们,永远健康开心,我爱你们!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孩子们对蚯蚓朋友的好奇
最近的天气总是阴雨绵绵,所以在散步时,孩子们经常发现操场上有许多蚯蚓,也总被这小小的蚯蚓迷住:有的去抓抓它;有的轻轻地碰了碰它,却马上逃得远远地;也有的对它不是很友好,拿脚去踢它……
孩子们对蚯蚓朋友好奇,那我为何不拿它来做做文章呢!
师:“刚才散步的时候,你们都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动物朋友,它是谁?”
孩子:“蚯蚓!”
师:“你刚才看到的蚯蚓是长什么样子的?”
小旭:“细细的。长长地。咖啡色的。”
小洋:“蚯蚓没有眼睛!”
小浩:“蚯蚓怎么和蛇差不多,没有脚!”
师:“有的小朋友抓过蚯蚓,它给你什么感觉?”
小飞:“蚯蚓身上滑滑的。”
小怡:“我没有敢抓
,因为它太软了,我怕捏死它!”
师:蚯蚓的身体圆又长,像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它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身体下面也没有脚,它是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些时候还会把身体卷起来。
师:“你们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
孩子:“泥土里!”
师:“为什么我们只有下雨天才能看见蚯蚓朋友出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呢?”
小琪:“蚯蚓喜欢湿湿的地方,它不喜欢太阳,太阳出来会把它晒干的!”
师:原来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生活。下完雨,蚯蚓和小朋友们一样喜欢出来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所以,下次散步时,你们看见蚯蚓,可以和它打个招呼,可别去打扰它散步哦!
之后的几天,我们仍然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一起观察蚯蚓,一起讨论蚯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等,还看了有趣的绘本《蚯蚓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