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关注内和外共同的美好
发布时间:2021-04-02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读书笔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老师。。。”家衡对着我叫道。“怎么拉?”我好奇地看着他。“你们在讨论什么呀?”几个小家伙捂住嘴巴,偷偷地笑起来。“怎么拉?告诉我呀?”我又一次问他们。他们还是摇头不语。“说嘛?”我又追问他们。“丁老师,张嘉宁说你像老太太。”“为什么呀?”他们指了指我的发箍。我也一下子蒙了,该怎么和他们说呢:“你们看,老师头上的发箍上有什么呀?“花边”孩子们回答。“那大家觉得花边是谁用得比较多?老太太会用吗?”他们说:“不会也。好象是小公主用的。”“对呀,在小公主打扮自己的时候,会用花边。老师有时侯也会打扮自己。但是,我比小公主大很多,所以才用这样颜色的花边呢。”孩子们呵呵地笑了。
这几天
,孩子们又偷偷地在讨论:“XX的衣服颜色好看。”“xx的衣服时尚?”……孩子的生活都被成人充斥着,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也不仅仅停留在我们那时候了。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作为老师,也需要这样的变化,和他们一起成长呀。衣服的美丑会让孩子关注到外在,此时,让孩子关注内和外共同的美好,相信是一个教育的契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我们要格外关注内向的孩子
曾听过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把人的性格分为两类,即内向和外向。内向的人表现为好静不好动,不善交往,不善言谈,不善表露,上面提到的孩子就是如此。但是,内向的孩子也有他们的优点,他们善观察、好思考,做事仔细,持之以恒。内向的孩子最大的不足就是不善交往,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的孩子加强人际交往,需要他们豁达大度地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我们要格外关注内向的孩子。
班里总是有一部分性格较内向的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不愿张扬自己的个性,爱静静在一边,生怕大家关注,作为教师,我们了解每位孩子的个性,如何让内向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信心是我们要做的重要方面。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最为有利。因此,我们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需要,满足合理的需要,使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机会和倾诉的对象。在活动中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找一些适合他们的,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得很好的展示空间给他们表现自己。家园密切配合,让家长多为孩子提供与家庭成员及外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利用走亲访友、集体活动、外出游玩等机会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把孩子逐步推向多种社会圈,使孩子在交流活动中逐步喜欢交往,继而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我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出去跳绳。虽然已经练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但是仍然有几个小朋友不会跳。于是我边给个别的小朋友做示范,边告诉他们跳绳的技巧。跳了不一会,我发现平时那几个总喜欢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的孩子不见了,我四周环顾了一下,发现他们蹲在草地南面墙角的橡胶垫上。我心想:这几个家伙又开始偷懒了。于是我放下跳绳大步流星地朝他们走过去。“喂!你们在干什么?”他们被我的声音吓了一跳,但是不舍得走开。看着他们聚精会神地在研究,我也很好奇地蹲下想看个究竟。康瑞看我凑过来,赶紧做了个手势:“嘘!老师,你要小点声,不然它就不见了。”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什么东西?”龙龙紧接着说:“垫子下面有条很长很长的虫子,不信你看看。”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我看到了一条蜈蚣。“唉!蜈蚣有什么稀奇的啊,我以为是条小蛇呢!”听到我这么说,康瑞一改往日调皮的面孔,严肃地看着我说:“老师,你别小看这条蜈蚣”看着他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好笑,得意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小时候就见过,数不清看过多少回了。”我不以为然的回答着
“那老师我要考考你蜈蚣有多少条腿?”康瑞抛给了我一个问题。被他这么一问,我顿时愣住了,是呀,蜈蚣有几条腿呀?平时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经常看见蜈蚣,光知道蜈蚣有很多条腿,但从未仔细地去观察它究竟有多少条。
此时我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真对不起,这个问题老师确实不知道,等会我们回教室,一起查一查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待户外活动结束后,我和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网上去查一查蜈蚣到底有多少条腿,通过资料显示:原来蜈蚣种类有3000多种,根据各地区环境的不同,足的数目从15对到191对不等。而且有些蜈蚣是有毒的,不能去碰它。同时有的蜈蚣还可以通过提炼,治多种疾病……
通过给孩子们讲解,让我也学会了不少的知识,此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是在和他们共同学习,通过这件小事也认识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在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每个人都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得到提高。知识的模式不是固定的,就像孩子们一样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累更多宝贵的知识经验。
关注内秀孩子的魅力
那天,玉玉的奶奶轻声地告诉我:“玉玉生病那会,好几天没来幼儿园了,在家里也呆够了,还掉着眼泪跟姐姐说想老师了。”听后,心里很是感触。
一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很少会引起老师的注意的玉玉竟然会对老师的感情如此之深,一阵感动的暖流涌入心田。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地观察她:玩玩具时,其他的孩子争先恐后,甚至会为挣抢玩具弄得面红耳赤,玉玉则在一边拿着几个其他孩子不愿玩的玩具默默地玩着;喝水时,其他的孩子早已三步并作两步地抢先接水,她则乖乖地跟在后面;课堂上,活泼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高举起小手等待老师的提问,玉玉则在我的鼓励眼神下畏畏缩缩地举起了小手……
于是,更多地关注她,把机会更多地留给她,耐心地诱导,鼓励她大胆表现,并给她创造表现的机会,而且不忽视她的点滴进步,并适时地在孩子面前表扬她,她能够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了,会在小朋友面前唱歌了,会主动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
欣慰孩子的感情至深,欣慰孩子的变化,欣慰没有埋没一个内秀孩子的魅力。
用好“关注”的美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用好“关注”的美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开学后,我们班的皓皓每天来到幼儿园都要大哭一场。
起先还小声抽泣,后来竟发展到大哭大闹,抱住父母不放。
开始我还以为刚换了老师不适应,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依然如故。
这天下午,孩子们陆陆续续被接走了,只剩下皓皓一人。
正好心怡过来,我就让她和皓皓一起玩。
我就拿出一个苹果,把它一分为二,给两个孩子每人一半,皓皓笑嘻嘻的接过苹果吃了起来。
正在这时,皓皓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皓皓说:“妈妈,王老师请我吃苹果!”皓皓妈妈又道谢又道歉,说自己来晚了。
我笑着说:“不要紧,皓皓长大了,明天还会高高兴地来幼儿园,是不是?”皓皓大声说:“是!”第二天一大早,好好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
真没想到,这么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竟然被半个苹果解决了。
从这以后,皓皓每天都高高兴来幼儿园,再也没哭过。
渴望老师的关注,是每个孩子的本能。
教育的艺术就蕴含在关注力里。
关注,是精神的美餐,少了营养不足,多了危害身体,要想把握好,就要对孩子做到真正的了解。
关于“用好“关注”的美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和孩子共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教育笔记:《关注不同的孩子》
教育笔记:《关注不同的孩子》
每个班里都有性格活泼的、内向的或者开朗的孩子,这是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小班更加明显。小五班的浩浩和甜甜就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他们总是不愿意表现自己,平时说话声音也很小。每次活动时请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表演节目他们总是怯生生的,即使上来了,也低着头不愿意回答,不愿意表演,为此家长也很担忧。
在一次下午的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中,我请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上来表演。其他小朋友看着他们,也跟着他们一起高兴地表演。可是当我请到浩浩和甜甜时,他们俩就是不肯上台表演。我也没有特别地要求他们,想着也需要给他们缓冲一下的时间,他们可能是太害羞了,也可能比较害怕。当其他小朋友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我观察到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笑得可开心了,说明他们也很喜欢这个表演。于是我再次邀请他们上台,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意。我们的游戏一直重复地在进行,当很多小朋友都表演过了,我又一次次邀请他们说:“你们也来当小歌手吧,你们两个小歌手表演的好老师给你们发小红花!。”他们不语,我继续鼓励他们说:“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只要站在我的旁边,我这个大朋友会唱歌的哦!”这时浩浩起立了,甜甜一看浩浩走了她也高兴地跟上了。整个表演过程中他们只是站在我身边,始终没开口唱歌。但是看得出他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活动结束时我给浩浩和甜甜每人一枚小红花,并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夸奖了他们,他们非常开心。
虽然这只是老师想出来的一个小办法,但是他们俩还是有变化的。大家一起表演的时候他们也会在后面一起表演。相信我们更有耐心地关注他们,鼓励他们一定会有进步的哦!
胆小害羞的孩是子因为缺乏交往主动性,当孩子表现出胆怯害羞时,父母与老师不是训斥或表现出失望,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勇气,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礼貌而无拘束地加入到社交氛围中去。改善孩子胆小害羞的性格需要循序渐进,孩子胆小害羞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因而想改善它也不能急于求成,还应该鼓励与及时称赞孩子微小的进步。
记录孩子成长的故事,更写好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大传记
张国庆老师第一次邀我共同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时,我便想起这样几个故事:
第一个:老师今天生病了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有一次感冒发烧,当时正好周末是园里很多老师去参加自考考试,我班上的另一位老师也请假走了,因为考虑到园里老师紧张,我就没请假,坚持着自己带了一天班。说心里话,自己开始时心里还真是有点怵,当时班额比较大,一个班50多个孩子,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又恰逢好动,平常没生病带半天班下来都觉得累,那叫一个斗智斗勇啊。可那天也怪,平常几乎半天怎么也要断十几个官司,那天上午居然一共当了不到二三次法官,平常几个最愿意引发斗争的小家伙也消停了很多,弄得我反而有点不习惯,忍不住摸了好几次原来心中挂号的几个小家伙脑门,别是跟我一样感冒生病了吧,怎么今天这么不对劲儿啊?
不想中午午饭前的洗手环节时,答案就在几个小家伙的“密谋”中被揭晓。因为我一个人在班上,就站在洗手间和教室的拐角位置,一会儿看看教室,一会儿看看洗手间,看洗手间注意到一个平常特淘的小家伙在里出也不洗手,一会儿到这个孩子耳朵边说点啥,一会儿把那个娃儿拉过去说点话,一边说一边还偷偷看我几眼。我挺纳闷的,别这这平静的上午其实是在酝酿下午的大动静儿吧,就到教室里找了个被“咬”过耳朵孩子问,**刚才跟你说啥啊。“他说丁老师感冒了,我看他早晨吃药了,咱要听话,别惹他生气啊!”我特别感动,也从那天起开始记一些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第二个:老师说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当园长之后,当时园里已经要求老师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要求老师把孩子们的作品和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精彩瞬间拍下来记录下来,到年底给每个孩子做一本成长档案。可有一天,在公交车上我又亲见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跟着爷爷的小男孩看到前方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草莓在吃,看了很长时间,突然抬头用很响的声音跟爷爷说:“爷爷,老师说了‘好东西要大家分享’!”然后眼睛又盯在了小女孩从袋子里拿出又放到嘴里的红红的草莓。
跟着妈妈的小女孩,照常吃着红红的草莓,只是速度略慢了些,忽然抬头跟妈妈说:“妈妈,老师说了‘别人的东西不能要’!”然后“狠狠”地盯了小男孩一眼,吃草莓的速度又快了,很享受的样子。
光我们老师参与,案例还是少了些,为啥不让家长一起多参与进来呢?
第三个:《懒丫丫》、《我的爱学丫》、《打败坏丫丫》以及《美丽的好丫丫》
那是2008年年末,我已经到网站工作,春节在家看电视时,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2008,是什么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节目中,沈力老师隆重推荐这样一个故事:
丫丫前一段时间突发奇想,突然要对自己进行一个综合的自我评定。我笑了笑,没当一回事,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自我评价啊,就算真的人小鬼大,也没哪水平吧。谁知道,接下来四天,丫丫连着写了四篇日记,分别是《懒丫丫》、《我的爱学丫》、《打败坏丫丫》以及《美丽的好丫丫》,用自己心中四个不同的丫丫来评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人眼前一亮。
孩子笔下几个形态各异的丫丫的形象:
懒丫丫衣着华贵,神态慵懒,也不失一点点娇俏可爱,看来孩子是认为爱吃爱睡虽然不太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爱学丫,线条明快,甚至没有色彩,小姑娘拿着一本书在苦读,难道难道她认为学识是一件不需要那么奢华而是要简单朴素的事情吗?
教育随笔:更关注内向的孩子
上午的室内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便坐下开始教她,这时坐在旁边的小朋友小声的说:“老师,我想做个不倒翁,行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他平时在幼儿园非常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我叫他,他也是看看我不吭声,我仿佛已经忽略了他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心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他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做成一个大肚子的不倒翁。我称赞他说:“你今天真棒。”他那一组的小朋友纷纷说:“我也要做不倒翁。”我趁机说:“你来教他们,好不好?”他胆怯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都等着你呢。”他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涛涛很自豪,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胆小内向,不敢表达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同时关注这部分孩子,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