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观点:难以承受的教育高花费

发布时间:2021-03-27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爱的教育笔记 保育的教育笔记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成为中国家庭面对的主要困难之首。特别是农村受访者对“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的感受比城市受访者更为强烈,高出13个百分点。

小学捐资助学费传出12万元“天价”

广州小学招生报名近日开始,因教育部门打击择校力度的加重,捐资助学费又涨,“省一级”小学要收六七万“择校费”,还上不封顶。此外,外来工子弟学位日益紧缺,为一个报名名额,家长挤破头也难进。

对于非地段生而言,捐资助学费是他们进入知名小学的通行证。由于小学的名气不同,捐资助学费的数额也不一样。以天河区为例,华景小学需要3.5万元,棠下小学需要1.2万元。至于越秀区的知名小学,数额已达到4~6万元,某名校的捐资助学费还传出12万元的“天价”。

80后父母宁做“丁克”不做“孩奴”

一项调查表明,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标准学制为19年,按2002年各学级的实际水平计算,将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共需投入130551元,其中国家投入45078元,占34.5%;社会投入5689元,占4.4%;个人投入79784元,占61.1%。

物价高涨,教育经费更是水涨船高。如今三十而立的“80后”甚至因教育经费高居不下而选择做“丁克”,也不愿做“孩奴”。“80后”的众多独生子女深知责任的重大,所以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先准备好一笔资金以作养育经费和教育经费所用。

教育要重温“家常便饭”

黑龙江的一份调查显示,子女教育累坏了七成家长,祸根就在“钱规则”。高等教育学费高不必多言,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在实行全免学费之后,很多地区也是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教育是人生的“重新洗牌”,如果因为教育费用的门槛越来越高,普通家庭早早出局,那么这种焦虑感难免影响社会稳定、家庭和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过精妙的譬喻,中国教育的计划必须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1467.COM.cN 大学生范文网)

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办“穷人教育学”。20世纪上半叶,晏阳初、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今天也有必要再次拿出来温故而知新。教育必须是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弱势人群的平民教育,一种“粗茶淡饭”的教育,因而也是“家常便饭”的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孩子受点罚无访


孩子受点罚无访昨天下午快下班时,xx同学的妈妈发来了群息信,说她去接放学的四个孩子,今有三个要留堂,xx是其中一个,说是课文背诵不来。我知道后想,这个留堂,留得真有火候。本来周未我就有提醒xx在家背诵下课文,但他贪玩不愿意。现老师就来惩罚了,应该会让他明白点,放假不但要玩,学习也不能放松。

晚上我下班把xx从他同学家接了回来,我心里还惦记着xx留堂的事。而xx却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写作业前吃点水果。说真的若不是xx同学妈妈说了这事,我还真看不出他在学校受过罚。等了半天,也没见xx主动要跟我说的样子。我心里还想,留堂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是正常不过的事,家长也不能想得太多,但我又不想失掉一个可以引导xx的机会。于是我没话找话说:“xx,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学习愉快吗?”xx漫不经心的说:“一般般呀!没什么特别。”哦!我听了故意说:“可妈妈今天就过得不怎么愉快了。”xx听了,身子立马向我*来问道:“妈妈为什么不愉快呢?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我说:“是的,因为我们之前经常一下班就都走人了,现老板就规定,从今天起,都要延迟一个小时才能回家。”xx听了问道:“是因为你们不听话,老板生气了吗?”我说是呀!若以前我们轮流值班时,都自觉点,现也不至于大家天天都要延迟了。xx:“那看来妈妈的工作跟我们学习一样。今天也因为我没提前把课文背熟,被老师留堂了。”小样,终于引蛇出洞了。于是我接着问,那你被留过堂后,是怎么想的?xx:“以后得改,把书本复习好,不能再受罚了。”是吗?那你想好具体要怎样做了吗?xx:“我们校长说了,玩时得先把学习做好,我以后就像校长说的那样做。”说完没得有我说话的机会,就自觉地要求去写作业,并且写作业时速度比往常快了点。看来受了点罚,还有点长进了。

xx近段时间学习上有点放松,做作业时,我几乎放手没陪。但孩子要适应这个状态,还需要一点时间,自觉学习对于xx来说,还意识不强,但我没有过多的时间,并且我认为孩子的学习不能全依赖家长的旁敲。所以我认为这次的留堂对xx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反会让xx明白,学习上虽然妈妈不怎么严管了,但若自己放松,学校那关过不了。

让孩子受点气是可贵的教育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镜头一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量大福大!这些话还真有道理!

就说克林顿吧,克林顿是什么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是什么人?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拉链门事件暴光后,全世界的闪光灯天天对着他。私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掀了个底朝天,各种议论铺天盖地,不是几天,不是十几天,而是将近一年,神经稍微脆弱一点的人,早崩溃了!想想普通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见到邻居、同事、熟人都不敢抬头,哪经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

假如克林顿为此自杀了,那么,他就定格为一个失败而窝囊的总统,以后的历史,只要提到他,就会跟拉链门连在一起。但他活了下来,他依然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总统之一,而所谓的拉链门事件,只不过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大人物果真都有超乎寻常人的承受力。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如果都象现代人这么脆弱,勾践早上吊了,韩信早跳河了。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小俩口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笑嘻嘻地接着,怎么挑肥嫌瘦,你这么不懂事啊?”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我妈都没大声吼过我一句,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凶?”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大声吼过你一句”。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自我、越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

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家长,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他们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盯着这句话,我琢磨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即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才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偶尔的责罚,不但需要,而且必不可少!

国外一家教育研究机构最近发表文章:过度赞扬孩子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凡事不能走极端。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心里上抗挫折的段炼。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有些家长,因孩子顽劣发了回火,过后还忏悔不已:唉,我不够冷静,太不应该了,下次一定忍住!

有的家长说:我都忍出内伤了!

何苦呢?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如此,家长不会憋出病来,孩子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发完脾气后,把道理及时讲清楚,再做点开心的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孩子也得到了磨炼。

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礼仪品格教育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是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大家可能心里面都有一个答案,也许有的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呢?现在很多我们这样的家长、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很多家长就带着孩子奔跑在各个兴趣班之间,英语啊识字啊珠心算啊钢琴啊美术啊等等。很多很多的兴趣班,甚至于到周六日的时候,本来休息日缺成了我们家长和孩子的一个共同受难日,太辛苦太累了。那么我们的家长有没有曾经问过自己,深深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学这些真的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的作用吗?

我们在说第二个问题,您认为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从我们的孩子出生到六岁这个阶段的时候,上小学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应该使什么呢?每个家长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们先补着急来回答,我们往下看第三个问题。

您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请家长朋友们配合我罗列一下,有的家长会提出说,我的孩子会撒谎,比如说会骂人,再比如说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自己脱衣服,早上不愿意起床,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那我们看到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的孩子所谓的学习问题吗?使我们孩子这种知识技能问题吗?不是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孩子的行为习惯的问题,那么我们在看第四个问题。

你是否意识的我们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呢?您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习惯问题,究竟使为什么?好,现在我们就看看这所以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通过对孩子进行礼仪品格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使孩子有益一生的教育。

10种教育态度,孩子最难接受


有时候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不仅孩子不能接受,甚至是反感、反抗,这说明教育态度很重要。下面介绍的10中家庭教育态度,都是孩子无法接受的,家长要注意咯!

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批评得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对孩子来说,他需要父母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学习技能和积累经验,但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育的同时却很在乎他们的态度,这些态度也决定了孩子对父母教育的接收程度,然而,态度却是父母最容易忽视的。

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他们最不能接受的态度有哪些呢?

一、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二、求全责备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三、频频夸奖

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四、过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五、关心过头

“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六、全盘否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七、是非不分

“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八、贬损他人

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九、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十、不作楷模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时,父母又要千番指责。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特点


第一、榜样和示范

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多为孩子提供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榜样,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为为孩子作出榜样。

第二、解释和说理

要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使他知道怎样做,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听懂。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道理的,应等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

第三、练习和实践

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反复实践。所以,在要求孩子达到某一项行为准则时,一定要让他反复练习、巩固,并经常采取表扬的方法,促进孩子自觉地巩固。

第四、表扬鼓励和批评责备。

1.启蒙性

教给幼儿的东西,必须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

2.复杂性

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儿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要教育他们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亲切性

因为父母与子女是血缘关系,加之孩子年幼,活泼可爱,家长对幼儿有着天然的温存、体贴之心,亲切、轻柔的话语和动作。

4.生活性

孩子是随着父母和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受教育的,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其特点之一。

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做父母的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那该怎么做呢?

一、适度安慰,讲清道理。

安慰孩子受挫中采取的必要方法之一,只要在让他(她)情绪缓和下来后,才能有效的采取措施,讲清道理。同样的也可以让孩子再次玩同样的游戏,选用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孩子也真实地体会到。这样才会懂得知错就改,也会和伙伴友好相处。

二、将心比心,巧妙沟通。

如何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我想这也是普遍家长所遇到的难题。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只要得到家长合理、正确的情绪疏导

,孩子的自身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当然从中也要耐心听孩子描述所发生的一切,采用这样的沟通方式,也能让孩子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得到应有的解决策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国外学前教育的错误观点


国外学前教育有四种错误的观点:

1、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别让孩子呆在家里,长期跟着妈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其实这种说法不对,那些被送到托儿所的日托的孩子,极易发生反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他们过分活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做事笨拙,心情浮躁。

2、妈妈上班幸福,孩子入托也幸福

“妈妈被禁锢在家里,不能工作是不幸的。”其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工作的妈妈,尤其是那些孩子被送托的妈妈,与那些呆在家里看孩子的妈妈相比,心情更紧张,更不幸。似乎有这样一种相关性,就是妈妈工作的小时数越多,孩子的IQ下降的越多。最近在英国和法国所进行的几次调查表明:有80%的妈妈愿意在家里带孩子而不愿意去上班;75%的儿童愿意在家玩而不愿意入托。不幸的是,现在家庭的财政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妈妈去上班挣钱,这对妈妈和儿童来说都是不利的。

3、学前教育并不妨碍妈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调查研究表明:那些入托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与妈妈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太稳定,这种母子之间的稳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与妈妈关系密切的孩子,一般来讲,要喜欢交往,在处理问题时,不畏缩,不犹豫,更自信,更有技巧,能够寻求帮助,忍受挫折。所以,很明显,孩子由妈妈一手养大并没有什么不好。

4、最好是政府为愿意入托的孩子办高质量的育儿机构,使孩子受到良好学前教育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目前就有很多出色的学前教育机构,设施很好、工作人员与儿童的的比例很高、职员也很敬业,但就是达不到那种比较高的学前教育水平。其实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较简单办法,就是设法让家庭的财政压力降下来,使那些愿意在家里带孩子的妈妈,能够如愿,家庭经济生活不受影响。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下面的情况,每年都有一定的概率发生。

行为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从小对孩子太包办,太迁就的结果。为了爱孩子,可以爱的无原则,可以爱的无标准,最后让孩子失去了行为的原则和标准。

我们可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无论他优秀与否,在父母心中,都是最值得爱的孩子,但是千万不能无条件地溺爱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孩子开心,什么都行,什么都答应,那样会害了孩子一生。

爱要有度。

镜头一:

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

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

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

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然后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故事一

有一对小夫妻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高兴地接着,而不是挑三拣四、万分嫌弃,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到大,我妈都没这么对我,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对我?”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这么对我”。

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容易变得自我、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故事二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

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很多家长,正好相反。

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事三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爸妈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看着这句话,我不寒而栗,想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偶尔的责罚,还是有必要的!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锻炼孩子心理抗挫折能力的方式。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父母过度溺爱、迁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这种“爱”其实会害了孩子。

正如古话所说的——慈母多败儿!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老师,我很难受” 科学区域活动,孩子们分组忙着操作题卡,我在小组之间转着检查指导,宇涵跑过来说:“老师,我难受。”我一看她捂着肚子,急忙说:“赶紧去厕所。”宇涵进去了,几分钟后,我刚要去看她一下,宇涵出来了,她说:“老...
    2021-04-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孩子受点罚无访 孩子受点罚无访昨天下午快下班时,xx同学的妈妈发来了群息信,说她去接放学的四个孩子,今有三个要留堂,xx是其中一个,说是课文背诵不来。我知道后想,这个留堂,留得真有火候。本来周未我就有提醒xx在家背诵...
    2020-10-14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受点气是可贵的教育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镜头一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
    2021-11-12 阅读全文
  • 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礼仪品格教育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是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大家可能心里面都有一个答案,也许有的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呢?现在很多我们这样的家长、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很多...
    2021-03-19 阅读全文
  • 性教育以幼儿园为起点 第一关键期:幼儿园 人生第一个性教育的关键期 和多年前的放任自流不同,现在很多父母开始有性教育意识,只是不知道应该从何时开始,有的人则以为要等到女孩来例假,男孩长胡子等身体发育信号出现再开始“顺水推舟...
    2021-08-02 阅读全文

科学区域活动,孩子们分组忙着操作题卡,我在小组之间转着检查指导,宇涵跑过来说:“老师,我难受。”我一看她捂着肚子,急忙说:“赶紧去厕所。”宇涵进去了,几分钟后,我刚要去看她一下,宇涵出来了,她说:“老...

2021-04-28 阅读全文

孩子受点罚无访昨天下午快下班时,xx同学的妈妈发来了群息信,说她去接放学的四个孩子,今有三个要留堂,xx是其中一个,说是课文背诵不来。我知道后想,这个留堂,留得真有火候。本来周未我就有提醒xx在家背诵...

2020-10-14 阅读全文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镜头一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

2021-11-12 阅读全文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是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大家可能心里面都有一个答案,也许有的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呢?现在很多我们这样的家长、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很多...

2021-03-19 阅读全文

第一关键期:幼儿园 人生第一个性教育的关键期 和多年前的放任自流不同,现在很多父母开始有性教育意识,只是不知道应该从何时开始,有的人则以为要等到女孩来例假,男孩长胡子等身体发育信号出现再开始“顺水推舟...

2021-08-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