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女儿的寒假安排——过年也是一种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0 幼儿过年故事 幼儿园种说课稿 幼儿种蒜活动方案

年味越来越浓了,今年女儿长大了,特别期待年的到来,我也应该策划一下这个假期的安排了,虽然说年是为了老人们开心,但也不能忽略了孩子,在走访亲朋好友的同时,必须让孩子充分感受过年的气氛和文化,下面是我为孩子的假期安排:

1、过年的各种传统活动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而且跟孩子讲清楚春节的各种传统,比如为啥要放鞭炮?为啥要贴春联?为啥要烧香烧纸?包饺子为啥要放糖,枣和硬币?为啥大年三十晚上12点要吃饭?孩子其实好多事情都能听得懂,春节不仅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也是一次教育机会。

2、年前组织一次亲子活动,场地已经租好了,活动我也有了大体的策划,这一年就要过去了,把平时一起玩的家庭都组织一下,一是为了孩子安排一个亲子活动,让孩子们把一年来学到的本领在舞台上展示一下,锻炼一下孩子的能力;二是趁这个时间家长们也一起沟通一下育儿经验、联络一下感情。希望来年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3、回老家后选个好天气一家人爬爬山,老家的山不是很高,但是到处都是宝,虽然冬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山坡阳面采到一些野菜,比如荠菜、苦菜等,如果幸运还会逮到一些野味,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长大的,直到现在这些还是我们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现在孩子生长在城里,根本就没有这种自然生活的体验,平时也就是逛逛公园或者参观一下植物园,有幸在假期里我们还可以回到老家,一定要让孩子的童年留下家乡的美好记忆。wwW.YJS21.COM

4、女儿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要么让爸爸妈妈讲故事,要么自己安静的看好久,前几天女儿去小伙伴家里玩的时候特别喜欢人家的一套书,我就买下来作为女儿的新年礼物,收到礼物的女儿自然美的不得了。希望女儿一直保持这个良好习惯,既能动,又能静下来去认真做一件事。

5、动画片自然是重要部分的内容了,上学期间好多电视节目都错过了,所以女儿喜欢的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只能通过网上补上啦,博友给我介绍的酷米网很不错,内容丰富不说,绿色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而且画面质量非常好。但是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大耳朵图图》一共26集,每一集大约12分钟,一次可以看两集,这样一个假期下来,这一套节目就可以看完。网络真是不错的东东,太方便了,随时可以看,不用怕错过了时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2014寒假:幼儿寒假生活安排建议


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已经陆陆续续的放寒假了,家长们非常希望每一个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那么幼儿的寒假生活如何安排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希望家长按照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幼儿的生活,不打乱幼儿的生活节奏。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睡觉。希望能坚持午睡。

二、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内容

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安排幼儿在家的活动。如:制定一周上下午的活动内容表。安排好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做什么。如:周一上午听故事,下午画图画。周二上午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下午去街心公园玩。周三上午做数学游戏,下午做手工。周四上午阅读图书,下午(玩轮滑)等。

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家长明确怎样安排幼儿的假期生活,同时也养成幼儿执行计划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活动的计划性和完成任务的意识。

假期安排幼儿上各种兴趣班要适当,本着幼儿自愿,幼儿喜欢和不疲劳的原则。

三、坚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家长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良好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如:吃饭、睡觉、盥洗、以及学习习惯等等,希望家长在假期里的家庭生活中,坚持和沿袭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而且要坚持去要求和执行,不能因为溺爱、觉得麻烦等原因对孩子放松要求,如果是这样就会产生教育的抵消。

具体的年龄阶段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要求,有的幼儿园是在幼儿的成长册上教师会給以假期幼儿生活评价表的方式给予。有的幼儿园教师会以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告知,还有的幼儿园以家长园地宣传橱窗的方式呈现。

四、重视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寒假正值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在节日里外出和游玩、娱乐要关注幼儿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和娱乐安全,如:燃放鞭炮等。

放手也是一种爱呢


放手也是一种爱呢周五**爸接儿子回来后我发现儿子的袜子不是他的,继而奶奶又发现小家伙的小秋裤好像有点小了,紧紧地套在小腿上,松紧带好像也挺紧,经我确认,那也不是儿子的。估计是儿子将裤子尿湿了,老师给换过了,但是儿子在幼儿园也有小秋裤备份呀!问儿子,他只是说弄湿了,其他不知,问**爸也说不清楚。休息日时我将小秋裤和袜子洗好,周一早上装好,让**爸送儿子时交给老师。

昨天是我接儿子的,我早早到几分钟站在幼儿园外面看着他们贴在外面的一周食谱,花样不多,但营养搭配尚可。五点一到,门卫开门,大家风涌而入,我走在后面,进去时就见老师在门口来了一个家长喊一个孩子,我往里抬头望,就见儿子和其他两个小朋友坐在小凳子上正努力抬头往门外望呢,我喊了儿子一声,儿子张开双臂大喊:“妈妈------”扑过来,我抱起他转了一小圈,儿子亲了我一下。“表现好吧?”“好!”儿子大声地说。这时我才有机会和老师说上话,这位姚老师我第一次见过,因为前几次是小爸接的,我问明儿子的表现,她说表现很好,基本上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让我放心。我趁机问了裤子和袜子的事,老师说儿子午睡起来来不及就尿裤子了,没找到儿子的秋裤就换上别人的,我谢了老师,但其实也有疑虑:儿子的裤子跑哪去了?老师表示再找一下。我想孩子多这也难免,以后得把儿子的东西写上名字才好,不过也得谢谢那位小朋友才是呀,毕竟儿子穿了人家的裤子呢?!

此时儿子已急了,拉住我的手喊上了:“老师,再见!”我乐了,这小子真急了,还挺主动呢。在下楼梯时,儿子对我说:“我喜欢幼儿园,不再上乐购超市了!”我这个乐呀,是真的吗?“啊呀,我儿子上幼儿园后真是进步很快呀!不错,不错!”小家伙更美了,走起路来更带劲呢。一路上我们坐车,小家伙都很开心,不停地跟我说话,看到大学,他还说‘我长大了以后要到这里来读书!’看到饭店酒楼则说‘我长大到这里上班当大厨!’我边听边乐,这小家伙志向远大,孺子可教呢。不过到站下车时,一个新疆人追上我说:“这是你掉的!”我一看是我那个小记事本子,外表看来像钱包,再看背包的拉锁被打开,检查一下,手机还在,我没带钱包,只带了点零钱,要不然肯定就被掏包了,看来下次得注意呀!

儿子回家就直扑到他的‘米田’企鹅身上了,“想死我了!”亲个不停。他在路上就说,他想‘米田’了,现在看来他还是真想呢。晚上给他洗了个澡后就上床睡了,一夜到天明,小家伙睡觉好,这一点可真值得欣慰呀!

今天早上起来,他很开心,吃了半个苹果,还在家里的器材上做了倒立。爷爷奶奶买了点油条回来(N多年没吃了,我不让吃)他高兴得不得了,吃一个根。这一切表现都好,但是吃完饭后开始喊上了:“我不上幼儿园,幼儿园不好!”我们都乐,这句口头禅每天早上都要说上一遍。后来他又嚷上:“我把幼儿园变成熊!”“那妈妈去接你时,发现那么多熊在里面,哪只是你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流泪的就是我呀!”儿子想像力丰富,记忆力也很惊人,竟将小画报里的故事搬到这里来,以前是‘我把爸爸变头熊’现在改成‘把幼儿园变成熊了!’,尽管这样但是给他洗完脸穿好衣服后,他还是跟爸爸下了楼,和我再见呢。

我趴在窗台上看着他们在下面,爸爸打开车门,将儿子抱进去,然后给儿子系上安全带,在此其间,我们听见他们父子俩高兴地说着什么,儿子情绪正常,后来看见车缓缓开走,我也收拾好一切上班去了。

看着儿子小小的坐在爸爸车里远去,有一种滋味在心头,孩子总要长大,放手也是一种爱呢。

幼儿寒假生活安排建议


幼儿园的孩子们准备放寒假了,对于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您是否已经安排好了呢?下面对孩子寒假生活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望孩子们都有一个快乐、健康的寒假生活。

一、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希望家长按照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幼儿的生活,不打乱幼儿的生活节奏。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睡觉。希望能坚持午睡。

二、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内容

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安排幼儿在家的活动。如:制定一周上下午的活动内容表。安排好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做什么。如:周一上午听故事,下午画图画。周二上午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下午去街心公园玩。周三上午做数学游戏,下午做手工。周四上午阅读图书,下午(玩轮滑)等。

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家长明确怎样安排幼儿的假期生活,同时也养成幼儿执行计划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活动的计划性和完成任务的意识。

假期安排幼儿上各种兴趣班要适当,本着幼儿自愿,幼儿喜欢和不疲劳的原则。

三、坚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家长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良好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如:吃饭、睡觉、盥洗、以及学习习惯等等,希望家长在假期里的家庭生活中,坚持和沿袭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而且要坚持去要求和执行,不能因为溺爱、觉得麻烦等原因对孩子放松要求,如果是这样就会产生教育的抵消。

具体的年龄阶段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要求,有的幼儿园是在幼儿的成长册上教师会給以假期幼儿生活评价表的方式给予。有的幼儿园教师会以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告知,还有的幼儿园以家长园地宣传橱窗的方式呈现。

四、重视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寒假正值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在节日里外出和游玩、娱乐要关注幼儿的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和娱乐安全,如:燃放鞭炮等。

放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一种爱


放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一种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有惊喜在上演,如果曾经错过了,那么请从现在开始从孩子的语言、动作、情智、思维去观察,然后具体表扬、支持、最终放手,你会发现,其实有时候放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无言的爱!

xx现在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事,有些事不再需要我再三的强调,但是有时候我这唠叨的毛病总是改不掉,在和xx对话中通过她强烈的表达语气透露给我的信息是: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帮她做得太多了,她认为应该有自己的决定权和挑战欲、探索权,不过现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也不迟,尽管曾经错过了些给与她建立自信的机会。

上个周末,带xx去了广东大峡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下到谷底玩了水,xx冻得不行,还是想玩,后来强制拉上岸的;再从谷底爬上山顶,途中台阶陡峭,多次要求xx休息一下,可她还是蹭蹭的往上爬,回家的时候在车上睡了一觉啥事也没有,我腿酸痛得不行,这时xx在旁边说了一句话:妈妈,以后爬山的时候不要总叫我休息,我又不累。是啊,其实玩水也好,爬山也罢,不能把自己的担心和关爱强加给孩子进而剥夺xx的权利,在爬山的过程中,孩子享受着那种探险和攀爬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有种叫自信的东西慢慢在壮大,而我却在抹杀这份自信和快乐,还好在家里,xx叠被子、扫地、洗碗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非支持,一方面可以煅炼她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她爱劳动的好习惯,虽然有时候被子叠得不够整齐、地有时候扫得不尽人意,但我觉得她能动手去做并最终坚持下去就好,从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那么在以后成长的日子里,这种好的素养会一直伴随着她。

放手后,可能会有各种担心,其间也会犯错、走弯路,但只有让孩子体验过后才能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她们在当中收获挫折、自信、快乐,为以后的学习、人生垫定坚实的基础,不能处处帮孩子包办,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完全地去信任她,你会发现放手远比包办、唠叨的方法更管用,因为放手原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一种爱!

“冷漠”也是一种传染病


苦难,是检验道德的最佳标准。这句话暂时还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我的脑海刚刚冒出的一个看法。这一看法来自眼下四川的这次地震。这场巨大的苦难面前,多数人或忧心如焚,或义施援手,但也不乏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之辈。

如果一些小朋友对地震漠不关心,算不算冷漠呢?多数人估计会选择否定,但有些孩子家长却不这么看。这不,广州有位家长就率先对其孩子不关心地震的行为表达了严重不满。《南方都市报》5月15日的报道说,祈福新村有位业主在社区论坛发帖,称他每天都在报纸和电视上关注四川灾情,可他儿子却不关心这些事,坚持要看动画片,老爸做思想工作也不行。他担心儿子太“冷漠”,在论坛求助,希望业主们合作为孩子们搞点公益活动。很快,他的帖子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共鸣。

我认为,家长们的担忧正逢其时,过早发现儿童的冷漠,是远比智力早教还重要的事儿。现在,什么都讲究从娃娃抓起,学英语、练钢琴、下围棋,家长们都不惜血本,在道德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却不太用心。诚如专家所言,防止孩子长大后变得冷漠和自私,从小开始做引导工作确有必要。

不过这“引导”二字,可是“简约而不简单”啊。强行给孩子讲解,强制要求孩子看救灾新闻,显然不是个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应首选“榜样的力量”。如何树立榜样?现在就是好时机——如何表现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如何融化孩子的冷漠,家长们现在大有可为。

“冷漠”其实也是一种传染病。父母不孝顺老爹老妈,孩子长大后八成都会模仿一点;同样,父母助人为乐,儿子将来品德优良的几率必然大增。央视有一公益广告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昨天,一同乡就去当了回孩子的道德老师——捐款捐血。他提及另一当老板的同乡之表现时,一脸的不屑:一个子儿也舍不得捐。于是联想到老板那从来不拿正眼瞧人的11岁儿子,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原因。

前年,沈阳有一知名血案,与孩子的冷漠不无关系。一男子与妻子发生争吵,一怒之下,挥斧上阵,砍死了她。他们9岁的儿子就像看一场电影,目睹了整个过程,既不哭闹,也不求助或报警。心理学家后来找到了孩子冷漠的原因:原来父母在家吵嘴与打架,一直都跟吃饭一样正常。

“冷漠”易传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年头孩子们多系独生子女,特别是都市里的孩子,从小缺乏交流的伙伴;加之人与人之间有着本能的防范心理,多数家长一般不鼓励子女与陌生的孩子打交道。久而久之,孩子的“冷漠”就自然形成了。

看来,我们还是得感谢那位率先发现孩子“冷漠”的家长,没有他的提醒,就没有本篇文章,当然也就少了我们共同思考少儿冷漠的一个契机。

寒假计划:每天的时间安排


儿子放假了,因要参加英语辅导和体训,又要回家过年,2月12后回家过春节,就做了两个计划.

2月1到2月12日

7:30起床

7:30---7:50洗脸,吃早餐

7:50---8:30坐公交上学

8:30---10:30英语辅导

10:30--11:20坐公交回家

11:20--12:00休息,一般是在玩手机游戏.

12:00--12:40午餐

12:40--13:50休息,自行安排

13:50--15:30寒假作业

15:30--16:00休息,前往体训场

16:00--18:00体训

18:00--18:30休息

18:30--19:00晚餐

19:00--19:30休息

19:30--20:30看书、作业

20:00--21:00玩电脑

21:00--22:00休息,看电视等,并洗脸洗脚

22:00上床睡觉

2月12日到开学

9:00起床

9:00---9:30洗脸,吃早餐

9:30---11:30看书、作业

11:30--12:00休息,一般是在玩手机游戏.

12:00--12:40午餐

12:40--13:50休息,自行安排

13:50--15:30寒假作业

15:30--16:00休息

16:00--18:00体训

18:00--18:30休息

18:30--19:00晚餐

19:00--19:30休息

19:30--20:30看书、作业

20:00--21:00玩电脑

21:00--22:00休息,看电视等,并洗脸洗脚

22:00上床睡觉

注:休息时,时间短一般是在玩手机游戏,时间长就是看电视。

放寒假,如何安排孩子一日生活?


寒假即将到来,选择让孩子在家休息的家长,都要尽量保证孩子的饮食起居与幼儿园同步,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从而保证孩子健康、和谐地成长。

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

7:45~8:15早餐

8:15~9:00活动区游戏

9:00、10:30集体饮水

9:30吃水果

10:00~11:00户外体育游戏

11:15~11:35午餐

12:00~14:30午睡

15:00喝牛奶

15:30~16:30户外体育游戏

16:30集体饮水

17:00~17:30晚餐

温馨提示

1.孩子在家休息时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按时作息才能使孩子的生物钟正常运转。

2.节假日期间家中饭菜的品种和花样都比较丰富,但是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的饮食不要安排得太复杂,要荤素搭配,清淡一些为宜,保证孩子每餐(正餐)的间隔在3~3.5小时,这样才便于孩子消化吸收。

3.节假日期间提醒孩子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类饮料。

4.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适宜的饭菜,让他先吃饱了,这样,成人吃饭时孩子就不会“胡吃海塞”,招致消化不良了。

5.家中可备一些果丹皮、山楂片、消食片等助消化的食品和药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

6.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期间,一定要注意卫生,如遇不方便随时洗手的情况,可多备些消毒湿纸巾(含酒精的杀菌效果较好),提醒孩子常擦手,减少患传染病的机会。

7.节假日里,家长只顾招呼客人或自己娱乐,忽略孩子,常会发生孩子摔伤、烫伤等情况。因此,提醒家长,无论多忙,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学会停止也是一种幸福


俞敏洪没有吃午餐,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在他看来,饥饿之后饱餐带来的幸福感,远远超过餐餐正点。

在《中国经营报》25周年社庆的晚宴上,俞敏洪见到了许多未曾谋面的学生,这个号称“拥有天下最多学生”的老师不管到哪儿都能遇到一些最熟悉的陌生人,与学生们的谈天说地又让他错过了晚餐,他笑称这是最具幸福感的饥饿。

终于明白俞敏洪清瘦身材的原因,在这个讲究“苗条身材、丰富智慧”的时代,俞敏洪很自然地符合了潮流。

反差的幸福

每天俞敏洪都需要很早起床上班,尤其在学生假期时,他几乎要比平常提前两个小时出家门,因为位于北四环的新东方总部总是被前来报名的人挤得满满的,以至于从中关村到学校的短短距离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俞敏洪行驶在这条路上,有些许烦恼,有些许骄傲。

回想到刚创业时,这种场面是俞敏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现在新东方内都流传着俞敏洪最爱电线杆的故事。话说俞敏洪刚刚辞职下海创业时,由于学校无人报名,他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去贴广告,由于不忍心破坏雪白的墙面,就只能向电线杆下“黑手”。

现在新东方的广告形式早已摆脱了最初的“人工服务”,电视、网络、广播处处皆是,但最重要的就是人们的口碑相传,这个类似于《阿凡达》里的自然无形的信息网络让新东方得到了真神的护佑。

正如他自己所讲,饥饿之后的饱餐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反差带来的快感,品味这种从痛苦到开心的经历则是一种享受。

俞敏洪出身于江苏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虽说最后考入北京大学,但考学之前的痛苦经历也让他更加难忘这段时光。第一次落榜后,俞敏洪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挣到15元的高考补习班费用,他就帮别人开拖拉机运输货物,并抽空背单词、学英语,最疯狂的时候一天要背十几篇文章。

而现在的俞敏洪早已不再纠结那15元钱,身价上亿元的他早已把金钱当成一个数字,但那15元却是给他印象最深、决定着他日后幸福的重要因素。

二十多岁时的俞敏洪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成为“中国英语教育的教父”,因为考上北大英语系的他并不招老师的喜欢,原因是他的口音非常重,老师经常说他:“你说英语除了你的名字我能听懂外,其他的我都听不明白。”

之后的疯狂学习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如果俞敏洪的故事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那他的幸福感绝不会高于现在。

现在俞敏洪的幸福观早已从渴望成功转变成最朴实、简单的要求。“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符合于这个标准,包括成功前的俞敏洪一样,他有父母的疼爱,有北大学业的自豪感,有渴望成功的期待。现在他有着相同的要求,只不过标准值发生了变化:他拥有无数人的喜爱,有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的成就,但对未来的期待却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吃一顿家庭餐,这可是我们所有普通人都能做到的。

在一项关于百姓幸福感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正如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一样,也没有绝对的“幸福”。大部分的人和原来的俞敏洪一样,物质贫乏、生活艰苦,最后获得了通过自己的勤劳达到成功时的幸福。当然也有另一种幸福,衣食无忧、声名显赫,但也许最平常的愿望都无法实现。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只是需要去发现、享受。

善于停止也是一种幸福

上世纪80年代,出国热席卷了全国,俞敏洪的新东方成为这些学子梦开始的地方。据说,北大、清华学生不认识自己校长的人大有人在,但只要想出国,没有不认识俞敏洪的。在北美任何一所着名的大学里,新东方学员至少占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是:出国是谋求幸福的一种手段。

可这位留学教父并没有选择出国,他曾说过,其实出不出国并不重要,不能以此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重要的是一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

俞敏洪在和杨元庆的聊天中得知,两人都曾考过TOEFL和GRE,但都没选择出国留学。俞敏洪更看重“内修”,不时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竞争力和沟通力。正如他曾说过的“猩猩头领”的故事一样,有了这些能力,哪怕有一天走入非洲丛林,也会变成一群猴子或者大猩猩的头领。

的确,现在出国学子的“返国热”正好印证了俞敏洪的看法,经历了文化差异、异国之苦的中国人慢慢觉得能在自己的家乡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对于“内修”,俞敏洪一直倡导改变自己。“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所有对生活的看法都是来自于我们心境的改变,当心情变了,态度变了,生活就可以改变。尽管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世界,但不同人看一件事物的态度都不一样,这种感受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内心,喜欢和讨厌都来自于我们的心境。”

俞敏洪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个出租汽车司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只能开出租车,在外天天抱怨,回去还跟老婆吵架,觉得自己处处不顺。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讲的是一个人只要心境变了,世界就会变。司机打算试一试,第二天他把汽车打扫得干干净净,对所有的客人都非常有礼貌,他突然发现所有的顾客态度都转变了。后来他又在汽车里安装了可以选择歌曲的音箱,配备客人喜欢读的杂志报纸,结果这个出租车司机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从此以后他觉得这个世界无比幸福和美好。

现在的俞敏洪还是十年前的作息,早上六点钟起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于他来说几乎没有节假日,他曾经抱怨自己甚至没有时间看完一整本书。但他认为最开心的事还是与员工一起四处演讲,而不是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因为他已经改变自己的心境,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俞敏洪一直学习滑雪,但从来没有摔伤过,因为他知道如何停下来。对于人生,俞敏洪也在学着慢下来。他认为人到一定时候一定要学会停止,人要有贪婪,但是要有度。

他给自己列了未来几件令他具有幸福感的事情:

一、每年资助500至1000名贫困大学生。

二、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

三、多读点儿书,到全世界各地多走走,把那份悠闲心情给收回来。

相关推荐

  • 表扬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洁洁妈妈常常有意识地表扬和鼓励洁洁:“洁洁真聪明!!”“洁洁真漂亮啊!”可是,最近我们发现洁洁变得爱翘尾巴了,总认为自己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表扬,听不进其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有一次,旁边...
    2020-12-14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和孩子玩也是一种德行教育 育儿心得:和孩子玩也是一种德行教育 儿子爸爸是个非常非常喜欢孩子的人。在我们有孩子之前,他也很喜欢去逗别的小孩子玩,那时觉得可能是爱孩子才去逗吧。可是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之后,才发现逗孩子并不是那么一回...
    2020-11-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
    2021-06-2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等待也是一种美好 美术活动开始了,希希小朋友马上坐到了美工区的画架旁边,“老师,我想画一个彩虹。”我点点头。刚画没几笔,硕硕跟秋语就搬着椅子坐在蛋蛋旁边。“希希,我们可以看你画画吗?”硕硕试探性的询问,得到的是希希肯定...
    2021-05-25 阅读全文
  •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胡乱发脾气;当你忙得不可开交时孩子还对你吵闹不休……,这时的你该怎样做呢?大声训斥?揍他一顿?其实对待孩子的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这样: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管教方式。 不理不睬和...
    2020-09-15 阅读全文

洁洁妈妈常常有意识地表扬和鼓励洁洁:“洁洁真聪明!!”“洁洁真漂亮啊!”可是,最近我们发现洁洁变得爱翘尾巴了,总认为自己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表扬,听不进其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有一次,旁边...

2020-12-14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和孩子玩也是一种德行教育 儿子爸爸是个非常非常喜欢孩子的人。在我们有孩子之前,他也很喜欢去逗别的小孩子玩,那时觉得可能是爱孩子才去逗吧。可是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之后,才发现逗孩子并不是那么一回...

2020-11-2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

2021-06-21 阅读全文

美术活动开始了,希希小朋友马上坐到了美工区的画架旁边,“老师,我想画一个彩虹。”我点点头。刚画没几笔,硕硕跟秋语就搬着椅子坐在蛋蛋旁边。“希希,我们可以看你画画吗?”硕硕试探性的询问,得到的是希希肯定...

2021-05-25 阅读全文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胡乱发脾气;当你忙得不可开交时孩子还对你吵闹不休……,这时的你该怎样做呢?大声训斥?揍他一顿?其实对待孩子的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这样: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管教方式。 不理不睬和...

2020-09-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