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个班级孩子间差异的原因”,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道理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每一点都非常赞同。

以下这些或许就是一个班级孩子差异的真正原因

1、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3、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4、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5、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6、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7、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8、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9、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10、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11、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12、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13、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

15、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16、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17、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18、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19、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20、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21、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22、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23、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2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才,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以下这些或许就是一个班级孩子差异的真正原因。

1、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3、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4、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5、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

6、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7、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8、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9、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

10、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11、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12、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13、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

15、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16、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17、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不同。

18、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19、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20、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21、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22、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23、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24、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妈妈开始看书了,正在看孙云晓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在实验小学家庭节的活动上买的。叶宇豪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当我在课堂上介绍叶圣陶后,他就去买了这本书,他不是一般地阅读,正如他所说的,“研究”,书上时不时来一些批注,他的散文处女作也问世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你绝对看不出这是四年级的孩子写的。今天,我要表扬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书钻研,更是他能够去影响他的父母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计,逐渐地,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够捧起书来,真是不容易。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是需要一个个学习型的家庭做支撑的。

王贝嘉举手了,说他奶奶拿着放大镜看书,以前奶奶住在农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书的,现在搬到城里,跟他们住在一起,他经常会讲一些书里的有趣的东西给奶奶听,奶奶也开始喜欢书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拿着放大镜看。我把大拇指送给王贝嘉,“你太有才了!能够让奶奶喜欢上书。”

家长会上,我经常跟家长说,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拿起书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今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连奶奶也可以拿起书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家庭开始学习。

孩子与家长间沟通困难的原因


孩子与家长间沟通困难的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的会粘着家长,让许多家长感到烦、感到累。等到孩子长大了之后,家长又会发现孩子已经疏远了他们,又让他们感到困惑。这个时候,家长又会回过头去,怀念曾经被粘的日子,但是很遗憾,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这个抱怨的根源,在于家长无法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作为家长,在我们抱怨的同时,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何方?

第一、孩子的自我保护,为的是免受父母的伤害

听到这句话,我相信不少的家长都会说:我最爱我的孩子了,我爱他们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伤害我的孩子呢?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啊。这话没有错,而且是绝对的正确,但是,家长们这么做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有一位高中生说道:他们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让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事情,他们一概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我好好念书,除了念书还是念书,其他的事情他们都不考虑。

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每每抱有不尊重、不理解,这无疑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的渴望成熟的心灵。

第二、孩子的世界是家长触及不到的

一些父母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自己不善于学习,也不愿意花费时间来了解新的事物,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得到孩子的尊重。在当今的时代里,现实的压力让父母深深的感到学历和文凭的重要,因为,从这个角度出来,他们只重视了学历和成绩,而忽视了学习之外的对情感、生活与快乐的需求。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弥补,很容易造成孩子和家长之间不可调和的代沟。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兴致勃勃的谈论时事,谈论动画片,谈论世界杯,谈论网络交友,家长则是一脸的茫然。试问,这样又如何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第三、网络的世界是家长读不懂的

目前流行着许多的网络语言,诸如“青蛙、恐龙、大虾”之类的,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孩子之间交流的一种通用语言了。对于这些词汇,家长的反映大多是不屑一顾,孩子们则会觉得家长们不懂得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久而久之,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就会造成交流和沟通的困难,孩子们宁愿沉迷与网络世界中,也不愿意坐下来和家长聊聊天。

那么,明白了这三个基本原因之后,作为家长,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要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要了解新媒体,关注新事物,要主动和孩子说说心里话,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要尽量打造全家人一起聊天的氛围,努力的让孩子融入其中。

就这么一个孩子


小水瓶:混血女孩Kay的妈妈。85年生人,水瓶座,故名小水瓶。丈夫瓶子B同为85年生人,水瓶座美国人。这是一场关于俭以养德的战争,我与小人爹的每次交锋都发生在为孩子消费这件事上;这也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战争,始于小人Kay不到半岁时……第一回合此时Kay才4个月,貌似刚会坐,都不会直立。小人爹某天突然神灵附体般决定去宝宝店给小人买衣服,一进门:“啊呀,看!这条dress好漂亮!好可爱!好可爱!”(注:dress一般代指出席正式场合,如婚礼等的昂贵连身裙。在民风朴素、审美单一的加州,放眼全街都是灰帽衫+牛仔裤的行头,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一年四季如此。)我很冷静地看着小人爹:“Kay都不会站,完全用不着穿dress啊!”小人爹置若罔闻:“啊呀,那个也很好看!我告诉你,这些商家真是太会赚父母的钱了。这样,我们定一个预算,你一定要提醒我,不要买超过100刀好不好?”“100刀?!有没有搞错?Kay的衣服已经够穿了,买什么dress?浪费!30刀就可以了!”我第一时间否决。“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连条裙子都不给买,你太小气了!”我谆谆善诱:“什么小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千年检验的真理!总之,这么小的dress用不着!不买!”“这么漂亮啊,Kay穿上一定很好看!不管,爸爸要给Kay买!”然后,当时刚被剃了个光头的Kay在小人爹的扶助下穿好dress直立了几秒,小人爹歪着头看了半天:“这个光头配裙子是有点奇怪哦!”dress的用途就此终结。当然,聪明智慧的我,第二天就去把那dress换了个2岁的大尺码。第二回合Kay11个月前基本靠爬,所以我都给她穿一些轻薄的家用裤子和裤袜之类的。小人爹见了,发问:“Kay怎么没有裤子穿?”我说:“这不都是裤子吗?”小人爹指着Kay说:“这是什么奇怪的裤子?是那个万圣节鸭子装扮的裤袜是不是?都不是外穿的!”“她都不走路,要那么多裤子干吗?够穿就行了,俭以养德!”小人爹一脸嫌弃:“你真是的,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裤子都没有,太小气了!”我义正言辞道:“就因为是一个孩子,资源都集中了,一定要注意,不能惯坏小人。”小人爹听了,说:“买几条裤子就是惯坏了?!不管,爸爸去给Kay买。”于是,一个小时后小人爹就哗哗买回来3条牛仔裤、1条芭蕾舞裙子,开心地给Kay一件件换上:“真漂亮!啊呀,真可爱!看,这个有小鹿,这个有猫猫在屁股上,这个小裙子好可爱是不是……”剩下我很生气地干瞪眼:“有谁一买就买三条牛仔裤的?!”第三回合某个周末,儿童自行车店。小人爹把Kay放到一个自行车上,推了几圈,很开心地:“Yeah!看!Kay脚可以够到,这个挺好!”说完,翻了一下价签:“嗯,可以买一个。”我上去翻了下价签:“不是吧?一个大人的车子才不到这个小孩车的一半!”小人爹辩解:“这个牌子很好,是做比赛用车的,我以前都不知道还有小孩子车……”我打断他:“赛车?小孩子学骑车哪用这么好的?真是浪费!练习经常摔,自行车很快就摔坏了,还不如先买一个二手的练好了,然后再买部新的。”小人爹扬声:“你!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都不舍得买一个好车给小人。”我尝试跟他理性分析:“这不是一个车子的问题,核心是不能让她从小习惯什么都用好的。”小人爹一脸委屈:“怎么有你这样的家长?不给孩子买好的东西,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啊!”我少有的耐心对他说:“你目光要放长远。中国古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们美国人为什么旅游最受罪?你那些邻居为什么一辈子去过欧洲、新西兰就算旅游了?就因为习惯了开车,所以长大后除了发达国家外,去世界其他2/3的地方根本不适应。我不希望Kay长大后只能在发达国家生活,我要她能去更多的地方,积累丰富的经历,也能欣赏到更多的文化!我希望她无论是去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能生活得开心,绝对不要她只能住在发达国家!”过了几天,我们买了辆二手小自行车,结果发现Kay对自行车完全没兴趣。就在买回来当晚骑了一次,从此坚决说“不”。现在,小自行车在楼下闲置,小人爹每每路过经常感慨:“嗯,还是老婆说得对啊!”老婆说的当然对!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时间,至于吃穿用度嘛,请记住——俭以养德。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有一次婚姻辅导,讲员说,不要寻找完美的妻子或丈夫。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你一配上去,就不完美了。其实,一个完美妻子的定义,就是她有一个完美的丈夫。一个完美丈夫的定义,就是他有一个完美的妻子。换个说法,就是你的妻子,配得一个更完美的你。所以完美不是挂在橱窗里的消费品,完美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

我听了,心头咯噔一下,想起我的孩子。当初在产房外面,我的要求很低,只要和其他孩子一样,不多一样,也不少一样,就满足了。随着他摸爬滚打,越长越大,我的欲望就越来越强。我的孩子要比人乖,要比人帅,要比人家早一个月说话,早一个月拉屎,早一个月背唐诗,才让我踏实。难道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意味着我越来越爱他?

如果夫妻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父子的关系,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我若越来越爱我的孩子,就应当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指不定谁成全谁呢。

两年多了,有时和孩子四目相对,就像是一个新手,望着另一个新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大家都有些尴尬。他能说上三五句话,已经很溜了,但还不会区分人称代词。当我说,爸爸给你讲故事,他也说,“爸爸给你讲故事”。我忽然发现,原来和孩子一同经历这个分不清“你我他”的阶段,是有特别涵义的。到底是他在学我,还是我在学他呢?是他的主体意识,尚不能与外在的世界分离;还是我的自我意识已过分强大,过于和这个世界分得太开,所以需要他的天真,来提醒我的老油条?

结果有一天,当我听到小书亚把“你”和“我”分开时,心头反而有些痛。就像妻子生产一样,终于有个家伙,从“我”里面分出去了。我对妻子说,我才体会了你怀孕生子之苦。我和孩子在“你我不分”中怀胎九月,今天终于落地了。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重新经历,和他在主体意识里如胶如漆的这一段了。

所以我感恩,不但是他长大了,其实也是我长大了。他过的每一天,我也在过。每一个段落里,他都在成为我的儿子,我都在成为他的父亲。唯一的区别是,他努力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而我知道的时候,往往并不努力。

我对他的要求太多,对自己的要求太少。就像考公务员一样,他要成为我儿子,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而我成为他父亲,却是开后门进来的。具体来说,就是靠关系混进来的。

所以这个儿童节,我要忏悔。他做儿子两岁半了,我做父亲也两岁半了。他去上幼儿园,我去上哪里呢。我对书亚说,爸爸要送你一份最好的礼物。他说,“车车”。我说,不是,我要把自己送给你。因为你配得一个更好的父亲。我多么渴望你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为此,我要把一个更好的自己送给你。

可能他听不懂,可能他听得太懂了。所以略带羞涩地,嘿嘿的笑。就算我说要送月球给他,按他的智力,也会屁颠屁颠的高兴。但我说要把一个完美的父亲送给他,他好像一眼就看穿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是啊,我也承认不可能,但我愿意尝试。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在今年儿童节许下的这个愿望,超过我这一生对孩子的任何期许。

还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自我


新学伊始,儿子的班主任推荐了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对儿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早前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真的看过不少,什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小学1-6年全知》、《教出好男孩115件》、《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练》等等。本以为这本书也就大同小异,由于是工作太忙,精力有限,这本书也就囫囵吞枣地翻看了一下,直到班主任要求交书稿的最后一个星期,我还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触,因为没有认真看嘛,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看着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都纷纷交了书稿,心想也不能落后啊,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于是在这最后一周我秉灯夜读,认认真真地把这本书读完了。

夜深人静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静下心来思考。我被书中“新东方”学校的的管理模式、教育方针深深的感动。这本书最大的触动就是用一个个鲜明的教学例子反应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目的,校长、老师的以身作则让我自愧不如,我常常大道理讲地一套一套的,便是付出行动上,真是做了行动的矮子,鲜明的对比,真是活生生的打脸了。

儿子是家中的独苗,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小的时候,我采用了放养式教育,抱着一套到了该学的年龄便什么都能学会的理论,不以为然,虽然坚持自己带孩子,也免不了家中老人的帮忙,由于婆婆的强势,也发生一些矛盾,避免伤了和气,许多时候也就随她去吧,正是如此,最麻烦的情况出现了,家庭教育理念的不统一,造成了儿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现象,直到上了幼儿园,儿子太小,第一个幼儿园找了家班里是自己亲戚的,把孩子宠得不成样子,婆婆倒是第一发现不对的,于是硬着头皮把儿子转到了一家新的幼儿园,问题出现了,孩子不适应,不合群,父母的不关注,不上心,让儿子在新的幼儿园过的浑浑噩噩。6岁一到,开始上小学了,问题就更大了,由于我的放养式教育,根本没上什么幼小衔接,上了小学,一脸茫然,什么规距都没有,什么学习习惯更是没有。儿子很吃力,倒是班主任发现了问题,一次次沟通,甚至想到了退出不上,暂休一年,但是老天爷好像是在惩罚我,学籍报上去了,退不出来。好吧,硬着头皮上,怎么就不行呢,一定能跟上,于是我天天跟,夜夜跟,一刻都不敢撒手,就这样,学习还是没见起色,到了五年级,我想到了让他休学一年,于是找关系,打听门路,钱倒是花了不少,事没办成,没办法,只能继续上,继续跟,天天,夜夜,又是周而复始,学习还是老样子,倒是养成了儿子特别依赖我的坏习惯,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撒手不问吧,老师一个夺命连环CALL,我就得放下手里的工作,乖乖地上学校接受谈话。真是上班上得的心惊胆颤,看见手机响,吓得心都要跳出来。儿子一脸的习以为常,无奈,茫然,让我是又气又无语,打了骂了,一点用也没有,老公也是对我吹胡子瞪眼,说我没把孩子教育好,我真是冤啊,一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怎么就都错了呢。看完这本书,我是明白了,过去这几年地陪读历史一幕幕重现,发现了自己当初这么多的不应该,不该过度帮助,不该言行不一,太多的不应该,太多的后悔!

一转眼就到了六年级,说真心话,我是有些放弃了,真心地疲累,反正成绩是这样了,九年义务教育,总得有个初中上吧。可是自己的孩子谁不想他好呢,我的孩子,他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他孝顺、勤劳,在妈妈的眼里,他是天下最好的孩子。老天应该是给我一个机会,儿子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留下我,她一针见血,发现了问题所在,耐心地与我沟通,让我发觉还是有人懂这个孩子的,老师能对我的孩子如此的上心,我又怎么能轻易放弃,开学这两个月,与班主任的互动,孩子是有些改变,我是欣喜的,虽然过去的坏习惯难以一下改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看了这本书的反思下,我信心又回来了,改变自己,就是改变孩子,以前不和老公沟通,现在沟通多了,埋怨少了,我们在儿子面前,,经常一个眼神,找到共鸣,一起给孩子使劲,让儿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以前放学回家他从不说累,现在回家说累,这说明他的心也在改变,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贵在坚持,充满信心的坚持,用我和老师的态度去感染他,让他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可以放弃的,有些问题是绝不能逃避的,对待孩子,该狠心的时候就要狠心,要不然,长大了,踏入社会,对他狠心的事和人就足以影响他的一生。什么大话、大道理现在都放一边,我就想着,我可不想到我七老八十的时候,家里这个孩子还在啃老,让我老年都不得安宁,抱着轻松乐观的心态、坚持着严格、“绝情”的教育方法,一起和孩子度过这关键的一年,一起努力,一起拼一把,向着孩子有一天会对我、对班主任真心说一声“谢谢”地那一天奋斗!有了这个信念,就什么都不怕了,加油,对孩子说,更是对自己说!

刘老师回复:向陈柏宇妈妈致敬!你真的付出的太多了,是别的家长的好几倍,能够坚持不放弃,真是一个好妈妈!你分析的很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能受罪,习惯没有培养好,所以从一开始落下来,丧失了信心。其实我和小陈相处这么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可不是个笨孩子,而且很聪明,就看他想不想干,而且有没有信心。我很高兴的是孩子在不断进步,尤其以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现在对什么都感兴趣了,对自己也有信心了,而且和别人交流也很顺畅,用英语郭老师的话说:他现在融入集体了。陈柏宇非常善良,是个好孩子,我挺喜欢他的,我相信他一定会不断进步!

孩子的一个小秘密


Mary:Wake up! Wake up!

Donald: I want to sleep another ten minutes.

Mary: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Donald:It just 6:30 A.M.

Mary:But you are always too slow.

Donald:When I get up. I need to eat. What’s for breakfast?

Mary:Toast, egg and milk.Now, you can watch Studio classroom on TV.

Donald:I don’t want to watch it today.

Mary:All right. You need to get up.

Donald:Ok... Ok...

Mary:Let’s go.

Mary每天的工作:“醒醒,起床了。”

Donald翻过身去闭着眼:“我还要多睡10分钟。”

Mary:“你上学会迟到的。”

Donald瞄时钟:“现在才6:30。”

Mary:“可是你总是慢吞吞的。”

Donald施展拖延战术:“若我起来,会想吃东西。早餐是什么?”

Mary:“吐司、蛋、牛奶,现在起来还可以看到《空中英语》。”

Donald还想赖床:“今天不看。”

Mary坚定目标:“可以呀,但是你必须起床。”

Donald继续睡:“好啦,好啦!”

Mary干脆一把抱起:“走吧!”

* * *

Donald小时候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专门扰人清梦。刚上幼儿园听到wake up和get up的动作命令,这下可好,他回来马上就派上用场,学老师叫他们结束午睡的口吻,念得既标准又清楚,加上权威的语调,再附带拍打的动作,一大清早,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他把wake up和get up这两个词在生活里应用,给我很大的冲击。当你觉得需要用的语句,你就一定会记下来。从此我开始有DIY自己建立美语环境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学好语言的方法,就是要有环境。不过说起来简单,真要去做,最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又不住在国外,经济能力也有限,做美语环境要从哪儿着手?时间空间又很小,我和一般的职业妇女一样,从公司下班,直接回到家里又继续加班当妈妈,很难想像还有多余的心力来安排额外的学习。

没关系,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与其伤脑筋,不如就从一天开始,除了wake up以外,接触到别的东西,我让他尽量用英文教我,初期一天可能只用到五六个像是telephone、televis ion、I、you、mom(电话、电视、我、你、妈妈)之类的单词。

过了几天,效果比我想像的好,餐桌上的水果已经大部分都能用英文了。因为午餐时间,老师会先用英文告诉大家盘子里是什么,晚上回来聊到学校的事,问他吃什么,他就说出来。我发现原来自己家里的冰箱就装满了现成的教具,绝对胜过课本里一堆单调的图片。

所以现在和Donald一边聊一边讲的水果名称,我一下就记得了。在家说习惯了,有次去市场,竟然指着西瓜对老板说watermelon,还来不及更正,老板听了马上手比个12,用英文说tw elve,告诉我一斤12块钱。看吧!卖东西最需要沟通的是价钱,老板他不需要知道2000个黄金单词才开口,做生意自然就记得数字怎么说怎么用了。我点点头,他称好收了钱,还补上一句Thank you。整个过程中,他说的英文比我还多呢!

最近Donald上学的新鲜感过去了,每天Donald和Mary仍旧上演赖床的戏,只是角色互换,颠倒过来,变成我催他,而内容除了wake up,他慢慢把所接触的其他的单词都用进来,早上的conversation就越来越长,用这招他可以赖得更久一点,像是今天这篇在他半睡眠状态下对话的例子,已经演变成共有十来句之多。

寻找一个适合孩子的游戏


寻找一个适合孩子的游戏昨天是妇女节,休息,在家照看**。

连续烧了五天,看他状态还不错,就拿出积木和他一起玩。可是他坐下来玩了连五分钟都没有就走了,于是我把他抱回来放在坐位上,教他摆积木,可他把我摆好的积木胡乱推倒,推得地上到处都是,便又逃之夭夭。当时我再一次地把他抱了回来,有些生气,就对他说,你太不听话了,就不能安静地坐会儿,玩会儿吗?**好像也生气了,不耐烦的把桌子上的积木都仍到了地上。

这时我突然想到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写到“男孩子之所以淘气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睾丸素分泌旺盛,他们只有通过不停的运动才能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想明白了原因,就开始自责,责备自己的无知。

看来儿子不喜欢积木。想想看,儿子从小到现在对娃娃一类的玩具都不怎么感兴趣,想让他像他妹妹那样坐下来安静地摆积木,至少现在是比较困难的。

我得找一个适合男孩子玩的游戏,于是从儿子的“百宝箱”里翻岀了小足球,儿子笑着走过来,双手抱着,往地上一仍,摇摇摆摆地追着小球玩了起来,时不时地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看,让儿子开心就这么简单,只要找一个适合男孩的游戏就Ok了。

都怪老妈不解风情,没有读懂这个“小男人”,呵呵。

家园共育《一个班级孩子间差异的原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同班级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原来是这个! 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才,而且还...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
    2020-10-12 阅读全文
  • 孩子与家长间沟通困难的原因 孩子与家长间沟通困难的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的会粘着家长,让许多家长感到烦、感到累。等到孩子长大了之后,家长又会发现孩子已经疏远了他们,又让他们感到困惑。这个时候,家长又会回过头去,怀念曾经被粘的日子...
    2020-11-06 阅读全文
  • 一个孩子的背后渗透的是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 关爱每一个孩子,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
    2021-01-18 阅读全文

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心中的天平一旦失衡,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才,而且还...

2021-02-12 阅读全文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

2020-10-12 阅读全文

孩子与家长间沟通困难的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的会粘着家长,让许多家长感到烦、感到累。等到孩子长大了之后,家长又会发现孩子已经疏远了他们,又让他们感到困惑。这个时候,家长又会回过头去,怀念曾经被粘的日子...

2020-11-06 阅读全文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

2021-01-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