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健康教案《穿越雷区》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05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大班健康教案《穿越雷区》及教学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练习跨跳的动作,提高全身协调活动的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彩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持彩水瓶做走、跑、跳、举、转等动作,进行热身活动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地雷区

启发幼儿把彩水瓶进行分组摆放,每一组摆放成不同的方式。

三、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地雷区布置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穿越地雷区。注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地雷区。要求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地雷。每碰到地雷一次就算负伤一次,负伤的次数少于五次就算胜利了。

四、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或走、或跳、或跨、或绕、或爬等等,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穿越雷区

五、请几名有创意的幼儿说一说并表演自己的穿越方式

六、继续穿越地雷区,鼓励幼儿每次采用不同的方式

活动中教师不断改变彩水瓶的摆放形式,使难度一步步增大。

七、休息,做放松活动

八、幼儿把地雷一个个挖走,放回指定地点,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班级玩了穿越火线的游戏,布置完场地后,孩子们都特别兴奋,都讨论着今天我们玩什么,有人说是跳皮筋,有人说抓鱼,等我说完游戏玩法后,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我请所有的幼儿进行尝试,接着请他们总结经验,但在正式开始后,我就发现出现了大问题,所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最多的关注不是自己有没有碰到火线,而是其他小朋友有没有碰到火线,所以班级里非常的嘈杂,都是小朋友在说,谁谁谁碰到了,你要出去,去疗养站,慢慢的孩子之间的气氛有点紧张了,我马上请所有的幼儿进入安全区,和孩子们讨论,所以让孩子们了解这个游戏的情景,这是是军事演习,你们现在是一个团队,所有的人都是去执行任务的,所以你们要做的是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去帮助自己的队友,而贺老师是军官,来监管你们谁不小心,失败的人多了,你们的任务就失败了,接下来活动就顺利多了,孩子们渐渐融入游戏情景中,小心的行进,帮助队友,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希望我下次再玩这个游戏,而我要做的就是下次,如何设计游戏,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并相互合作。

幼儿百科:雷区,指地雷埋藏的危险地区,引申后为危险的应该避免的地区或情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它们能穿越弯管吗》课件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性.

2,幼儿曾做过有关水,小纸团(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宽5CM,长6CM的纸张捏成的),细长短棍(8cm)等物体穿越弯管的实验,并做过相关的记录.

物质材料的准备:

1,直角形的白色弯管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线若干,各种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记录的纸笔.

2,展示仪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幼儿猜测这些东西能穿越弯管吗?

2,幼儿猜测并和小朋友讨论,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3,教师鼓励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4,组长将组员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5,师生共同探讨,用展示仪交流实验结果.

6,请幼儿观察,再次实验,证明实验的最终科学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文章.出自."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

7,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带螺帽的线和打气筒的气可以穿越弯管?为什么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管?

8,引发下次实验.

延伸活动:将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角,并添加一部份新的材料,幼儿游戏探索。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跑跑跳跳过雷区


活动目标:

1.练习跨跳的动作,提高全身协调活动的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彩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持彩水瓶做走、跑、跳、举、转等动作,进行热身活动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地雷区

启发幼儿把彩水瓶进行分组摆放,每一组摆放成不同的方式。

三、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地雷区布置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穿越地雷区。注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地雷区。要求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地雷。每碰到地雷一次就算负伤一次,负伤的次数少于五次就算胜利了。

四、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或走、或跳、或跨、或绕、或爬等等,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方式穿越雷区

五、请几名有创意的幼儿说一说并表演自己的穿越方式

六、继续穿越地雷区,鼓励幼儿每次采用不同的方式

活动中教师不断改变彩水瓶的摆放形式,使难度一步步增大。

七、休息,做放松活动

八、幼儿把地雷一个个挖走,放回指定地点,活动结束

大班健康教案《运水》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大盆、水桶、长软管、塑料篮、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子、面巾纸、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盖子、海绵、皮筋、剪刀等。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直接引出活动内容:用准备的材料,四个人一组将场地这边桶里的水运到对面的盆里。

(1)请幼儿看材料有哪些,商量用什么办法运。

(2)交流自己运水的方法。

2.幼儿自主探索运水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各组运水方法,教师将方法进行归类。

方法一:找一个相当大小的瓶盖把瓶子盖紧,然后到桶里舀水运到对面。

方法二:用海绵吸水,拿到对面,或将水挤到瓶子里运到对面。

方法三:用塑料膜的四角提起来运水。

方法四:用塑料膜垫在没有底的矿泉水瓶底下,用皮筋绑住运水,

4.组织幼儿进行运水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最多。

5.教师拿出塑料管,请幼儿比较两种管子的不同,探索怎样用管子将桶里的水运到盆里,发现水流方向与管子位置高低的关系。

活动反思

玩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感兴趣的事。利用孩子这一天性,在运水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自主的运水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运水活动中来,尽情地表达着、思考着、表现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水、运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带来的乐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和材料来运水。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孩子们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乐,少一些约束,少一些畏惧。架起一座幼儿嬉戏与学习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百科: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活动准备:

课件,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

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

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

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

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

(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

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

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

(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

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幼儿百科: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包括相应的一定行动),它是一种奉献精神,更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大班健康教案《穿越雷区》及教学反思》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及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它们能穿越弯管吗》课件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
    2022-01-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跑跑跳跳过雷区 活动目标: 1.练习跨跳的动作,提高全身协调活动的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彩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持彩水瓶做走、跑、跳、举、转等动作,进行热...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大班健康教案《蜘蛛搬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足撑地向前爬行,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2.乐于模仿蜘蛛爬行的动作,感受运动的乐趣。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
    2021-02-15 阅读全文
  • 大班健康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
    2021-02-03 阅读全文
  • 大班健康教案《运水》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
    2021-02-03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

2022-01-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练习跨跳的动作,提高全身协调活动的能力。 2.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彩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持彩水瓶做走、跑、跳、举、转等动作,进行热...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足撑地向前爬行,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 2.乐于模仿蜘蛛爬行的动作,感受运动的乐趣。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

2021-02-1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难点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

2021-02-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成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与同伴合作运水,体验运水的乐趣。 2.探索管子运水的方法。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

2021-02-0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