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是时间管理的魔法师
发布时间:2021-02-03 教育管理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幼儿园妈妈的游戏八小时以内,我是朝九晚五的企业运营分析师,为企业提供整体运营情况监测分析;
八小时以外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昕悦竹音文化传媒的创办人,有着近四千万阅读量的搜狐母婴金牌自媒体人,《家长学堂》栏目的亲子关系解读嘉宾、五家媒体的专栏作者、多家出版社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大家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生养两个孩子还有这么多时间、扮演这么多重的角色?除此之外还能悠闲的跟朋友聚在书店喝着咖啡聊天?wwW.yJS21.cOm
因为我会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换句话说,我喜欢做“时间的管理”。
一、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作为一个期待着鱼与熊掌兼得的职场妈妈,最重要的是掌握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性,个人以为,我们的时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有效地利用时间。
利用自己所能控制的点点滴滴时间有条不紊的工作、生活。 因为时间是稀缺资源,是我们做事情的必要条件又没有替代品,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做事情的量,所以我们只能提高质。放开二胎以后,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时间完全不够用,一个孩子都够忙的,俩根本搞不定,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把时间都耗费在什么事情上?尽可能减少无用功,缩短不必要的耗费,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重视时间的贡献度。
重视时间创造的价值,不能闷头瞎忙,注意如何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不管在家还是在公司做事情之前不是立刻一头钻进去,也不是马上考虑做事的步骤和方法,而是首先思考一下:"这件事我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别人希望我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来?"
比如:大家常说的陪伴孩子的时间。曾经有一位全职妈妈问我,我每天都在家伺候他们兄弟俩,小的刚睡,大的就过来让我讲故事,大的一吵小的又醒了,每天时间都给他们俩了,他们竟然还都感觉妈妈没有陪自己。我也是两个孩子,我曾经问过兜兜:“你是希望妈妈一天都带你和妹妹一起玩儿,还是单独跟你出去两个小时看一场电影?”兜兜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后者。
也就是说,你做事情之前必须先了解对方的需求,他希望达到的结果,而不是任劳任怨立刻下手就做,这样效果会事半功倍。
3、善于利用长处。
这里讲的长处,不光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也包括借力身边人的长处,甚至是利用一种思想、舆论的优势来达成自己的既定目标。
比如我们家大女儿的古筝弹得不错,我就可以借用陪她练习古筝的时间顺便做了小宝的胎教和早教。
很多妈妈感觉累其实是犯了一个错误:事必躬亲。其实家里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不如借力、放权。
常听其他妈妈说带着俩孩子格外小心,在家生怕大宝会趁其不备打小宝,我们家正相反,我认为大宝最好的家庭角色就是小宝的榜样。
我记得曾经有人为了证明星座解读性格的学说是歪理邪说,故意把双鱼座的特性巨蟹座的人,骗巨蟹座说,这是你们星座的特性,你看我说的对不对?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巨蟹座会把一些特性硬往自己身上套,就觉得非常有道理很认可,当最后别人告诉他读错了,那不是你的星座他都不相信!
但是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感觉这倒是可以用在我们家,所以我从怀孕就开始故意问大女儿:“兜兜,你想要一个弟弟还是妹妹?”我女儿肯定是想说什么都不要,但是我没有等她反应过来就开始继续念叨,“你肯定想,只要不是给我生个哥哥姐姐就行!因为兜兜是狮子座啊!狮子座必须是老大,必须是森林之王!妈妈只能生一个比我小的,让他臣服于我,听我的、崇拜我!是不是啊?还是妈妈了解你吧?”隔三差五的我就会假装不经意地说一遍:“狮子座必须是老大!”“哎呀姐姐弹古筝太好听了!小宝崇拜死了!你一弹琴他就在妈妈肚子里猛踢腿。”
我就这样借用狮子座的一份虚荣心、自信心给她一个王位,反而很轻松的说服了她接纳小宝。小宝出生后,我特别信任大宝,经常让大宝独立照看小宝,比如给她讲故事、唱歌,这个时间我可以做饭或者处理一些突如其来的工作。
4、做出有效决策。
按照事件的轻重缓急,制订出先后次序,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解决好条理和秩序问题。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在写稿的时候,小宝忽然嗷嗷叫着要吃奶,大宝“妈妈、妈妈”的叫着让我看她的手工,炉子上熬得粥该关火了、送快递的来按门铃了···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不可能同时做的事情就分轻重缓急,先关火,让大宝给快递开门,然后自己抱着小宝一起欣赏大宝的手工。
每个妈妈都是时间的魔法师,只要合理规划时间,一切家务、工作可以会信手拈来不是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给所有孩子的妈妈们:每个孩子都是折翼人间的天使!
我是流着泪读完这篇文章的,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会和我一样的感受,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单纯,孩子的心地是那么的善良,孩子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是孩子生活的整个天空。在生活节奏太快的城市里,我们不免烦躁、发牢骚,每次对孩子发脾气之前,想想这篇文章,好好提醒自己,多点耐心,再多点耐心,多点爱。孩子,是我们甜蜜的负担,孩子,就是全世界。
天晚,有雪,好友邀我去火锅城,她说满腹心事要让火锅来涮一涮。因为不肯做母亲,她与老公已成水火之势,欲借我这个过来人做灭火器,所以令我安置好女儿后速速赴约。
当初她也极力劝过我,说做母亲投资太多风险太大。那时我笑她,现在却觉得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儿园门前熙熙攘攘,我牵着女儿的手,老师踌躇着说:“这孩子含羞草似的,上音乐课嘴闭成一枚坚果,舞蹈课总比别人慢半拍,就连做游戏时也是独自在角落 里张望。”我似乎感冒了,全身发冷,头痛欲裂。女儿将脸藏在我的大衣里,不安地蹭来蹭去,我愈发烦躁。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儿,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宝宝 中间不仅身量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讷。
老师斟酌再三,又说了一件愈发让我尴尬的事:女儿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还要求添饭。旁边有位家长擦肩而过,他好奇地回过头,望望女儿,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我在老师面前兀自强撑着微笑,心里却暴躁得想找谁大吵一架。
终于头晕目眩地到了家,泥一般的软在床上。女儿推开门,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么,我极力克制着恼怒,闭上眼睛不去睬她。可不一会儿,我刚昏昏欲睡,门又 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她的脑袋在门边闪闪缩缩,心力交瘁的我终于爆发了,狂怒地指着她喊道:“滚出去,我不想再看到你。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个白痴!”
女儿惊骇地缩到墙角,过了好一会儿才瑟瑟发抖地问:“妈妈,一个人杀了自己的手,她会死吗?”我气急败坏地将她藏在背后的手拉出来,头立时嗡嗡作响,那么多的血,那么深的伤口!连淘气都笨得险些杀了自己,老天啊,你到底给了我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跌跌撞撞地往医院走,雪大起来,女儿没有哭也没有要我抱,一声不响地在我身后紧追慢赶,看来她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到了医院,医生说伤口太深,为了防止感染,缝合后要输液,而且可能会留下永久的疤痕。医生责备着我的疏忽,女儿默默地听着,将瘦小的脸深深埋起来,长久不肯抬起来。
输上液体后,女儿睡了,我才想起好友之约,急急回电说明原因,她幽幽地说:“看来不要孩子是对的,太难了。”
一句话触痛我所有的暗伤,泪猛然间决堤。这些年来,丈夫远在外地,我独自在病弱的幼女和繁琐的工作间奔走,巨大的压力几乎辗我为尘,皱纹天罗地网般自心 底罩到脸上,哪里还有香如故?当初我认为孩子是上天赠送我最好的礼物,现在才知道,这礼物有那么多叫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
握着电话,我忍不住向好友倾诉自己的委屈与懊恼,说得泣不成声,好友连连劝我,说千万不能让孩子听到这些话。
我回头看女儿,她紧闭眼睛,睫毛扑簌簌地抖,像蝴蝶湿了的翅膀。
到家已经很晚,一进门就听见电话铃响,女儿轻手轻脚去了卧室。我接起电话,是女儿的老师。她说她今晚一直在给我打电话,如果打不通她会内疚得连觉也睡不着。
原来,那位听到我们谈话的家长去找了老师,他说他的孩子告诉他,我的女儿拼命吃那么多饭,不是傻,也不是贪吃,是因为她说妈妈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饱饱的就不会老是生病,会快快长高变聪明,会给妈妈做饭,帮妈妈拖地,妈妈就不会再烦了。
说着说着,老师突然哽咽了,她低声说:“您的孩子还说,妈妈最爱吃苹果,她一定要学会削苹果。”
放下电话,我猛然看到茶几上的水果盘里,有一个已经干皱皱的苹果,被削得坑坑洼洼的,上面有淡淡的血渍。
我的心痉挛着,电光火石间忽然明白,她第一次进来是想让我教她削苹果,我却没有睬她。她把自己伤得那么重,只是试图学着为我削一只苹果!
我来到她的房间,她居然换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默默站在红地毯上,似乎一个小小雪人,仿佛太阳一出即会融化。一见我,她眼里闪过浓浓的歉疚,一下子,我的鼻子酸起来。
她喃喃地说妈妈别哭,她要给我跳舞,跳她刚刚学会的《风信子开了》。
我发现她右脚的袜子有些异样,她说,袜子破了一个洞,昨天脱掉鞋子进舞蹈教室时,有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脚趾,她便自己拿针线来缝,缝好后却成了一个小包。
我蹲下来,摸着那个疙瘩,硬硬地硌着手,也硌着我的心。她的脚被磨了一整天,我却不知道。她只有4岁半,自己苦苦琢磨着补上了这个破洞,妈妈却嫌她笨。
她轻轻唱着,缓缓摆动手臂,合拢的双手如一枚含羞紧闭的花苞。在灯光底下,花苞怯怯地打开,风来了,雨来了,她的黑眼睛一直看着我。她举在头顶的左手还 裹着厚厚的绷带。花瓣一点一点展开,女儿如同一个小小的勇敢的伤兵,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终于将自己开成了一朵比雪还洁白的风信子。
风信子低声说:“妈妈,小朋友们都笑我开得太慢了。还有人说我是白痴。”我一震,心被烫了似的猛一缩。
她顿了一下,静静地说:“舞蹈老师告诉大家,我不是白痴,我是白色的风信子,很安静很怕羞,比紫色、蓝色和红色的风信子要开得慢一些,可等到开好了会最美丽。”
全世界的雪都在瞬间融化,我的心上溢过暖暖的溪流,我俯下身子,抱住她柔软的小身体,抱住漫漫红尘里离我最近的温暖。
她伏在我的胸前,我看见窗外路灯暖暖的光里映着一个纤尘不染的琉璃世界。温柔的屋檐上,慈爱的树枝间,静默的巷子里,每一处都盛放着白色的风信子。每一 粒种子都拼尽力气,自遥远的天边赶来,匆匆赶赴一场花的盛会。从天上到人间,只为让自己那一颗小小的心,开出一树一树的繁花。
我的心里涌起从来没有过的安然与甜蜜,我想告诉全世界的人:请允许白色的风信子害羞吧,因为,风雪再大,受伤再深,她都会拼尽全力为你开一朵最美的花。
明天,我将告诉我的好朋友,拥有任何一朵风信子都是一件幸运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折翼人间的天使,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好好爱自己的天使吧!
谭欢老师说过:“每个小朋友都是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世界的天使,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孩子,一定是用心来爱的。”
矫正时间管理习惯的6个方法
拖拉并不只是简单的时间管理不当的问题,但是,一个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拖拉形成习惯。成本效益分析(延误任务的预计损失)、优先顺序排列(重要性vs紧急性)都是些常用的技巧。而我们,可以从对每个接到的任务做一份“任务—时间管理”分析表开始:在一张白纸中间划一道竖线,左边写下自己能为完成这个任务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右边写下自己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多少好处、回报。把内容都具体化,然后比较两部分能否和谐吻合,差距有多大,接着积极寻求弥补差距的途径。试试看,对于“改善习惯性拖拉”这个任务,你的“任务-时间管理”分析表会是怎么样的?然后着手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1、定出期限
即使计划中没有时限,你也要为自己定上一个。要真的有那么一个时限,在终期来临之际再去看看做了多少工作,你也许就会吓一跳。所以,在每一周末来临之际,你最好问问自己究竟做了多少事?
2、砍掉支支节节
“舍本逐末”简直就是慢性拖拉患者的生活准则,贪图琐碎而忘记重要的事情。要学会在某段时间内集中心力干某一件事,这会给你自己树立一种风范。而且,在你放下一件事情以前,你都力求把它了结,或至少提出解决的办法来,那样,你也就给自己培养了一种很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会为你的将来带来很好的报偿。
3、把大块任务切割成小块
善于化大为小,难题就好解决了。出成绩的人大都懂得这种方法的价值。你想写一本200页的书稿吗?每天写1页,不到7个月就可完成。想一下做完,只能被目标本身吓倒。有了艰巨的任务,第一步分解它,化成一系列小任务,再一个接一个地完成。
4、利用兴致
你无意写报告,却可能有兴致翻阅有关资料;不想修天线,却可能愿意搜集所需元件。在该办的事中先拣有兴致的办,让精神状态为你服务。
5、向人保证
提出保证,限定时间完成任务,会使人产生一种有益的焦虑和时间紧迫感,这会有效地克服拖拉。
6、每天做结算
与其他资源不同,时间无法买卖、出借、储存、制造或者修改。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使用它。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未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反而令自己的时间白白流逝。“明天即在眼前,学会把每一天当作礼品来对待”。
最后,最好每天早晨问问自己:“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今天打算把它解决到什么程度?该做哪些事?”不要忘记,克服了拖拉的习惯,你就会跑在时间的前头。
每一个被孩子“讨厌”的妈妈,都值得被深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妈妈总是竭尽所能地要给孩子最好的爱,想做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为了成为好妈妈,你累死累活,做他喜欢吃的饭菜、买他想要的玩具,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把他捧在手心里,就生怕一不小心惹了孩子不高兴,自己变得“讨厌”。
可是啊,好妈妈等于对孩子百依百顺吗?
在某些时候,孩子讨厌自己的妈妈,也不见得就是坏事。真正的好妈妈是偶尔会让孩子讨厌的。
1、被拒绝,是孩子的必修课
“妈妈,我不吃这个菜!”
“妈妈,我还想要这个!”
“妈妈,我不想起床!”
是不是每天都会听到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妈妈,你是怎么做的呢?
不吃这个菜,就再去炒一盘?
是不是一听到孩子喊妈妈,就已经做好了为他忙前忙后的准备?
你认为孩子还小,要求不算过分,就一味地满足他,全然不考虑别的。
为什么不试着拒绝呢?
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你今天给他买了小汽车,他明天想要大飞机。怎么办?你不敢对孩子说“不”。
其实,有很多时候,孩子都是无理取闹,只是你被爱蒙蔽了眼睛。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是对孩子负责。
孩子还要面对自己的人生,除了你,还有几个人愿意对他有求必应?
不要担心你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以后,他会讨厌你,埋怨你。你的拒绝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想法和需求都会被满足,这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2、你做得“讨厌”,孩子才能成长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说孩子在家都是自己打扫房间,自己洗袜子;她从来不检查孩子的作业,不帮他收拾书包,孩子从小学就从来没接送过。
我很羡慕她的潇洒,但也隐隐觉得不安,“你这样做,孩子不讨厌你吗?”
她笑了,“你怕孩子讨厌你啊?讨厌又怎样,他得到锻炼,成长了不少”。
是啊,被讨厌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不想写作业,只想看电视,你不能由着他;他想晚上出去玩,和朋友去网吧,你不能让他去。
孩子会觉得你烦人、讨厌,但是,你只是通过拒绝在告诉他,他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孩子只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温室宝宝,长大以后,自己怎么独立生活呢?
所以,虽然,他一时讨厌了你这个妈妈,但是他面对未来风雨的时候,会明白,你才不是故意不做饭。
试着去锻炼他的生存能力,放手让孩子去积累经验,让孩子越来越独立,面对困难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过度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所有,等到以后,他遇到困难了,不是想着自己去解决,反而哭着逃避到你怀里,到时候你再想把他推出去,已经晚了。
3、被“讨厌”,也被深爱
小时候,我有时候就挺讨厌我妈的。她经常以下班太晚为借口,让我自己在家做饭。那时候,我真的讨厌透了做饭这件事,顺带也讨厌我妈。但是后来,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工作,变着花样给自己做饭吃的时候,会特别感谢我妈。
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尝试着去成为我妈,我想让孩子自己展翅高飞,我就不能先把他的翅膀折断。
我不害怕孩子讨厌我,相对于被讨厌而言,我更愿意去引导他做一些事情,让他学会照顾自己,知道如何生存。
我不愿意看到未来孩子被现实折磨得遍体鳞伤,所以,能提前教会他的东西,我希望他都能学会。
至于在学会之前的这个过程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对我的不友好,我理解也接受。
至少我不会害怕成为那个讨厌的妈妈。
现在孩子还小,可能有些时候是不能理解你对他的严格要求,会为你拒绝他的某个要求而郁闷,觉得你讨厌。
可是啊,没关系,你现在做的不是让他理解,而是在教他生活。
终有一天,他站在兵荒马乱的生活面前,会感激你,正因为你的“讨厌”,他才学会了面对的勇气。
说到底,成为孩子的“讨厌”妈妈,也是成为孩子最好的“好妈妈”。
爱有很多种表达形式,“讨厌”是一种更深沉的爱。就放开手,让孩子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一时不喜欢又怎样?
生活不会一直让他天真不成熟,在真正受伤之前,妈妈要帮他成为勇士。
我是个好妈妈吗《你不是个好妈妈》随记
上网浏览之际,读了周振华的《你不是个好妈妈》随记,不觉也愧疚万分,马上关了电脑去陪儿子。
最近,儿子要参加华罗庚杯数奥决赛了。要知道,他能在初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也甚为欣喜,希望他能继续有好的表现吧,故而总时不时地提醒他多抽时间学习、思考、练习一下,许是他听烦了,总说:“你又说这了。”这不,今晚我还是催了。过去一看,他正看书看得津津有味,想来这一看又不知到什么时侯。
“儿子,今天妈妈陪你一起学习数奥,好吗?”没想到他爽快地说:“好啊!”又疑惑地问道:“你今天怎么不忙啊?有空陪我?”听着觉得很难为情,总不好意思说怕自己不是好妈妈吧,只是应声是。
一本正经地端了个凳子,坐在他旁边,也向他要了本草稿本备用。因教了语文
,对数学的东西渐渐就淡忘了,脑子也没有读书时好使了。更何况数奥的内容都需要超常规思维,而我这人又常常正而八经惯了,所以水平和儿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我们研究的是图形的面积。凑着脑袋读题、解题、画辅助线、说思路,时间飞快地溜走了。和儿子一起研究,其实真的蛮幸福的,也会为终于弄懂了来龙去脉而兴奋着。
时间已晚,儿子也说脑袋发胀了,便准备休息。
忍不住在他起身之时问了一句:“你觉得我是个好妈妈吗?”
“是。”儿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暗喜之时又像孩子似地追问着:“为什么呀?”
“因为你陪我做数奥。”
“啊?就这点?”我惊得差点叫出来。言下之意岂不是以前就不是好妈妈。
“不是,还有很多。也说不上来,反正是个好妈妈。”儿子赶紧补充道。
哦,我不由幸福地抱了抱他。
笑眯眯地看着他做着睡前的准备。他大概觉得我很反常,又关切地问了一声:“你的《青铜葵花》课件做好啦?”因为先前我正略做修改。
真懂事的儿子,像大人一般体贴我,情不自禁地又抱了抱他。
等着他上了床,可他又缠着看会儿书。我乘机又打开电脑敲起了字。
我是个好妈妈吗?是,又不是。
记得他出生不久,我就开始了漫长的8年的边工作边读书的日子。那时,我是个好妈妈。每天一下班,总是先陪儿子,直到他睡着了才偷偷地再起床看书。有的时侯,不知不觉也睡着了。所以,往往是半夜12点左右起床,看到凌晨2、3点,最晚的到凌晨4点。那时侯的日子是艰辛的,但决不亏欠儿子。也算是仗着年轻力盛才熬过来了。
他读幼儿园开始,我就不太称职了。原因是我开始担任了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而后又进了教导处。除了自己所教学科的事
,各种各样烦杂的事接踵而来。渐渐地,就好像自己不是单单属自己了。常常会因着这样那样地理由少陪儿子了。因此,儿子在读二幼的时侯,我不是个好妈妈。因常是奶奶去接的,又不识字,故而不能将儿歌、曲子等抄回来让他练习,再加上他总不爱午睡,便成了班里的后进生。小红花很少,也渐胆小起来,也不怎么得老师、同学的喜欢。为了他,我也落了不少眼泪,也想了些办法。大班时,每周用录音机让他讲故事录下来,拿到幼儿园放,提高他的自信,可效果并不明显,也觉得很无奈。其实,也是我不称职的托辞罢了,只想着自己的工作。
入附小的第一天,他代表全体新生做了发言。(为了这费了不少口舌,总算让小小的他应下。我知道,抓住这个机会让他成功一回,可找回自信与阳光。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他背下了内容,在家里将楼梯、凳子、餐桌,甚至是床当成了学校的司令台翻来覆去地练习。终于在开学的第一天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