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随笔:认识颜色
发布时间:2021-01-29 幼儿园认识颜色说课稿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小班小班孩子上幼儿园一个月了,孩子们渐渐进入状态了,孩子们懂事了许多,今天上午我安排了一节美术活动,让孩子们画画苹果,我班的孩子对颜色的认识比较差,我们就时时渗透一些颜色的数据给孩子,让孩子在空间学学,指着头发、牙齿、衣服、裤子让孩子从自己最熟悉的开始认识,对于初步的认识黑、白、红、黄、蓝。孩子们兴趣很浓,都跑到我们跟前说我穿的衣服什么颜色,有些不会的也会抽着热闹上来问老师“老师我的衣服什么颜色的?”,孩子真的太可爱了。
今天的《大苹果》我也是有意的针对颜色对孩子们实行了提问,“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开心的回答:“红色的。”我杂音中隐约听见绿色的
,我随着问“苹果就都是红色的吗?”乐乐说:“不是的老师,有绿色的,我吃过的,真的。”“嗯,是的苹果除了有红色的还有绿的青苹果,今天老师也带了一个苹果请小朋友们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苹果长的形状怎么样的啊?”“圆圆的。”我范画,让幼儿园观察我使用的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边画边念到:“圆圆的苹果上面扎了一个小辫子,真好看!”孩子们立刻感觉我画的还少了一个‘小辫子’,孩子们会注意了,从颜色的认识孩子们还听的仔细,孩子们正在学会学习了。
小班的孩子最天真、无邪,连学习的样子也真可爱,孩子你正在学习,我们也在跟着孩子学习。【fw76.Com 76范文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天是什么颜色
教育随笔:天是什么颜色
今天下午的美术小组活动是幼儿自由绘画“美丽的天空”,孩子们有的画小鸟,有的画白云,还有的画太阳。孩子们的画充满了想象,也透着他们经验的积累。当部分幼儿拿着完成的作品来到我身边时,我指着宇航的画随口问道:“天空呢?画上天空吧?鸟儿在美丽的天空飞翔该是多美的画面呀?”毛毛指着白色的底纸说:“这就是天空。”“嗯?天空怎么是白色的?”我瞪着眼睛反问道。我刚想把“天空是蔚蓝的”答案告诉他时,突然一种意识告诉我,应该先听听他的解释,听听孩子心中的答案。宇航,你为什么说天空是白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他,他拉着我跑到教室外面说:“老师,你说要注意观察,那一天我放风筝我就发现天是白的。”听到他的回答,同桌的思宇说:“天是透明的,”“不对!是蓝蓝的,”一缘大叫……
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孩子们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真是一鸣惊人!望着争论已多时的孩子们,我不再按常规“让他们回家去找答案,明天再来告诉大家”去做,而是及时地从资料室借来了有关VCD,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答案都是有道理的,让他们看到为什么不同孩子有不同的答案,原因是什么?在观看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天空的组成深水外洋海水的湛蓝、内港海水的混浊、不同海域交汇处海水的颜色变化。
这件事让我深感欣慰。当时如果我粗暴的打断宇航的话语,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并不能真正地让他明白这个知识,也就听不到孩子们各抒己见的议论,也就不能生成这个活动,带给孩子丰富的知识,扩展他们的经验积累。所以尊重孩子,抓住教育契机需要老师从实际入手,我庆幸自己正在日常的教育中领会并落实。
水墨画活动随笔:小虎对颜色更感兴趣
在几次水墨画活动中,小虎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表现出比较喜欢加上颜色的绘画,基于孩子们现有绘画水平,决定在本次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运用先勾线后涂色的方法设计花瓶。在会议和观察花瓶的环节中,小虎双眼总是离不开自己桌前的颜料,时不时地想要去摆弄一下。直到老师暂时保管了他面前的颜料时,他才开始和别的孩子一样回忆和观察起了不同花瓶。但并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观察和回答的环节中。在观察后孩子开始进行绘画,小虎迅速拿起毛笔,在宣纸的最边上画了一个圈,开始往颜料盘里挤上各种颜料。
“老师,我没有绿色。”小虎并没有开始涂色,而是继续往颜料盘里挤着。
“你可以想好你花瓶的样子,用一种颜色挤一种颜色哦,这样不会浪费。”
“那好吧,可是我想要好多的颜色。”小虎无奈的说着,停止挤颜料,开始涂起了颜色。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小虎对颜色更感兴趣,在每次用到色彩的水墨画活动中都更容易被颜料所吸引,从而在观察、倾听上便有所缺失,这与该幼儿平时常规的养成也有一定关系,在平时很多的活动中都会发现该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并转移。在设计花瓶的活动中,由于对颜料已经有了强烈的欲望,因此在设计时显得比较随意,简单的画了一个圈便草草了事,在运用颜料中也没有计划性,急于将各种颜色都挤出来,在平时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发现,该幼儿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比如搭积木时会先拿出很多积木放在一起再开始搭建等。在老师的提醒和引导下,虽然在言语中表现的有些不情愿,但在行为中还是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在今后的日常活动中加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幼儿专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学会倾听等。
教育随笔:多角度认识孩子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会读懂。作为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来爱这些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读懂他们。但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是会存在因为主观原因不能正确认识一个孩子,往往因为几件事情给孩子套上一个标记,其实我们要善于从多方面来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认识孩子,这样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这是我们班一天放学的情景:“老师,让我来分吧!”放学时间到了,我拿着接送卡匆匆走到孩子们中间,就听见赵**小朋友在我背后轻声说,我扭头一看,她张着两个小手,抬头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个接送卡放在她的小手里,接到接送卡,她马上“忙”起来了。
说起赵**,她确实算不上我们班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她的调皮好动也着实让我和搭班老师“头疼”了一阵。慢慢的,我发现赵**不像很多调皮的孩子一样,“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学知识。她调皮好动,却也非常聪明好学,在老师讲故事、发书给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时,她都一改往常的调皮好动,静静的听着,认真的学着。不仅如此,赵**小朋友喜欢“出头”,当老师带小朋友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时,她就站在前面,面对大家,做给其他小朋友看;当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结束回教室时,她就站在门口,像老师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来,虽然这也时常让许多胆小的小朋友不敢进教室;当我们开始吃饭时,她就跑过来喜欢帮助老师阿姨发发娃和筷子。
认识到这一点,我跟搭班老师也不再认为她那是不听话,违反纪律了,而是时常满足她的“小虚荣心”。结果,她却明显比以前听话了。最让我意外感动的是,她的那一句“谢谢,老师你幸苦了”。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园。“老师,妈妈今天来不及没给我梳头发。”赵**头发披散着在我旁边说。“那老师帮你梳头发吧”,我笑着说。我拉着她的小手走到班级里给她梳好了辫子,在我刚要离开走到门口时,“谢谢,老师你幸苦了”,她甜甜的说。听到这我一愣,参加幼师工作几年了,帮小朋友梳头发、穿外套、戴帽子、系鞋带,赵**是第一个对我说谢谢,并说辛苦了的小朋友,这几个字也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我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调皮好动却也聪明好学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
幼儿园教育随笔:认识日历
元旦已过,假期也即将开始了,孩子们都兴奋极了。晨间谈话时我给孩子们讲起了元旦,说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听着,虽然兴奋但也有些茫然,何不利用日历来说明、正好认识一下日历呢?我正懊悔自己怎么没早点想到,孩子们眼尖,早已发现了空调旁边的新挂历,于是我把它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虽然孩子们认识上面的日历,对它的作用也有些了解,但是怎样看日历,对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让孩子们学得开心有趣,我就以“你知道2012年是什么年吗?”引出主题,果然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涨起来了,“龙年,龙年”兴奋的叫起来。
我首先让孩子们认识了龙年的标志和新年的第一天(元旦),然后引导孩子们看一共有几个月,最后观察每个月有几天。孩子们马上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数字是黑的,有的数字是红的?”没等我回答,于明哲就大声说:“红色的是星期六、星期天,我们在家里休假呢!”“对,黑色的是我们上幼儿园的时间”王佳齐骄傲的说:“你们没看见上面写着一、二、三、四、五吗?”孩子们连连点头。我刚想表扬一下孩子们,旸旸慢悠悠地站起来:“可是,中间也有红色的数字呀?”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都看向我。“对呀,为什么中间有红色的呢?又不是星期六星期天”我指着1月22日、23日、24日说:“这一下子连着三天都是红色的,为什么呀?”我故意说得很慢,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孩子们小声地议论起来,娉娉犹豫的说:“老师,该不会是过节吧?”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我心里暗暗高兴,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说:“过节吗?我们来看看下面写着什么字?”孩子们一下子围过来,我指着23日下面念着:“正月初一春节!”孩子们一下子欢呼起来:“啊——过春年啦——过大年啦——”哈哈,真的是过节呀,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为过年而欢呼,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也非常开心,我暗自幸庆自己没有急于给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寻找答案。
一个小小的赞许,会成为孩子们自豪的资本;一个小小的成功,会成为孩子们自信的源泉。相信他们以后遇到问题,一定会勇敢的面对,孩子们加油!
教育随笔:正确认识每个孩子
教育随笔:正确认识每个孩子
这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性,我们要从孩子的本身出发,以理解的心态去诠释孩子的一言一行。
晓频是一个轻度弱智的孩子。她刚到幼儿园时什么都不会,也听不懂老师说的话,什么都要老师帮忙,平时总是会大喊大叫摔东西,有时也会打人,还经常乱跑。
由于她经常这样无理取闹搞破坏,我也渐渐的习以为常,慢慢的把她忽视了。记得有一次开展打击乐的活动,我给每个孩子发了乐器,惟独没有发给她。当我在上面讲要求时,晓频突然在下面大喊大叫起来,显得十分烦躁。我怕影响其他孩子正常上课,于是我便把她送到了办公室里,请搭班老师看着。
在那之后,这样的情况还是时常会出现。就在我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才好时,搭班老师的一句“现在的晓频和刚来的时候的她比起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突然醒悟了。从这时起,我便重新开始关注起徐晓频来。对她的生活、学习更加的关注,试着去了解她的性格。我发现,原来她发脾气不乖时都是有原因的。乱倒积木是因为有人去抢她的积木或不准她玩积木,上课时大喊大叫是因为她也想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习。慢慢的,我开始越来越了解她,也能理解她了。
从那以后,我发现了她越来越多的可爱之处,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抱抱,有时也会来亲亲我,我也经常亲切的称呼她为“频频”。我也发现其实她并不比其他孩子笨,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每次我上音乐课她都学得特别认真,也能比较好的演唱部分歌曲。当我放音乐时,她总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特别可爱。每次上打击乐的课时,我也都让她一起参加,她总是特别高兴。一开始她不懂,总是乱打,渐渐的也有了点进步。频频还认识很多字,其实她是个挺聪明的孩子。现在我跟她讲话或对她提一些要求,她都能听得懂,照着做。频频的进步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真庆幸我们没有放弃她。
中班随笔:有特色的小朋友
杨小朋友也是我们班一个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特热心,而且动作特快。只要班级里一有响动,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他马上会离开座位,跑到现场,如果看见什么东西掉了,他会毫不思索地去捡,哪怕人家不需要他捡,有时候还跟别人抢着捡,别人有什么事了,他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助,他不管这个帮助别人需不需要,有时候动作快得连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做完了,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需要帮助,他做的是适得其反的事情,当受到别人的责怪时,他也只是怔怔地站着,傻傻地看着你,一副很无辜的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我们按照我们成人的思路,经常要告诫他怎么做怎么做,但是无论我们苦口婆心一万次,对他来说,他还是他,下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这么做,毫无改变的意思,真是天下之大,任我独行!
这就是我们杨小朋友们,一个特有个性的,别人不能复制的杨小朋友吧。
每天和这些小朋友相处,你觉得我们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对我来说,我觉得在现场看似经常有许多“烦恼”,但是回忆起来都是开心!
教育随笔:我不认识自己的“照片”
《纲要》所述“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只要我们能坚持做个有心人,一切从幼儿的角度多加思索,积极创新,用好标记、巧用标记,充分发挥标记的作用,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因为幼儿园的水杯、书包、毛巾都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小班的幼儿我们根据年龄特点采取的方法有:贴照片、数字、固定位置、颜色标识等方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物品。经过老师集体教学《我的东西在这里》和平时活动的取放等班级大部分都能都能找到自己的物品,但是在喝水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拿错杯子的情况,而且总是那几个小朋友,我就感觉特别纳闷。经过观察后发现。
原来我们班小米小朋友,经常拿错杯子,她拿错杯子之后就会导致其他小朋友也拿错,经过和孩子沟通才知道,妈妈给她带的照片是小时候的照片,孩子根本不认识,那她不认识的话,就很容易拿错,她的杯子号码是13号,而且根据年龄特点,小米根本记不住这样的一个数字,
经过跟家长沟通,我们请家长给孩子更换了照片,并让全班的孩子再次把自己的照片认一下,看看孩子们是否都能认识,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记住自己的号码,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个经验,我们在用照片做标记的时候,一定要带孩子能认识的照片,一定不要跨越的年龄太大。
教育随笔:小班美工区的“玩色”
小班幼儿的发展处于对色彩比较敏感的时期,强烈的好奇心令他们对身边无处不在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生活中并不常见的颜料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有想要不断尝试的愿望。在小班美工区域,玩色活动就是以调动幼儿的绘画积极性为前提,鼓励孩子们勇于接触并尝试实践活动,通过对手、眼、脑的协调运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进而提高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为幼儿心灵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一、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活动
玩色活动旨在通过对幼儿亲自动手绘画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以幼儿兴趣为主题选择适当内容并进行活动设计。所选内容大致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环境紧密联系、易于理解,更具有操作性,方便幼儿开展艺术创作,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美地呈现在画作当中。所选内容的极大趣味性将推动玩色活动的进展,例如在安排拓印活动时,带领幼儿完成“蔬菜印章画”的任务,我们会将各式各样的蔬菜放置在美工区,如此设置不仅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帮助老师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你们知道吗,蔬菜不仅能当菜吃,还可以用来画画,有没有勇敢的孩子来试试?”从而充分调动孩子的画画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二、为玩色活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
一般在玩色活动最能吸引他们眼球的就非颜料莫属了,这是幼儿参加此项活动的兴趣所在。所采用工具和材料的多样化是激发他们想象力的必要条件,可助其在想象的世界自由翱翔。因此,教师要充分对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材料以及进行挖掘,以此作为他们绘画的题材和工具,动员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时刻关注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成长,例如在家里搜集一些报废的汽车、零件,瓜果蔬菜的根、茎、叶等较为熟悉的材料作为孩子创造的源泉,这些素材不仅具有现实性,在美术创作上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新奇性。
三、小班玩色活动中的支持策略
(一)设计合适的玩色游戏
在内容上拥有了趣味性之后,有必要为幼儿的画作提供情境性偏强的辅助内容,例如在已有部分内容的画纸上进行创作,这样能快速增强幼儿的信心,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无限乐趣。例如,在新年树的装扮过程中,提前将各式花样的新年树用绿色的卡片裁剪出来,再教孩子们以棉签蘸上各种颜色的方式装饰在新年树上,然后再为新年树配备五颜六色的亮片。这样不仅操作简单,还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色彩的美妙之处,体验自己动手完成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对美术更是热爱有加,对幼儿美术方面的发展相当有利。
(二)提供丰富有趣的低结构材料
众所周知,玩色活动是一种实际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它要求幼儿的眼、手和大脑的协调运动要求较高。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提供的活动材料应该以简单为主,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充足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选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美工区域的活动材料。例如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类似瓶盖、瓶底以及弹珠之类的废弃物品,或者平日用完留下的菜根,尽量选择对比鲜明的颜色作为孩子们的水粉颜料,任由孩子在想象中自由发挥,将瓶盖刷上颜色作为画五彩气泡的工具,用菜根在纸上引出一片片花朵,用弹珠作为构造彩虹的利器,用瓶底和瓶盖制作出最简单漂亮的苹果。
(三)对幼儿作品的指导
玩色活动的分享状况既可以由集体来完成,也可以是个人,既能在活动当场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也能发生在活动之后的完善补充。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手指动作发展尚有欠缺,从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控制颜料的用量,有的孩子胆子较小不敢轻易尝试,有的却是毫无顾忌,比如在进行新年树的创作时,会很难控制用棉签作画的量,将大块颜料全部用在纸上,在这时孩子往往会由于不知所措甚至担心受到惩罚而不敢知会老师,导致颜料浪费。向师性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情况下,我会亲手给孩子们进行示范该怎么印,用多少量,对孩子进行及时积极的引导,从而帮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不易,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在美术上的自信心,引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与热爱。
四、反思与调整
(一)以游戏化法介入引导
一般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的因素,在美工区域经常会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玩色活动,从而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心引导。小班幼儿会在教师专门建立的氛围中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到活动当中,他们的情绪会很快被游戏的乐趣带动起来,从而引起他们无限的想象活动,帮助幼儿勇敢的加入到活动当中,给幼儿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心灵共舞。比如,在进行到“小球滚画”关环节的时候,按照惯例教师会为孩子们提供活动必备的小球和小鞋盒盖,这时学生通常不知从何处下手,于是,就需要教师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舞蹈来将比较复杂的话题导入课程当中,孩子们会瞬间被舞蹈吸引,积极加入。
(二)创设更为有趣的游戏情境
通过整个学期的玩色活动,我也逐渐地扩展了玩色的空间范围,从一开始简单的桌面玩色发展到后来的墙面玩色。如此一来,幼儿的思维方式也会随着发展空间的增大而变得更加开放,兴趣点也就逐渐增加,学习以及绘画的热情相应的有所提高,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更使得幼儿的肌肉动作得到不错的发展。前面的游戏法虽然较好但详细琢磨发现,仍然有诸多欠缺之处,比如趣味性不强,因此,我就在教到车轮滚滚时,选择将马路其设置在墙面上,然后使马路与地面之间实现完美的对接,经过适当程度的扩展,再添加型号大点的车,给孩子们立体的感觉,令他们就像身临其境一般站在真实的马路上。又比如在教到“喂小兔子”时,可以专门为兔子设立一个属于它自己的窝棚,然后采用比较有意思的故事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孩子用简单实际的纸箱做成兔子,引导幼儿将颜料用在纸箱之上,相对于手把手的教他们画兔子更加有趣,往往事半功倍。
(三)结合名画,进行欣赏
在后面学期,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名人作品展给幼儿,时常让他们对作品记进行欣赏,引导他们学会对结构以及色彩方面的欣赏,有的作品色彩搭配以及结构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他的作品风格就很适合教学,无论是从线条的力度还是色彩的搭配都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进而进行适当的模仿。让幼儿从小养成欣赏良作的习惯,接受名人作品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幼儿随时在不知不觉中对色彩有一个良好的感知度,这为幼儿之后在美术上的发展大有裨益。